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党的两大特务机构,中统和军统有什么区别?

liwei2004


其实从两者的称呼上来看,至少他们的目标是不同的。


中统是党中央的情报机构,军统则是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再具体点来说,中统是对内,维护国民党的内部团结和稳定,打压党内的反对派,清除异己。军统是对外,除了对军事进行监控以外,更兼有破坏地下活动、镇压反动武装、从事刺杀或暗杀重要人物等工作。

俗语说得好,“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蒋介石虽然贵为国民党的实际领导人,仅仅控制了军队的势力,至于党的势力则一直被陈氏兄弟所把控。而陈氏兄弟之所以能得到蒋介石的大肆扶持,则主要凭借着其叔父陈其美和蒋介石的特殊关系。

除了军统、中统,还有一个76号。

要说他们孰强孰劣,只能针对某一个时期来说。

中统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党务调查科,1938年蒋介石提议改为中统,秘书长朱家骅、副局长徐恩曾。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是最强的。国民党的各个基层党组织,都有中统的特务渗透。很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都是中统的负责人。

但从1939年到1942年期间,则要数76号最为锋芒毕露。辉煌时期一度重创中统和军统在天津、南京和上海的组织。可惜随着76号大队长吴四宝被日本宪兵毒死以后,76号也逐渐衰弱。

后来为了制衡中统势力,蒋介石扶持亲信戴笠,成立了军统。蒋所奉行的是彼此制衡,为我所用,这和一般的帝王之学别无二致。为了抗衡中统,蒋介石给了戴笠很多特权。在戴笠强大的领导能力之下,军统很快崛起,并力压中统。


奇点历史


看过《风筝》这部电视剧,大家可以看出,战争时期,中统在国民党中的位置是不如戴老板的军统。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说一下中统和军统的区别:(觉得好的可以点个赞,关注我)

1、名称和机构的区别

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处,后期发展成为军委会统计调查局、国防部保密局,因其属于军队序列,所以一般称其为军统。

中统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统计调查处,中央党部调查委员会,国民政府统计调查局。因其始终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所掌控,故称其为中统。

2、管理者的区别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

而中统主要为国民党CC系的大老陈立夫、陈果夫叔侄所掌握,在人事上蒋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渐失去了蒋的扶持。到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到是得以保存和发展。

军统头子戴笠对蒋有知遇之恩和师生之情,对蒋言听计从。

3、抗战时期地位的区别:

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共产党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为提升。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系统严重破坏,而其又不能及时的联络这些基层组织。逐渐为军统所取代。

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国民党逃台后,蒋介石对两个特务组织进行了改组,成立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这实际上就是中统与军统的延伸。

4、工作区域的区别:

对双方的工作范围也进行了区分,明确了国安局以对内安全为主,重点是侦查岛内的中共组织。军统以对大陆为主,重点是对大陆侦察、派遣、破坏和武装袭扰。但到蒋经国后期,特别是“江南事件”以后,蒋经国开始改组台湾情报特务组织的系统与任务范围。

国安局逐渐取代军事情报局,成为岛内最大的情报机关,并开始掌握对大陆的特务与情报活动的主导权。而军情局反而变成了单纯的军事情报机构了,主要负责对大陆军事系统的情报工作。




简单说历史


中统局的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成立于1938年隶属于行政部,由陈果夫、陈立夫两人领导,主要作战对象是中共、汪伪政府、以及与国民党对立的其它组织。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成立于1938年8月,由戴笠、毛人凤等人领导,主要作战对象是日寇以及反对蒋介石的组织、个人。中统与军统都是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双方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因此双方成了死对头。

中统是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它主要为国民党服务,在国民党的基层组织发展特工。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他们网络党羽、特务的手段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破坏活动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捕风捉影,乱抓乱捕,制造了许多冤狱。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本身内斗十分严重,因此蒋介石并不能完全控制中统,最终蒋介石选择了扶持直接听令于自己的军统。

