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究竟是损失于靖难之役还是损失于土木堡之变?

妲己60


在我看来,不管是靖难之役还是土木堡之变,都没有真正动摇到明朝的统治根基,真正动摇到明朝统治根基的,应该是万历之后的几任皇帝。

靖难之役,简单理解,就是燕王朱棣举兵南下,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自己当了皇帝,但朱棣不管是文韬还是武略,都要远胜于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勤于政务,简直就是一个“加班狂魔”。

在政治上,朱棣改革机构,设立内阁,曾五次亲征蒙古,收回安南,并在东北、西北和西南方向设立管理机构,巩固南北边防,维护中国版图完整。此外,他还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并组织学者编修《永乐大典》等。

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永乐盛世”的局面,因此,靖难之役从某种意义上看,反而有助于维护明朝的统治。


土木堡之变又是什么呢?

指的是正统十四年即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这起事变的影响是明英宗和大批文武官员因兵败被俘,明英宗同父异母的“皇弟”朱祁钰即位。

土木堡之变确实动摇到明朝的统治,但明朝的真正衰变,应该在万历在位期间,万历皇帝曾多达三十余年未上朝,间接的导致权臣当道。

而这种情况到了朱由校、朱由检在位时就更夸张,内阁甚至都拥有“驳封权”(可以驳回皇帝的权力),所以到朱由检即位,即便他能有所作为,也是于事无补。


金兔历史


都不是。无论是靖难之役还是土木堡之变,都不是明朝的灭亡的决定因素。



1):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1399年开始,1402年结束,是朱元璋孙子和朱元璋儿子的战争,是明朝统治者内部夺权的兵变,时间短,不足五年,规模也不是很大,也就是北京到南京之间的局部战争,所以战争总体损失不大,对明朝整个朝代的灭亡没有直接影响,更何况明朝灭亡的时间是1644年,这中间还有200多年了。



2)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统治者御驾亲征瓦刺的战争,结果几乎全军覆没。1449年,明朝皇帝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立2岁儿子为太子,让弟弟朱祁钰(也就是后来的明代宗)留守,然后率领50万军队征讨瓦刺,随行的还有几十位大臣。在行军过程中,各类军事事务都由王振专断,大军路线屡次三番更改,更荒唐的是王振为讨皇帝欢心,还让军队带到自己家乡,来一个家乡几日游,军队疲惫不堪,这时候瓦刺大军尾随而至,明军仓促应战,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多位大臣战死,皇帝被俘虏,后来瓦刺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在于谦等人带领下,双方在北京大战七天七夜,最终将瓦刺大军打败,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勤王军队陆续到达北京,瓦刺见此开始撤退,北京最终解围。这次战争对明朝影响很大,但对明朝的整体发展中,影响也不是最大的,毕竟,这时候离明朝灭亡还有20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200年左右时间的事件才是明朝灭亡的具体原因。


爱我中华权哥


冰冻三尺非微波炉不能解冻额,错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泱泱大明,佑我华夏

大明灭亡的种子有很多

窃以为靖难之役导致了朱棣这一支系代替朱标直系成了名称皇帝,但是朱棣家族可能是遗传基因不好,自高宗朱瞻基开始,除了嘉靖和万历几个皇帝,剩下的基本都是短命鬼,这也导致了明朝皇位更替频繁,许多政令得不到长久的实施,客观上对于明朝的政治起到了拖后腿的作用。

夺位后朱棣(剧照)

那么土木堡之变呢?

土木堡之变,英宗皇帝不听大臣劝阻,在太监王振怂恿下执意御驾亲征,英宗原以为只是来旅游旅游,混个“武功”,没想到瓦剌也先不是青铜是王者,到最后自己被俘虏不说,明朝经过朱元璋,朱棣等辛辛苦苦省下的精兵猛将,粮食军械全部付之一炬,全报销了。从此明朝被迫对北方的敌人采取守势,直接纵容了最后灭明的后金的崛起。

同时,明英宗后,皇帝不得不以宦官代替武将去抗衡文官,于是明朝后期出了好多著名大太监,明朝也被叫做太监王朝,太监乱权,陷害忠良,排除异己,败坏朝纲,客观上导致了明朝朝政更加腐败。

