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说到抗日剧,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主旋律”,还是“抗日神剧”?

一说“主旋律”,很多人普遍都有个刻板的印象,导演认为不好拍、观众认为不好看。拍着拍着就成了所谓的“神剧”。

有网友戏称:“飞檐走壁”、“手撕鬼子”为“横店名菜”,更有甚者,调侃道,“看了抗日神剧,很好奇日本鬼子是如何挺过14年抗战的。”

但是,如此“雷人”“弱智”“毁三观”的“抗日神剧”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夸张的剧情堪称“007”

《抗日奇侠》中,不仅有“手撕鬼子”的场景,九阴白骨爪、太极神功、化骨、轻功、点穴手等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隔着头盔就能一招制敌。有特么侮辱我的智商吗?有这种神功抗战还要打14年吗?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利箭行动》中,片中的女主被日伪军QJ了,接下来女主直接开挂,横扫日伪军,看完真是惊呆我了……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这么神的剧情,编剧你之前是写玄幻小说的吧跟抗日奇侠的手撕鬼子一样神奇

《敌后便衣队传奇》中,自称“爆破王”的马洛不仅制造出了“包子雷”,还有西红柿、黄瓜、胡萝卜、辣椒等“蔬菜雷”。最夸张的是这些雷又能吃,又能炸,你说害怕不害怕?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战争片”还是“偶像剧”?

《孤岛飞鹰》中,男演员使用的突击车,竟然比美国大片中的蝙蝠侠还要牛。抗日英雄们手里拿着几十年后才发明的M92手枪,主角们戴着墨镜,身穿性感皮衣,十足的穿越感。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你确定这不是金刚狼?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好时髦的突击车

《向着炮火前进》中,吴奇隆飞机头配皮夹克,骑着帅气摩托打发腊,还自备欧式沙发。你确定这不是“霸道总裁爱上傻白甜”?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正者无敌》果然够无敌,剧中“抗战奇葩”冯天魁一出场就让人忍俊不禁——头戴海军水手帽,脸罩特大号空军风镜,足蹬陆军马靴,把三种军服“混搭”一身。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这脑洞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百家拳之津门八卦掌》更是令人喷饭,日本情报人员的名字竟然全部都是AV女优。这爱好,惊人的相似啊!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呃……导演你的爱好暴露了!

《一起打鬼子》中,不仅出现了“裤裆藏雷”等奇葩剧情,台词更是“少儿不宜”,令人不敢直视,剧中充斥着大量看似热血实则意淫的情节。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这怕是毁英雄形象的“高级黑”吧?

《向着炮火前进》中,指战员竟然说出“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言论,这要真能实现,那可是厉害了我的哥。八百里什么概念?400公里,那是从北京到内蒙古呼和浩特的距离啊!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虽说后来澄清这是字幕打错了,但是这也说明你这后期太不认真了,谁知道你是为了炒作还是真的打错了?

《飞虎大营救》中,其中的一名黑人是被八路军营救的美军飞行员,穿着日军服装是为了冒充日军,以混过鬼子的搜捕。可是这是黑人啊,大哥?是你傻还是日本人傻?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你确定这样就能瞒过鬼子吗?

《神枪》中,为了凸显出“神枪手”多么厉害,竟然敢于说出,枪里打出的子弹在空中来个180度的大转弯,这是对我们观众智商赤裸裸的侮辱呀。牛顿表示不服!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此外,关于抗日神剧的例子简直不甚枚举: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这日本人是穿越过来的吧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你确定这说的是新四军

纵观中华民族14年的抗战历史,这条充满血与泪的历史长河,哪一段不是尸横遍野、满目苍夷,哪一部不是血染沙场、家破人亡。我们拍摄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应该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后代负责。

如果一味的追求“吸引眼球”,娱乐历史、恶搞英烈,将“正剧”拍成“神剧”,把“历史”拍成“戏说”,任性妄为,胡编滥造,只会适得其反,让真正的抗战历史被淡化、被遗忘,甚至被扭曲。

