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簡稱閩,“門中有蟲”,這個蟲是指什麼動物?

邂逅俠客


做為一個住在閩越王城遺址附近的福建人,當然知道這個蟲指什麼了!

一、福建最早不叫福建,也不稱“閩”,而是被貶稱為“南蠻”。

古代的福建可不像現在的福建這麼富裕,現在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在古代,依山傍海,水佔一成,可耕種的平地只有一成的福建,剩下的八成都是山,交通極不方便。

在刀耕火種的年代,山多除了野獸多、野果多,不容易餓死外,想致富太難,管理更難,可不是什麼好地方。

因此在中原遂鹿,各部落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山高路陡又遠離中原黃河流域的福建,沒人爭沒人搶,偏安一隅,還被輕蔑的稱為“東南化外的南蠻之地”,就是東南方還沒有進化的野蠻人聚居地的意思。

二、“閩”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指閩越族。

在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周禮》中就有“七閩、八蠻”的記載,這裡的“七閩”就是指周朝時居住在福建浙江一帶的七個閩越部落,原住民是當地土著閩越族。

閩北的武夷山保護區,現在還被稱為“蛇的樂園”,可見古代福建的山上毒蛇到處都是,且品種繁多。

蛇被賦與超能量,所以閩越人怕蛇、敬蛇,他們的圖騰不是虛構的龍,而是山中的蛇!他們的身上塗畫著蛇,祠堂甚至家裡供奉、頂禮膜拜的也是蛇,是信仰蛇神的氏族。

蛇在古漢語中也叫長蟲,“蟲”字與“蛇”是通假字,“閩”就是指門內供著一條蛇的部落。所以“門中有蟲”,這個蟲就是指長蟲——蛇,而不是指大蟲老虎。

福建內陸山高林密,峰巒疊嶂,很難找到進來的路。在福建的東南沿海又有1500多個島嶼,就象是大陸的門戶,甚至直接把島嶼就叫著門,如廈門、金門等。

因這個地方“蟲”多,只要入“門”就見“蟲”,所以稱其為“閩”。

三、“閩”的出現比“福建”早了一千多年,做為行政建制也早了近千年。

“閩”從氏族名稱變成地方建制,是從有了皇帝后的秦朝開始的。

雖說山高皇帝遠,可皇帝陛下統治的大中國怎容許自己版圖內的地方不向自己稱臣呢?於是秦始皇派軍隊入閩,平了百越並設置“閩中郡”。

不過秦朝並沒有派官兵來管理閩中郡,而是就地任命官員,並把大量的閩越人遷往江浙等地,把漢人遷了一些入閩,閩漢文化有了第一次大規模的交流。

過了十幾年,越王勾踐的後代騶無諸又自立為王,建立了閩越國。

閩越國存在了近百年,後來被漢武帝所滅。漢武帝還下令焚燬了閩越國的城池宮殿(現僅存閩越王城遺址),閩越族人被強迫遷往江淮內地,並逐漸與漢族人交融在一起。

到後來雖然閩地已經不再全部是閩越人,但南北朝的陳朝陳武帝設立“閩州”,五代十國王審知建立“閩國”等,都是稱“閩”。

到了唐朝733年,為加強邊防武裝力量,設立了個叫經略使的軍事長官。

然後從管轄的屬地福州、建州兩地各取一個字,叫做福建經略軍使,才第一次有了“福建”這個詞,然後才慢慢地用此官名代指地方。

到了北宋時期,設置福建路,轄區有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州及邵武、興化,加起來八個行政單位,因此福建又稱“八閩”。

元朝開始設福建行省,並沿用至今。

四、風俗歷史

早在三千年前的青銅時代,閩地出土的陶器、石刻便有蛇形圖案,現在福建的很多地方還有古代閩越族留下的蛇石刻。

《吳越春秋》、《越絕書》等書上也記錄了閩越人以蛇為圖騰。清朝的《海上紀略》說:“凡是來自福建的船上,一定會刻條蛇,叫做‘木龍’。”

