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要说12月最爆的院线电影,那一定就是这部了——

《海王》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上映四天,累计票房7.54亿,票房占比87%。

豆瓣目前已经有超过16万人为其打下了8.1的高分: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强势压过7.0的《神奇女侠》,稳坐DC电影宇宙第二,成为了继《黑暗骑士》之后DC评分最高的超级英雄电影。

简直就是票房口碑的双丰收。

而且这次的好口碑国内外还出奇的一致。

虽然《海王》是12月7日于国内上映的,但其实比北美提前了整整两周。

但此前影片早已在伦敦举行过首映礼,同样是口碑炸裂,赢得了外媒的交口称赞:

“《海王》是最好的DC电影,是今年最好的超英电影,是史上最佳超英电影之一。”——John Smith

“温子仁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堪称海底版的《星球大战》。”——Benmekler

“杰森·莫玛不仅是海王,更是DC之王!”——The Wrap记者

IMDB评分8.3,正义联盟系列最高:8.3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豆瓣网友对其的逆天式夸奖更是丝毫不怕DC迷膨胀,神评一波接一波:

什么《海底总动员》、《指环王》、《速激》、《星际迷航》、《侏罗纪》、《夺宝奇兵》、《2012》……涵盖了无数的经典IP。

反正只要是个科幻片、动作片、探险片、怪兽片、灾难片等等,全部都被融进《海王》了。

甚至还有人说:

这哪里是海底版的《阿凡达》啊,明明就是《阿凡达》是天空版的《海王》嘛!

夸得如此“不留余地”,真的不怕“捧杀”了《海王》吗?

那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部震天动地成为爆款的《海王》,究竟好在哪里,又有哪些缺点。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首先,众所周知,美国有两个大到粉丝遍及全球的漫画公司:漫威和DC。

这两家公司相爱相杀、互相制衡,多年来也算是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成长的良好竞争关系。

此前漫威之父斯坦·李去世的时候,DC还发文悼念了这位“精益求精”的老爷子: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不过虽然说漫威和DC是势均力敌的关系,但近年来随着漫威电影宇宙的崛起,而DC电影又多次落败,口碑和票房一次接一次地滑铁卢。

甚至最后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蝙蝠侠三部曲、《神奇女侠》等寥寥几部。

所以到目前为止,DC在漫威面前已经难免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

仿佛要是再不出现一部可以拯救DC电影宇宙的大片来,DC就要彻底被漫威吞没了一般。

所以《海王》到底能不能成功,就成了此前大家最为关注的点,它几乎都快成了DC迷们最后的希望。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但与此同时,大家的期望又不敢抱得太高,因为海王这个角色,在DC浩瀚的超英宇宙里,实在算不上是一个起眼的英雄。

他虽然早在1941年就出现在了DC漫画中,但原著对其的着墨一直不多,出现的桥段更是无甚重要,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边边角角的英雄。

但就是这个边边角角的英雄,有幸被温子仁相中了。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开拍前华纳曾给过温子仁两个选择,让他从海王和闪电侠中选一个,结果温子仁毫不犹豫地选了海王。

因为在他看来,海洋是未知的,美丽也可怕。

他想捕捉海洋的神奇,同时也想探索海洋的恐惧。

果然很符合温子仁“片不惊人死不休”的特点。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结果呢?

毋庸置疑温子仁成功了。

毫不夸张地说,《海王》算得上是今年视效最让人惊艳的商业大片。跟随主角的镜头,你看到的是一个色彩斑斓、魔幻无限的海底世界: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如同上古神迹一般,这里不仅有流光溢彩、川流不息的海底交通工具、机械感和科技感都爆棚的海底舰队。

还有让你充满了探索欲的传统冷兵器和退化了的海沟族嗜血文化……

完全满足了人们对那个仿佛暗藏着无数上古秘密、同时又拥有着人类无法抗衡的技能和高科技技术的、古典而又先进的海底世界的幻想。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在这里,除了有让人看花眼的海底生物,还有能够号令海底生物的神秘力量: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除了有人类见所未见过的海怪,还有海怪们栖息的“世外之境”。

而且这世外之境甚至连恐龙都不放过,这波操作之大胆,简直让人想在电影院按暂停键尖叫,以及除了有中外神话故事里都有的虾兵蟹将,还有横扫千军、所向披靡的群鲨部队: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群鲨们再随便一跑,来个海底追逐,那速度和密度,简直比陆地上的《速度与激情》还要刺激。

当然还有那段让观众惊喜和头皮发麻到快把椅子把手捏碎的“海王带媚拉逃出海沟族海域”的片段。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什么密集恐惧症、深海恐惧症、巨物恐惧症的,都能在这一瞬间给治愈了。

话说,温子仁到底是怎么想到这如火山喷发一般,磅礴强势而又压抑无解的黑洞式灾难场面的?

