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生育率的回落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阿拉斯加隔壁的加拿大育空地区(Yukon),有一群「快乐」的极地松鼠(Spermophilus parryiiplesius)。

它们生活在人类操纵的科研保护区,一举一动都受人类监控,生老病死、成家立业、甚至是否出轨,人类都一清二楚。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类似的科研保护区有许多,比如牛津的 Wytham Woods,英国的 Lundy Island等等。

在那里,刚出生的雏鸟就会被戴上独一无二的脚环,被抽取血液以确认亲生父母,再辅以一系列的体格检查。在它们鸟生的某些时刻,它们会再度被捕捉体检。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 Wytham Woods

人类干的缺德事可不止这些。出于某些实验需要,比如探究基因还是后天环境对孩子影响更大,人类会悄无声息地交换不同巢穴的鸟蛋,很多鸟并不能认清谁才是自己的娃,很多鸟也许发现异常却假装不知情。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在这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里,不仅亲情是可疑的,它们的爱情也是可疑的,因为实验人员或许只筛选了特定个体进行交配。

动物们的邻居也可能是可疑的,实验人员可能会安排特定的邻居以诱惑雌性出轨。它们的奋斗可能是可疑的,实验人员悄悄投放了食物,它们却以为是家里有矿。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甚至连它们的敌人也可能是可疑的,品种和数量都受到了严格的把控。

回到那群松鼠,1987到1996年,它们的黄金时代,实验人员把该地区分为四块,两块有投食、有天敌,一块儿有投食、无天敌,一块无投食、有天敌。

和自然环境下的对照组(无投食、有天敌)比较,有投食的两块地区,松鼠种群密度从1.6个单位,上升到了5.9和11.6。

既有投食又无天敌的地区,密度上升到30.1,仅无天敌的地区,密度也上升到3.3。


有捕食者

无捕食者

有食物投放

(5.9+11.6)/2

30.1

无食物投放

1.6

3.3

可惜的是,十年后项目结束,额外的食物和保护撤离,松鼠的鼠口密度断崖式下跌,十年繁盛竟潦草收场。

研究人员首先注意到,既有食物又无天敌的高密度种群中(30.1),雌性停止了生育。她们仍旧怀孕,可却在某个阶段终止妊娠。

食物是雌性生育意愿的最大影响因素,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更无暇顾及繁衍后代。

出生率骤减,死亡率却骤升,逾八成的松鼠没有活过第一个自力更生的冬天,而在有食物的情况下,一半的松鼠可以活下去。

低密度种群没有这么糟糕,高达60%-95%的松鼠熬过了冬天。也许是因为竞争压力小,自然条件下的食物也够大部分松鼠储存够过冬的脂肪。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则是,由于在黄金十年没有过度放纵,那些体弱的早已被淘汰[1]。

苏格兰Rhum地区的红鹿(Cervus eluphus)数量也受种群密度的影响(density dependent),种群密度越大,雌性越会推迟生育,晚出生的后代在冬天来临之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食物长身体,因而更容易在冬天夭折[2]。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 图片来源:Photogallery

无独有偶,高密度聚集的田鼠(

Microtus pennsylvanicus)会立即降低在生育上的投入,减缓种群增长的速率,先养活自己,再去生娃[3]。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不仅种群密度高会引发繁殖抑制,种群密度过低也会产生问题。低于一定数值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负相关,密度越低,繁殖抑制越明显,因此更容易灭绝。

原因是,它们很难遇见配偶,所以出生率低,也无法形成有稳定结构的社会,觅食和防御都单打独斗,所以死亡率高[4]。

生不生孩子,看似是一件你可以决定的事情,其实你的生育意愿既和种群密度相关,也和非密度因素相关,比如天气。

如果冬天雪厚,松鼠冬眠的雪被子保温性能更好,热量损失少,更容易存活[1]。

如果鹿诞生于一个温暖的春天后,它们则将比寒冷春天后出生的鹿拥有更高的生存率和繁殖率[5]。

天气越适宜生息,自然界的食物越多,可承载的种群密度也越大。

但是,如果种群密度超过一定限度,生物会抗拒生孩子,种内竞争加剧导致衰老体弱的个体死亡,种群密度降低回平衡值。

控制、服从、与反叛

以上这些不生孩子的原因,无论是否与种群密度有关,至少每个个体都被生活一视同仁地压榨着。但是,进化的核心是差异。

同样的环境,有的个体能活,有的个体不能活,有的个体能生娃,有的个体不能。

虽然在多数场合中,拼爹的意义多于拼妈,一小群雄性占有了大多数雌性,可有些时候,则刚好相反,只有一小群雌性拥有生育能力,如果你妈不厉害,你根本就没有见到世界的机会。

在一些合作繁殖(Cooperative breeding)的生物中,甚至会有一个雌性垄断生殖,此种情况下,雌性之间的竞争强于雄性,战斗能力爆表的雌性更可能留下来。

比如十分凶悍的雌性狐獴(Suricata suricatta),获得生殖权后会二度发育,加长的体型有助于压制其他雌性[6]。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研究发现,很多雌性表面看来很温柔,一旦耍起手段来,雄性都自愧不如。

地位高的雌狐獴才有生殖的权力,为了维持生殖垄断,她们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以惩罚越界的地位低的雌狐獴:

