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号称百万的朝廷军,为何打不过朱棣的几万地方军?

纹含


明惠帝朱允炆之所以坐拥百万大军,却让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改朝换代,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朱允炆方面的,另一个是朱棣方面的。



先说朱允炆方面。朱允炆虽然好号称坐拥百万大军,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多。明朝的军队很多是驻守地方的,而且明初的不少边疆驻军还掌握在藩王手中。这些被朱允炆整得小心脏拔凉拔凉的叔叔们,不落井下石就已然不错了,根本不能指望他们“勤王”。因此,朱允炆实际能调动的军队基本上就是“靖难”期间调动的那小几十万。不过,仅仅如此,也足以对燕藩形成兵力优势了。



可就在这样的兵力优势下,朱允炆还是败了。为什么?首先得怪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给孙子减少上位后的阻力和压力,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戮淮西勋臣,导致很多英勇善战的淮西悍将被清洗。再加之随着年龄增长而正常死亡的,到朱允炆即位时,除了耿炳文等少数几人,已经无将可用。一支军队,没有了合格的统帅将领,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



即便如此,毕竟还是有耿炳文这些人在的。而且,起初朱允炆也是用人得当的,任用老将耿炳文挂帅。耿炳文的长兴侯也的确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着实让朱棣压力不小、兵锋减弱,双方进入了胶着状态。 朱允炆本可以跟朱棣拼消耗,实际上朱棣拼不起,耗下去朱棣铁定是个死。



可就在这个时候,急于求成的朱允炆却听信了几个文人之言,用表大爷、名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换下了老将耿炳文。李景隆可不是他爹李文忠,纯粹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哪里是他表叔朱棣的对手。三下五除二,被朱棣收拾得一干二净。不久后,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恰恰又是这位李大公子,伙同另一位表叔谷王朱橞打开了金川门,把朱棣迎进了南京城。最终,朱允炆一把火把建文朝烧成了永乐朝。直到最后,朱允炆给麾下将领的命令中依然还有勿伤燕王性命这一条,如此缚手缚脚,将领如何作战?误伤了朱棣,谁负这个责任?不败就怪了……



再说朱棣方面。朱棣本身就是镇守北平的藩王,担负着戍边的使命,而且多次和岳父徐达一道,奉命与北元残部交战,军事才能杰出。同时麾下张玉、朱能等将领也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远非朱棣的那位表侄儿李景隆可比。此外,擅长谋略、精通厚黑学的道衍和尚也远不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一介腐儒可比的。



除了人才,军队本身也是一个方面。朱棣麾下的军队虽然不多,但却都是与北元作战的精锐。后来又半借半抢地拉上了宁藩的蒙古劲旅——朵颜三卫,其实力不容小觑。而且,朱棣的野心不是一日两日,实际上早有准备,和匆匆应战的朱允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如此,毕竟朱允炆麾下的军队人数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且坐拥全国财政,朱棣根本耗不起。但是,朱棣偏偏不走寻常路,根本不和侄儿打消耗战。在重创表侄儿李景隆之后,孤军深入,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兵锋直指南京城,最终兵临南京城下,与李景隆、朱橞里应外合,不费一兵一卒就进去了金川门,攻进了大明王朝的都城南京。如果真的对耗下去,结局还真的很难说……


不务正业歪医生


朱棣是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中最成功的一个,同时朱棣还是藩王造反唯一一个成功的,题目中问朱允炆有那么多的军队,而且还都是朝廷的正规军,怎么就打不过朱棣区区几万的地方军呢?其实按道理来说,朱棣是绝对打不过朱允炆的,只要朱允炆不是个傻子,让手下的将士放心干,朱棣是绝无可能成功的。

朱棣当时说白了也就是掌握自己辖区的兵马,可是朱允炆却是坐拥天下的,无论从财力或者是兵力来看,都是无法和朱允炆相比的。朱棣的成功给他帮助最多的不是别人,正是朱允炆,是他亲手将自己的皇位给葬送了。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他的名气也是很大的,朱棣一生带兵,所以首先他的军事能力就很强。

