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總統訪華助推中德創新及全球合作

12月5日至10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施泰因邁爾在任總理府部長及外交部長時曾多次訪華,對華較為熟悉,此訪行程滿滿,足跡遍佈廣州、中山、佛山、成都、都江堰、北京等多個城市。在此訪中,德中雙方就經貿、文化、科技、地區形勢等諸多議題進行了深入交談,創下德國總統國事訪問時長之最,充分展現出德國對華濃厚興趣和熱切合作意願。在雙方領導人的共同推動下,中德友誼的帆船正鼓起風帆、開足馬力,駛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德國對華重視程度日益加深

此次訪問距離施泰因邁爾任總理府部長時首次訪華已有15年,首次訪川也有10年之久。施泰因邁爾此訪故地重遊,難掩對改革開放40週年來中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讚歎。在四川大學演講時他稱,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讚賞中國用“智慧和遠見”走上改革之路。

同時,施泰因邁爾在訪問期間不僅呼籲中德雙方在科技創新、職業教育、文化旅遊等多領域加強合作,密切地方交流和人員往來,進一步促進兩國民心相通,為進一步夯實雙邊關係奠定基礎。他還著力強調中國在全球事務中至關重要的作用,稱“沒有中國,就無法再對這個世界的關鍵事務做出改變,更不要說對這些事務進行規範”。由此可見德國對華重視程度日益加深。

中德高層溝通更加順暢

多年來中德關係始終保持高位運轉,2018年雙方高層互訪更趨頻繁。不僅兩國總理在年內實現互訪,併成功舉辦第五輪中德政府間磋商,習近平主席更是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在G20峰會及默克爾訪華期間多次會晤。雙方高層會晤夯實了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的基礎,也為雙邊關係進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中德關係正朝向“合作共贏的示範者、中歐關係的引領者、新型國際關係的推動者、超越意識形態差異的合作者”不斷前行。

在此背景下,德國總統年末再次訪華,時間之長、議題之廣,不僅充分體現出中德高層交往之密切,更深刻說明中國在德國外交政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同時,中德高層交往日趨緊密,也必然意味著中德溝通更為順暢。在雙方共同推動下,中德兩國將不斷朝向更高水平、更優質量合作發展,不僅為兩國人民謀福祉,也將為中歐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創新合作將成為雙邊合作新亮點

當前中國正從“世界加工廠”向“世界智造廠”轉變,電動汽車、人工智能、5G通信等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默克爾5月訪華期間走訪“中國硅谷”深圳,深受震撼,返德後立即在總理府舉行“人工智能(AI)峰會”,共商追趕之策。施泰因邁爾此訪亦將廣東列為訪問重點,不僅實地走訪中德合作職業技術人才培訓基地、機器人學院,更與業界人士就數字化前景展開座談,稱德國高度重視與中國在數字化領域的合作,目前雙方在生產數字化、醫療大數據、汽車互聯等方面的合作已經取得較大進展。雙方共享機遇、共迎挑戰,有望不斷加強溝通協調,在5G通信、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等方面合作取得更大進步。

中德將成為“動盪時期”的親密夥伴

施泰因邁爾在訪問期間稱,當前世界面臨最深震盪,“我們在歷史上第一次體驗到,美國的外交、貿易政策背離了其一手打造的國際秩序”,在當前不確定性凸顯,全球秩序大廈搖搖欲墜的大背景下,德國需要尋找更有力夥伴,共同捍衛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中德關係成熟、緊密,雙方在自貿、氣候變化管控等議題上有著諸多共同點,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德雙方應共擔時代責任,共迎全球挑戰,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世貿組織等多邊機構中加強協調,在國家及地區熱點問題上增強溝通,推進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堅定捍衛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系,在深化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的同時,深化中德跨越空間的友誼,將中德塑造成面向未來的夥伴。

(劉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助理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