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周口之變

河南日報特刊中原追夢—周口篇

中原港城 出彩蝶變

2018-12-10

改革開放40年 周口之變
改革開放40年 周口之變

一個現代化的中原港城正在崛起。

改革開放40年 周口之變

居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改革開放40年 周口之變

老舊小區改造日新月異。

40年滄海桑田,40年萬象更新,40年跨越騰飛。

豫東重鎮——周口,跟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昂首闊步走向新時代,一座“滿城文化半城水、內聯外通達江海”的中原港城,徐徐展現在世人面前。

“大幹快上三五載,請君再看周口城!”為了這莊嚴承諾,周口市搶抓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機遇,精細謀劃,全力推進,中心城區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顯著提升,軟硬實力一同增強,正由“小周口”的尷尬窘境悄然蝶變,向引領千萬人口共建“大美周口”的偉大征程激情邁進,讓這座城市的人們不斷感受著生活的美好。

搶抓機遇吹響邁向幸福的號角

2016年年底,全省決定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把周口市中心城區納入第一批試點範圍。自此,周口的城市發展躍上了省級層面。對於周口來說,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這5年是我們的城市快速發展期和提檔升級期。作為周口城市的規劃者、建設者和管理者,更要珍惜這個機遇,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本著對周口未來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抓手,全身心投入到城建事業之中,讓周口變得更加漂亮、更加充滿活力。”市委書記劉繼標話語殷切。

城市建設,規劃先行。2017年8月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周口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從法律層面給城市建設加上了緊箍咒。緊接著,編制引黃調蓄工程周邊城市設計、沙潁河景觀設計等6項城市設計,完成市政基礎設施等26項專項規劃和高鐵片區等5個片區控規,城市規模、總體佈局科學合理,具有較強的前瞻性、科學性、連續性和可操作性。總藍圖繪就,邁向幸福的號角吹響。

還是2017年8月,“五城聯創”工作動員大會、全市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暨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工作會議相繼召開,周口城市建設的攻堅戰、大會戰正式打響。

“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對我們來說是最後一個機會了,如果再抓不住,我們的城市建設將陷入‘前有標兵,後無追兵’的窘境。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在這一屆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中心城區一定會有大發展、大改觀。”周口的城市建設者思想空前統一。

唯有絕地反擊,才能換來“一年一變樣,三年上臺階,五年大發展”,把中心城區打造成環境優美的宜居之城、舞臺寬廣的宜業之城、生活幸福的和諧之城、井然有序的文明之城,加快實現周口跨越發展!新一屆市委、市政府的慨然承諾,顯露的是克難攻堅的決心和信心,掀開了周口發展歷史新篇章,周口發展成功駛入快車道。

全域創建全面創建全民創建

在具體工作途徑上,周口一手抓老城改造,一手抓新城建設,使老城功能更完善、街道更整潔,新城規劃更有序、環境更美麗,讓城市的“面子”和“裡子”都來一次徹底“清洗”。

為此,周口市成立了高規格的指揮機構和工作專班,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其他市級領導任副指揮長,市四大班子領導分包各指揮點。城市建設的熱潮感染了中心城區每一名幹部群眾,灑滿了中心城區每一個角落。

“兩違”治理,猛藥去痾,重典治亂。兩年來,中心城區相關工作人員見韜略、見擔當,共拆除違法建築8150處、面積264萬平方米,拆除違法用地800餘處、面積2160畝。

棚改徵遷,讓千家萬戶擁有舒適的家。“中心城區183個棚戶區(城中村、社區),7萬多戶,24萬餘人,三年之內完成全面棚改!”從跬步到奔跑,棚改工作如火如荼,勢如破竹。目前,已完成簽訂協議37489戶、拆除30231戶的徵遷任務。

為了讓群眾早日住上房、住好房,周口市按照“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配套齊全、宜居宜業”的標準,規劃安置區建設。2018年中心城區棚改項目列入省臺賬18個,計劃建設或購買安置房6.98萬套、721萬平方米。目前,第一批已完成招標並開工建設有賈魯嘉苑、建設嘉苑、金海嘉苑、順和家園、泰和家園等8個安置區、13個標段,佔地1640畝,建設安置房218棟25006套近400萬平方米。第二批5個項目已經集中開工,總建築面積170萬平方米,佔地770畝,建設安置房87棟、10274套。為妥善安置困難群體,周口市計劃分三年建設過渡安置房8500套,現已建成交付使用1700套。

