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門以太 “經典”窮途

同門以太 “經典”窮途

文|嚯嚯

12月3日,以太經典(ETC)核心開發團隊ETCDEV向外界公佈了停止運營的消息。

ETC社區趕緊回應,介紹了除DEV團隊外其餘仍在運營的四個開發團隊,以安撫投資者保持冷靜,不要驚慌。

儘管“DEV團隊解散”的衝擊還不足以摧毀ETC,但與ETH師出同門的ETC社區如今正面臨人員的流失。

過去幾周,ETCDEV團隊曾將融資希望寄託於投資者及社區,終究未能成功。市場低迷,多數投資者並不願意為ETC發展再投入更多。

與此同時,一些有錢的項目則開始了“搶人”模式。

同門以太 “經典”窮途

團隊缺錢停運 向社區融資失敗

12月3日,以太經典(ETC)開發團隊ETCDEV(以下簡稱DEV)發推特,公佈了停止運營的消息。截至12月10日18時,ETC市值跌去23%,幣價從5美元跌至3.84美元。

“很不幸,因為資金短缺,團隊已經無法再繼續工作了,我們不得已宣佈終止對ETC的開發。”DEV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Lgor Artamonov解釋,“歇菜”的原因是沒錢。

多數投資者在公告下留言表達“可惜”,感謝了團隊過去兩年多時間的貢獻。遺憾的同時,多數人也明確表示不願出資維持DEV的運營。

停運推文發佈前一天, DEV在推特上向ETC社區發起一項民意調查,詢問社區是否願意為他們的運營提供資金支持。結果,在近900名社區成員中,60%的人表示不會資助DEV。

民意調查反映出市場低迷和投資者的信心不足。“最佳貢獻者”DEV在工作了兩年半後,最終在“缺錢”的困窘下被迫出走。

一名ETC早期投資者告訴蜂巢財經,以太經典社區如今取得的成績,DEV功不可沒,“它與其他開發團隊不同,屬於少有的全職服務一條鏈的組織,在ETC開發者介紹中,DEV總是處於首要位置。”

據ETC官網介紹,DEV是以太經典的五個主要開發團隊之一。過去兩年多時間,全職為ETC網絡提供代碼及相關運營服務。此前,他們參與了ETC眾多核心項目開發,其中包括ETC客戶端Classic Geth、翡翠項目Emerald、SputnikVM虛擬機等。

回顧兩年多的工作,Lgor Artamonov表露出與“老大哥”以太坊一較高下的雄心,“DEV團隊缺乏預算和運營能力,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接受融資,那這將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也許ETH將不復存在,或者如今的ETC能與之相提並論。”他在Medium上表示。

2018年,ETC價格從高點的46美元一路跌至現在的3.84美元,跌幅高達91.6%。慘淡的幣價把缺乏預算能力的DEV團隊也跌沒了。公告中,Lgor Artamonov透露出解散團隊的決定。

同門以太 “經典”窮途

ETC幣價走勢

針對“ETC開發團隊因資金緊缺停止運營”的消息,ETC社區很快出面應對,在推特上介紹了社區其他的四個開發團隊,並表示他們仍在正常工作,安撫社區成員保持冷靜,不要驚慌。

據非小號數據顯示,獨立於2016年10月25日的ETC歷史最低價曾位於1美元以下,如今報價3.84美元,距離市場低點仍有不少距離。

堅持獨立性 拒絕大財團投資

在ETC官方博客的一篇介紹中,DEV團隊被社區譽為“最佳貢獻者”。12月4日,ETC社區關閉了DEV 的GitHub帳戶。

一天後,Lgor Artamonov接受了海外媒體的採訪,在被問及是否會考慮再度融資加入ETC社區時,他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我將繼續在區塊鏈領域工作,但我不再考慮ETC了。”他並未解釋為什麼。

DEV團隊的解散對社區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儘管這種衝擊還不足以摧毀ETC。但不可避免的是,著名的The DAO事件過去兩年,與ETH師出同門的ETC社區如今正面臨社區核心人員流失的問題。

