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为何不造反而是甘心赴死?雍正:一个家奴而已

年羹尧屡建奇功,在清庭威风八面,为什么在最强盛的期间甘愿被雍正赐死,难道就不能造反,另立山头吗?

年羹尧为何不造反而是甘心赴死?雍正:一个家奴而已

首先,说下清朝的权利构架,清帝国不同于之前的明帝国,他的统治核心是满洲军事贵族集团。

这个军事贵族集团绝不仅仅是几个旗主王爷那么简单,而是包括但不限于旗营兵和绿营兵、全部的铁杆庄稼月月领粮米的旗人。这是清帝国的统治基础,用以制衡文官集团的根本,而文官这边呢,实际上也掺杂了大量的科举出身的旗人。在根本问题上旗人是站在皇帝/满洲集团一边的,也就是说在清朝,像前明那种纯粹的文官集团的力量是非常孱弱无力的。

年羹尧为何不造反而是甘心赴死?雍正:一个家奴而已

其次,年羹尧率领的部队,是国家经制军(旗营兵、绿营兵),年羹尧本质上是科举出身的文官,属于汉族文官集团的一份子,而不是武举出身的武将(当然如果是后者年羹尧根本坐不到这个位置),结合上一条,年羹尧所在的权力集团很孱弱,根本无法搞事情。年羹尧统帅的军队,都是本质上和他并不站在一队的满洲军事集团(年羹尧虽然是旗人,但是汉军镶黄旗,和真正的旗人不能一概而论),年羹尧之所以治军严苛部下听命,并不是因为大家认可一个汉人大将军,而是因为康雍二帝的信任,也就是说,因为年羹尧在西北代表了皇帝的权力,所以才能统帅住所部军队,而并不是因为年羹尧是大将军所以有权力统帅住军队。

年羹尧为何不造反而是甘心赴死?雍正:一个家奴而已

年羹尧部队中可以单独给皇帝上奏折的满洲贵族子弟有很多,而且都处在重要的位置上,他们可不是听从年大将军的命令,而是年羹尧仅在对准噶尔战争中代表皇帝的权力,他们听的是皇帝的命令。

这是年羹尧的权力基础,年羹尧除了在西北和准噶尔作战以外,想做任何事情(包括但不限于清君侧),即便说他代表部分皇帝的权力,手底下哪些满洲军事官员根本不会跟他干,汉人做到这个位置上本来底下旗人军官不服的就很多,你再搞事情,纯粹找死。

年羹尧为何不造反而是甘心赴死?雍正:一个家奴而已

再次,经济上说,西北几省当时一个比一个穷,年羹尧要造反,刮地皮可能连行辕用度都刮不够,和后期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的情况完全不同,后边这一堆老哥可是都控制着全国富庶地区的理金等各种收入呢,饶是如此,也要等到袁世凯也才能翻身。

自宋以后,军政和民政早已分离,军队的粮草掌握在文官系统手中,没有朝廷的补给,军队就是没有炮弹的大炮,没有任何威胁。

年羹尧为何不造反而是甘心赴死?雍正:一个家奴而已

除了粮草,军队人事权利也不在年羹尧中,年羹尧正当红的时候,或许有一点人事话语权,但是要培养自己的嫡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年羹尧要造反,这些人只会拿着年羹尧的脑袋去领赏,染红自己的官帽。。

如果年羹尧想抢先造反,没钱不说,满洲军事集团根本不会跟着你从事皇帝授权以外的任何军事行动。

年羹尧为何不造反而是甘心赴死?雍正:一个家奴而已

从年羹尧实质上掌握大权,应该是1721-1724,你指望一个汉臣,在这短短4年,把整个西北军变成年家的私军,肯跟年羹尧谋大事……难度非常之高。更不论整体国家的阶级矛盾并不突出,统治阶级稳固。

另外,就算年羹尧有意谋反,准备的时间3年也不够长,而且野心的滋长是要时间的,从位极人臣到被杀,甚至只有短短的2年……

说白了,年羹尧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所有的都是雍正给的,雍正要翻脸,年羹尧只能束手就擒。

年羹尧为何不造反而是甘心赴死?雍正:一个家奴而已

所谓年羹尧的巅峰,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统帅几十万军队,虽然他可以部分代表皇帝权力,皇但是帝只要表示自己很讨厌他,他就一文不值了。况且年羹尧当大将军的时候飞扬跋扈,安插亲信任要职,把文官集团也给得罪了。

所以雍正皇帝要除掉年羹尧,简单的下命令告诉西北军队就可以了,满洲军事集团接到命令,自然就把年羹尧抛弃了。

年羹尧为何不造反而是甘心赴死?雍正:一个家奴而已

从一开始想弄死他的人多着呢,就差皇帝点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