军统局的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军统的外勤组织在各大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特工人员最多时近五万名,他们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反共反人民的特务活动。在抗日战争中,军统为刺探情报,暗杀汉奸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后来冤杀错杀的无辜群众也十分多。

1940年以前中统的势力大于军统,之后军统受到蒋介石的大力扶持,军统在势力上超过了中统。抗日战争中后期,国民政府的统治区不断萎缩,大片国土沦丧,因此中统赖以生存的基层党组织大量失去。军统培训了不少特工,他们深入敌后,刺探敌情,诛杀汉奸,给敌人巨大的威慑作用。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中统改组成现在的"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军统改组成现在的“国防部”情报局。


大秦铁鹰剑士


中统: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中统(局)”)是国民党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中统”是国民党的控制的特务机构,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47年4月,中统改为“党员通讯社”1949年3月,又改为“内政部调查局”,隶属于行政院内政部。

军统: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是隶属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名义上隶属于行政院情报机关。在1937年底,力行社特务处和特工总部(1927年成立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合并,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其局长为戴笠,在戴笠在位地方时候,军统高于中统。戴笠死后。在1946年,由毛人凤继任。军统局是国民党最大的情报组织。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的组织架构。在地方设有区、站的情报办事处。

从介绍上可以看出,中统属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军统隶属于军事委员会,二者互不隶属,相互制衡。统一归蒋介石领导。在这里充分体现了蒋介石的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水平。二者最大的不同是。中统的工作重心是对内,打击异己。也就是党内反对派。监控和打压国民党党内反对派和内部情况;分化和瓦解打民主党派;控制社会舆论。军统属于军事委员会,主要责任是任务是收集军事情报、对敌人和异己进行暗杀和逮捕,对军队进行监察和整饬监视整治,对他国进行情报刺探。二者的工作领域不同,中统的是党内也就是对内,军统的是军中基本对外。职责范围应该非常明确的,收集到对方的情报和线索,如果是对方的职权范围的必须移交给对方接收。但现实确是他们相互拆塔和敌视。这很大程度上是蒋介石造成的。

应该说蒋介石完全了控制军统,而中统实际上控制在CC系陈立夫,陈果夫兄弟手里。其中最关键在于陈氏兄弟掌控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用最简单的话来说,除军、宪、警。特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工作都归中统管。而军、宪、警。特统统都归军统管。两个机构即便不合作,也不至于相互敌视,相互拆台,二者之所以如此就是蒋介石造成的,让二者相互敌视,彼此监视。蒋介石好从中渔利,制衡,这是最低级的权利掌控的手段,老蒋权谋之数还是封建帝王那一套。军统和中统的“敌视”是从国民党从南京迁到了重庆开始扩大的。军统受蒋介石的命令局也担负了行政院和其他要害部门的监视。严重地侵害了中统的利益。(也是老蒋对CC系的不满)这就埋下了和中统局矛盾冲突。就是利益和权利的冲突。

至此,一旦遇到矛盾,尤其是利益方面。责任方面。两个部门的人就会冲突起来,有利益自然争取,有责任自然推诿,小事情由双方领导协商调节摆平,但闹大了双方就看谁的面子大,有实力。在军统事情,戴笠自然深受蒋介石的信任,所以,军统的势力就远远高于中统。而蒋介石之所以能控制住军统,因为那是自己人。戴笠是蒋的亲信。

蒋介石之所以在大陆始终掌控大权,就是在于军权和特务权力一直掌控在手,但中统蒋介石一直没有完全掌握、国民党大陆时代素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蒋介石对党务和财政方面是其控制是比较低和不大重视地方,在党务方面,陈果夫陈立夫常期把持中央党部,占据国民党中组部长核心高位,控制了全国国民党的组织人事。蒋介石多次意图夺党的控制权,但陈氏兄弟控制的党务系统则进行抵制,蒋介石愿望落空。

