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彭水:抓实教育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近年来,彭水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治本之策,把准脉络、对症开方、除根治病。

彭水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行动计划,扎实有效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享有更好教育的期盼。

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一些困难家庭的学生不能正常上学读书,成为彭水发展的一大障碍。县委、县政府把保障贫困家庭孩子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作为教育扶贫的首要任务。健全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实施精准资助作为教育扶贫的重中之重,在全面落实上级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在普通高中免除学费,创造性地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措施,确保贫困家庭孩子不失学。

从2014年开始,健全完善农村建卡贫困户和低保家庭学生、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段学习“两个全覆盖”教育资助体系。

在学前教育阶段,贫困户子女就读县内公办、民办幼儿园免收保教费;同时,对贫困户幼儿予以生活费补助,以实际就餐天数据实补助给供餐单位。在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发放教科书、免杂费、免作业本费及初中主科教辅资料费;同时,对寄宿就读小学、初中的贫困户子女每生每年分别资助生活费1000元、1250元,对非寄宿就读小学、初中的贫困户子女每生每年分别补助生活费1500元、1750元。在普通高中阶段,凡就读县内普通高中的本县籍学生全免除学费;同时,对贫困户子女免除教科书费,对寄宿就读县内普通高中的贫困户子女免除住宿费,对就读县内普通高中的城乡低保户、建卡贫困户、其他特困户子女,每生每年分别享受国家助学金3000元、2000元、1000元。在职业教育阶段,凡就读县职教中心的全面免除学费;同时,对就读县职教中心的贫困户子女免除教科书费,对困难家庭子女免除住宿费,对困难家庭及其他特殊困难子女每生每年分别给予生活费补助3000元、2000元。在高等教育阶段,除全面落实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建卡贫困户大学生学费资助政策外,每年对新考取并入学的城乡低保户、建卡贫困户和其他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分别给予一次性资助8000元、5000元、3000元。

此外,还设立了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基金,对因自然灾害、家庭成员重大疾病等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救助。建立了控辍保学机制,落实县、乡、村、校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实行乡镇街道、县教委“双线”劝返复学责任制,精准开展为贫困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或者启动劝返复学机制。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25万人,救助因自然灾害、家庭成员重大疾病等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32人,为贫困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400次,劝返复学76名贫困家庭子女,有效解决了因学致贫、因贫失学等问题。

 聚焦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彭水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督促各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彭水在教育上坚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持立德树人、德字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跟党走。着力培育教师的学术和人格魅力,树立所有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全面开展“每月一事、每事一主题、全年成系列”的“行动德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优化师资结构 加强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彭水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坚持把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建立师德考评问题报告、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制度,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及能力培训工程,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讲、挂靠名校培训、城乡交流帮带”等形式,加强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培养,累计培训教师5.35万人次,培养市级骨干校长1人、骨干教师97人(特级教师9人、名师7人)。着力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充实教师队伍,三年公开招聘新教师919人,其中招聘特岗教师139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发展素质教育 促进全面发展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彭水以每天1小时广泛阅读、1小时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课程辅助活动“三个1小时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2+2”项目、“1+5”中小学生行动计划,形成了根雕、烙铁画、葫芦丝、书法、漫画、版画、刺绣、藤草编等系列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彭水第五小学男、女篮球队分别获得重庆市小学生篮球比赛第一名;学生作品《苗族花鼓》《竹竿舞》分别荣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大赛“金奖”和“铜奖”;县民族中学参加重庆市学校管乐比赛获银奖;三义中心校学生根艺《龙骨》、大垭中心校学生烙画《苗家乐器》被重庆市美术馆收藏。彭水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重庆市首个“少儿美术实验县”和重庆市“少儿美术特色基地县”。

链接

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提升教育教学环境

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彭水坚持把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来抓,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学校优化布局,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乡村精神文化高地。

全县累计投入19.9亿元实施“县镇学校扩容、初中校舍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农村学校食堂改造、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项目,彭水第一中学、汉葭中学、彭水第五小学、思源实验学校、民族中学等一大批新学校建成投入使用,有力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大垭中心校、长滩小学、彭水幼儿园等一批功能完善、设施一流的标准化新建学校及幼儿园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当地入学难、入园难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全县中小学办学环境得到全面提档升级,不断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特别是民族中学的成功迁建,不仅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还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形成了彭水中学、彭水一中、民族中学、县职教中心齐头并进的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新格局。

近年来,彭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实教育扶贫各项工作,学前教育实现乡镇幼儿园全覆盖,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实现基本普及,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全县在校大学生每年稳定在2万人以上,累计有5300多名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扶贫实现就业,让5000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