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两百年就从几千万人增长到了四亿多人?

月光侃历史


只要粮食够吃,以清朝的国土面积,很多人都存在误区,认为清朝在割地赔款方面最在行,几乎是冠绝历史了,但是清朝的国土面积在整个中国历史排第二,仅次于元朝的一千六百多万平方公里,达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即使大家津津乐道的唐朝,被周边国家称作天可汗的时候,国土面积也不过才有一千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大,意味着只要条件合适,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民以食为天,只要粮食够吃,对生几个娃儿,那简直就是几天几夜的事情。

当然,人口的增长离不开政治因素的推动,有时候政治因素的推动甚至说都要大过吃饭问题了,比如说刚建国的那阵,人就是最大的生存力,什么事情都是在军事轨道上,按打仗的办法进行,弄死了很多人。


加之自晚清以来的天下大乱,可以说普通百姓的死亡律师很高的,男子当兵的现象虽里边存在,但经历乱世晚清、乱世民国,其中夹杂着抗日战争,男丁却并不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的极为惨烈的东欧国家那般短缺,反而因为国家鼓励生育,现在三千多万光棍找不老婆。

至于说到清朝,最大的政治因素就在于税制方面的改革,把原来的人头税改成了土地税,也就是说原来是查人头算税,有几个人算几个人的税。关键是有几个人并不一定会有几份产出,因为土地兼并的存在,失去土地的人很多。

没有了收入来源,反而要照常纳税,过关了平凡日子的老百姓算这笔账还是算得清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少生几个,免得拿冤枉钱,因为有土地的老百姓日子已经很难过了,更不要说还要多养几个累赘了。

当然,清朝人口的增长还与荒地的开垦和利用有关,比如说高产农作物马铃薯得传入,使得清朝国土范围内的高山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那些在平原地区活不下去的人可以找个僻静的地方安静的种地安静的生娃,这也是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历史三日谈


大清朝的百姓孜孜不倦地繁育子嗣,生完了头胎生二胎,生完了二胎生三胎。这股生育的热情,历史罕见;这种增殖能力,千年少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清朝人口从几千万激增到了四亿多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明末清初有一次人口锐减,这主要是受战乱影响造成的。其实,如果没有明末农民大起义和满州人的杀戮,明代社会如果稳定,以当时的社会生产能力,也将会迎来一个生育高峰。

所以,在自康熙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后,时局也逐渐安定下来。此后,又经雍正、乾隆等朝的经营,清朝国势达到顶峰,而且满汉矛盾也逐渐弥合。这样的局势,对于人口增长,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其次,清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与摊丁入亩政策的落实,也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康熙大帝高瞻远睹,率先做出了不收人头税的决定,而清政府此后又实行了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彻底取消了人头税。

当满清政府不再从人丁方面实行剥削时,老百姓的负担大为减小,敢于并且能够放心大胆的繁育子嗣。这一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自明代起,诸如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入并得到推广,使滋生的人口有了一定的粮食保障。如此一来,虽不至于人人吃饱,却也不易饿死。


碣石樵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没什么了不起,主要是清粉自吹自擂。

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约有1.97亿,也就是接近2亿。

清初1655年时,认为中国人口为1.2亿人。

一般认为,这是一个低估的数据,实际人口要高得多。

而到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口是4亿。

由曹树基、侯杨方分别完成的《中国人口史》后两卷以翔实具体的考证和统计告诉我们,满清时期人口增长并不算高。

在《中国人口史》第5卷中,曹树基证明,以往由于严重低估人口基数导致的所谓清中叶人口空前高速增长的说法不确。从1644清朝建都北京至1851年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前,人口年均增长率0.49%,增速低于唐前期、北宋前期和南宋前期,即便是其中增速最快的康雍乾百年“盛世”,年均增长率也不到0.7%,所以“‘清代前期人口的高速增长’是一个虚构的命题”。(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835页)

而清代在鸦片战争之前,国内局势大体是稳定的。

然而,在国内战乱的民国,人口增长比满清要高得多。

而从1851年太平天国战争爆发直到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中国处于传统治乱周期中两个“大王朝”之间的“乱世”,然而这个乱世的晚清和民国两段却有不小的差别。清末以太平天国战争为主的咸同年间大战乱,固然使人口从4.36亿降到了3.65亿,辛亥革命前夕却恢复了增长。

根据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6卷的研究,清末民初到抗战前的人口增速更是超过了清朝的康雍乾盛世。

在1911-1936年间,全国人口从4.1亿增长到5.3亿,年均增长率达到1.03%。尽管抗战时期又一次导致人口下降,但1949年年底仍达5.4亿。

侯杨方据此认为:整个“民国时期的全国人口增长速度之快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6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75页)

如果觉得对比民国不太合理,我们可以对比同时代的外国。

1600年时各国人口:英国500万,德国1200万,俄国1520万!