“ETC和BTC一樣,都是乞丐團隊,ETC沒有預挖,靠的是財團投資,如今ETCDEV這個團隊沒錢了,走了也很正常。”ETC投資者馮歡告訴蜂巢財經。

與2018年區塊鏈項目動輒上千萬的融資實力不同,ETC項目在誕生之初,並未向外界進行公開募資,挖礦的收益也全部歸屬礦工。開發團隊的加入,完全出於自願原則。

在2016年硬分叉前,ETC還被叫作以太坊。分叉後,“舊鏈”被命名為以太經典(ETC),而分叉後的“新鏈”(ETH)則保留了以太坊的原名。

同門以太 “經典”窮途

“舊鏈”以太經典(ETC)和“新鏈”(ETH)的路線之爭

2016年6月,以太坊社區上的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The DAO 被黑,造成市值五千萬美元的以太幣被盜,社區權衡處理方式。

“當時社區分成了兩大陣營,一方主張通過篡改區塊鏈網絡數據的形式,將被盜的幣要回來;而另一方反對篡改數據,主張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不可逆,承認被盜損失。”馮歡說。

2016年7月20日,以太坊社區進行硬分叉,做出了讓被盜的所有以太幣“迴歸原處”的決定,不接受此改變的以太坊網絡就成為了後來的以太經典。

這是區塊鏈誕生以來,項目方通過硬分叉來更動交易記錄的首次事件。此後,堅持去中心化純粹理念的以太經典,吸引了全球不少開發者的加入,其中就包括Lgor Artamonov。

ETC對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執著追求,也為後來DEV的解散埋下了伏筆。

“其實DEV本可以獲得一筆不錯的投資,來自數字貨幣集團DCG的投資。但涉及到不同陣營的問題,還有之前出現關於的‘ETC被比特幣極端主義者操控’的謠言,讓DEV拒絕了這筆投資。” Lgor Artamonov說。

在Lgor Artamonov的形容裡,DEV團隊是一支熱情的開發團隊,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很多時候沒有周末,“起初,ETC的確獲得過一些小的投資,這些錢還不足以僱傭一個來自舊金山或紐約這樣大城市的工程師。”

團隊埋頭工作,又拒絕了財團的融資。在這場熊市衝擊下,執著於獨立和去中心化理想的DEV,終究難敵現實世界裡沒有“金主爸爸”庇佑的艱難。

“富豪”團隊趁機“搶人”

DEV捉襟見肘、團隊解散,其他資金雄厚的組織則開始了“搶人”模式,ETC社區的另一個開發團隊ETC Labs被傳參與其中。

採訪中,Lgor Artamonov 透露原DEV的開發人員都接到了其他區塊鏈團隊的“報價”。對於ETC Labs 的“搶人”說法,Lgor Artamonov並未予以否認。

ETC Labs是ETC區塊鏈的孵化器平臺。今年5月,在“紐約共識大會Consensus 2018”上,Foxconn Technology Group(簡稱HCM)、Digital Finance Group(簡稱DFG)和Digital Currency Group(簡稱 DCG)共同注資成立了這個平臺,首期啟動資金就達五千萬美元,算得上一支有錢團隊。

此外,此前與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長期隔空“鬥嘴”的波場創始人孫宇晨也加入了這場“搶人大戰”。

同門以太 “經典”窮途

孫宇晨加入“搶人大戰”

12月8日,孫宇晨在其個人推特上與DEV團隊喊話,歡迎他們加入波場,“DEV的一位開發人員已與我們取得了聯繫。”

21世紀,最貴的是人才。公鏈項目也一樣,有靠譜開發者加入,意味著網絡有穩定的技術能力,有公鏈開發者指出,“頂尖的技術人才可遇不可求。”

今年10月,據“智聯招聘”發佈的《2018區塊鏈人才供應和發展研究報告》統計,在需求前十的區塊鏈崗位中,算法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是緊俏崗位,不過供給端基本空白。

一名區塊鏈企業技術總監告訴蜂巢財經,“DEV事件或許只是開頭,未來熊市持續,更多由社區支持的自治組織將掙扎著生存,接受融資的項目方,有了中心化財團的支撐,熬出頭的概率也會更大。”

相比去中心的區塊鏈自治組織,中心化的開發團隊實行企業化管理,不是單純靠社區的支持,在運營資金方面無疑更具優勢。

11月28日,分佈式社交網絡平臺Steemit首席執行官內德斯科特在其博客文章中表示 ,目前團隊因資金問題,已裁撤 70% 的人員,“由於加密貨幣市場崩潰,我們正在裁員,並開始進行結構性重組。”

寒冬來臨,幣價下跌,依靠貢獻、激勵存活的去中心化網絡,也不得不面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殘酷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