朱棣做藩王的时候,蒙古人听见朱棣的名字都能吓的变脸,可见这个人的能力是非常强的,朱棣在造反的时候还联络了其他藩王,给他们许诺下了许多东西,虽说后来一个都没实现,可是这些藩王也给了朱棣不少的帮助。

在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允炆还下令不允许伤到朱棣,这就让手下的大将们难办了,假如说取得胜利后伤到朱棣,自己肯定会被朱允炆严惩,败仗也是吃不了兜着走。他的这个命令让手下的人陷入两难,朱棣本就是赌上了命,自然是一路拼死战斗。最讽刺的是,朱允炆后来重用的李隆基更是直接打开城门迎接朱棣,实在是讽刺。

朱棣最终取得胜利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为了给朱允炆铺路,杀害了不少的功臣,这些人死了之后,朱允炆遇上事情的时候无人可用,朱棣在军事上才能一路高歌,总的来说,朱棣造反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结果,而朱允炆毫无疑问是给他帮助最大的,如果朱允炆一开始就狠心剿灭朱棣,那么朱棣下场自然是死路一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兵不在多而在精。

造成南军缕缕被朱棣击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朱棣的军队相较南军而言,更为精锐。朱棣常年驻守在边境地区,与蒙古人为战,麾下的军队自然是百战之师。更重要的是,朱棣本人的部队中,是存在蒙古骑兵的。这些蒙古骑兵来源不同,一部分是朱棣本人率领,另一部分是他吞并的宁王朱权精锐朵颜三卫。实际上,此时的明军战斗力已经退化,在面对精锐的蒙古骑兵时根本不是对手。


因此,南方的这些少爷兵,在面对朱棣的百战之师和蒙古铁骑时,真可谓是插标卖首。

除了军队质量的差距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朱允炆手下始终没有一员合格的大将。明朝那一班开国名将,比如冯胜,傅友德,蓝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或早死,或病死,或被朱元璋干掉(大多数是这个结局),留下了一个只善于防守的耿炳文。而朱棣一边,由于本身就负担这军事任务,所以手下武将如云,朱能,张玉,自己的儿子朱高煦包括他本人,都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如此一来,虽然南军也出了铁玄和盛镛这样的名将,但总体天赋还是不如朱棣。



最后,朱棣有个好儿子朱高炽。建文帝围攻北京时,全赖朱高炽守住老巢。任凭建文帝怎么利诱,朱高炽都没有动摇。

除此之外,建文帝一方的谋臣,黄子澄和齐泰加上方孝儒,都是一些书生,在处理公务政务方面,毫无半点能力,虽然这些人最后都非常有骨气,但这也能难以掩盖这些人作为社稷重臣的严重不合格。


庭州行者


由于朱元璋在世之时屠戮功勋老臣,朝廷无能征善战之将,仅有能打仗的也只剩下洪武朝的功勋耿炳文了。耿炳文打仗的特色是善守,而不是善攻。

而如铁璇等一批大才之人在当时也没有受过多少重要军事韬略,以致与李景隆这一无能之流也能充当将领。

而这也就导致了,建文帝的军队与燕王朱棣军队一触即溃。

朱棣本人也会领兵打仗,朱棣的兵经常和蒙古兵打,军风彪悍,而建文帝的军队没战斗力,朱棣自然会赢。



在当时的情况下,首先他的那些叔伯们都是藩王。他们有自己的领土,甚至有自己的军队。

而可怕的是他们都蠢蠢欲动,不服建文帝,可以说并不只是朱棣一人反建文。


尤其是宁王朱权的军事实力带甲八万,麾下的朵颜三卫更是骁勇善战。加入朱棣的阵营,更是令他们实力如虎添翼。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因为建文想要削藩,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而且当时是建国初期而已,朱棣他们都是从生死战场上过来的。他们有忠于他们的军队,这就使得他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对付建文。


并且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统帅,和不懂用兵的建文帝是不一样的。

再者,建文还用了一个草包李景隆当统帅,他不懂用兵之道,乱来一通,燕兵进驻金川门,他开门迎降。


解读历史人物


朱棣是起兵谋反取得成功的藩王,朱棣靖难之役取得成功,既有朱棣团队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就是猪一样的对手朱允炆朝廷团队的帮忙了,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朱允炆很好的扮演了朱棣一个帮手了!

