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儒家思想坑害了中国几千年,你怎么看?

胜在自我


任何事物发展到极致都有两面性!

儒家文化帮助古代统治者延续了国运,让历朝历代

的读书人有了晋级的希望,但是也限制了工商业的

发展。

儒家思想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农业思维逻辑,在今天

社会资本市场运作的基础上,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

需求。

工业文明是法制的进步,越是活跃的经济越要配套

完整的法律体系,现在社会缺少信用和道德,其实

是法律法规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结果。

社会的下一个文明将是商业文明,现在的世界基本

处于工业文明到商业文明的过渡阶段,加快和完善

法律体系是国家的迫切需要。

儒家思想里面一些有益的东西是可以保留下来的!


爱让水香


坚决反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极端言论,儒家是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华文明绵延千年靠的就是儒家文化,不能挑着里面的一点小错不放,就说出儒家思想坑害中国千年这种不负责的话。

孔子是个非常伟大的人物,可以说是生逢其时,在他之前华夏文明已经有了一个比较高的文明水平,经过伊尹周公等人的教化,华夏民族的文明程度已将逐渐在这片大路上独照鳌头,并慢慢形成了“中国”这中说法。孔子整理了前代的各种典章制度文化礼仪,第一次开始了以私人身份开堂授课,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第一人,并通过宣扬自己的各项主张和理论,最终形成了儒家这个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派。

孔子作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着,正好在那个时代为我们准备好了各种精神食量,因为一场暴风雪马上就要到来,此后中国的走向将扑朔迷离,在最动乱的时刻,幸好有孔子为我们准备好的精神食量,才让我们不至于惊慌失措的迎接未来。此后的战国时代,最终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一个全新制度的朝代诞生了,秦朝。只不过他太短命,还没来得及学会如何治理国家就灭亡了,之后汉朝开始崛起在华夏大地。

朝廷有了,但人心却早就在连年的征战中涣散了,幸好孔子和儒家早就为这个新兴的王朝准备好了以整套规章制度和礼仪规范,只要照着做,国家自然会慢慢好起来的,在董仲舒的推动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华名族最核心的思想内核,从来没有改变过。

正是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保证了中国在此后几千年里,统一成了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主要状态,分裂成了细致末流和暂时状态。不管多么艰难,也不管分裂了多长时间,只要一有机会,中国的有识之士心中所想的都是大一统,统一文化成了中国最大的文化特种,这些都是儒家思想带给我们的。

儒家思想之所以长久不衰,是因为他符合人们最基本的感情诉求,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只要人心里诉求不发生改变,儒家在中国就有生存的突然。只不过现代化以来,农耕文明被功业文明所取代,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儒家思想,某些地方显得落后和过时了,但这也只不过是儒家思想的一小部分,而且儒家思想也并不排斥改变,只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坚持底线的改变还是可以的。

我们不能因为现代化之后,儒家的一些思想不符合现代观,就说儒家毒害了我们千年,熟不知在过去的岁月里正是儒家这种先进大多文化,才使得中华文明绵绵不绝,一直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儒家思想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至今依旧有很多非常好的地方,对于现代社会,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思想,但是你不能否认儒家思想曾经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更不能说儒家思想害了中国人。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发展到那个阶段那个层次,都不应当忘了自己的过去,更不应当全部否定自己的过去,儒家思想就是我们的过去,我们现在认为对的那些看法,也是一点点积累变化而来的,而儒家的这种变化在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所以儒家思想并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腐朽思想,像我们的祖先致敬,因为没有他们优秀的传承了儒家思想,就没有今天我们现在的国家。

一个国家和民族决不能以否定自己的历史为荣,儒家思想绝不曾毒害我们千年。没有儒家文化,大概我们现在也像欧洲那样四分五裂了吧。


昭烈名臣


胡说八道

是的,现在有一种奇怪的思潮,有人在否定儒家思想,诅咒仁义道德,说的最难听的就是,儒家思想坑害中国几千年了!真是匪夷所思!

