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燕雲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為何宋朝始終沒有能攻下它?

張樹煜


燕雲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這個重要性可能要大於諸位的想象。

首先在地理上,燕雲十六州之南便是中原腹地,在元明以前,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下游到淮河一帶的平原上,這一地既是平原,對於發展農業商業經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這也有著先天的缺陷,便是遇到外敵進攻,這裡本身就沒有險要可守,況且北方軍隊多是以騎兵為主,所以在這片平原之上,騎兵有了用武之地,而且步兵很難跟騎兵野戰,這也直接導致中原腹地各個城市之間沒法取得有效的聯繫,如同孤島一般。


第二,在文化方面,燕雲一地是一漢族人口為主,但是在落入契丹之手後,當地的漢文化雖然一直影響契丹文化,而且契丹文化也是被漢文化同化的比較多的,但同時燕雲一地的漢人對於中原王朝的歸屬感也會慢慢下降,雖然北宋趙廣義在雍熙北伐之時從燕雲遷移了數十萬人口到中原地區,但其實遷移的過程中還是遭遇了不小的阻力的。


第三,在戰略方面,無論是草原民族還是南方的中原,誰取得燕雲之地便能取得很大的戰略優勢,對於北方民族而言取得燕雲的好處在第一條已經說了,有了燕雲,北方隨時可以對南方進行進攻和劫掠。但為何南方中原取得了燕雲之後也能對北方得到戰略優勢?很簡單的兩個字:鹽鐵。鹽鐵對於草原民族是重要的必需品,但草原並不產鹽,對於鐵器也沒有打造製作的能力,如果中原王朝將燕雲之地一鎖,不讓北方取得鹽鐵,要不了幾十年北方大部分民族都會奔潰。而後面的明朝也是這麼幹的,還很噁心地修了長城來進一步封鎖,差點把蒙古逼瘋了,但是明後期因為戰亂和走私猖獗,導致封鎖沒有得到有效進行,所以北方民族一直沒被完全鎖死。


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知道燕雲對於中原王朝就是命脈所在。但為何宋朝始終沒有攻下?若是看了上面我們也大概能知道一些端倪。

首先燕雲本身就掌握在遼國手裡,宋朝要取得燕雲,所花費的人力物力是 數倍於遼國的,而遼國本身也是比較強盛的,所以宋無論是初期還是中期也一直沒有拿下。

第二,燕雲之地延綿千里,若要完全拿下燕雲之地,根本不是一軍就能取得的,還要分軍數路,需要各部隊能良好協作配合才有可能拿下,無論是周世宗柴榮北伐還是宋太宗的雍熙北伐,基本都是分軍進攻的。但因為兩宋的軍制問題,朝廷和文官不可能放心地將一支軍隊交給熟悉戰陣的武將去統領,這也讓兩宋北伐成為了奢望。


金道人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燕雲十六州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其險峻地形自古就是以步兵為主的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天然屏障,長城要隘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雁門關都在這一帶。



其戰略意義直接關係到中原王朝的生死存亡,是兵家必爭之地,丟掉燕雲,中原就門戶盡失,無險可守,整個華北平原都暴露在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 燕雲十六州還是一塊天然的良馬產地,冀北之野、甘涼河套的高寒山谷曠地,能成群的養出為騎兵之用的良馬。要知道冷兵器時代,騎兵是非常重要的。

宋太宗不是沒有意識到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他也努力過兩次;宋真宗也有過一次絕佳機會, 但燕雲十六州始終沒有到宋朝手中。

什麼原因呢?有很多人認為是宋朝重文輕武,軍隊孱弱,但實際上當時宋軍並不弱,在宋太宗978年6月13日從鎮州出征時,十天時間就殺到了幽州,還未休整就殺的以逸待勞的遼軍屍橫滿地,俘虜抓了五百多,不可謂之不強,但戰鬥力再強倘若瞎指揮打,最後也得輸。

宋太宗戰前沒有詳細的計劃,起初隨著參知政事趙昌言隨口一句 “自此取幽州,猶熱敖翻餅耳”,宋太宗一激動一拍腦袋就下令出征,而呼延贊那句悲憤怒斥:此餅難翻,他根本就沒聽進去。

在宋軍將遼軍圍在幽州城後,御駕親征的宋太宗,攻城戰術三兩天換一套,而且就盯著幽州別的什麼也不管,這樣一頓神操作被遼國戰將耶律休哥在高粱河一個突襲,使得被折騰的人困馬乏的三十萬大軍全線潰敗。

除了他自己御駕親征以外,生怕武將有二心的宋太宗,把軍隊監控做到極致,打仗要發陣圖,主帥身邊配備監軍。宋最精銳的東路軍主帥是宋太宗無比信任的曹彬。他關鍵時刻私心作祟,為搶攻擅自更改作戰計劃,一頭扎進了遼國名將耶律休哥的埋伏圈,結果被遼國騎兵一頓追打,數萬精銳浴血殉國,大好戰局瞬間反轉,只得全線撤軍。