将在谋不在于勇,兵在精不在于多。朱棣的兵马人数不足十万,可是士兵都是常年征战在外的精兵强将,反观朱允炆的朝廷士兵,号称百万,一二十万还是有的,训练是有,可是都是没经历过战场考验的新兵,在士兵素质上朱棣的兵要比朱允炆的强。说到指挥人员的素质就更不用说了,朱棣本身的军事才能就强,一直和蒙古人对战,经验丰富。开始朱棣起兵,北平周围的守将多数是朱棣的旧部,朱棣一到,大家都投降了,两下子朱棣就统一了北平,稳固了自己的老巢。朱允炆要镇压朱棣,找来找去只能让还有经验的70多岁的老将耿炳文领兵出战,没办法,朱元璋几乎把开国的将领都杀光了,只剩下耿炳文一个能打仗的人了,朱允炆只能无奈老马当新马用了。

虽然说耿炳文擅守不擅攻,可是经验还是很丰富的。耿炳文知道自己的士兵素质,因此采取的策略就是步步为营,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守,这样的好处就是既能练练兵,也能拖垮朱棣的军队,因为朱允炆是中央朝廷不缺粮草兵马,可朱棣缺啊,耗下去,朱棣肯定被耗死。耿炳文策略虽然稳妥,可是战争进程缓慢,朱允炆不懂战略,觉得耿炳文打的太慢了,因此换了耿炳文,让李景隆当主帅。这下子就悲催了,李景隆虽然是老将的后代,可是毫无领兵经验,是个纸上谈兵的官二代,打仗烂的可以,抢功劳可是比谁都跑的快。李景隆做了主帅,仗是一场场打输了,虽然李景隆无能,可是手下的都督瞿能攻破了张掖门,眼看近在眼前的朱棣老巢北平城唾手可得,结果李景隆命令瞿能等他到了再攻打,李景隆无非就是想抢功劳嘛!结果就是白白浪费战机,北平城的守军利用空档,把水浇在城墙上,那时天气多冷啊,水就变成了冰,比石头还硬,北平城墙就变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李景隆拿出所有力气就是攻打不下,最后灰溜溜退兵了,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李景隆无能那就换吧,朱允炆还没有愚蠢到家所以他换了李景隆,让盛庸当主帅,盛庸可是一个强人,曾经打的朱棣灰头土脸的。盛庸当主帅,的确让局势换了过来,朝廷军也打了几个胜仗,眼看战场局势变得良好,朱允炆不知道脑袋发疯了,居然给前线的将领士兵发了一道圣旨,说战场上遇到朱棣时不能杀朱棣,不能让朱允炆担上杀叔的罪名。朱允炆真是一头猪啊,都起兵谋反了,还讲什么妇人之仁,真是让人很无语。就是在朱允炆这猪一样的圣旨下,朱棣打了败仗,就自己断后,反正对面的朝廷军队不杀自己嘛,朝廷军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朱棣潇洒而去,错失了几次能够干掉朱棣的机会。

就是在猪好友朱允炆的帮助下,朱棣一路打到了南京,朱允炆火烧南京皇宫逃跑去了,朱棣谋反成功当了皇帝。朱允炆本来手上有很多好牌,可是自己无能,一次次丧失了胜利的机会,既然自己无能,最后出局只能怪自己啦!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讲道理,朱棣靖难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运气。说实话一开始就像明朝中期地方作乱的规模一样,非常小。但是北方的将领很多都是朱棣以前的老部下,一开始没打呢就直接投降了,还有朱能这种万人敌当打手,前面也是打的顺风顺水。