1900年:英国3750万,德国4300万,俄国10600万!

英国人口翻了7倍,德国4倍,俄国7倍,而中国3倍而已,并不算特殊。

至于满清的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数量的猛增。

到了满清时期,土豆、红薯、玉米开始在中国扎根,使得粮食产量剧增,彻底改变了仅仅依靠水稻、小麦甚至粟的单一模式。

就是因为粮食多了,老百姓敢于生孩子,人口自然就多了。


萨沙


其实事实更惊人,在乾隆五年的时候还不到一个亿,而到乾隆五十五年的时候,人口已经达到了三个亿,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变化。要说核心,关键的问题还是有吃了,这个是一切的核心。马铃薯和红薯来了。

至于说人口政策什么的,其实都并不是要点,其实在历史上很多时候都是人口生产宽松状态,但是没有用啊,关键还是得有吃的啊。中国传统的农作物水稻,小米和小麦都需要灌溉条件,这里面小米还算是适应性强的,但是产量还是有限的。


马铃薯和红薯的到来,解决了两件事儿,一是耕地拓展的问题,原来根本没办法种小麦水稻的山地都可以作为耕地了,二是获得了大量的热量产出,要知道,相同面积马铃薯产出的热量可是小麦的三倍之多哦。

有了吃的,自然可以养活更多的人。相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欧洲,这种人口上的增长也为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说土豆改变了世界历史,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植物人史军




关于这个人口统计,水分肯定是有的,但明末,人口大幅下降是一定的,饿死的,战死的,数不胜数。

从清朝康熙开始,到鸦片战争前夕,人口突破了4亿,大清国一派“人丁兴旺”的样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人口剧增呢?

有三个主要原因。

“摊丁入亩”让穷人敢生孩子



“摊丁入亩”是一项伟大的税制改革,改革的思路来自明万历年间的《万历条鞭册》,但当时的改革并不成功,也不彻底。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对于已有的税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提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什么意思呢?大白话就是,新出生的人不收税。

这以前(从汉朝开始),国家最主要的税来自于按人头收的“人头税”,有钱没钱,有地没地,全按人头收税。所以,一些大户吃香的、喝辣的,而上的税却和穷人差不了多少,这是一个极大的不公平。



“摊丁入亩”是按土地收税,地多,多交税;地少,少交税;没地,不交税。

这个建议提出后的完全实行,不是在康熙年间,而是在雍正任上。大家都知道,雍正是个改革派,而且是个实战派。在雍正主导下,“摊丁入亩”迅速开展,广大的穷人终于敢多生孩子了。

“摊丁入亩”对于人口的增长绝对是起了巨大的助力。

玉米和马铃薯等的普及,让穷人能养活孩子




古代,穷人家的孩子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吃不饱。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害处多多,半路夭折的孩子数量很大。

但地就那么多,遇上个“丰年”还好说,遇上个“灾年”,全家只能“喝风”了。

十六世纪初,有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从西方被带入了中国,名字叫做玉米,俗语叫“苞米”。这东西好,产量高,抗旱能力强,于是开始逐渐推广。清朝时期,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全面展开玉米的种植。



如果说玉米给人带来了惊喜的话,那十七世纪“马铃薯”的被传入,给人们带来了另一重惊喜。这是一种果实长在地下的农作物,抗旱不说,吃了还抗饿。抗饿不说,还不太挑土地,什么山区平原都可以种。清朝,对于马铃薯的推广也是不遗余力,这极大的促进了人力的发展。

马铃薯,别名叫“土豆”、“洋芋”,目前是全球范围内,餐桌上非常多见的一种食材。

清朝人口的飞速发展,与这两个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有着巨大的关联,因为它们,饿死的人变少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些农作物的引进,但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两种农作物。

鸦片战争前没有大范围的战争,使人口激增



从清朝建立,到鸦片战争前夕,除了康熙帝平三藩、灭准噶尔、收台湾外,没有大范围的战争。这对人口的增长绝对是利好的因素。所以鸦片战争前夕,大清人口就到了四亿以上。

鸦片战争后,大范围的内乱发生了,这就是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陕甘回民起义,这三个事件对人口增长有非常大的损害,使人口减少了至少半亿以上,到了三亿多。清朝“下台”前,人口数量再次到了四亿以上。

综合来说,清朝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是“摊丁入亩”,推广了玉米、土豆,前期大范围战争少。


蓝风破晓


是什么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两百年就从几千万人增长到了四亿多人? 清朝人口增长,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上点数据错误所造就的神话。