過去福建有紋蛇形紋身的習慣,至今在福建的一些地方還保存著蛇神信仰,長汀縣靈蛇山上還有蛇王廟。民間還保留了很多關於蛇的風俗,比如很多老奶奶戴過一種蛇形髮簪,就是以古代飛蛇圖騰為原型。

還有許多關於蛇的美麗傳說,比如閩劇《花鳥記》中的蛇郎君,就深受閩南人民的喜愛。

雖然以蛇為圖騰的閩越族人在經過秦朝和漢朝的兩次大規模移民後,在歷史的長河中,大部分閩越人慢慢的已融入了中原文明,但“閩”字及閩文化,仍然在八閩大地上傳承著。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要說這個古人的智慧,那真是博大精深!對於福建的簡稱“閩”字,想必已經有很多人誤解了,以為門內的蟲字就是簡單的蟲子,但實際上並不是哦~

首先,閩字本身裡邊的蟲字,音不讀蟲,而是念“虺(huǐ)”。其次這個蟲字指的是蛇。

很多人或許不解,門裡面的蟲為什麼會是蛇呢?

說到這個,我們就要穿越到東越時期,當時人們將蛇奉為圖騰,將蛇奉為門內。閩字意為蛇不走出家門是不會成龍的,這也就體現了福建人自古就很重商很重道,想成才需要走出家門的那種向上精神。

至於很多人理解成門中臥條蟲,那純屬是無稽之談。

還有人誤解為,這個閩字中的蟲指的是老虎,譯解為猛虎出籠(門);當然,還有七閩九貉的說法,貉就是兇殘的狸貓,而以貓對應的應該就是老虎。但總體來說,還是有相當大一部分人還是會覺得這個閩中的蟲是指蛇的~

(海峽網 黃小群)


海峽網


筆者是山西人,從未去過福建,對福建瞭解甚少,不敢不懂裝懂,只就自己的粗淺認識略談一談,謬誤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福建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福建沿海多島嶼,而島嶼就象是大陸的門戶,而福建許多島嶼就直接命名為“門”。如廈門、金門等。福建的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為山地丘陵地帶,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靠近北迴歸線,受季風環流和地形的影響,形成暖熱溼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這樣的氣候,其原始自然狀態必然是水草豐茂,物種豐富,野獸出沒。



古人用“蟲”泛指一切動物。《大戴禮》雲:“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為之長。有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為之長。”而俗稱之“長蟲”特指蛇,俗稱之“大蟲”特指老虎。



福建簡稱“閩”,這與福建的原始自然條件有關。由於福建地處東南沿海,依山傍海,交通阻礙,儼然形成一個獨立空間,出入以水路更為方便。而福建島嶼眾多,島嶼則如陸之門戶,故“閩”字從“門”。福建的廈門最為有名,廈門就是一個島,就是福建的一個門戶。福建境內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在古代一定是物種豐富,野獸橫行,故多“蟲”。入“門”見“蟲”,故稱“閩”。“閩”的意思就是眾島如門,門內多蟲。



許多人主張,“閩”中之蟲,就是指蛇,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蟲”泛指一切動物,福建地區在古代是物種豐富,野獸出沒,而不僅僅是蛇多。閩人崇拜蛇,把蛇作為圖騰,並不能說明“閩”中的“蟲”就是指蛇。“蛇”只是蟲的一種,俗稱“長蟲”。“蛇”字在古代寫作“它”,“它”就是蛇的本字。《說文》:“它,蟲也。從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如果“閩”中之蟲僅指蛇,造字時為什麼不直接用“它”呢?可見“蟲”是泛指一切動物,而不是特指蛇,只不過福建的蛇比其它蟲更出名一點,在人們心目中更有地位罷了。


子夏故壇


記得以前有個領導說:“閩,是開門見龍,龍騰閩門。因為長蟲為蛇,門中之蟲則是龍。”這個沒有任何來由,全憑自己說,好像公務員考試裡面就有這道題。其實“閩”這個字裡的蟲究竟代表什麼動物?應該有兩種說法是比較靠譜的。