后来朱元璋留下来的唯一一个老将不靠谱,三十万人两场仗都没打赢。然后换了明朝第一草包李景隆上去顶替。一直增兵到50万,包围了北平。

全世界都以为事情要结束了,结果朱棣带着精锐袭击了看戏宁王朱权。没错,就是正德时期造反的那个宁王的祖先。这个朱权是所有藩王里最能打的,手底下兵也是最精锐的。被突袭之后自己和家人都在朱棣手里,朱棣也大方,说事成之后,平分天下。朱权就这么被拉下水了。不过你你得不说,朱权手下的朵颜三卫战斗力就是强。和朱棣一起把包围北平的李景隆给打懵了。

但是朝廷这边家大业大,根本无所谓,而且也有人才,比如说盛庸。这个老铁是朱允炆这方最能打的人,大破朱棣的燕军,连主将张玉(和前面的万人敌朱能一个地位)都战死了。山东参政铁铉那就更是拖得朱棣寸步难行。

这个时候朱棣是非常慌的,靖难的成功性几乎为零。但是次年盛庸也犯了蠢,吃了败仗,不过远没有到兵败如山倒。你不得不说人才就是人才,一眼就看出了朱棣的弱点,兵源无法做到补充,也没有办法分兵占据城池。虽然朱棣打了胜仗,但是损失惨重,再这么拖下去,真的是可以集体自首了。

但是这个时候太监来通风报信,说南京城内空虚。朱棣直接率兵突袭南京,一路都没有太多的抵抗,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南京城下,南京可是座首都,城墙又坚固又高,如果打的时间长了,北方的军队回援,朱棣也是死路一条。

但是这个时候,李景隆和李穗居然开了城门出来投降了。完全就是不费吹灰之力。恕我直言,这个李景隆就是朱棣安插在朱允炆身边的内奸。前面五十万大军让他带崩溃了没收拾他,到了后面居然直接卖了朱允炆,这样的二五仔,真的也是个奇葩。

最后再说个你不知道的事情,靖难之后,李景隆居然是百官之首,位列所有靖难官员之前,你说这没勾结能相信?

喜欢就关注呗: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同的故事


砍历史


时也命也,朱允炆输的不冤,朱棣赢的也侥幸。

一、主将差距太大

靖难之时,大明最能打的将领,开国武将,差不多就剩燕王朱棣了。朱棣正是靖难的主角,也是北军主帅。朱允炆方的南军,主将先是盛庸,这是个擅长防守的主儿,而后李景隆是个草包。孙子云:“道天地法将”。起码在将领上,朱允炆已经输了。

二、天命不帮建文

朱棣靖难路上,一到快失败的生死存亡关头,老天爷就放妖风帮忙。白河沟大战,眼看快被平安先锋军包饺子剁成肉酱了,突然妖风四起,好巧不巧的吹断了李景隆的帅旗,南军大乱,朱棣趁火打劫,李景隆逃跑。夹河沟大战,打的正热火朝天,老天爷又刮风了,还是定向风系魔法,只吹南军,飞沙走石,眼都睁不开,朱棣趁火打劫,盛庸逃跑了。

三、建文帝爱面子

朱棣都造反了,拎着脑袋跟你朱允炆死磕呢,盛庸都带着大军出发了。朱允炆派一匹快马赶紧往前线传一道圣旨——“勿伤吾叔”,害怕背上杀害叔叔的名声。估计盛庸心里非常MMP,这仗没法打了。正是这道谕令,像给朱棣穿上了一件防弹衣,可劲儿的亲自去刺探军情,亲自断后,亲自冲锋,反正皇帝都发圣旨了,不准伤害我,这么大的便宜,不用白不用。

四、秀才遇上老混混儿

朱允炆身边是一帮高材生,老秀才,方孝孺、黄子澄等,读书一个顶俩,出谋划策就没脸看了。最后把建文帝气的大骂这帮秀才,但也无力回天了。朱棣身边呢,是个把造反当作最崇高的人生理想的道衍老和尚,年过半百,闯荡江湖半生,造反经验丰富,人性把握精准。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段位,这就没的玩儿。