这是典型的数典忘祖,这些人实际上就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忘记了祖宗十八代,遗弃了传统文化,变成了思想上的一只流浪狗!

当然了,任何传统思想,包括儒家思想在内,都有精华和糟粕,作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一定要批判性继承传统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数典忘祖,对儒家思想胡说八道要不得!



hi123


好吧。

有人说儒家思想坑害了中国几千年,请问是多少千年?儒家从孔子开始,至今也只有两千多年,怎么就几千年前了?头三千年怨谁呢?

这是其一。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王朝开疆拓土,强汉令人闻风丧胆,请问儒家坑汉朝什么了?南朝的几位君主,笃信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南北朝的老百姓,又是什么羸弱的状况?

从隋朝开始,科举取士,优秀的儒生进入中枢,到明清,除了部分官员,多数如吕蒙正、苏轼、张居正、于谦、纪昀、刘墉,哪个不是儒学出身?科举是害了盛唐,还是害了明朝呢?儒学就是个学问,科举又是以考察学问为手段,遴选人才为目的的行为。不然,选拔治国人才,你考什么?考谁木工活好,谁打架厉害么?考木工的,那是工部在遴选工匠。考打架厉害的,那叫武举。

这是其二。

儒家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它符合统治者维持秩序的愿望。如果经典之中,有啥不符合其目的的地方,就强行进行解释,修改原意。儒家思想,既然没害了强汉盛唐,自然也害不了明末和晚清。害人的是什么,你自己心里得有数。

这是其三。


不知道“二”不能用“几”,这叫不识数。不知道朝代不论强弱都从过儒家,这叫没文化。这么久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害了自己,这叫没脑子。一个没文化还没脑子同时不识数的人感慨一句“儒家思想坑害了中国几千年”,不算什么大问题。信了这话,还天天挂嘴头上,自以为深沉的人,才是最可笑的。


豆子人民艺术家


怎么可以说儒家思想坑害了中国呢?

儒家起于春秋战国,上可溯刚吃饭周文王,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需要的一种思想产物。大部分是比较好的,比如讲究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哪一个字会坑害中国?

周文王定此礼仪,周朝八百年是假的?周朝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文化领先的。

到了战国,礼崩乐坏,天下已经不成样子,孔夫子痛心疾首,想要改变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的现状,所以教三千弟子习礼。虽然他的精神并不是当时争天下最需要的东西。但到了一统天下之后,儒家其对行为的规范,对礼的追求,对社会秩序的约定就成为最合适帝国治理的思想。

这里面,当然也有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使之适应了帝国的需要。但说实在,儒家思想实是当时社会治理最佳的解决方案。

比如用法家,法家的核心是酷,犯法就施以严刑,商鞅变法最后面也是作法自毙了。而且秦朝用法家,其实是一种军国主义思想,发动战争机器当然是好的,但用来治国未必最佳,这也是秦国变秦朝,治国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很快二世而亡的原因。

那除了法家不行,墨家行吗?那都是黑社会团队,说的非攻兼爱,但其实实施起来非常的困难,如果以一个高标准来要求社会,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社会无法适应。

那道家可以吗?三国时期张鲁倒是搞过五斗米教,但说实话,中国文明之所以没有灭亡,世俗化的政治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另外,道家讲的无为而治。这也是太过于理想化。

其他的学派就更不用说了,综合来看,只有儒家是比较合适中国社会的,尤其是中国乡绅社会,中国广大的农村,因为技术手段的缺乏,皇帝的统治是无法细化到乡村的,是谓皇权不下县,那县下面的社会怎么管理?只能通过乡绅来自治,乡绅怎么来自治?就是通过学习儒家的学问,用儒家的礼来进行自治。