一:這個“蟲”指的就是蛇;

閩越祖先就是把蛇作為圖騰的,他們信仰蛇神,傳說還有蛇族,就是供奉蛇的氏族,加上福建山區多,蛇類也多,貌似現在福建人都還有祭蛇的習俗。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閩,為東南越蛇神。”所以連他們自己大部分人都認為此“蟲”指的就是蛇,用形象表示“閩”字就是家門口的蟲,而福建以前經常可以看見蛇,所以就成了家門口的蛇,這也是呼聲最高的。

二:這個“蟲”指的是老虎;

“蟲”指的就是老虎,所謂猛虎出籠(門),這樣說貌似也可以,蟲字指的是老虎,應該是《水滸傳》裡武松打虎一說,裡面就是武松看見老虎“好一隻吊睛白額大蟲”,所以也就有人認為這個“蟲”指的就是老虎;還有就是華南虎的原因,曾經有外國人就把華南虎命名廈門虎,也有七閩九貉的說法,貉就是兇殘的狸貓,而以貓對應的應該就是老虎,這也是最近的新觀點。

不過應該還是覺得這個“蟲”指的是蛇的比較多。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


羽評郡主


福建簡稱為閩大家應該都知道,古為“七閩之地”,但福建的簡稱為什麼是閩就很少有人知道了,現在就讓我來簡單的為大家科普一下吧。



我們先從字義上看,閩,門裡一條蟲,此蟲為上古福建土著閩越族(畲族)的圖騰--蛇,過去福建林深密彰,乃東南化外之地,飛禽走獸出沒之處人煙罕至,閩越人乃以蛇為圖騰。漢代許慎《說文解字》雲:“閩,東南越,蛇種,從蟲,門聲”,這裡的蛇種就是指的當時的福建土著閩越族,即信仰蛇神的氏族。閩字造字是從蟲,門聲。“蟲”字通 蛇 解,即家門供奉蛇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閩越人圖騰為蛇。“閩”的意義就是門內供著一條蛇。



閩最後成為福建省的簡稱,應該是從秦朝平百越在福建置閩中郡開始,雖然福建自周朝時就為古七閩之地,但真正成為地方建制的卻是從閩中郡開始。此後在福建之地又有漢高祖五年(前202年)騶無諸建立的閩越國,陳朝永定時(557~559年)陳武帝設立的“閩州”,五代十國閩王王審知建立的“閩國”,此後一直到明、清、民國及建國以後,福建的簡稱為“閩”一直沒變過。


大國布衣


門內有蟲並不是指什麼動物或者蟲子,閩是指福建和浙江南部局部地區的古種族名稱,福建最早的名稱就是閩,而福建人歷史上稱作閩人。閩是五代十國當中的一國,先後建都於長樂和建州(今建甌),後因內亂被南唐所滅。

至於閩字本身裡邊的蟲字,字音並不念蟲,而是念“虺(huǐ)”,指的是蛇,古時東越將蛇奉為圖騰,將蛇奉為門內。閩字意為蛇不走出家門是不會成龍的,更是體現了福建人自古重商重道,想成才需走出家門的向上精神。而所謂的什麼門中臥條蟲純屬無稽之談,一種娛樂甚至醜化的表述罷了,就當做是沒文化還想博人一“笑”的段子吧。


子夜的風


小妹妹,你見到福建男人對你好的就嫁了吧!沒有錯,為什麼,就讓我來為你絮叨絮叨。


我是福建“狼”,我認為閩字中間的蟲我個人認為其實什麼也不是,而是一種精神的體現。

有人說閩字中的蟲是蛇,也有人說是虎,那麼我就把他中和一下,叫做龍虎精神吧!