情况大致如此,也是个人愚见,见笑见笑。


古氏春秋


朱元璋在建国之后大肆的杀戮功臣。给朱允炆留下能征善战的将军,根本就没有多少。最后,祝愿文只能派出一件粘性七旬的耿炳文领兵作战。但是耿炳文却是一个擅长防守的将军。但是朱元璋却要求他主动出击,打败朱棣。最后,在耿炳文为攻打不利之后,朱允炆马上把他撤了下来,让名将之子李景隆成为主帅,然后调集了全国各地的50万大军,继续攻打朱棣。

李景隆虽然是名将之子,但他却是一个毫无领兵能力的纨绔之子,没有任何的作战经验。他打仗的本事不行,但是抢功劳的本领确是很强。在李景隆的指挥下,朝廷的军队接连失败,多次被朱棣击败。李景隆虽然能力不行,但是朝廷军队还是在都督瞿能的带领下,经过苦战,马上就可以攻破北平城,获得大胜了。

但是在这种关键时期,李景隆身为统帅却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瞿能一定要等援军到来之后才可以攻破北京城,这样的话,自己才可以分到功劳。最后,瞿能没有办法,只能停止进攻。而燕军就趁着这个时机往城墙上泼水,因为北方寒冷,经过一夜之后,城墙上面都结满了冰。朝廷军队就再也没能攻破城墙。后来朱棣在正面战场节节获胜,而且他的军队还越打越多。

由于朝廷军队接连出现昏招,在指挥上连连失误。朱棣一路非常顺利,攻打到了南京城,最终,朱允炆丢掉了皇位。


浅谈小郎君


这个可以分五点来比较

1,皇帝方面,朱充文对比朱棣,这个一看就知道,朱棣领先不止一个身位,朱棣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长期在外打仗,朱充文就比较仁慈了,没有战斗经验不说,还不许人杀朱棣,唉

2,文臣方面,方孝孺,黄澄,对比姚广孝,这个就更不要说了,如果就说谋略,方黄,给姚广孝提鞋也不配。

3,武将方面,邱福,朱能,张玉,个个都是在北方和蒙古人打过仗的,还有两个能打仗的儿子,朱充文这边能人也有,可是主帅是草包李景隆,唉,将熊熊一窝。

4,心态,一边是造反,不成功就成仁,还得诛灭九族,一边呢,反正是打工,败了就败了,换个老板一样上班。

5,运气,在大一统王朝中,藩王造反成功,就朱棣一人,不能不说运气很好,


毛火荣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武力得天下之后,重武轻文。勋戚多是统兵将帅,诸王也以能节制诸军而增加了自己的威权。相反,文成地位甚低,他在用人上并不十分重视科举,而是进士、贡举、杂流三途并用,做官并不一定要读书。王世贞说:“国家初起重武力,其于文事亦不数数焉,大要各以其途进”。朱元璋晚年对功臣的诛杀并未触动武人的根本地位和种种的特权,他杀的是一些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的高级将领,这种重武轻文的政策是当时的政策决定的。打江山靠军人,巩固江山也靠军人,但是经过了30多余年的和平之后,这种政策是需要改变了。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逝世,建文帝继位之后就开始实施改革,着力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他不仅提高六部尚书的品秩,让文臣分享更多的权利,而且大开科举为知识分子进入政权开路。建文帝想建立一直推行其政治理想的队伍,他还诏举优通文学之士作为科举的补充,甚至下令“并卫所”,我有点贬低武将的意思。如此一来,建文新政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洪武政治的否定,他必然会得罪于洪武时期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必然会反对他,并竭力维护洪武的政治统治不受损害。凡已变更的,均需恢复旧制。

所以建文新政所得罪的至少包括两部分人。其一是众亲王,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使他们的权利地位受到极大的损害。其二是众多的武将,因为文成地位提高,势必使他们的权益受到抑制。

而就在这时,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需提出足以号召的政治口号,而这个口号就是恢复祖宗旧制,他指着朝中奸臣变乱祖宗成法,声称“靖难”,“清君侧”。以维护组织为理论依据,朱棣要推翻建文君臣需要依靠不满于建文新政的势力,而这正是诸亲王和众武将。

所以在朱棣攻城略地的时候,很多建文将领都怀有二心,无心战争,甚至有更多的是直接投降,因此朱棣大军才会屡战屡胜,最终完成夺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