中统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一直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具体负责的主要是徐恩曾,叶秀峰,军统是戴笠,后来主要就是毛人凤了。后来老蒋将这两个特务机构重新整合。中统改为中国国民党党员通讯局,军统改为国防部保密局。但随着蒋介石的失败也随风消散。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中统和军统最有代表性的两位人物,分别是徐恩曾和戴笠,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在中统和军统中都不是地位最高的人物,但却又掌握着真正的权柄,手中执掌着利斧与枪炮,座下无数特工蚁蚹云集,向当时整个民国宣泄着自己的凶名。

军统和中统的区别

中统和军统之间有一个最好的判断方法,那就是他们所针对的方向,中统的主要应对方向是国民党的党务问题和民国各机关单位中的宣传以及监控,最大的对手是地下党,代表着政治。

而军统的主要应对方向却是各大军阀和国民党内部的各种军事部门监控,最大的对手是抗日战争中的汉奸,代表着军事。

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中统的直接掌控人是蒋介石手下的陈立夫、陈果夫兄弟,而不是蒋介石,中统部门中很多不是非常重大问题,是可以不上奏蒋介石,直接让陈立夫兄弟等人裁决的,因为这个原因,在蒋介石的心目中中统自然是不受他宠爱以及信任的。

蒋介石为了在自己的手下扶植另一个势力与军统抗衡,所以他选择了戴笠,他给了戴笠很多中统所没有的职权,并最终在戴笠的强大能力下,军统的势力以及范围在后来慢慢侵吞了中统的地盘,死死地压住了中统。

陈立夫其人和中统为蒋介石讨伐异己

说到这里,有必要简单的说一下陈立夫这个人,因为只有将他了解清楚了,才能更好的了解中统这个部门,陈立夫是陈果夫的弟弟,是蒋介石恩师的侄子,是为蒋介石掌管着手下党务问题的重要人物。



他与他的哥哥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在蒋介石手下延伸、培育出了一个强大的国民党派系,这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CC系。

CC系中的成员大多是国民政府内部的实权大人物以及各省的地方大员,CC系是一个大人物汇集的国民党派系,而我们所说的中统则就是CC系名下的一个执行部门,如果说CC系是两手不沾阳春水的世外高人的话,那中统就是为这些事外高人们做各种脏活累活的小喽喽。

在最开始的时候,国民党还不是蒋介石独揽大权的一人堂,当时蒋介石的政敌有汪精卫、胡汉民等人,他们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最激烈的时候势同水火,双方之间各成立一个政府相互讨伐。



在这个时候陈立夫所掌控的中统就派出了大用场,他们控制了国内的舆论声势,通过各种方法向这些蒋介石的政敌身上泼脏水,给他们编造了各种各样的桃色谣言以及丑闻,为的就是打击他们的声势,而壮大蒋介石在全国舆论中的地位。

为陈立夫讨伐异己的中统

在蒋介石掌控的国民党内部,陈立夫的中统几乎是与所有不是CC系的成员为敌的。

因为机构性质的问题,陈立夫总想在国民党的所有部门中安插自己的势力,但是其他大员们怎么可能允许他这样做?

所以各方之间就发生了冲突,在陈立夫的指使下,中统会用起以往的手段,特务们会将各种脏水再度泼向这些国民党的大员们,但是中统虽然有着很多强力的特工干将,但是他们绝对是不敢向这些大员直接暗下杀手的,所以只能通过这种阴暗的手段迫使他们向自己低头。

军统的前身以及和中统之间的斗争

中统的人员几乎遍及了国民党内部以及各省的重要机关中,当戴笠刚成立特务处手下只有几号人的时候,中统的势力就已经大到了无边。

但是戴笠此人不愧号称为特工之王,在得到蒋介石的支持下,他带领特务处展开了大逆袭,在全国各地以及各大部门中跟中统抢夺起了地盘,将中统人员慢慢排出了重要部门中,而安插入自己的手下。