第一,如果低地位狐獴和女王的后宫男宠偷腥,会遭到驱逐,离开群体,单个个体无力生存,性和命,只能二选一。

有些低地位雌性强行赖在群里,顽强地生下宝宝,这时候女王使出第二招,吃掉这些不该出生的孩子。

低地位雌性的孩子,只有50%的几率活过出生后的24小时,杀婴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也别以为那些地位低的雌性都是吃素的,寻到机会,她们也会对女王的孩子痛下杀手,类似心态从宫斗剧中可窥见一斑[7]。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雌侏獴(Mungosmungo)群体也有类似的规则,通常年长雌性地位更高,她们会限制年轻雌性的生育,就像某些工作单位女性生孩子需要排队一样。

没有遵循长幼次序的雌性会被惩罚,她们的孩子也可能被吃掉[8]。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嗜蛋如命的母鸡,也热衷于吃掉低地位母鸡的蛋。有繁重生育任务的雌性非常需要蛋白质,别人的孩子就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

蚁群的生育法更为严格,蚁后会率领一群工蚁定期进行生育检查(Reproduction policing),如果发现有工蚁擅自产卵,这些卵会被就地正法[9]。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图片来源:Live Science

这种骇人听闻的生育政策,竟然能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严格执行下去。

如果当权者可以很容易地垄断一种资源,比如食物,极权主义就易于产生。

比如在鸡舍,如果饲料槽和水源稀少,地位高的个体很容易霸占资源,不允许某些地位低的个体进食,不需要战斗,它们就可以轻松地铲除异己。

如果在野外,食物分散在各个地方,地位低的个体找到食物,还等不及地位高的个体抢劫,就吞下肚了,不服从不等于死亡,地位低的个体就有了更大权力与顶层抗衡。

侏獴的食物很分散,高地位雌性对低地位雌性的控制并不完美,但她们仍旧不放过每一个可以打击对手的方法。不甘心的高地位个体经常会「偷窃」低地位个体的食物,这种偷窃可能只是收保护费的一种形式。

有意思的是,雄性会无分别地偷窃雌性和雄性的猎物,雌性却特别喜欢偷雌性。

吸引一只公鸡,只需要用一只母鸡,吸引一只母鸡,只需要一只虫子。而打压一个雌性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抢走她的食物[8]。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更狠的钮钴禄·裸鼹鼠则釜底抽薪,省去了巡逻,少掉了算计,直接让其他雌性没有性欲+不孕不育了,后者的内分泌系统大变样,既不排卵也不发情,是女王殿下忠诚的仆人。

这些仆人如果被单独拎出来,独处一段时间后,又能思春了,可惜一把这些可怜的思春少女放回女王身边,立即就无欲无求了。

雄性也吓得不轻,没有被召幸的雄性自觉增加了精子的异常率,他们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下半身,绝不沾花惹草[10]。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为什么她们宁愿放弃自由也要留在群体里?

有研究发现,相比独立繁殖的生物,合作繁殖的物种更能适应极端环境,团结才能活下去[11],放弃生育权或许是为了融入集体所必须付出的代价[12]。

如果阶级流动是可能的,今日的忍辱负重也许会换来未来的回报。

参考文献

1. Karels,T.J. and R. Boonstra, Concurrent density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ce in populations of arctic ground squirrels.Nature, 2000. 408(6811): p. 460.

2. Clutton-Brock,T.H., et al., Early development andpopulation dynamics in red deer. I. Density-dependent effects on juvenilesurvival. The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1987: p. 53-67.

3. Ostffeld,R.S., C.D. Canham, and S.R. Pugh, Intrinsicdensity-dependent regulation of vole populations. Nature, 1993. 366(6452): p. 259.

4. Courchamp,F., T. Clutton-Brock, and B. Grenfell, Inversedensity dependence and the Allee effect.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1999. 14(10): p. 405-410.

5. Albon,S.D., T.H. Clutton-Brock, and F.E. Guinness, Early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in red deer. II.Density-independent effects and cohort variation. The Journal of AnimalEcology, 1987: p. 69-81.

6. Russell,A.F., et al., Adaptive size modificationby dominant female meerkats. Evolution, 2004. 58(7): p. 1600-1607.

7. Clutton-Brock,T.H., et al., Infanticide and expulsionof females in a cooperative mammal.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B: Biological Sciences, 1998. 265(1412):p. 2291-2295.

8. Sharpe,L.L., J. Rubow, and M.I. Cherry, Robbingrivals: interference foraging competition reflects female reproductivecompetition in a cooperative mammal. Animal behaviour, 2016. 112: p. 229-236.

9. Cant,M.A., et al., Policing of reproduction byhidden threats in a cooperative mamm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of Sciences, 2014. 111(1): p.326-330.

10. Faulkes,C.G. and N.C. Bennett, Family values:group dynamics and social control of reproduction in African mole-rats.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1. 16(4):p. 184-190.

11. Cornwallis,C.K., et al., Cooperation facilitates thecolonization of harsh environments.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17. 1(3): p. 0057.

12. Grinsted,L. and J. Field, Market forces influencehelpingbehaviour in cooperatively breeding paper wasps. Naturecommunications, 2017. 8: p. 13750.

★我们建了一个生物兴趣向的微信群,还会请王大可老师参与交流,有意者请加大象公会助手号:idaxiang2018 ,回复「生物」二字,届时邀请您入群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