当然了,还有撒哈拉的“夺宝奇兵”式沙漠冒险: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苍蝇头黑蝠鲼跳出来的那一刻,除了搞笑,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词语能够形容我当时面对这个大反派的心情了。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还有西西里岛的跑酷式屋顶追逐。

堪比单机手游的动作和场景切换,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叫人不爽都难。

以及最最重头戏的终极大战。

密密麻麻的海怪向屏幕喷洒开来,发射的水压枪路径比红外线还在劫难逃,这密度简直比星球大战还更能让人分泌肾上腺素。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这时候别说数鱼和数品类了,光看那几只大海怪的炸裂撕咬,你就可能已经喘不过气。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看完《海王》,你就会完全理解温子仁选择这个英雄的原因。

其对海底世界的想象力之恢弘、操作手法之大胆;仿佛构建海底世界,早就是温子仁预谋多年的了;《海王》只是给了他一个发挥的平台而已。

同时描绘亚特兰蒂斯、咸水族,渔夫族、泽贝尔、海沟族、逃亡族、迷失族七大种族这件事,到了温子仁这里好像一点都不过饱呢。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而他在这其中尽情施展才华,创造力被无限激发。

你简直难以想象,这是这个小个子男人创造出来的海底世界;它不只是海底一角,而是一个真的“世界”。

但同时你又不得不认同,对,这才是你心中想象过的、那个最难企及的海底世界。

毕竟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还只是冰山一角,里头还暗藏着多少玄机,我们不知道。

然而温子仁用它无穷且惊人的想象力,都为我们呈现出来了。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但你要说《海王》没毛病吗?恐怕不见得。

而且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上诉内容,已经把能夸的基本都夸完了。

接下来就是剧情上的硬伤,和立意上的浅显。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虽然我们总说不能要求爆米花电影的剧情太深刻,但《海王》的剧情,也未免太简单俗套了些。

作为亚特兰蒂斯女王亚特兰娜和灯塔看守人之子的海王,拥有亚特兰蒂斯和人类各一半的血统。

这样特别的血统给他带来的不仅是“海陆两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刀枪不入拥有金刚不坏之身的超能力,但同时还有从小失去母亲和因为混血被歧视所必须面临的心灵缺失。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毕竟所谓超级英雄嘛,并不是因为他们方方面面都完美且强大,而是因为他们虽然技能强大,但难免也要面对一些心灵上的痛苦和有精神上的斗争。

但海王,明显没有这些问题。

尽管他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悲惨的身世,成长之路也明明可以拍得更曲折有深意一些。

但片中的他却一路所向披靡,遇神杀神佛档杀佛。

别说心灵上了,就连技能上,也没有遇过什么大挫折,就连大反派苍蝇头特研的高水压枪,也不过是打破其一点皮而已。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简直就是轻轻松松一路躺赢,不经历风雨就能看见彩虹,说的就是海王。

至于其心灵上,最大的苦恼可能也就是粉丝太多,总要在酒吧里跟不认识的陌生人合照吧。

母亲这趴的话,也没有给他后来的前进造成什么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什么要不要当海王,要不要拯救世界,那都是由海王的大爱来决定的,妮可·基德曼只要负责美就行了。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说白了,《海王》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爽片。

它的任务就是让你在电影院的那两个小时,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听觉上都得到极致的体验,让你把爆米花抖爆。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我们一向都说,电影不是只拍剧情的,它还是导演个人创造的艺术品。

里面可以有画面,如同张艺谋;可以有文学和千古,如同陈凯歌;可以有现实和不可言说的反叛,如同贾樟柯;也可以暴力血浆天马行空和无尽的黑色幽默,如同昆汀。

而《海王》有的,正是温子仁那令人震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从恐怖大师到《速度与激情7》和如今的《海王》,温子仁用实力证明了那句话:有才华的导演是不会被类型绊住脚的

曾经我们或许对这个生于马来西亚、长于澳洲、成名于好莱坞的小个子华裔导演还不够熟悉。

但翻看他的履历,你会发现这个年仅41岁的导演,早已经功名赫赫。

他的《招魂》、《死寂》、《潜伏》等系列恐怖电影,在一向对恐怖片不友好的豆瓣上,部部都拿下了7分以上的高分(豆瓣上恐怖片7分算很高了)。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尤其《电锯惊魂》,更是在豆瓣拿下了8.7的高分,常年列位豆瓣top250之内,可以说是恐怖片里的一个奇迹。

当年温子仁拍《电锯惊魂》,仅用了120万美元和18天的拍摄时间,就在北美获得了5500万的票房,成为这部现象级恐怖片的开山鼻祖,是优秀本秀没错了。

《速度与激情7》同样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典范;当年不仅收获了超过15亿的票房,成功位居全球影史票房第七,还在豆瓣拿下了8.3的高分,成为系列最佳之一。

可以说,温子仁就是名副其实的没有拍过一部烂片的导演。

而急于拯救DC的华纳,也终于是独具慧眼,把对DC意义重大的转折片交到了这个花1块钱办5块钱事情的导演身上。

最终投资1.5亿的《海王》,果然让我们看出了3亿的效果,不夸都不行。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而且看完电影之后的我,突然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受:

明明预告片里看起来那么粗糙拙劣的土味风黄绿配,在看完正片之后竟然有了一股莫名的喜爱之感?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还觉得蛮时尚???

这一定是什么洪荒之力。

说了这么多,《海王》当然还不够好,它能得到如今的热度和吹捧,跟“DC已经需要这样一部影片太久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我依然会给它打8分,因为除了恢弘绝妙的海底世界,它还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一个有着无限潜力的温子仁。

如果你可以从《海王》里看到DC前进的希望,那它就值得我们再夸一次。


温子仁创造海底版《星际大战》,国内外口碑双丰收,让DC看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