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男孩“失聯”事件——牽動人心,出人意料,“平安就好”

浙江溫州樂清11歲男孩黃某失聯5天后平安歸來,但這卻是他的母親導演並“參演”的鬧劇。

溫州男孩“失聯”事件——牽動人心,出人意料,“平安就好”

樂清“失聯”男孩 圖/網絡

在孩子失聯的5天裡,上千人滿城搜尋,“蛙人、網、排鉤、汽船都用上了,進行地毯式搜尋”……“失聯案”完全佔據當地人的生活圈和朋友圈,有關他的微博閱讀量超過3億。

12月4日晚黃某被找到後,警方發佈調查通報稱,此事系男孩母親陳某因與在外經商的丈夫存在感情糾紛,為測試其丈夫對其及其兒子是否關心、重視,蓄意策劃製造了該起虛假警情。

溫州男孩“失聯”事件——牽動人心,出人意料,“平安就好”

樂清警方現場偵查 圖/東方IC

很多牽掛著的人在知道事件結果後先是鬆了一口氣,孩子終於找到了,大家最為擔心的事沒有發生,繼而會覺得哭笑不得、氣憤不已——這位母親的做法太不負責。

有人說,這位妻子,這位媽媽愚笨,既不成熟又不妥當。人心本經不住直視,考驗丈夫用了下下策。如果丈夫不關心孩子,家庭美滿只能是過去,沒有餘地。如果丈夫還關心孩子,丈夫或也難以原諒這樣的“被測試”,本已有嫌隙的婚姻放大傷痕。而孩子作為這場考驗場裡的工具,又將面對同學和周圍人議論,如何去平撫孩子的感受?

還有人說,用孩子當籌碼,測試、要挾配偶,是一些中國家長的拿手好戲。不少中國夫妻缺乏婚育知識,化解家庭矛盾的辦法不多。於是他們希望把孩子拉進來平息紛爭。溫州男孩“失聯案”,就是這其中另一個版本的註解。

更多人從法理角度評判,作為成年人的陳某絲毫沒有法律概念、沒有規則意識、沒有道德約束,致使當地警方、眾多愛心人士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用於尋找本不應找不到的孩子。既浪費了社會資源,又消費了公眾愛心,還擾亂了社會秩序。

當地警方於孩子“找到”次日發佈通報,陳某因虛假報警被刑拘。作為一個成年人,陳某為此次的“作”,付出了應得的代價。

溫州男孩“失聯”事件——牽動人心,出人意料,“平安就好”

樂清警方通報 圖/網絡

烏龍事件,讓人大跌眼鏡,但是,也提醒了我們,法律意識淡薄者,竟大有人在。陳某報假警,並自己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發佈求助信息,引發網友轉發,擴散。殊不知,利用互聯網亂髮布信息或者亂開玩笑都是不行的。我們一直在說,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有底線,才有自由。

事情水落石出後,男孩爸爸發聲:萬分感謝、深感抱歉,希望大家的熱心和愛心永遠保持下去。是啊,失蹤的男孩已經回家,孩子母親被刑拘,但是公眾的善良和對公義的追求呢?不能因反轉而消沉,不能因為這次“狼來了”的故事就變得冷漠。

溫州男孩“失聯”事件——牽動人心,出人意料,“平安就好”

樂清“失聯”男孩父親發文道歉 圖/網絡

得益於互聯網和社交平臺,原本遙不可及的社會事件,我們不再是旁觀者。在很多熱點事件中,公眾的關注轉發呼籲成為一股助推的力量,但也時不時地遭遇“啪啪”打臉、爆料與反轉齊飛的尷尬。我們需要更強大的思辨力甄別信息,並且,永葆善良底色。

對於這起失蹤男孩反轉的劇情,網友從揪心、祈禱,到譴責、反思,但是最後,還是會說一聲,“孩子平安就好啊”。

作者介紹:任俠,非資深、想保鮮的媒體人。十年新聞生涯,喧囂中默默寫字的那一個,可能就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