英宗被俘

所以土木堡之变和靖难之役都对明朝的灭亡有着一定影响,如果硬要分个高低,小编觉得土木堡之变影响打些。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了解下这两场战役:

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1399年),当时的燕王朱棣在燕京起兵,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 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

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这就是题目中给出的两场战役,一场是内战,一场是外战。都耗费和损失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要问明代损失于哪场战役,無月的答案是每一场战争都对明朝造成了损失。

这道理是很简单。

好比一个人,如果受伤,总是越早的伤越恢复的好,越晚的伤恢复的越慢。总是青壮年的时候,受了伤恢复的快,年纪越大,恢复能力也越差。

这两场战役的道理也一样,都对明朝造成了损失,但从损失来说,靖难之役比土木堡要小。

因为靖难之役发生的时间要早,而且那时候的明朝也更强大,就像个壮年的男子。

要说损失最大,萨尔浒战役的损失则更大,几乎是致命的。

原创作品,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大家好,我是孤舟蓑笠雁南飞。个人认为土木堡之战对明朝的影响比靖难之役要大很多。

靖难之役发生在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为了应对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出“靖难勤王”的口号,起兵南下打败南军主力,在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不日进入城内,建文帝下落不明,在群臣的拥戴下,朱棣即位。靖难之役后对明朝以后的影响也很大,比如说。宗室待遇变化:在太祖朱元璋时大封诸王,诸王不仅有封地,还在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万人。诸王还可以设置官属,地位相当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在靖难之役后,朱棣为了保证中央政权稳固,他即位后先将诸边塞王改封于内地,然后逐渐解除诸王的兵权,并从各个方面对宗室加以控制。此后,宗室与中央的矛盾逐渐由军事上对政权的威胁转变为大量增加的俸禄对中央财政的压力,宗室基本上都被软禁在王府中,不得干预政事,只得在王府终老,这很大程度避免了重蹈晋朝的后路,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土木堡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南下,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死伤大半。这一战对明朝的影响巨大!

主要有以下数点:

1对蒙古由主动进攻开始变为被动防守政策。在数代人的建设下,明朝打造了东亚乃至世界一流的军队,三大营。大明帝国最精锐、配备先进火器的京师三大营毁于一旦,此后虽经重建,再不复从前战力,对蒙古人后来寇边也只能击退,也无力征讨蒙古人。

2大明天子被俘,导致民心军心产生很大动摇。土木堡之变后,京城大乱,也先趁乱打着送英宗回京的旗号,大兵逼近北京城,势不可挡,明朝廷惶惶不安。后在兵部侍郎于谦极力建议下坚守京师,并诏令各地武装力量至京勤王。随后,调河南、山东等地军队进京防卫,于谦主持调通州仓库的粮食入京,京师兵精粮足,人心稍安。

3文官当政时代到来:土木堡之变京师王公贵族死伤惨重,如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寺少卿黄养正、太仆寺少卿刘容、尚宝少卿凌铸、给事中包良佐、中书舍人俞拱、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郎中齐汪、冯学明、员外郎王健、主事俞鉴、张塘、郑瑄、大理寺副马豫、、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等五十二人皆死于混战之中。由此明初武勋派与文官派共同治理天下的局面被打破,文官开始一家独大,皇帝不得不启用太监来制衡朝政,文武大臣和君主离心离德,国势日蹙。此外,以文驭武,导致明军后期作战不利,将不知军,军不知将,战斗力低下,士气萎靡。



所以总的来说,靖难之役影响较土木堡之变较小,靖难之役后,朱棣即位为明朝军事政治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对内对外明朝的声誉都达到了巅峰;而土木堡之变,打破了明朝与蒙古的攻守关系,明朝以固守九边的政策取代了主动出击,文官一家独大,虽然一开始使朝政效率有所提高,可是随着时间,文官内部也开始剧烈斗争,各种党派内讧,导致中央效率低下,以文驭武,剥夺了武勋派在朝堂说话的地位,使明朝的军备,卫所制体系也渐渐崩塌,原本自给自足的武官后来也得靠文官拨款拨粮。

这些是本人不成熟的观点,欢迎大家指错与补充!