最后面陈立夫和徐恩曾都有些招架不住了,所以想出了一个方法,他们通过上报蒋介石,将戴笠的特务处以及中统的前身融合成了一个部门,名字就叫做中统,徐恩曾是第一处的处长,管国民党的党政问题,戴笠是第二处的处长,管国民党的军务问题,而中统的局长则由陈立夫担任,他想由此限制军统的发展。

但最后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军统的逐渐膨胀,所以军统慢慢独立成了一个强大的部门,狠狠的压制起了中统。


军统部门的势力以及规模

相对于中统,军统的势力是最大的,军统人员在抗日战争后期势力大得无边无际。

包括军统的正牌特工人员以及各大不记录在册的武装人员,还有数量庞大名单只掌握在戴笠等少数人手中的各地线人,军统手下的人员一度达到了30多万人。


(军统武装部队苏浙别动队)

远在日本本土和东南亚战场上都有着不少军统线人,情报方面就连珍珠港事件的信息也没有逃过军统的法眼,提前为他们获知,在刺杀方面他们更是用铁血的手段铲除了抗日战争中的诸多汉奸,为抗日战争的获胜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当然除了这些正面的任务之外,军统在戴笠的手下也没少干各种见不得人的脏事,所以军统在立下威名的同时,身上的恶名也连绵不断,受到了当时不少人的厌恶。


所以说这就是中统和军统之间的差别,它们两个部门完全是朝两个极端方向发展的,一个为蒋介石主之以政,一个为蒋介石操之以军,他们的靠山和作为也都是不一样的,中统的靠山是陈立夫,而军统的靠山则是蒋介石,在我看来军统的身上起码还是两极化的,军统作恶为人们所弃,但是抗日上是有功的。而中统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方向的不同,所以导致了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并未帮国家作出多大的贡献,在中统身上我只看到了恶。


孤客生


中统全名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中央情报机构。军统全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职能上来看是对外的,是党内特务机构。从党派来划分的话,中统是陈氏兄弟的CC派发展而来,主要作用是党内清查。军统的头一把交椅戴笠是蒋介石的嫡系,效忠的是蒋介石本人,所以中统成立之初就是老蒋为了制衡CC系而存在的。

中统的势力范围则是党、政、教育、经济、文化及一般的民用工厂,它主要管理党务,主要擅长经济情报,但是战斗能力比较弱,在对日战斗之中基本上出于瘫痪的状态。军统的工作范围是军队、军事院校、兵工厂、后勤军需工厂等,它的武装、谍战能力非常强,平时做得都是暗杀、监视、绑架这种简单粗暴的活儿,到了让其他党派都非常忌惮,联名要蒋介石清除的地步。

两者虽然都属于国民党,抗战前中统的地位比较高,但抗战后,军统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而中统因为大片国土沦陷,大部分的组织系统被破坏严重,所以逐渐被军统所替代。加上戴笠直接对蒋介石负责,对蒋介石本人忠心,而军统在人事上是不受蒋介石直接控制的,所以军统渐渐失去了老蒋的扶持。但是抗战之后,军统因为职能划分慢慢又得到了发展,而

从制度上看,两者的职能规划比较清晰,但是实际操作上来说,两者的工作又多有交融,时有矛盾。军统和中统两者的存在就是为了牵制住对方,平衡对方权力,不让对方一家独大尾大不掉。对中央权力十分关注的蒋介石不希望出现超脱自己掌控能力的情况出现。他在两个组织之间只需要发挥左右调停的作用,随即就可以坐看鹬蚌相争。

而两者矛盾激化出的流血事件也时有耳闻,比如卢斌被杀事件。卢斌加入中统之后被陈立夫派往山东,在当地打压军统组织。1941年,军统忍无可忍将卢斌极其手下20人全部杀死。中统高层不想军统竟然这般胆大妄为,马上就向蒋介石报告。