第一、所谓数据错误,那就是清初的人口并不是几千万,而是将近1.2亿,而且史界普遍认为这个数字是被低估。

第二、接下来就是制度的突破。当时清朝颁布了一系列政令,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取消了人头税。以前人纳税是按照人头,自从摊丁入亩这项制度实行之后,纳税就以田地而定。这样大家自然可以放心大胆的生育,不用踌躇于需要缴纳太多的赋税。

第三、就是外界环境的影响。虽说也有战事,但是这段时间的政局还是比较平稳,没有特别大的战乱,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这为孩子提供了安稳的成长环境以及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再者古代又没有限制生育,普通老百姓孩子生得很多,只是活下来的少而已。而孩子夭折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粮食,但是这段时间的人口出生率比较高,这是导致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第四、红薯和土豆的传入。有人说:粮食是决定人口增长的先决条件。我国传统的农作物,小麦和水稻,它们的生长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比较肥沃的土地,这就使得能够种庄稼的地很少。红薯和土豆则不同,它们对土地的要求比较低,这样就满足了红薯与土豆的生产条件。

其次这两种作物的产量很高,就现在的种植技术。水稻在水浇地与旱地产量分别是800-1000斤与400-500斤。至于红薯与土豆来说则可以达到2000-2500公斤。虽然古代可能没有这么高的产量,但是至少能给解决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

还有比较宋朝与清朝的领土数据,众所周知,宋朝的疆土很小,它真正的面积只有280万平方公里。当时的宋朝可以说是个战乱的时代,但是宋朝的人口增长情况如何呢?在北宋建国20年后的公元980年,人口为3710万,到了100多年后的1124年,人口繁衍至1.26亿。


之所以能养活这么多人,也是因为一种稻种的推广——占城稻。这种水稻成熟的话只需要50天,远远超过其它稻种,这就让宋朝的粮食供应丰富起来。无论是当时宋朝的国土比较肥沃还是清朝的土地比较肥沃。

清朝的种植技术比宋朝强太多。毋庸置疑清朝的粮食的产量比宋朝多太多。那么按照宋朝的人口增长模式,清朝的这种人口的增长速度也不足为奇。总的来说,这样的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众多因素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

天时-正好从其他地方传入可以替代粮食的红薯与土豆,解决了温饱问题;地利-清朝的领土达到1297万平方公里,是宋朝领土的4倍之多,这就是地利条件;人和-清朝政局稳定,加上一些相关政策的支持,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就不足为奇。


史之策


研究人口史,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古代没有特别精准完善的户籍制度,进行人口统计时往往也多是以“户”为单位。今人研究,则是先估计每户拥有多少人,然后再根据某个时期的户数来判定人数。这样的数据,虽然是科学的,却绝不等同于就是精准的。

有答主认为,强调清代人口大幅度增长,属于“清粉”一厢情愿的想法,则未免有些偏激了。讨论清代人口问题,实则与是什么“粉”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探讨清代人口为何会高速增长,即便不见得对当下有用,却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

准确地来讲,初年的人口并非是两百万,以户数估计的人口数,大概在四千多万人,也有学者估计有超过一亿人。但当时的人口数量,肯定比四千多万这个数据高,不会比这个数据低。因为社会动荡,清政府在统计各地方的耕地、人口和钱粮时,难免会有较多的遗漏,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人头税的存在,历代政权最初建立时,“隐形人口”都会比较多。

另外还需指出的一点是,在明朝时人口总量已经差不多有2亿人,这一数据是有学者专门研究过的。不过,明末农民起义,加之清军入关,受战争影响人口曾一度锐减,加之满洲入关后又实行了一些弊政,使得人口下滑,能见于官方档案者更少。

到鸦片战争前夕,清朝人口已经超过了四亿。这四亿人口,与根据清初档案估计而来的四千多万相比,自然是激增了。即便考虑到有统计不全的情况,增长势头也相当可观。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清代人口出现了如此大的增长幅度呢?

我个人认为,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大原因:

首先,清朝入关后,开始考虑并最终取消了人头税,与顺治朝百姓忙于隐藏人口而逃避赋役相比,开始不用担心人头税的问题。这样,隐形人口浮出水面,而且百姓的生育意愿也不断增强了;

其次,明代及清初,诸如番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引入并不断推广,使得同样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这一点是清朝人口高速增长的关键原因,否则即便人们生育意愿高涨,却难以维持生计;

再次,尽管康雍乾三代战事较多,但社会大体上还是稳定的,盛世局面的出现使得人们得以安居乐业,而即便到嘉道中落时,清代社会还是相对稳定的,自然得以促进人口的生长。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欢迎留言指正。谢谢!