而宋太宗信任的監軍王侁,又瞎指揮害死了老英雄楊業,讓人強馬壯的宋軍,在這場瞎指揮中傷亡慘重,從此對遼戰爭由攻轉守,曾經近在咫尺的燕雲十六州,從此可望不可及。如此這一番折騰把幾乎勝利在眼前的燕雲戰役,就被宋太宗親手摺騰到崩盤。

再來看宋真宗,景德元年秋,蕭太后和遼聖宗率20萬鐵騎揮軍南下,前鋒直抵黃河岸邊的澶州城下,威脅河對岸的宋都汴京,還未戰,宋真宗就想跑路,但是在寇準的堅持下,宋真宗雖走走停停還是堅持到了澶州城,在皇帝親臨的鼓舞下,宋軍從深秋堅守到了隆冬,而此時遼軍南下打了兩個多月的仗,後續糧草供應不上,已是人困馬乏,死傷慘重,戰鬥力銳減,主將蕭撻凜也被床弩射殺。

蕭太后與隨她南下攻宋的丞相耶律隆運商量,決定謀求議和。遼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宋廷暗通關節,要挾宋朝割關南之地作為退兵條件,以尋求體面撤軍。正巧休戰言和也是宋真宗的心願,再加上天象占卜的預言,畏難厭戰的他希望見好就收,早日卸下重負。

寇準向真宗苦諫,這正是趁勢收復燕雲十六州故土的大好時機。邊防大將楊延昭也上呈奏章,建議扼其要路,眾可殲焉,即幽、易數州可襲而取,這麼好的建議但未被採納。宋真宗最終還是在1005年1月簽訂了 “以白溝河為界,各守舊疆”澶淵之盟,而且宋每年向遼納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以資養虎,愚蠢之至。

沒有燕雲十六州的宋朝,使戰馬不足的宋軍不得已採取重裝步兵和遠程弩射的防禦戰術,並且在往後餘生面對的是長驅直入的大規模野戰騎兵團,先是遼、西夏的侵擾,後是金國、蒙古的滅頂重創。

火車跑的快全憑車頭帶,這樣的例子正是領導者決策失敗而非無可用人才的典型案例,可惜類似的事例在中國歷史上不斷的輪迴著,就像我常在問答中寫到:歷史給人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未在歷史中吸取過任何教訓。 但讀史使人明智, 望這樣的失誤不再上演。


許多謙


燕雲十六州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地緣戰略價值巨大。自古是中原王朝與草原遊牧民族的一道屏障,燕雲十六州一失,中原土地可以說的大門盡敞,而且在遼國割取燕雲十六州後,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統治方式,實行南北兩面官制度,分治漢人和契丹。又改幽州為南京、雲州為西京,遼國從此把燕雲十六州作為南征的根據地,畢竟從這裡派兵比從北方腹地調兵遣將方便的多。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在征戰遼國的路上,陳橋驛黃袍加身建立北宋,由於南方還有九個割據政權,宋太祖確定了先南後北的方針,而面對遼朝(契丹)鐵騎由燕雲十六州疾馳而至的威脅,不得不先在汴京附近廣植樹木,以此減緩騎兵威脅。宋太祖趙匡胤在統一南方的同時不忘收復燕雲,曾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打算用金錢贖回失地,如果無法贖回,便用作收復燕雲的軍費。宋朝還在河北南部興建“北京”大名府和遼國對峙。可是就是太祖消滅了南方的割據政權,準備收復燕雲之時,“斧聲燭影”之後,便離奇去世。宋太宗繼位。

979年(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趙光義北伐攻遼,試圖一舉收復燕雲地區,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展開激戰,宋軍大敗,宋太宗中箭,僅乘一輛驢車逃走。自此北宋對遼戰役一直處於守勢。直到1004年(景德元年)遼國南征宋朝,北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後與遼國在澶州定下了停戰和議,史稱“澶淵之盟”,之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雖然雙方處在和平狀態,燕雲十六州作為北宋君臣的一塊心病依然存在。

最終導致了在女真人起兵反叛遼國,遼國處於即將滅亡之時,北宋徽總君臣認為有機可乘,與金人簽訂了“海上之盟”,夾擊遼國,北宋的條件仍然僅僅是要回燕雲十六國,對大遼國土並未覬覦,為此不惜而撕毀了“澶淵之盟”,出賣了兄弟之國。也正是在收復燕雲的過程中北宋的孱弱被金人看在了眼裡,國有強鄰,豈能安息?燕雲十六州就像一隻魚餌,調出了北宋君臣的慾望,而葬送的徽、欽二帝的錦繡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