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注意要点

冬季施工注意要点

冬季施工

一般当室外日平均气温5d稳定在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通常,在工程施工中,会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冬期施工,若采取的措施不当,极易造成工程质量隐患或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下面整理了冬期施工注意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冬期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施工前,要根据工程的规模特点,施工现场环境状况,制订冬期专项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部署和安排,重点部位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程序、进度计划、施工机械设备、物资供应与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2、施工前,根据施工方案中的要求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冬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其要求是掌握要点,明确责任等方面的要求。

3、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施工方案中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落实施工方案中规定的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制订情况,确认落实执行情况。对检查中未落实到位的,制订整改措施和方案,并满足施工的需要。

4、冬期施工中,应与气象、水文部门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天气的变化,针对天气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作业顺利实施。

5、施工过程中当施工部位发生变化时,应视变化的情况及时补充施工方案和相应安全措施。

冬期施工各工序操作要点

01土方施工

1、若素土含有冻土块,则冻土块的粒径不得大于15cm,其含量不得超过回填土总体积的30%,铺填时冻土块应分散开并应逐层夯实。

2、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常温填土厚度为每层200~250mm,则冬施时回填土厚度应控制在150~200mm。

3、室内的基槽(坑)或管沟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并应夯实。当采用人工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20cm,夯实厚度宜为10~15cm。

4、在冻结期间暂不使用的管道及其场地回填时,冻土块的含量和粒径不受限制,但融化后应作适当处理。

5、室内地面垫层下回填的土方,填料中不得含有冻土块,应及时夯(压)实,并经检测验证。 填方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应采取防冻措施。

02、钢筋施工

1、冬期来临前,通常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模板、钢筋等施工操作面上,而对于加工成型的钢筋,应在其下方垫木方,避免钢筋与冰冻地面接触,粘上泥土,防止钢筋发生锈蚀。

2、若遇到雨雪天气,应在雪后及时迅速清理钢筋表面上的积雪,同时还应将模板内(上)的冰雪打扫干净,但若遇到的是难于清理的雨雪及其它杂物时,应当采用暖风机、吸尘器及汽油喷灯等工具进行全面清理。

3、钢筋冷拉温度不宜低于-20℃;预应力钢筋张拉温度不宜低于-15℃。

4、对于进行冷拉的钢筋,应逐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以保证其表面不发生裂纹或局部颈缩,同时应根据环境温度选用适当的钢筋冷拉设备仪表和液压工作系统油液,并进行配套校验。

5、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对HRB335、HRB400钢筋进行冷弯加工;当温度低于-200℃时,不得对低合金Ⅱ、Ⅲ级钢筋进行冷弯加工,避免在钢筋的弯曲点处发生强化,从而造成钢筋脆断。

6、在负温条件下,通常可采用控制应力法或控制冷拉率法进行钢筋冷拉。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进行冷拉时,宜采用控制应力法;而对于不能分炉批的热轧钢筋进行冷拉时,不宜采用控制冷拉率法。

7、钢筋焊接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20℃,同时在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三级风焊接时,焊接后的钢筋接头应具有防雪挡风措施,严禁碰触冰雪,造成过快冷却。

8、钢筋负温电弧焊宜采取分层控温施焊的方法,且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来选择焊条和焊接电流,同时热轧钢筋焊接的层间温度宜控制在150~350℃之间。

9、电渣压力焊应尽可能安排在中午进行,并适当延长拆除焊剂盒的时间,以防因温差过大造成钢筋发生断裂。

冬季施工注意要点

冬季施工

03、混凝土施工

1、拌制混凝土前须先清洁骨料,保证其中间不含有易冻裂物质,或者冰雪和冻块等。

2、拌制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其搅拌时间应为常温时的搅拌时间的1.5倍,且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应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3、对于混凝土运输形式的选择上,在短距离运输时,可选择敞开式运输车,但须加盖隔热材料;而在长距离运输时,应根据混凝土施工用量及浇筑时间选择混凝土输送车,不得使用敞开式运输车。

4、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清除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若施工环境温度低于-10℃,则须将钢筋加热至0℃以上。

5、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合理分配施工人员,尽量减少每道工序的施工时间,且输送泵管应采用草袋包裹进行保温。

6、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已浇筑层的温度不应低于2℃。

7、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环境气温以及进入喷射机的材料温度均不应低于5℃,同时已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在未达到5MPa前应注意不护,不得使其受冻。

8、若采用负温养护,则混凝土浇筑后的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根据浇筑后5d内的预计日最低气温来选用适合的防冻剂。

9、混凝土铺设保温材料时,若在0℃以上,应铺设1层;若在0℃以下,则应铺设2或3层。同时,保温材料不应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应先覆盖1层塑料薄膜,再在上部覆盖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

10、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应定时检测结构迎风、离热源不同的位置的室外气温及施工环境温度,且应昼夜定,定点观测4次。

冬期施工安全防护工作

1、冬期施工应采取以防火、防煤气中毒、防冻、防滑、防春融坍塌为重点的安全技术措施。

2、入冬前,应对施工临时设施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3、施工现场如采用电气设备供暖时,所使用的取暖设备必须选用有专业资质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具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4、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经检验后,确认满足其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所标示的数据,符合相关要求。取暖设备接线,拆卸必须专业人员操作。

5、由于条件限制,现场采用煤炉供暖时,必须制定防火、防煤气中毒的措施且应遵守有关规定,用火前必须申报。经现场消防或安全管理人员检查、验收。确认消防措施落实并签发用火证后,方可生火取暖。

6、冬期施工期间,应对施工现场外露和冻土层内得输水管道和机械设备、设施等采取防冻保护措施。

7、混凝土施工中需使用外掺剂时,外掺剂必须集中管理,专人领取,正确使用,余料回库,严防误食,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

8、使用冷却水的机械设备停用后,应在水温降至60℃以下后,及时地将其冷却水放尽,未放尽前,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冷却水放尽后,放水阀应保持开启状态。

9、施工中,应对施工的道路、作业平台、安全梯、斜道、土坡道,作业现场采取防滑措施,雪霜后应及时清扫施工道路、作业平台、作业现场、安全梯、斜道、土坡道。

10、春融季节须检查沟道、坡道等的稳定状况,并制定防止土方坍塌伤人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