54歲的拆遷戶林先生在康和家園安置小區分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室,最近剛剛裝修完。“小區裡外都有綠化,還有公共健身器材。這臨著大路,超市、飯店、診所啥都有。不但環境好,生活也方便得很。”滿意寫在林先生臉上。

“五城聯創”,讓城市舊貌展新顏。周口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為基礎、抓手和平臺,通過全域創建、全面創建、全民創建,以“硬件打基礎,軟件增實力,市民提素質”為工作重點和主攻方向,同心協力建設美麗周口。

市容秩序、環境衛生、交通秩序、戶外廣告、城區亮化美化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解決影響市容市貌的突出問題,促進市容環境水平和市民衛生意識大幅提升。同時,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打通“斷頭路”,加快道路橋樑提升改造,加快建設社區公園、街頭遊園、綠地、公廁、垃圾中轉站等,使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

從“顏值”到“內涵”的變化

圍繞打造“滿城文化半城水、內聯外通達江海”中原港城的城市發展定位,周口市重點做好“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以港促城”五篇文章。

以水潤城。加快推進中心城區7條水系治理和3600畝水面的引黃調蓄工程建設,提升改造600畝文昌生態湖,建設沙潁河城區段治理工程,啟動中心城區與組團城市水系連通工程,配套新建提升一批橋樑工程……

以綠蔭城。實施“一帶四林百園”工程,沿環城高速兩側建成300米的生態林帶,加快推進5000畝森林公園、6000畝建業綠色基地建設,改造提升2000畝文昌生態園,建100個綠地遊園……

以文化城。周口大劇院、規劃展覽館、文化展覽館、國防人防教育園、關帝廟廣場提升改造、周口漕運博物館、市博物館群建設項目等11個“以文化城”項目,讓“華夏先驅、九州聖蹟”文脈傳承。

以業興城。目前,中心城區四區已經形成特色商業區穩步發展、新興業態起步良好、現代服務業不斷髮展的大好局面。華耀城商貿物流園區、昌建MOCO新世界、萬達廣場、藍城養老小鎮等項目,使得中心城區金融、地產、商務、會展、信息和高成長性服務業有了質的提升。恆大集團也將投資千億元建設中央商務區。

以港促城。總投資約89億元的周口港區港口碼頭及綜合物流園區PPP項目(二期、三期、四期工程),總投資約5億元的再生資源環保利用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的瀝青物流園項目等紛紛落地建設,將為周口城市快速發展壯大注入強勁動力。

60多歲的張英是土生土長的老周口人。一大早,張英像往常一樣,到離家不遠的市體育中心鍛鍊身體。“你瞧瞧,小區的西邊是體育中心,對面是沙潁河景觀帶,感覺就像生活在畫裡一樣。”在張英眼中,這座生活了幾十年的城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讓人愜意。

從廣州回來的陳飛,目前是東新區一家傳媒公司中層管理人員。他告訴記者,回到家鄉就業,不單是為了掙錢顧家兩不誤,還有就是周口現在便利的交通、完備的基礎設施、優美的環境,都是他毅然回鄉的理由。

一座座充滿著現代化新興城市氣息的樓群簇擁崛起,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路橋如血脈貫通構築起城市的筋骨,不斷穿行的灑水車、花團錦簇的公園,還有隨處可見的“小紅帽”“紅馬甲”,無一不在顯示著周口城市從“顏值”到“內涵”的驚豔鉅變,無一不在詮釋著城市建設的“周口速度”。

“周口市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成績讓人眼前一亮,變化讓人為之讚歎。現在的周口,城市道路通了,景觀美了,交通秩序明顯好轉了,市容環境明顯改觀了,城市形象明顯提升了,不少來周口的人對周口這幾年的發展變化都投以讚許的目光和由衷的肯定。”10月份,在周口舉行的全省百城提質現場觀摩會上,省領導如是說。

高起點擘畫新周口宏偉藍圖,大手筆推動中心城區建設,周口這座獨具魅力的中原港城正在前所未有的蝶變中,款款走向更美好的未來,一幅獨屬周口的秀美圖景正在絢麗鋪展、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