蒋介石对此事的处理办法也是有趣,让戴笠负责去调查,果然戴笠回来之后,诬陷是我党的地方武装力量。这一招诬陷十分巧妙,老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让戴笠蒙混过关,中统高层领导苦于没有证据,只得不了了之,但是对于军统却日渐憎恨。


木剑温不胜


蒋介石对“特务”一直情有独钟。他觉得有两个宝贝可以镇守江山:首先是军队,其次是特务。

“中统”、“军统”都是为蒋介石统治地位保驾护航的。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隶属部门和主要领导人不同。

1、中统,隶属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主要领导人是陈果夫、陈立夫。主要负责人是徐恩曾。

2、军统,隶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全称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主要领导人依次是戴笠、毛人凤。

二、 前身不同。

1、中统前身。

1928年2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设立党务调查科。陈立夫任科长。设立调查科的目的有两个:一,针对党内斗争搜集情报;二,反共。

1932年扩充为特工总部,1935年改组为军事调查处,负责人均为徐恩曾。

2、军统前身。

1932年3月组建复兴社,复兴社是一个以黄埔军官为核心的带有情报组织性质的军事团体。蒋介石任社长。

1932年4月1曰,复兴社特务处成立,戴笠任处长,受蒋介石的直接领导。

3、 合并。

1937年4月,中组部调查处、复兴社特务处合并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陈立夫。

下设一处、二处。原中组部调查处为一处,负责党务,处长徐恩曾。原复兴社特务处为二处,负责情报,处长戴笠。

三、组织机构不同。

1938年,蒋介石将“调查统计局”拆分重组成两个调查统计局。

1、一个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

中统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为基础建立。

中统以各级国民党党部为活动基地,在各省市国民党党部均设有调查统计室,省以下党部设专人负责调查统计,在大学院校、重点中学、文化团体内,建立了党员调查网。

2、另一个就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

军统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为基础建立。

军统分内勤组织和外勤组织。内勤组织由八处、六室、一所构成。外勤组织在各大城市设“区”,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特别班”。

四、主要职能不同。

1、中统主要职能是处理党务,对内及清除党内异己,打击党外敌对势力,负责监控社会舆论、思想言论。

2、军统主要职能是对外,军统局负责军、宪、警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从事监视,监听,绑架,暗杀等活动。

五、组成成员不同。

1、中统主要头目来自于CC系成员、共产党叛徒、大学生、黑帮流氓、特务培训班培养出来的特务、私人介绍与中统沾亲带故的。

2、军统成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军统在各地设立的各种名目的警察培训班、电讯训练班等等,军统以培训班招收、选拔学员的形式,招募特工;

二是各重要机关、部队,看中了谁,就策动谁加入军统。

国民党战败逃亡台湾后,中统在大陆的潜伏特务全部被严厉镇压,50年代中期,军统在大陆大致隶清。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首先,军统中统规模差距很大。军统成立要比中统迟,但发展很快

军统局长戴笠能够直接面见蒋介石,受到蒋介石的器重。巅峰时期军统的人数超过10万,足迹遍及全中国,在各个阶层均有卧底,内线。这一点,中统无与匹及。

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 但自抗战开始,中统地位便急剧下降,人员规模显然不如以往。

军统一直以来都是一支特务组织,中统后来转变为内政部调查局。

当然,这两支特务组织领导者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派系的争斗。所以衰败的中统还作为军统的遏制对象存在。

总而言之,都是特务组织,没什么区别。

要论区别,就在于规模和任务性质的不同


冷面楚子航


中统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作为蒋介石维系统治的两大特务机构,从名称里已经看出至少三个方面的不同。

一,主管上级单位不同。

蒋介石并非一直担任国民党政府的党政一把手,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主席是林森,但有一个职务始终由蒋介石担任,就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换言之,蒋是以控制军权来控制党务和政府,直到解放战争开始后才出任“国民党总裁”和“中华民国总统”。

