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社區建設,漳州將實施“三社聯動”

2019年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達600人以上,打造出2個市級試點、11個縣(市、區)級試點

2020年每個縣(市、區)每年度新增社會工作專業人才50人以上,城市社區平均擁有不少於10個社區社會組織,農村社區平均擁有不少於5個社區社會組織

為加快建立我市社會工作者、社會組織、城鄉社區“三社聯動”機制,發揮社會工作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促進社區和諧穩定的作用,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日前我市出臺《2018-2020年推進城鄉社區“三社聯動”行動計劃》,從加大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力度、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加強社區社會工作站點建設等重點任務入手,提出具體實施細則,加快推動建立以社會工作者為主導、社會組織為載體、城鄉社區為平臺的社會工作服務模式,滿足廣大居民群眾基本需求。

根據《行動計劃》,至2019年,我市將在城市社區普遍建立社會工作服務站,力爭每個城市社區至少設置1個社工崗位、配備2名以上專職社會工作者,全市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達600人以上,並積極開展城鄉社區“三社聯動”試點工作,推廣試點成果和服務模式,力爭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三社聯動”工作方法。

建立健全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政策制度

城鄉“三社聯動”項目服務重點特殊人群

《行動計劃》要求,2019年8月底前,各地應建立健全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政策制度,加大政府資金投入,逐步擴大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規模和範圍,把社區公共服務等事項交由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承擔;應重點圍繞老年人、城鄉低保對象、農村留守人員等特殊人群,提供精神慰藉、資源鏈接、能力提升、關係調適、社會融入等專業社會工作服務。通過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的方式,每個縣(市、區)至少應購買1個城鄉“三社聯動”服務項目。

同時,我市將按照“政府扶持、社會承接、專業支撐、項目運作”的思路,於今年在全市範圍內啟動開展城鄉社區“三社聯動”試點工作,力爭至2019年12月底,著力打造出2個市級試點、11個縣(市、區)級試點(每個縣、市、區不少於1個)。通過試點建設,我市將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的聯動機制,暢通政府與社會組織、社區與社會組織、各社會組織之間的聯動渠道。各地可通過召開現場會、專題培訓班等形式進行工作部署和現場督導,確保試點取得實效。

力爭每年每縣新增社會工作人才50人以上

考核合格者可獲專業技術職務補貼

根據《行動計劃》,我市將在街道(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城鄉社區綜合服務站等公共服務機構設置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配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並依託社會工作專業培訓機構以及社會工作人才培訓基地,重點對城鄉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中直接從事社會服務的人員進行系統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培訓,鼓勵其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擴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規模。力爭至2020年12月底,全市每個城市社區至少設置1個社工崗位,每個縣(市、區)每年度新增社會工作專業人才50人以上。

同時,各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將積極創造條件,對參加考試並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的社區工作者報銷教材費、考試報名費及考試期間的差旅費,對城鄉社區工作者中取得國家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資格並聘用。能運用社會工作方法開展專業服務、經考核為合格以上等次的,還將分別給予每月100元和200元的專業技術職務補貼,考核不合格的不予享受。今後,我市社區工作服務站(社區工作站)新招募工作人員時,獲得社會工作師、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的可享受優先考慮,並實行持證上崗。

大力培育社區社會組織

明年底爭取實現社區社會工作站點全覆蓋

《行動計劃》要求我市大力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特別是重點培育為貧困人員、老年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群體和社區居民提供志願服務和自治服務的社區社會組織,併發揮其在城鄉社區治理中的支撐作用。同時,動員和支持當地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與社區社會組織對接,共同開展社區服務項目,打造具有本地區特色的“三社聯動”服務品牌。力爭到2020年,各縣(市、區)試點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取得一定進展,實現城市社區平均擁有不少於10個社區社會組織,農村社區平均擁有不少於5個社區社會組織。

此外,我市將進一步整合社區現有資源,依託社區綜合服務站等現有社區服務(活動)場地,通過新建、置換、租賃等方式,建立社會工作服務站(室),委託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社會組織運營。同時,積極調動多方力量搭建公共服務網絡,為社會工作服務項目開展提供實施保障。力爭2019年12月底,全市城市社區均實現社區社會工作站點全覆蓋,農村社區也逐步推開設置。(記者蔡柳楠通訊員何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