孤舟蓑笠雁南飞


个人认为还是损失于土木堡之变。靖难之役虽说使明朝的国力国力受到了一定损失,但随后崛起的“靖难功臣”势力却很及时的填补了自洪武末年以来军事人才的缺失,而且经过几年的战争,永乐朝时期军队的战斗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损失上看,靖难之役带给明朝的后续影响是比较小的。

而土木堡之变造成的损失是更为深远的,这场战争不仅使明朝损失了大量精锐,更是使得洪武永乐时期所形成的军事防御体系遭到了极大破坏。此后,影响了明朝近两百年的“北虏”问题,也跟土木堡之变造成的影响息息相关。

而在土木堡之变中,大批的“靖难功臣”死于此战,一时之间明朝文武官员比例严重失调,文武之间的制衡遭到破坏,文官集团开始抬头,文官在政治上的话语权逐渐变大,这一影响更是持续到了明末。


阿杰讲历史


明代究竟是损失于靖难之役还是损失于土木堡之变,我认为都不是。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战争以朱棣夺取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而结束。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这场战争只是一场明王朝内部权力交替的过程,并没有伤到明朝的国之根本,而朱棣登基后,随之开启的是大明王朝的“永乐盛世”,所以明朝并不是损失于靖难之役。

土木堡之变,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亲率大军出征。由于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之后瓦剌大军包围北京,于谦等人拥立明代宗朱祁钰登基,并组织北京保卫战,打退了瓦剌大军的进攻。这场战争虽然明朝京畿附近的精锐军事力量损失殆尽,但是明朝还是成功抵御了入侵,明朝在明代宗在位的八年时间国力迅速恢复,所以土木保之变也并非明朝损失的开始。
真正让明朝伤筋动骨,开始有灭亡征兆的是另外两场战争,而且都发生在万历年间,一场是“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朝鲜之役,一场是与后金的萨尔浒之役。
朝鲜之役,即援朝逐倭(日本)之战,战争从1592年至1598年最终结束,以丰臣秀吉死,日军撤兵,明朝联军乘势进击,日军战败而结束。朝鲜名将李舜臣和明军老将邓子龙也在战争中阵亡,整个战争耗费近800万两白银,给当时的明朝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明朝的财政开始变得捉襟见肘。
萨尔浒之役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萨尔浒之役以明朝攻围后金,后金防卫反击的形式发生,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萨尔浒之役后,明清在东北的局势上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后金以及后来的满清开始处于攻势,明朝开始处于守势,并且逐步龟缩在了宁锦防线,直至丢失整个东北。由于萨尔浒之役没有消灭后金,反而自己精锐受到重创,此消彼长间,失去了消灭满清政权最好的时机,明朝被迫投入大量的精锐和财力在辽东进行防守,也最终成为了自己灭亡的前奏。
所以真正让明朝伤筋动骨,开启灭亡模式的是朝鲜之役以及萨尔浒之役,并非靖难之役以及土木堡之变了。

雍亲王府


靖难之役是内战权力交换,土木堡之变是外征战役失败。两者都没有动摇国本,在较短时间内政权重新稳固。

“明之亡,实始于万历。”万历朝连续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对明朝造成损失最大的是明朝抗倭援朝战争。

两次援朝战争,严重拖累明朝经济,“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国家军队精锐损失严重,对外无防御之力、坐看后金崛起。对内民生凋零、严重消耗了明朝的财力。

此后明缅战争和萨尔浒之战的失败彻底让明朝没落。


悟色的悟空


既不是靖难之役也不是土木堡之变,明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崇祯的个人局限,也有当时天灾人祸,主要还是归为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嘉靖帝和万历皇帝长期不工作,导致宦官专权。二是文官集团内斗削弱了朝廷力量。三是吏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四是皇族优越待遇加重了百姓负担。五是军纪涣散战斗力下降。最后是国运到此,连续的天灾人祸终于成了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


山中茅店


损失于皇帝不上朝,炼丹,当木匠,以及因此而出的宦官专权,特务横行,臣工贪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