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噠!崇明老人從“吃得上”到“吃得好”

棒棒哒!崇明老人从“吃得上”到“吃得好”

每天臨近飯點,81歲的王阿婆便會拄著柺杖,在自家門口的院子裡來回張望著。沒過多久,“吱”的一聲剎車聲響起,王阿婆等的午餐便送到了……

棒棒哒!崇明老人从“吃得上”到“吃得好”

王阿婆的午餐是由港西鎮老年助餐點提供的。其實,早在2016年,港西鎮就在靜南村設立了第一家助餐點,為老人供應午餐,當時覆蓋靜南及其附近3個村,惠及大約十多位老人。王阿婆便是最早接受助餐的老人之一。

回憶起兩年前的情景,王阿婆記憶猶新。“方便多了,我自己不用做飯了。”知道有助餐服務後,王阿婆馬上高興地“訂了餐”。可吃了一段時間後,王阿婆漸漸開始感覺到了一絲“不方便”。原來,每天中午,王阿婆都要從家中趕往助餐點用餐,“我腿腳不便,來回要走20分鐘,若是遇上雨雪天,地面溼滑,很不方便。”一段時間後,王阿婆便不再去助餐點了。

棒棒哒!崇明老人从“吃得上”到“吃得好”

和王阿婆一樣,陸陸續續的,也有不少老人前來反映“就餐距離遠”這個問題。老人們存在的困難已經從早先的“吃不上飯”升級為“吃得不方便”,“如果不能解決好‘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那麼服務老人的初衷便不算實現。”該助餐點負責人說。於是從2017年12月開始,港西鎮老年助餐點專門配備了一支送餐隊伍,為老人將飯菜配送到家。

得知這消息後,王阿婆又重新恢復了她的“訂餐”,這才出現了開頭提及的等餐一幕。“太好了,我在家就能吃得上飯,這回是真方便了。”王阿婆對“新助餐”讚不絕口。

王阿婆的“訂餐故事”是港西鎮助餐服務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過去的2年裡,港西鎮根據地區實際情況,重新摸排統計、不斷完善服務,最終選擇採用送餐制度,並於2018年7月實現全鎮全配送。另外,助餐也從原先只供應午餐到如今供應午、晚兩餐,由一開始的覆蓋4個村居到如今實現全鎮全覆蓋,實實在在地解決了老人的用餐需求。

飯菜送到了家中,的確是方便了老人。可送餐總需要花費一段時間,飯菜還能保持“新鮮出爐”時的味道嗎?

棒棒哒!崇明老人从“吃得上”到“吃得好”

“我們都採用‘二次配送。”該助餐點負責人介紹,所謂的二次配送,是指當日的飯菜由助餐點先配送到指定地點,再由各村的送餐員前來取餐後進行配送。這樣的方式更加靈活,各村可同時進行配送,更加節約時間。一般一個小時內,飯菜就會配送到老人家中了。“現在冬天了,我們還特別配備了保溫箱。”一位送餐員對記者說道,這樣就能保證老人吃上熱乎飯。

如今,只要是年滿60歲以上,居住在港西鎮的老人,都可以提出助餐申請。每餐收取8元(70歲以上老人減免部分,每餐6元),價格不高,可老人們吃得卻並不差。“今天吃的是蛋餃、芹菜肉絲、冬瓜小白蝦和鴨血豆腐湯。”一位接受助餐的老伯笑著向記者展示。他說菜譜每天都會變,一大葷、一小葷、一素、一湯,營養足夠。

棒棒哒!崇明老人从“吃得上”到“吃得好”

“考慮到老人的牙齒和脾胃適應程度,我們總會多花些功夫在菜品上。”給老人配餐2年了,廚師衛師傅也已經得出了經驗。米飯要軟一些,肉類做得更酥爛,魚肉除刺後打成魚丸,便於咀嚼消化。調味上也以清淡為主,少油少鹽。

有時,老人們也會提出些“特殊要求”,吳阿姨有忌口,不吃雞肉;沈老伯希望能儘快提供早餐服務……工作人員都會耐心聽取、認真記錄。雖說助餐工作眾口難調,但在這裡,一切以老人吃得方便、吃得滿意為出發點,他們還在不斷努力著。

信息來源丨區新聞傳媒中心

主編:陳珺

記者:姚紅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