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的孩子很爱看书,但是写出来的作文还是不好,这是怎么回事?

用户892190892409


原因

(1)读和写的不同

读和写具有不同的方向,读是输入型学习,而写则是输出型学习。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输入是否能很好地输出,就如同我们能读懂英文短文,却写不好英语作文。汉语是我们的母语,看似简单易懂,真正地学好却有难度。因读和写本质上的不同,不能简单地将二者等同。

(2)看和读的不同

看书分多种情形,阅读方法也各异。看书是浏览地看,不求甚解;还是仔细地看,细细品味。看书不是只花时间就行的,而是要有一些东西在心里,这样才不白看。读是略读,大体明白,还是精读,了解细节。看和读的不同,也导致了最终的效果,如果只是粗略地看,收获并不大。

(3)爱看的是什么书

书分为古典文集、寓言故事、诗词、散文、传记、小说、札记、日记等等,不同的书带给孩子的感受不同,收获也不同。如果只是畅销的、故事情节较强的书,大多时候是看了热闹,心中却没有留下多少印象。我一个亲戚家的小孩,小学时看了很多魔法屋,历险类的书,但是作文成绩平平。

建议

(1)选材。简单来说,就是选书,市面上的书籍有许多,少儿读物也多得没法选择。建议选择文学性较强的,切实能提高孩子词汇储备量,书面表达力。比如,成语故事,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繁星春水等。并不是说故事情节跌宕的书不好,只是看得太多,就得不偿失,在广泛涉猎的同时,要注意文学性。

(2)多写。写和读不同,常常是心中想好,写出来也不尽如人意。陶潜“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要想很好地通过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需要多加练习。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对待,特别是随堂作为练习,星期天的日记。如果草草了事,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作文难有大的提高。

(3)多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改的前一步,需要有评。首先,要有评,可以是老师评,有可以是家长评。建议您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写作练习,适当地给出一些建议,必要的时候可以要求重写,再交给老师。评做好以后,要引导孩子认真对待评语,认真修改,针对老师和家长给出的建议,有针对性地修改,词汇运用不准,段落安排不妥,情节不真实,还是结构不完整。对于存在的不足,要逐步改进,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

以上就是给出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到您。后续有什么疑问,您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


秾丽的时光


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定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既定目的。同样孩子在读书写作文的过程中也是这样的。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而作文在语文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因此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很注重孩子写作文。

如何写作文,怎么才能把作文写好?个人认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阅读的方式是诵读,而不是默读。看电视是的时候,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画面,就是老夫子在教小孩子的时候,老夫子读一段,孩子跟着读一段儿,而在读的过程中,老夫子和孩子都是有摇头晃脑这动作。其实细想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读的时候伴随着头脑的摇晃是按照一定的韵律在读。跟着节奏走,就容易把读的内容记住。在诵读过程中,用到了嘴、眼、闹大脑、了耳朵以及整个身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将读的内容更好的记住。

第二、在读的过程中,要去理解读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基础上加以记忆更好。看到美的词句,可以摘录下来,反复诵读,直到记住为止。这是一个美的积累,一个过程的积累。

第三 、孩子所诵读的作品的选择。我们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优秀作品。不在孩子理解范围内的作品,还是即使读了也不会受多大裨益。

我们国家的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去用一辈子去读生活这本大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吸取养分,快乐自己,成就未来。谢谢!


哈喽kids


孩子很爱看书,但是还是不会写作文,家长或许觉得很奇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吃多了,不一定就长得快长得高,除了营养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对于营养的吸收是否存在问题呢?

