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句口頭禪“你退後,讓我來”

多年來,中越邊境線上的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老山、八里河東山一帶常常有地雷聲響起。昔日的戰爭在這裡留下了面積龐大的邊境雷場,密佈的地雷讓村民吃盡苦頭,當地人對它唯恐避之不及,這裡也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區”。

他有一句口頭禪“你退後,讓我來”

 杜富國排除1枚地雷。圖片來源:貴州文明網 楊萌 攝

面對雷場的艱苦環境和苦累險惡,戰士們沒有退縮,英勇排雷。3年來,他們掃除了數十萬枚各類地雷、炮彈、手榴彈、炸彈等各種爆炸物。

眼看排雷工作進入收尾階段,不幸卻發生了……

2018年10月11日13點30分,吃過午飯,經過短暫休整的杜富國和戰友艾巖再次進入雷場進行人工搜排作業。

“滴滴滴……”手中的探雷器響了。杜富國和艾巖發現少部分露於地表的一個彈體,初步判斷這是一顆當量大、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

“報告,發現一枚手榴彈!”杜富國向分隊長報告。接到分隊長“查明有無詭計設置”的指令後,杜富國對身邊的戰友艾巖說道:“你退後,讓我來。”

杜富國慢慢蹲下身子,按照作業規程,小心翼翼清除彈體周圍浮土。14點39分左右,伴隨著“轟”的一聲巨響,那枚手榴彈爆炸了。然而,在手榴彈爆炸的瞬間,有著豐富排雷經驗的杜富國意識到了危險,下意識地向左側,也就是艾巖所在的那一側挪了下身子。也就是這一挪,杜富國替艾巖擋住了幾乎所有的碎片和衝擊波。

由於杜富國的保護,站在2米開外的艾巖只是被飛起的沙石刮傷了耳朵,沒有什麼大礙。然而,四射的彈片伴隨著強烈的衝擊波,把杜富國的防護服瞬間就炸成了棉條狀,也把他炸成了一個血人,兩個手掌當場被炸飛。送到醫院後,由於雙眼受傷嚴重,眼睛也沒能保住。

他有一句口頭禪“你退後,讓我來”

杜富國在雷場搜排出1枚炮彈。圖片來源:貴州文明網 楊萌 攝

從32分到門門全優 他說“軍人的價值在雷場(戰場) ”

2015年7月,已經在邊防部隊工作了五年的杜富國收到通知:“為了清除雷患,將開展邊境新一輪掃雷行動,組建掃雷大隊。”聽到這個消息後,杜富國的心裡不再平靜。“軍人的價值在戰場,就應該去最危險的地方。”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上雷場。

於是,杜富國主動給連隊黨支部寫了請戰書,請求到中越邊境掃雷部隊參戰掃雷。他也是該連隊第一個報名的戰士,在他的動員下,該連隊13名戰士報名參與了掃雷。

經過層層審核,杜富國如願加入了掃雷集訓隊。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上雷場之前必須先進行掃雷臨戰訓練,不達標是不能上雷場的。

身體素質、操作技能,這些杜富國都沒有問題。唯一的難題是,初中畢業的杜富國文化程度不高,那些排雷專業書籍對他來說,別說理解了,很多字都不認識。第一次理論考試,杜富國只得了32分,遠遠低於戰友們的分數。

有一門不合格都拿不到上雷場的“合格證”,這可怎麼辦?“我是當掃雷兵的料嗎?我能行嗎?”“不,我不能放棄!”經過多次思想鬥爭,杜富國開始了與書本的“較量”。每天晚上,戰友睡覺了,他不是打著電筒在被窩裡,就是在寢室外的走廊藉著光看書,一看就看到十一二點。死記硬背不行,一有空,他便纏著戰友詢問,讓戰友給他講解。在杜富國簡易的書桌上,至今還擺放著一本《中越邊境地區常見地雷未爆彈藥圖冊》《現代漢語詞典》以及厚厚的幾本讀書筆記。

從32分到40多分、50多分、70多分、90多分……經過不懈努力,在集訓最終考核時,杜富國取得了門門全優的好成績,如願以償地拿到了上雷場的“合格證”。

他有一句口頭禪“你退後,讓我來”

在杜富國簡易的書桌上,擺放著一本《中越邊境地區常見地雷未爆彈藥圖冊》以及幾本厚厚的讀書筆記。圖片來源

到了雷場,杜富國依然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他是全隊最快掌握十字交叉探雷法的,並將這個方法優化後教給戰友,提高了作業效率。他還熟練掌握了聽聲辨物法,十幾種地雷的聲音不一樣,每次聽到聲音,他就能很快辨別出來各種地雷的種類和型號。他也是掃雷四隊成立之後第一個在雷場排除反坦克地雷的戰士。

在杜富國書桌的筆記本上,記錄著這樣一句話:“優秀的戰士,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學習和實踐中形成的。”

通過不斷學習和專研,杜富國成為了隊裡排雷業務最精湛的戰士之一。之後,由於優異的表現,他成為了隊裡第一批入黨的黨員。

他有一句口頭禪“你退後,讓我來”

杜富國與戰友一起祭奠革命先烈。圖片來源:貴州文明網 楊萌 攝

一句“讓我來”他把生的希望給了戰友

隨著排雷業務越來越精湛,責任心強的杜富國在雷場慢慢形成一個習慣:凡事衝在第一線,主動上前排雷,並提醒戰友注意安全。“你退後,讓我來。”便成了杜富國的一句口頭禪。

在複雜雷場,常常是兩個人一組配合進行掃雷。杜富國和艾巖已經搭檔了兩年,由於艾巖到四隊時間晚,技術沒有自己好,杜富國常常手把手地教艾巖排雷知識。但是一旦遇到比較危險的排雷任務,杜富國永遠都是讓艾巖退後,自己上前。