那在长期看来,奉行儒家的中国也出现了汉唐这样的盛世,明清这样的大朝代,这种思想经过时间的验证是成功的。

说儒家误国,无非是近代落后于西方,被动挨打,然后文人找原因,一下找到了两千年前的孔老师身上,这也是莫名背黑锅了,自己落后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儒学也是要进步的。你最多只能说儒家思想没有跟上变化,需要改进,不能说儒家害了中国千年。千年之前,中国人用儒学,还处于世界之巅呢。


脑洞历史观


儒家文化有毒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究竟其“毒”在哪?却似乎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头案。

殊以为,一是伪道德之毒,所罗列之道德楷模几乎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假大空”典型;二是儒家成功的把毒药包装成了补品,这毒药的配方便是忠、孝、礼、乐四味药。

这四味药的真实作用在《淮南子·道应训》中有详尽描述,此中姜太公首倡要使得王权长持就必须愚民弱民,要做到愚民弱民就必须倡导“忠孝礼乐”,并向周武王详尽描述了这四味药对“愚民弱民目标”的义理作用。然而问题来了,究竟该如何将龌龊之事说得冠冕堂皇呢?诸子百家莫不为之绞尽脑汁,直到儒家出现。

从某种角度看,姜太公提出了“愚民弱民”的理论架构,儒家则为此架构完成了精装修。儒家思想的中心是维护王权,其神奇效能是让人把毒药当补品,深中其毒而浑然不觉知。这,便是封建统治者迷恋尊孔重儒的不宣之秘。


渔樵村人


我觉得儒家思想本身没问题,害了中国的是“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封顶了中华文化,三体人用智子锁死了地球的基础科学,而独尊儒术也锁死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儒家能被中国人接纳,必然有它优秀、美好、吸引人的地方。但是,问题,也必然是隐藏在这些看起来很美的东西之内。

仁,人与人之间换位思考,彼此照顾对方的情绪和利益,仁者爱人。

义,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我很推崇这些,也认为我们当今时代非常缺仁义的氛围。

但排在仁义后面的是“礼”。

礼就是等级。儒家的社会,是等级的社会,是等级分明的社会。国要有君主,家要有家长。国要听君主的,家要听家长的。不过有一点大家要明白,儒家不是愚忠,没有说臣子要无条件服从君主的。也没有说儿子要无条件服从家长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是唱戏的编的。儒家没这个说法。儒家讲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主你得先做得有个君主的样子,臣子才能做得像个臣子。父亲也得先有个父亲的样子,你才能要求儿子也得有个儿子的模样。儒家对君主和家长是有要求有规范的。而推翻无道的昏君,儒家不但不反对,而且支持。爹打儿子,儒家的说法是: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你爹要是打你很轻,你就忍一下。他要是真用力使大棒子打你,那就赶快跑。儒家不但不迂腐,甚至是有些狡猾。

是不是看着也挺好?也挺讲道理?

问题是儒家的这些道理是谁教你的?是孔子。孔子去世以后呢?是孔子的学生、门人。从春秋到现在,这些人叫:老师!

儒家在教你们尊重君主尊重家长的时候,其实也潜移默化的教你们:尊重老师。

在中国,老师的地位是极其崇高的,天地君亲师,老师跟君主、父母平级。

就像佛教在印度,僧人就是靠乞食为生,施主给什么吃什么,荤素是不挑的。住在树底下。到了中国,中国人自动的就把这些传法的和尚划到老师的阵营了。对老师恭敬得不得了,哪能让老师挨家挨户乞食呢?自己不吃饭也不能饿到老师啊。于是,修建寺院、捐钱,和尚的生活非常富裕。净空法师说:让你们把和尚都供养到地狱里去了。

在儒家的教育体系下,老师,变得尊贵。而在这里面,最尊贵的就是孔子。

易中天先生说过,西方是宗教崇拜,鬼神崇拜。我们中华文明是圣人崇拜。

而圣人就是三体人的智子,就是圣人以及圣人的经典锁死了我们中华文明。

你信基督,崇拜上帝。那么上帝就不容置疑。我信佛,崇拜释迦摩尼,那么佛就不容置疑。而崇拜圣人、崇拜孔子,那么圣人、孔子也就不容置疑。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文明是不是这样?孔子、儒家是不可以被置疑的。即便是满清入关,也得尊孔子。不然,他这个政权就立不住。