一是孩子是否会看书。不是翻开书就是看书,读书是有方法的。孩子爱看书,是个好习惯,但是还要教会孩子会看书的习惯,比如,不动笔墨不看书。孩子对看书感兴趣,这是很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培养孩子认真读的习惯。比如,画出好词好句,概括文章内容等。

二是看书不仅仅是看。看书,要消化吸收,孩子看书,除了在书上画出好词好句外,最好能写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写出文章主要内容,这样既弄懂了书的内容,又进行了写的训练,达到了练笔的作用。

三是光学不练不行。看书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又完全是两回事。书读多了,写作的材料是备下了,但是并不是说有了材料就能写出好作文了。就如建房子一样,有了砖头水泥黄沙等建材,你还要有设计图,还要会砌墙等等。这些都是技术工作,必须不断学习和训练才行。

作文也是如此,孩子读书吸收了不少材料,但是还要学会写作文的方法,知道怎样去运用这些材料。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坚持不断地练习才行。在练习中,获得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读书也能学到写作方法,但是,那是理论上的东西,必须放到实践中去应用,才能检验这个理论是否有用。所以,写,才是通往好作文的唯一路径,读,说到底是为了写。读是厚积,写是薄发。读的多,写的多,才能厚积薄发,写出锦绣文章。

对于读书和写作的关系,对于孩子喜欢读书但作文还是写不好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跟大家一起讨论。


教师妹子一枝花


作文多年研究作文教学的一线老师,对此问题,我有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意识;看书多,未必作文就能写好。这是一个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区别。很多成为大作家的人,他未必看了很多书。甚至在老子、庄子时代,那些古人几乎无书可看,但他们依旧可以成为哲学家。


其次,看书多,作文却写不好。这里提问的人没有说明孩子看的是什么书。目前孩子们感兴趣的很多是科学类的,历史类,文学类的反而偏少,这样的书籍对于增长知识蛮有用,对作文写作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还有,孩子读书多,与作文写好之间需要一个时间效应。不是说,我现在看书多,我现在作文就能写好。语言学科的东西都是长效性,长期性的,大量的积淀,加上长期的熏陶,才有可能量变引起质变。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读书多恐怕还暂时看不出多大效果,更不用说作文就笔下生花了。


另外,有的孩子本身语言敏感度不高,他虽然看书,但更多关注故事情节,关注好看好玩的地方,对于写作技巧,对于精彩篇章并没有主观上想去学习与揣摩,所以看书只是看了很多字,没有得到精髓。那作文也是难以口吐莲花,妙语连珠。


那么,如何解决一个四年级的孩子的作文问题呢?

第一,还是读书。

因为我们老师都知道:一个不读书的孩子,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一个孩子从四年级开始就爱上读书,他的语文素养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深厚,日后他就能在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上超过很多同学。

一个四年级的孩子一年大概要有200万字的阅读量,这个数值,大概也就是二十来本书,当然不是指那些简单的绘本或者图画书,我们侧重于指文字版的书籍。有这个阅读量做基础,起码对孩子的文字表达,遣词造句的能力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样的书籍要有选择,要选择那些纯文学一点的书籍,诸如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以及一些儿童作家的小说集散文集。只要孩子能以读书为乐,把习惯培养起来,那以后的语文学习基本不要家长太多操心。


第二,要做好摘抄积累。

几乎写作人都有积累习惯,都会做一些读书卡片,那是对名家名作的反刍与咀嚼。我们要求孩子摘抄的,也许是成语词汇,也许是好的片段佳句。诸如《老人与海》中描写老人黝黑脸膛的那部分,对于孩子理解外貌描写很有帮助。其他的,诸如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等,都可以选择性的摘抄,摘抄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而且有助于日后经常拿出来学习学习。

厚积薄发,积累是将来喷薄而发的必要条件。


第三,学会小练笔。

我们经常说“操练起来”,不练习,理论永远是理论,欣赏别人永远是欣赏别人。只有自己写起来,才可能知道自己是怎样笔下生涩,才知道自己是怎样江郎才尽,才知道自己是怎样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时的困惑会成为孩子下次读书时寻找答案的契机,他会主动寻求解锁,知道自己能下笔如有神。


第四,学会提升觉察力。

作文不会写,写作技巧缺乏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缺乏在生活中发现素材的能力。我们把这样的孩子成为敏感度低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整天风风火火的男孩,他们不细腻,情感不丰富,所以他们本身不太会注意到身边具有写作价值的素材。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得到提升。


作文问题是个很大的话题,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如果有感兴趣的家长与同僚,我们可以私下沟通交流。