福建人有愛拼才會贏的精神,關在福建這八山一水一分地裡施展不開手腳,走出去,才有更廣闊的天地。分佈在全世界、東南亞、臺灣的閩人不知有多少,可以用開枝散葉來形容。

福建省的輝煌來自福建人的努力。勤勞、吃苦、顧家、低調是福建人的本色。


我認為閩字中的蟲不是“小蟲”而是“大蟲”,閩字的蟲不是“蛇”而是“龍”……

好客的福建人歡迎你!


黑鳥戶外


要說這個古人的智慧,那真是博大精深!對於福建的簡稱“閩”字,想必已經有很多人誤解了,以為門內的蟲字就是簡單的蟲子,但實際上並不是哦~

首先,閩字本身裡邊的蟲字,音不讀蟲,而是念“虺(huǐ)”。其次這個蟲字指的是蛇。

很多人或許不解,門裡面的蟲為什麼會是蛇呢?

說到這個,我們就要穿越到東越時期,當時人們將蛇奉為圖騰,將蛇奉為門內。閩字意為蛇不走出家門是不會成龍的,這也就體現了福建人自古就很重商很重道,想成才需要走出家門的那種向上精神。

至於很多人理解成門中臥條蟲,那純屬是無稽之談。

還有人誤解為,這個閩字中的蟲指的是老虎,譯解為猛虎出籠(門);當然,還有七閩九貉的說法,貉就是兇殘的狸貓,而以貓對應的應該就是老虎。但總體來說,還是有相當大一部分人還是會覺得這個閩中的蟲是指蛇的~


白齊光


福建簡稱閩,意思是“門中有蟲”,這個蟲是指什麼動物呢?

“閩”中的“蟲”,是“蛇”的意思

閩字小篆的寫法是這樣的:

“門(門)”大家都認識,而裡面這個

實際上就是“蛇”的象形。在甲骨文中,“蟲”字本來的形象就是一條蛇,所以蛇也被叫做“長蟲”。

“閩”本來是一個古代部族

“閩”在中國古代,泛指蛇蟲十分活躍的東南越,即現在的福建附近。這裡的蛇自古以來就多得不像話,尤其是在古時候,大城市沒有興建,蛇類更多。

東南越部族的家宅內,基本每家每戶都有幾條蛇出沒,“門”內有“蟲”,當然就是“閩”了。到現在,福建很多地方的人還喜歡吃蛇,菜市場賣蛇更是很稀鬆平常的事,這在北方和南方的大部分地方,是難以想象的:

福建人吃蛇,廣東人吃福建人

福建和廣東,在古代同屬“百越之地”,其中福建屬“閩越”,廣東屬“南越”,後廣東轉“越”為“粵”,福建則簡稱“閩”。東南越人都愛吃蛇,目前,中國蛇類消耗以廣東為主,其次才是福建。這是因為閩人的傳統,更將蛇作為一種圖騰崇拜,而南越之人則不管那一套,放開了吃,什麼都吃。

故而網絡上有句名言,廣東人吃福建人。

當然了,現在大家都文明瞭,都是穿得整整齊齊,拿著筷子下館子,還有的看見蛇就害怕,簡而言之,退化了。


豆子人民藝術家


有一種解釋福建二字,建立幸福的簡寫!我感覺很舒服也頗有新意,歷史上的福建多山少田,人口又多,於是窮則思變的福建人就得出外謀生,我的奶奶就說人多田少的福州(舊社會的榕城)是個地瓜粥都吃不飽的地方,於是到外地謀生到海外找出路就是福建人骨子裡的“福建精神”,門內一條蟲,門外一條龍!出去或許就能闖出一片天,於是我們的福建就湧現出林紹良,郭鶴年,施至誠…等等一大批優秀的閩商,愛拼會贏的閩商精神也融入福建人的骨髓,當然福建人改變自己命運不單單是做生意,還有一部分福建人肯於讀書,做學問鼎鼎有名,像婦產科鼻祖林巧稚,肝膽院士吳孟超,福州院士牆上林林總總的福建籍工程院院士科學院院士足足佐證我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