当孔子不能被置疑的时候,儒家就压在了中华文明的头顶。第一,你不能超越它。第二,你不能偏离它。咱们中华文明只能在儒家这一个小圈子里发展。不允许突破,更不允许走岔道。

西方人崇拜上帝,我们崇拜圣贤。

看着我们更人性更开明。但这不对。他们崇拜上帝,不去置疑上帝。但是,在上帝以下,整个世界,他们就可以更自由、放开的去探索,去追问。而我们崇拜圣贤,我们中国人的发挥的空间就被压低了一档,我们只能在圣人的下面去学习。西方人可以探索圣人的上下前后左右,不超过上帝就行。但我们只能在圣人的下面发展。

独尊儒术,独尊孔子,也就是独尊老师。因为老师传的是圣人之道,是孔子、儒家的代言人。

从古到今,即便是2019年了,在我们中国这个社会,置疑老师就是大逆不道。

老师,卡在上面,不允许置疑,更不允许突破。而且你也只能按照老师指示的方向去走。所以,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我们中国人就在这个小圈子里绕来绕去。

到了程朱理学、再到八股文,这个圈子不但没放大,反而是更小了。

都说我们几千年灿烂的文明,但是大家把我们几千年的家底划拉划拉,清点一下,真正有用的东西少的可怜。五经四书,用现在的印刷技术排成书籍,放一起,能不能有30公分厚?我看够呛。这就是孔子以后,我们中华文明的全部家底。剩下的都是衍生品。

诗词歌赋、戏曲,这些东西都只是消遣品。当然,我们还有大量的史籍,都是总结性的东西。这些都不具备追求真理、探索世界、推动社会前进的功能。

孔子的尊贵,老师的权威,这块棺材板是必须打碎的。

这样我们中国人才能进入崭新的世界,解放我们的思维,去追求真理。

我很喜欢儒家的思想,我不是说它不对,也不是说它不好,而是说它不应该是顶点,应该是起点。我觉得儒家的思想应该在小学就解决了,让小孩子知道仁爱、以及约束自己。上了初中以后,物力、化学、数学这些东西正常学。

在孔子200年后,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就从这里开始!我们中国人崇拜的是“老师”,西方人崇拜的的是“真理”。

他们为了真理可以置疑老师,我们置疑老师天诛地灭。这就是中国落后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语法里能很明确的看出来,在西方,老师是老师,真理是真理,而且真理高于老师。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思维是:老师就是真理。

把老师当真理,不容置疑,只能被动的全盘接受,而且还不许你走其他的路。这就必然会造成一代不如一代。大家看看我们中国的历史,是不是这么回事。从诸子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再到程朱理学,最后到八股文。整个民族越来越走向黑暗。

儒家很好,独尊要命!

独尊儒术就会变成独尊老师,儒家本来就是讲“礼”的,讲的是等级,讲的是权威,你再把它独尊起来,老师的权威太大了,把他下面一代代的人压得死死的,一代压一代。独尊老师,丧失了探索能力,文明就被锁死。


何老师允文


儒家思想坑害中国几千年,儒家学说:这个锅我不背!!!

从个人来说,儒家思想讲求个人的道德修为,提倡仁义礼智信?难道说儒家有错吗?

从社会关系来过,儒家学说提倡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尊师重教,难道说儒家有错吗?

从国家治理来说,儒家思想以道德规范帝王的行为,施仁政。难道说儒家有错吗?

