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老人,什麼情況下會去住養老院?

路琛848


我身邊有許多老年人,他們一般都是在家養老,但是從去年開始去養老院裡面養老的越來越多,我想,他們這樣選擇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

1、因為腦部疾病引起的偏癱後遺症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這種病有輕有重,輕的可以慢慢練習行走,重的基本上就坐輪椅或臥床了。照顧他們費時費力,還要求有一定的醫學基本知識,這時候如果送到養老院就會有專業的護理人員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減輕家人的負擔。至於費用,一般老人的退休工資再加上子女的一點經濟支持,足夠用了。現在有些地方興起了以房養老,據說在大城市非常流行,以後估計會逐步推廣開來。

2、獨生子女家庭。這類家庭基本上是“421”家庭,只有1個孩子,孩子要忙著工作掙錢養家,根本無暇顧及養老這方面,另外,獨生子女這一代和父母基本上都有“代溝”,在生活上和父母有很大的不同,各種看不慣父母的生活方式。作為老人,與其在家孤獨和看孩子們的臉色,不如去養老院過幾天快樂的日子。

3、失獨家庭。這類家庭的老人非常可憐,沒有子女可以依賴,家裡沒有子女的歡歌笑語,孤獨和寂寞始終陪伴著他們,只有在單位或街道社區的志願人員幫助下住進養老院安享晚年。

4、喜歡熱鬧但現實生活中比較孤獨的老人。養老院裡都是一些年齡相仿性格各異的老人,在裡面肯定能找到說的來,平常在一起聊聊天,談談國家大事,交流交流養生知識,在一起鍛鍊身體,練練書法,一日三餐按時供應,在裡面也是很享受的。

5、市區或近郊建有不錯的養老院。如我們市區就依託原來的廠礦醫院建立了一座正規的養老中心。裡面各種硬件齊全,工作人員都是受過各種培訓的醫護人員,飯菜都是按照老年人的所需營養標準做的,收費也不高,入冬後床位非常緊張,在老年群體中非常受歡迎。在一些風景區也建有高標準的養老院,安靜、舒適、專業,不過比市區的收費要高一點。


碳酸鈉516


選擇入住養老院的老年人各有各的難處,且多數是被動和無奈的選擇,主動選擇入住養老公寓或養老院的還是少數。

選擇養老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老人失能或失智,家人無力全天照護,在權衡請家庭護工和入住養老院利弊後,將老人送到養老院。

2、孤寡老人或五保老人,基層政府部門將此類老人安置到養老院,讓老人老有所依。

3、個別地區或鄉鎮,當地成功企業家興辦養老公寓,為老人免費或低收費提供集中供養,讓一部分老人老有所養。

4、也有少部分老人出於孤獨寂寞的原因,雖然有子女有退休金有住房,也會選擇入住養老院。

5、還有些高齡老人,子女在外地或國外,出於安全考慮也會將老人安排到養老公寓。


老劉韶韶


說真心話,我不樂意回答這樣的問題。今天是悟空小秘書邀請,我說說我的看法。

我們張家口是小城市,我見過養老院,我也到過的養老院。

養老院私人開的很多,有幾十個床位的,開養老院可能國家有一定的補貼。

好一點的有規模的條件好點。一般的也就解決了吃飯和有人看管。

老人什麼情況下去養老院,我覺得分幾種:

一,老人性格開朗的,自己日常生活能自理,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到養老院是為了換個環境。這種人在養老院住不長就會回家。這個人數很少。

二,家庭不和睦的,老人老了有的會像小孩子一樣,也有的頭腦出現幻覺,即便家裡有人照顧他也要到養老院。

三,家庭不和睦的,兩老夫妻不能容忍的,離婚怕別人笑話,到養老院就解脫了。

四,老伴去世了,孩子們都覺得自己照顧老人好,兄弟姐妹們有意見,怕老人把錢給了一個人,乾脆老人有退休金到養老院大家都省心。

五,家裡實在沒有能力照顧老人了,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送到養老院挺好。

六,老人有了病,醫院不收了,在家沒有條件照顧,送到養老院吧!

七,家裡人怕老人死在家裡心煩膩歪。送到養老院家裡清淨。

在一起聊天大家都知道,養老院就是火葬場的前一站。到了養老院就等著火葬場來接走。人生算有個完美的結局。人人都有這一天。

我為什麼不想接觸這樣的話題,我對養老院不敢興趣。我覺得養老還是自己家好!