夕阳下的晚枫


说到清朝必然要提起“康乾盛世”,而康乾盛世还有个名字叫做“番薯盛世”,清朝作为封建社会,继两宋之后又一次人口大爆炸,其人口从明末清初上千万,膨胀到清末的四个亿,主要有三个原因

税赋制度的逆转性变化、相对稳定而长久的社会环境,还有新型高产农产品的引进

作为农耕文明社会,农业历来都是东方王朝生存发展的根本。明末清初,因为战争与屠杀导致耕地大规模荒芜与人口锐减,当时清朝为了支撑对于蒙古、沙俄的战争,不得不采取特别措施刺激农业发展与人口增长

康熙年间施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时代进一步施行“摊丁入亩”——

汉朝以来的人头税终究被废止,最底层人群的生存压力得到了巨大的缓解,对于当时农业发展的刺激是很大的

清朝虽然向来为人诟病,然而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封建、保守而又落后的清王朝,保持了两百多年的相对安定。既没有持续不断的毁灭性战争,也没有大规模的内乱起义,整体社会保持着相对的平稳。就好像棉被没有丝绸华丽,没有天鹅绒高贵,可是,它保暖啊。



虽然清朝闭关锁国,但是新航路的开辟对于清朝并非什么影响都没有——西班牙殖民者将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带到了东方,无意中传入了当时的清朝。与传统的小麦、水稻不同,更加适应恶劣环境而且高产、耐饥饿的这些美洲粮食作物,在清朝迅速推广开来,养活了大量的人口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开辟了比以往朝代更广阔的耕地,拥有了更加高产的农作物,维持了更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其人口经历两百年时间,从几千万增加到四个亿并非难事。

也正因如此,腐朽落后的清帝国在鸦片战争前,仍旧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占据当时全球经济总量的33.5%。远远高于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


澹奕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第一,番薯,玉米等高产保收的农作物引入

原先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也就只有麦,稻,黍,粟等。这些东西生长周期长,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亩产量也不高,守仁君看了看吴慧,赵冈,吴存浩等诸位专家对中国古代粮食亩产的考证,掐头去尾平均一下,小非稻产区也就一百来斤,水稻产量高,尤其是引入占城稻后,但是也就三百来斤左右。古代耕地面积也不多,多则十亿亩,少则两三亿亩。这样的土地和这样的亩产,自然是不够人口大规模繁衍的,所以历代王朝,人口最多也就八九千万人。

但是清朝不一样,明末引进了高产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作物,这东西产量高呀,尤其是各种薯,动不动亩产就有五六千斤。如此高的亩产保证了粮食来源,所以清朝才会出现人口爆涨。



二清政府政策

人多力量大,不仅是现代的口号,从古至今中国就一直奉行这一点,明末动乱,人口锐减,清朝建立后,需要人来交税,服徭役,参军。所以大大鼓励生育,男女十几岁就能结婚生子,而且不结婚还强制你结婚。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生多少都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我生的多,我家族就兴旺,家族力量就大。更关键的是清朝施行摊丁入亩的政策,原来收税是按人头收的,不管你家里有多少地,只要有一个人,我就收一人份的税,现在是按亩收税,你有多少地,我收多少税。对于有地的大户,人多人少我都交那么多税,当然选择人多了。对于无地少地的人,怎么生也收不到我头上,也就没有节制了。



守仁看剧


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有统计人口的习惯,并且正史对当时的人口数也都有记载。比如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全国共9619254户,差不多5300万人,后来的安史之乱以及五代十国的连年战争导致了人口锐减。而到了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全国户数则达到了20882258户,估计总人口约1.2亿。但是到了元朝以及明朝,人口就开始锐减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是连年的战争了。而到了清朝,中国人口再次突破一亿,并且呈现指数级增长的态势。虽然学者们对每个朝代的具体人口数量有不同的估算方式,但是清朝人口的暴增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外来农作物的影响。粮食问题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问题,在古代历史上,人吃人的现象实在是太多了,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粮食不够吃啊,并且传统的“五谷”大多都是一年一熟的,只能是春种秋收,青黄不接的时候太多了。宋朝之所以出现人口破亿的现象,就是因为引入了占城稻啊,此后南方的经济更加繁荣,人口数量随之暴增。

第二、气候影响。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一门学科就叫“气候历史学”,汉、唐、两宋等辉煌的历史时期都是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而明朝末期至清朝初期正好是小冰河时期,随后气温又逐渐上升。

气候寒冷会带来两个问题:首先依然是农作物产量降低,其次就是气候变冷会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这两个问题共同导致了国内不安定,起义和战争剧增,从而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而清朝建立之后气温回升,并且消除了游牧民族带来的威胁,天下太平了人口自然就多了。

第三、政策的改变。摊丁入亩了,不收人头税了。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即便是人均耕地面积一直在缩小,但是也能让百姓吃饱。可见苛政猛于虎,苛政猛于战火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