诚然,主旋律作品确实不好拍,一般豆瓣能上7分就算是优秀作品了。但是,很多人似乎忘记了,近些年,我们其实也拍出过很多好看又牛逼的抗日剧,有的作品甚至直达8分、9分,主旋律作品能够达到这个高度,可以“封神”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列8部良心制作的高分抗战剧,绝对秒杀那些“抗日神剧”。

NO.1 《伪装者》(2015年)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导演:李雪

编剧:张勇

主演:胡歌、靳东、刘敏涛、王凯、宋轶等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该部剧以史诗的序幕开头,讲述了“伪装者”们在敌后战场,用计谋筹划出一场声势浩大、风起云涌的救国献祭。剧中最主要的人物有两个:明台,是伪装者的筋骨,鲜活炙热;而明楼,是伪装者的灵魂,触目惊心。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伪装者》算是近年来谍战剧的崛起之作,演员颜值高,且造型不雷人,表演自然锐利、人物设定饱满丰润、人物关系扎实铺陈、故事情节高潮迭起。明家四姐弟神秘身份成全剧关键 ,剧中的明家四姐弟,都当得起“伪装者”的名号,每个人都具备两种及以上的身份与面孔,真的是一举手一抬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是戏啊!

总体来说,整部剧的把握精准,剧情紧凑,抓住了观众的心理,容易让人入戏,有很强的代入感,令人感同身受。每一个演员的演技在线,是一部非常有诚意的良心剧。

NO.2 《北平无战事》(2014年)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导演:孔笙、李雪

编剧:刘和平

主演:刘烨、陈宝国、焦晃、李大红、王庆祥等

《北平无战事》剧本严谨,演员演技在线。老演员陈宝国演得经典,中生代祖峰演得自然,大战五人小组也是震惊四座。纵观全剧,没有说谁演得特别拔尖,而是大家每一个人都在合力用心去诠释自己的角色。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该剧并不是以震撼的战争来构筑,而是从经济战线切入。故事就是这样在各方的利益角逐中互飙演技,讲诉国民党如何玩内斗而失民心。剧中的人物大多饱满立体,而近似电影的画风和动辄诗文的台词更是让这种“情怀”得以更大化的渲染。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这部剧,每个配角都可能是变数,剧情充满着无限可能,而不是主角一人主宰着一切。导演没有纯粹的堆砌阵容,真的赋予了每一个角色鲜明的个性特点,而每一位大牌也确实演出了味道。

NO.3 《战长沙》(2014年)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导演:孔笙、张开宙

编剧:吴桐、曾璐

主演:霍建华、杨紫、左小青、任程伟、牛俊峰等

《战长沙》与其说是一部抗战剧,不如说是历史剧。影片没有高唱主旋律的赞歌,也没有设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外挂金手指,有的只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酸和愤恨。抗战不再动不动就是高声呼喊“为了祖国”这类高大上的口号,而是人们用自己的能量守护家园,保护家人。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这部剧开始于一段沉重却不常被提起的历史:1938年日军攻陷武汉逼近长沙之际,蒋介石采用了张治中等人焦土抗战的策略,在11月13日晚间火烧长沙城,令老城毁于一旦,数万人丧生。故事就在大火发生之前的数月间展开,主角是长沙一户胡姓人家。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看完这部戏,有网友调侃:霍建华终于拍了一部对得起他长相的好剧。虽然是调侃,足以见得观众对这部戏的认可。无论是霍建华还是杨紫,演惯了“帅哥美女玛丽苏”,没想到竟然真的撑起了那段沉痛的历史。此部剧虽说并无盛名,却值得隆重推荐!

NO.4 《红色》(2014年)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导演:杨磊

编剧:徐兵

主演:陶虹、张鲁一、周一围、李天柱、谢园等

《红色》这部剧可谓制作良心,剧情不雷,人物丰满,三观端正,是一部有良心的抗战剧。虽说是一部抗战剧,却是一部十分与众不同的抗战剧,堪称抗战剧中的“非主流”。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该剧讲的是一个“高智商”的故事:一个深藏不露的聪明人如何在已成孤岛的上海与日本人周旋,最后成功保全了一批抗日物资与一本写满组织名单的红色小册子。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不过好在导演拿捏得当,没有把主角渲染成一个“抗日奇侠”,如此,反而显得人物形象更加活泼可爱。从徐天提着鱼回家路上参加的那场斗智斗勇的“电话爆炸案”开始,故事思路清晰、不故弄玄虚,一个个人物、一个个难题,活灵活现、脉络清晰,探案与温情交错而行,真是一丝不乱。《红色》虽然未能大红大紫,却是一部好看的良心剧,值得推荐。