我的大舅母就是在養老院走的。

我的大舅母為什麼到了養老院,我覺得是老年痴呆症。我的大舅母自己可能意識不到,她自己害了自己。我的大舅母在家養老,孩子們每天替換伺候。她可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今天來的都好,昨天的人沒有好好照顧她。這樣時間長了,兄弟姐妹們之間就有了矛盾。大家一致表示送養老院吧!到了養老院我去看了我的大舅母。她到了養老院真的後悔了。晚了,沒有人接她回家了。

我的嫂子也是養老院走的。

我的嫂子沒有文化,我的哥哥去世早。我們兄弟姐妹們幫助她的孩子一起照顧她。

我嫂子吃虧就是沒有把自己高血壓當回事。自己不按時吃藥,自己有病沒有第一時間到醫院。到醫院已經過了最佳搶救時間。在醫院住了半個月。醫院沒有辦法治了,出了醫院直接到了養老院。

我覺得我應該告訴大家,高血壓沒有什麼了不起,一定要安醫生的叮囑吃藥。在自己感覺不好的情況下,馬上到醫院。最佳的時間是六個小時。在最佳時間送到醫院能搶救過來。

我的嫂子沒有在最佳時間到醫院。她是壓迫了兩個神經。一個是語言功能喪失,一個是吞嚥功能喪失。最後我的嫂子很是可憐。鼻飼是很痛苦的。她也是幾個月就走了。

我們這裡一般到養老院的人,都是家裡人送去的。家裡沒有精力照顧老年人了,沒有辦法的辦法送養老院。

我是不會自己去養老院的,老了的時候,誰愛送到養老院由他們吧!我能理解。

這樣的話題很沉重,很傷感。但是我們也要面對。

孩子們請你們年輕人多理解老年人吧。

人人都會老,過頭的話不要多說了。

老年朋友們我們要善待自己,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讓美好和快樂留給孩子們。

一般的情況下,去養老院的老年人都是無奈的人!不給孩子們添麻煩的人都是有愛心的人!

讓世界充滿愛!熱愛生活,愛自己吧!


春韻劉姥姥


傳統觀念裡大家可能會覺得住養老院是件很慘的事,而實際上現在住養老院是件很快樂的事:

1.你會在這裡結識很多新朋友

2.可以將自己的空餘時間利用起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3.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覺得生命是件很美好的事

4.為兒女操勞了一輩子,終於能為自己活

當然以上這些是針對自理長者來說,對於不能自理長者和失智長者來說,住進養老院意味著:

1.子女不用再為自己操心

2.有專門的人照顧自己

3.能與社會連接,與其他長者一起呼吸同一片空

4.不再孤獨,找到生活下去的力量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北京【鄰里家長者樂園】養老院參觀下,在這邊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樂鄰里養老


一般住養老院的人,是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無人照顧,經濟條件較好的。不是這樣的情況,選擇居家養老的多。依我看,還是居家養老比較好。如果象有的城市一樣,社區可以幫助解決就餐,醫療,衛生,休閒娛樂等方面的問題就更好了。養老院,特別是民辦的,多以盈利為目的,很難得到良好的照顧。公辦養老院又少之又少,一般還進不去。建議大力扶持發展社區養老事業,是否可以考慮每個人在有能力的時候,為社區養老提供一些服務,將來需要時可以獲得一些回報,大家共同養老。


廖奇文


一是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可以多種選擇,同住、請護工、進養老院。

二是多子女家庭經濟條件各小家有差距的選擇:留在一家供養其他出錢,都不願意。輪流供養少的接受老的愁。特別是單老沒有工作過靠子女贍養,老人九十餘歲,老大七十餘歲,老人供養老人。老大的一輩負擔最重,艱苦歲月上要贍養老人,下要幫助帶小的。一部不停的運轉機器——早壞。自身的養老?

送養老院的意見不會統一,各有俱心。望社會創造適合的養老環境。


鄧元白


兒女不孝順的情況下


手機用戶52587935551



厚德載物76102624


由子女及其配偶的人品價值觀直接決定。


小粉ui


無兒無女,無依無靠或者身體嚴重不能自理等送養老院也是一個較好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