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沟通南北经济的高铁盈利百亿,有朝一日将登陆资本市场

文|韦航

从前车马书信很慢,如今高铁一日三乘,现在从北京到上海,只要4个小时,在过去简直难以想象。

最近,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副主任齐延辉在发布会上表示,高铁提速的计划在研究,很难说下次提速是什么时候,但非常肯定的是有这个计划。

如果高铁提速,将进一步加快各区域间的经济人员交流,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高铁这项生意会越做越好。

据传,号称最赚钱的京沪高铁就要上市了,投资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01

京沪高铁2011年6月开始运营,连接北京、上海两大超级枢纽,区位优势无可替代。7年来累计发送旅客8.25亿人次,占全国高铁客运量约10%,成为我国最繁忙的铁路客运线路。

这条沟通南北经济的高铁盈利百亿,有朝一日将登陆资本市场

在客运量持续增长带动下,京沪高铁营业收入增速维持在10%以上,净利率呈现逐年显著提升的趋势,2017年实现利润127亿元,利润率达43%。

去年京沪高铁收入就已经逾295亿元,2018年京沪高铁有望突破300亿元大关。

中信证券的研报显示,按照里程折算为京沪高铁全程,其中时速300-350公里的高铁折合为97.5对,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折合为3对。

假设全部更换16编组的列车,按照目前列车开行计划,80%客座率情况下预计收入峰值409亿元。

事实上,京沪高铁的运力仍在增长,这为其运输收入提供了进一步的保证。未来,高铁如果提速,京沪高铁的发展将进一步起飞。

2018年以来,中国铁路总公司已先后与深交所、上交所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释放出加快推动铁路资产资本化、证券化、股权化取得新进展的信息。

有专家表示,京沪高铁产权比较清晰,而且连续多年盈利,符合上市基础条件,可以成为率先上市的铁路公司。

02

京沪高铁强有力的盈利能力不仅反映中国地区经济间的发展,还凸显了高铁在中国飞速的发展,这背后展现的是中国高铁技术的发达。

而对于中国高铁来说,一切都源自1978年。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第一次访问日本,从东京到京都的370公里路程中,小平同志第一次乘坐日本光号新干线。

这次出访随着国内新闻播报,高铁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

这条沟通南北经济的高铁盈利百亿,有朝一日将登陆资本市场

中国铁路科研人员也开始了对高铁技术的探索和研发,1978年12月,科研人员选择京广铁路石家庄到保定段的131公里,拿出当时最好的从联邦德国进口的NY型内燃机车,开始第一次高速试验。

1980年到1990年间,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将近3万篇学术论文,主要研究外国的高铁,研究历史、研究原料,还从零开始研究技术工艺,一切都还处于理论阶段

20世纪末,才中国开始一步一步打通建设高铁的可能性。

第一步是改造广深铁路,在1998年第一次实现了全线电气化,告别内燃机,提速成为了准高铁。

接下来,中央为高铁建造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设计出超过1.2万公里的四纵四横铁路网。

2008年,中国科研人员花费4年时间,边学边开发,终于研究出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京津城际铁路。

接下来的8年,便是神一般的中国速度:中国有了世界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铁哈大高铁、世界等级最高的高铁京沪高铁、世界单条运营里程最长高铁京广高铁,还创造了世界最快运营时速486.1公里/小时。

毫无疑问,中国高铁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经站在世界顶端,京沪高铁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起飞。

03

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京沪高铁南北纵向每日往返90条线路。

这条沟通南北经济的高铁盈利百亿,有朝一日将登陆资本市场

在这两个最大的一线城市之间有序穿梭,这是一条1300公里的漫长线段,也是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如果上市,将掀起资本市场的狂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