所以,军统直接隶属于军事委员会,是军队编制,工作人员为现役军人,有军装有军衔;而中统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管理,是党务机构,没有军衔,常见的制服是中山装。



二,职责和分工不同。

军统是蒋介石用来监视、控制军队的部门,抗日战争爆发后兼有谍战、反特和敌后武装等工作范畴;中统仅限于党务调查、舆论控制和党政机关的思想监控,不能插手军事任务和军队事务,这是蒋介石划的红线,避免中统权力过大。

戴笠至死不加入国民党,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不想因为党员身份接受中央党部的领导,那样对军统与中统的斗争非常不利。

三,领导人的派系不同。

以抗日战争期间为准,中统局局长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朱家骅、副局长徐恩曾,都是二陈的cc系要员;军统局长是国民政府办公厅主任贺耀祖中将、副局长戴笠少将,再加主任秘书郑介民等人,实际上是黄埔系,自然蒋介石更信任和偏爱军统一些。




四,组织成员成份不同。

中统从其前身“党务调查科”开始,人员骨干一直是文化程度较高的,象徐恩曾就是清华大学毕业,物以类聚,选用的工作人员也是知识分子较多,所以通常中统的逻辑能力、分化劝降能力和潜入我方能力较强;军统则一般招纳黄埔毕业生和军队中表现优秀的军士,军事素质和行动能力较强。

五 ,组织经费来源不同。

中统局的开支由中央党部负责,国民党基层党组织建设非常差,党费是没有多少的,基本就靠陈立夫和陈果夫利用手中任免官吏的权力四处化缘,蒋介石和财政部给的不多,造成中统局囊中羞涩,徐恩曾就因为搞钱被戴笠抓住把柄黑掉的,所以中统特务手里的家伙也一般,大多手枪驳壳枪之类的。

戴笠不仅可以按编制每月从军委会领到薪饷,蒋介石每年还给一大笔“特别费”,另外军统掌握着各种缉私和水陆检查权,油水丰足。戴笠后来建立“中美技术合作所”后,也获得相当数量的美式装备,从枪械到通讯器材到军用物资,所以军统“财大气粗”得多。



六,控制的势力范围不同。

中统在各省各大城市的政府、党部和警察局中,具有最大化的控制力,蒋介石也有意不许军统染指,以免戴笠失控;而军统在野战部队、各地警备司令部和军事机构中有绝对优势,这些也是中统禁区。

不过有一样 ,就是两个特务机构在“清剿异党”这一领域上,工作任务是相同的,在蒋介石统一领导下进行,每隔一段时间,老蒋都要组织“甲种汇报会”的联席会议。


度度狼gg


国民党的两大特务机构,分别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他们之间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不同。

在解放战争前,国民党政府主席是林森,中统就是由他直接管理,是党务机构。由于多数工作人员出自文职,所以没有军衔,他们的制服是当时的中山装。

蒋介石一直担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控制军权。他是在解放战争后才中华民国总统的,所以,军统隶属于军事委员会,工作人员为现役军人,有军装有军衔。

二,派系不同。

中统局局长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朱家骅、副局长徐恩曾。都是陈果夫和陈立夫派系的。

军统局长是国民政府办公厅主任贺耀祖中将、副局长戴笠少将,主任秘书郑介民,出自黄埔,属于蒋介石派系的。

三,能力不同。

中统出自“党务调查科”,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高,知识分子比较多,逻辑分析能力较强。

军统则一般招收黄埔毕业生和军队中表现优秀的将士,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较强。

四,分工不同。

中统的职责是党务调查、舆论控制,监控党政机关人员的动向,做的一般是文职工作。

军统的职责是监视、控制军队。谍战、反特和敌后武装等工作。

五,地盘不同。

像《潜伏》剧中样,中统控制着在各省大城市的政府、党部和警察局。而军统的权利在各种军队、警备司令部和军事机构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