NO.5 《黎明之前》(2010年)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导演:刘江

编剧:黄珂

主演:吴秀波、林永健、陆剑民、田小洁、张晞临等

《黎明之前》开篇就很惊艳,一场刺杀拍得特别讲究,是一部难得一见不把观众当弱智的好剧。该剧情节紧张、节奏紧凑,多条线索同时展开交叉进行却不显得凌乱。故事一开始就告诉观众谁是卧底,直截了当却引人入胜,结局又置之死地而后生,让人看了很过瘾。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看得出来,这部剧拍得很大方,给观者相当大范围的信息,并且基本摒弃“用一件事情吊胃口很长时间”的设计。在人物刻画上,反派人物都很出彩,国共两党均智商在线,来往交锋均有失有得,更加真实。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整个剧情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就是一个伏笔。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它就以快节奏的情节、碎剪辑的画面,让人只能不错眼的盯着看。一个小细节漏过去,你可能就会看不懂后面的故事。紧张的猜疑感,贯穿整个剧。

NO.6 《潜伏》(2009年)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导演:姜伟、付玮

编剧:姜伟、林黎胜、龙一

主演:孙红雷、姚晨、沈傲君、祖峰、冯恩鹤等

作为国产谍战剧的翻身之作,《潜伏》曾一度处于谍战剧的巅峰,其实现在看来,它并没有多么的“神”,也只是踏踏实实、中规中矩的一部剧。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但是这部剧最大的特点就是,节奏把握得特别好。每一集的前十分钟左右,就会有一个小悬念,然后在剧中部分节目再设置一个大悬念,结尾处解决,末了再给你留个念想。

剧中一票主演的演技也是绝对的实力派,孙红雷和姚晨在这部剧中塑造的形象,堪称经典。

NO.7 《我的团长我的团》(2009年)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导演:康洪雷

编剧:兰晓龙

主演:段奕宏、张译、张国强、邢佳栋、李晨等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时至今日,仍然让人感觉是我们看过最好的国产战争剧。它对战争的描写和人性的刻画真实得令人印象深刻。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故事的背景是在滇缅战场,讲述的是当年中国远征军的故事。它不同于那些“鼓吹战争”“鼓吹英勇”的抗战片,呈现给我们的是惨烈且无情。那些战士们从满怀热血,到残兵败将,再到只留一口气想要有口饭吃。战争对于他们而言,即便是胜利了,也并没有所谓的欢呼雀跃,而只有一片片死尸之上的死寂。

这才是真正的战场!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来都不是“一个团秒杀一群鬼子”那么简单,而是无数英勇的战士,用流血和牺牲堆砌出来的胜利。当“抗战神剧”变成了“抗战实剧”,它才可以被称为真正的经典。

NO.8 《亮剑》(2005年)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导演:张前、陈健

编剧:都梁、江奇涛

主演: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童蕾、孙俪等

《亮剑》自2005年问世以来,就以其高品质迅速征服观众,成了荧幕重播率最高的抗战主旋律片,百看不厌,这也从侧面说明《亮剑》对观众巨大的影响力。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故事讲述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将军为止。而“亮剑精神”如今也成了大家心中的精神寄托。

同样是拍抗日剧:有的可封神,有的成“神剧”


值得称道,也是如今的“抗日神剧”需要学习的是:鬼子不是“神剧”中的“傻、痴、二”的形象;八路军不是飞檐走壁、腾云驾雾、上天入地;国军也不是胆小如鼠、唯唯诺诺。战争场面很震撼,高度还原了战争敌对双方斗智斗勇,不屈不挠的军人精神。

其实说白了,中国不是没有好的主旋律作品,只是真正愿意为之而创作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太少。抗日神剧的“烂”,大多是因为“懒”。懒得推敲各个拍摄的细节、懒得用心去创作高质量的良心剧本,懒得花时间去付出去研究去演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