历史上

儒家学说创立于春秋,发展于战国,秦法,汉武帝独尊儒术,晋道,唐释,宋理,明心,清奴。

儒学理论

独尊儒术,是中国君权与民权影响最大的事件。董仲舒吸收法家思想完善儒家思想而提出的统治理论。实质是儒为表,法为体。国强民弱,民弱以御民。

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是对普通民众影响最恶劣的思想,禁化人们的思想。一直到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时出现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民智才得以开化。

儒家思想与现代思想的比较

儒家思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也不是治国理政的学说。他强调统治者的个人道德修为。儒家没有明确的政府,公民,法治的概念。儒家经典13经中的《周礼》是对理想政府机构的设想,对于政府的权力来源,监督,公民与政府的关系都没有论述。

儒家思想没有现代意义的公权、民权、民主、公平正义的思想。他强调的是差等之爱,一体之仁。

儒家思想没有明确的概念,定理,推理,证明的过程,他是对社会伦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很多论点也经不起推敲。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为要义。

儒家思想对古人的影响

朝廷以儒学为显学载体,对民众灌输愚民思想。愚忠,三纲五常。推崇尊卑有序,压制不同思想,压制异端行为。推崇学而优则仕。以家为国,以国为家,家国不分。

回答问题我是真诚的,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小城22056


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中国清末以前一直是非常强大的,清末以前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过去的强大主因是儒家思想,这何来坑害一说?我认为不但儒家思想没坑我们反而是我们可以几千年来一直强大的原因!这个世界上其他文明都成为历史而只有儒家思想却绵延不绝其根本就是因为儒家思想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思想,而只有以儒家思想武装的中华民族一直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这怎么说坑害呢?之所说坑害就是因为一些短视和怀着不良目的小人在挖中华民族的根而已,目的不言自明就是让中国人陷入万复不劫的深渊,国家灭了不要紧,文化没了那中华民族也很快就没了,这个世界怀着不良目的的人太多,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还是不要人云亦云的好!把我们清末到民国这段的失败归于儒家未免有些武断,这个时期的失败是我们故步自封自以为是而忽视工业文明的结果,今天当我们真正重视工业文明的时候我们依然还是不可阻挡,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不可阻挡,因为我们依然有儒家思想的强大基因!如果把清末到民国这段时间的失败放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简直是微不足道,谁还没有打盹的时候?中华民族是一个善良的民族也是一个把善把正义看的最重的民族,所以中华民族永远是正义的民族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所以我们参与的几次世界大战都是胜利者,实际上我们没这么好的运气,实在是邪恶战胜不了正义!所以做为中国人我们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没有人也没有哪个国家比我们中国人厉害,我们的成功是必然的!这个世界永远是智慧和力量的较量,力量是一时的成功而智慧是永远的成功,而我们中华民族是靠智慧前行的民族,西方依靠工业文明产生的巨大力量打败了我们,那只不过是项羽打败刘邦一样,看起来不可战胜实际上是纸老虎,因为力量永远不可能战胜智慧!


石绍广1


儒家思想的荼毒是勿庸置疑的,否则也就没有新文化运动。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弘揚了尚武奋勇之气,造就了雄浑壮阔的秦军,一扫六合天下一统。儒家君临,内敛、因循、保守、消极、懦弱、苛且、中庸,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贵等等,抹杀了外向、进取、奋争、开拓等等的勃勃生机,以至于王朝更替,强了礼送于人,弱了被人抢夺,终归难免吃亏,以至于近在咫尺的西伯利亚被蕞尔莫斯科小公国霸占,而远在天边的南北美洲也被哥伦布的小船"发现",以至于现在的所谓西方占据了与其人口不相称的太大生存空间,组建诸多邦国,拉帮结派,橫行乡里,而奉行儒家的中土虽然上下五干年,古往今来尤其是近代以来,往往只能是土地被占,金帛被抢,左支右绌,上抵下档,日子过的艰难的很。假设法家作为民族精神主流延续下来,民族命运是否会有很大不同呢?当然,现今西方发端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所掌握,改变了民族悲惨命运,庆幸之余我们也应看到,改变我们命运的思想和主义不是我们原创的,是从西方拿来的,而儒家思想浸润的社会能产生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命运的思维和力量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