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约定独字不成行,如何理解?

石上清泉16


所以为“独字不成行”,就是指书法作品中,如果最后一行只有一个字,是非常难看的。无论楷书行书草书,在最后一行最好不要只留一个字。

这个说法确实存在,我老师也曾给我讲过。虽说不上什么错误,但是非常难看。下边这就是“单字成行”的例子。

最后三个字是我乱填,为了凑数,主要是为了掩饰这个章法。

末尾一行只有一个字,看起来很单调,即便落款补一下,也会非常突兀,不好看。


无论在楷书、还是行草书手札、条幅、手札等格式,几乎没有几篇单字成行的作品。其实古人也有,只不过很少,我肯定是见过几个的。

但有一点不同,古人单字成行一定会处理的非常好看。因为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为了视觉美观的。既然单字也能写美观,那就无所谓这个规矩了。


相信行草书,大家都知道怎么化解单字成行,只要在前一行的单字大小上,线条伸缩上做一些手脚,很容易就能避免“单字成行”的尴尬。


关键在楷书、篆书、隶书等正书字体,如何化解呢?如果最后真出来一个单字,难道就不写了吗?

当然不是。

这个一定是有办法的。

相信大家都看过颜真卿的竹山堂连句。

在大字中夹杂着小字,这个就是一种处理办法。

如一篇正书作品,有规定的行列字数,那如果最后一行只剩一个字的时候,可以在中间某些断句的地方加上一些小字楷书,比如个人感想,词句来源等等。


如果通篇作品是没法断开的,最后还是留了一个字,其实也可以解决。

那就是落双款。

最后一行,最后一个字,如果字大十厘米。

那可以在下面落上两行5厘米的楷书,也就是原本一个字的位置需要写四个字。

只要清楚的交代正文的出处或者年代、作者等,都可以。

落上几行字小一些的楷书款,先把视觉补齐。

然后再断开落自己的款就好了。


比如这个字小一点,在末尾时就断开一格用跟正文一样大小的字落款,然后落补款。


其实这些都可以,方法是活的,只要能避免单字成行的尴尬就行。


梁宇航


我来表达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

1,就从我个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书法中并没有独字不成行的说法。有很多书法家的作品中都出现了独字成行的现象,启功先生的书法中就曾出现过。

2,书刊正文排版中但是出现了单字不成行的说法。是说单独一个字或者标点符号不能占一行的位置。但是看看古龙先生出版的作品。一个字一行的现象太多了。

综上,我认为,可能在早期的时候或许流传过这个说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文学的繁荣昌盛。文字的内容和格式上都在与时俱进。只要能表达某种意思,独字也能成行的;而书法中独字成行也未必就不好看。


字里行间的梦


书法作品的品质高低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即笔画、结字和章法。章法包括布局,字与字之间的变化,行距,留白,落款以及钤印等。所谓“单字不成行”即是在书法创作时,整篇布局中需要注意的,最有可能出现在作品中最后一行。首先,历代书法名品中,大多数是书家即兴所书的,根本难以考虑是否避免出现单字行,同时,也未见明文规定书法作品中不能出现“单字不成行”。其次,评价书法作品的优劣,要考虑到笔画、结字和章法,还有整体气韵,单字是否成行对作品影响不足为虑。总之,作为书法人,想要创作优秀的作品,还是要在笔法、结字、章法上下功夫,即是出现单字行也无所谓!


微品书法


需要注意一点 书法不是字法 单个的字无论大小写好就行 但要成书的话一定要注意字与字直接的衔接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泻而下才能有气势有动感 还要字体工整排列大小均匀而不失神韵 单个字既要写好一排字整幅整篇的都写好才算得上好书法 这就要下苦功了 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切不可急躁


封剑莫名


这个说法是指写诗句,长篇文字来说的。

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每行字写的有长度,如果你写到最后,只剩一个字挂在最后一行。看起来单调、突兀,及不协调!就是让观众欣赏也会感觉失衡,读字时,也会上下不连贯。

写书法作品前要把控整体布局,可变字大小,及间距来容纳最后一个字。若是一位书者控制不好最一个字的局面,这是失败的!


真善美信望爱


活学活用!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比如,可以将字写小,下面落款和它一样大小。


智多星84183183


单字不成行

独木难成林


春风一吹香千树


书刊正文排版规范中规定“单字不成行”。书法中何时有此约定?


仞万游心


书,即写字,法,即章法。


孤帆闲谈


伪命题。独字有空间个体布局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