作家老师的作文课


要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有三个方法。

第一,你要对文字兴趣

第二,要多阅读,多吸收。而且在阅读和吸收的过程中要带着追求,对写出好问的渴望,如果你对於文字味同嚼蜡,可能不会坚持很长时间。

第三,改改改,文章写好之后不断地修改,著名作家沈从文的《边城》修改了100多遍才定稿,何况我们平常人,所以说文字功底的提升是在修改中不断提升的,如果你每篇文章都可以改5遍,一年以后,你的水平就是你当初二稿的水平。两年后,你的水平就是三稿的水平,随着经验的提升,你的手眼都提升了。

无论是要写什么?写东西没趣的话,是没有人看的,如果你写文字的过程一点乐趣都没有,就肯定写不出来有趣的东西。

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内容请点击关注。


知识与思维


写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多读多看多听,目的是多积累素材,下笔时有东西可写,孩子既然喜欢看书,素材的积累就不会匮乏,写不好作文,是缺乏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或者是没有将书本知识与生活感受融会贯通。不妨让孩子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维去看问题,就好比给一个人摄影,别人从正面从背面从侧面拍,你千万别再重复这些角度,而是不妨取一个动作或一个神情,反倒与众不同,写作也是如此,别人都写我奶奶善良慈祥对我呵护备注至,你不妨写写你奶奶抠门得要命,啰嗦得要命,但对你的爱却丝毫不差。

学会从普通材料中找到亮点,比如班级新买一台饮水机,学校规定每个人一个月交五块钱,水随便喝,有的孩子家里困难,害怕吃亏,每节课都喝,结果不停上厕所,有的孩子一口不喝,害怕不卫生,还有的孩子都是等别人喝完再去喝,还有的孩子接水嬉戏,这些材料仔细分析,挖掘一下,找到可写的点,都能写出一篇很好的作文。

第三,要善于感受生活的美,并且把这些美表达出来,也就是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和立意,一篇好的文章就大功告成。



清风晓筑514


读书与写作是两个概念,书阅读得多,并不是说你就会写作文了,就能够写作了。写作一种高级智能技术,是技术就需要师傅和老师的引领入门过程。

四年级的作文,一般是写事记叙文或写人记叙文。四年级的作文是在三年级作文思维的基础上再一次升级,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转换。

四年级的作文与三年级的作文是不同的,三年级的作文比较有抓手,形象感强,作文素材容易把握,写景状物看得见,摸得着,表现起来得心应手。

四年级的作文写事比较抽象,既要处理好事与人的关系,又要表现情感,需要作文思维技巧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进行有效结合,记叙文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逻辑思维为辅。

因此,四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作文写作思维的训练和指导,这个学习训练过程是不能缺和不可少的。


荆州小太阳作文工作室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只是知识的一个积累的度,还需要我们对这个度去分析,整理,统计。经过各种的科学管理,把这些知识为我所用,这样才会下笔如有神。

没有事情是能一蹴而成的,读书,写作也一样。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练习。把所学到的知识经过一遍一遍的练习,然后提炼,总结,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练习,提炼,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达到学有所用。

只是学,而没有去实践中使用。要活学活用。这样的知识才是有用的。





消防应试


爱看书和会写作是两个概念。

想要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

除了多阅读外,

还要养成用文字来表达思想的好习惯!

写日记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或者指定题目让孩子来练习。

一开始孩子可能写的向流水帐,

多鼓励孩子,

多写!多观察!

相信写作能力很快会有质的飞跃!



胡萝卜贝


孩子爱看书是好事,但孩子如果没经过如果写作的培训只是按自己的方式去看书,很难达到写作要求的,我们孩子六年级了,也是爱看书,但下笔难,今年8月份接触张赛琴老师的小学生体系作文视频课程,里面讲到各种文章结构的分析,只有懂得了文章的结构,懂得了写法,懂得了哪种句子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这样再去多看书,就可以收获非常大。我们学了十来课,孩子看书批注,作文写作有非常大的改善,建议你去找来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