不僅和艾巖是如此,一次,杜富國和戰友唐士傑在雲南麻栗坡縣天保口岸4號洞雷場排雷,在掃出4枚火箭彈後,又發現10多處報警音。該雷場地雷和爆炸物埋設密度、數量、種類為目前中越邊境雲南段已排除雷場之最。由於該雷場地雷種類繁多、環境比較艱苦、天氣又比較炎熱,作業時要穿上20多斤的防護裝具,對體能和技能要求很高。考慮到唐士傑年齡比自己小4歲,掃雷技術沒有自己精湛,杜富國讓唐士傑退到50米之外。那一上午時間,杜富國就排除了20餘枚火箭彈、8枚地雷。

這樣“爭”著排雷的事情在杜富國身上發生了很多次。而每一次“爭”,每一句“你退後,讓我來”,其實都是杜富國在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把死的危險給了自己……

他是“雷場上的小馬達” 更是戰友的“貼心杜”

杜富國特別能吃苦,這一點在四隊早已是“家喻戶曉”。

在4號洞雷區排雷,近5個月的時間,平均溫度都在40度以上。每天穿著20多斤重的防護服作業,密不透風,就像蒸桑拿一樣。就算不作業穿著在樹下走,也會全身溼透。

由於坡度大、佈雷密度高、天氣又非常炎熱,為了保存體力、提高作業效率,隊裡規定,兩人一組,在雷區掃雷一天,在營地保障一天,不用天天上雷場。杜富國不幹,天天準時準點上雷場,防護服連著一個月被汗水浸泡,都酸臭了。

他有一句口頭禪“你退後,讓我來”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杜富國每次都堅持背兩箱掃雷爆破筒 圖片來源:貴州文明網

2016年,在馬嘿雷場作業時,下車後往上是一個坡度為60度的長坡,由於山路非常陡,天氣也很炎熱,戰士們還得揹著20多斤重的防護服以及一箱25公斤重的掃雷爆破筒,從下車到雷場走路就得大半個小時,體力消耗非常大。另外,這一片地區黃土比較多,一旦下了雨,太陽一曬乾就是塵土,一踩上去很容易打滑。在這種危險的情況下,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杜富國每次都堅持背兩箱掃雷爆破筒。也就是說,杜富國身上的負重達到了至少120斤。

由於能吃苦,肯吃苦,且吃得了苦,戰友們也給在雷場上停不下來的杜富國取了個外號:“雷場上的小馬達”。

在馬嘿雷場,由於天氣炎熱,戰士們每個人身上背的1.5升的軍用水壺完全不夠喝。從雷場到下車的地方來回至少也要一個多小時,沒有水,戰友體力得不到補充,大大影響了工作效率。於是,在自己已經背了兩箱爆破筒的情況下,杜富國又主動背了一桶19公斤的桶裝水到雷場給戰友們喝。有了水,當天戰友們的作業進度提前了兩個小時。在杜富國的帶動下,第二天、第三天,陸續有戰友主動背水上了雷場。

他有一句口頭禪“你退後,讓我來”

下了雷場,杜富國(右)利用休息時間給隊裡修水管。圖片來源:貴州文明網 楊萌 攝

入伍前,杜富國學過水電氣修技能。於是在四隊,他還承擔起了全連的“三小工”。何為“三小工”,其實就是幫忙修水修電、幹雜活的一個工作,並沒有職務。在杜富國床下的箱子上,整齊地擺放著一些工具。週一至週六,杜富國上雷場。每到週日休息,杜富國就拿上他這些工具開始進行全隊水電線路等的整修。

“在戰場上,對講機喊的次數最多的就是杜富國,因為他帶的工具最全,懂的也多。下了雷場,常常也能聽到戰友呼喚他的名字,有什麼壞了找到他,來得快還修得好。”說起杜富國,掃雷大隊四隊一班班長陳清豎起了大拇指。

“被地雷困擾了大半輩子,解放軍戰士來了,我們安心多了。為了我們的安全,他們才受了傷,非常感謝他們。”聽聞杜富國受傷的消息,盤金良和鄉親們都很難過,有的鄉親甚至自費到杜富國就醫的醫院去看望他。

他有一句口頭禪“你退後,讓我來”

杜富國受傷後,他的隊友們仍然戰鬥在雷場。圖片來源:貴州文明網

杜富國光榮負傷後,牽掛著他的還有四隊的戰友。“我們一定會把雷場剩下的雷清除乾淨,把杜富國未完成的事業完成,以掃雷圓滿的凱旋去看望他。”杜富國的受傷不僅沒有擊倒戰友,反而激勵了戰友們“為人民掃雷,為軍旗增輝”的勇氣和決心。

快評

“把一片絕對安全的青山交給百姓,還邊疆人民一片安寧”,為了這份誓言,杜富國獻出了寶貴的雙眼和雙手,他不辱使命。尤其是在手榴彈爆炸瞬間,他下意識把身體往左側的那一挪,將捨身忘我的人性光輝發揮得淋漓盡致。那一刻,是杜富國對戰友的愛,更是他人性的善。向杜富國致敬!鐵骨錚錚的掃雷英雄,不愧為新時代的中國好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