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服飾珠寶間搭配一直以來都是一門學問,款式、色系都要搭配得當才能襯托出不一樣的美感,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改變,單一死板的搭配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美和時尚的追求了。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於是隨著混搭風、疊戴風日漸流行,尤其是珠寶搭配,對於整體搭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珠寶迷們也總想著反正都是漂亮的珠寶配飾,不如多戴幾樣,總有一樣合適的,疊戴風大概就是這樣子流行起來的。

珠寶疊戴的由來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珠寶疊戴最開始來自於鎖骨鏈與項鍊的疊戴。由於鎖骨鏈相對項鍊來說短一些,能襯托出女人迷人的鎖骨,同時人們也捨不得取下精緻漂亮的項鍊。再看兩者長短不一,不會相互磕碰損壞,乾脆就把鎖骨鏈與項鍊都戴著吧,反而擁有一種獨特的美。

珠寶疊戴雖然漂亮,但是不可行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任何東西的搭配,最好的結果就是相互成全對方,服飾混搭張揚個性、展現自我也是這樣,項鍊與鎖骨鏈也是如此。如果相互融合不能不能達到1+1>2的效果,那這樣的融合完全沒有任何必要。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珠寶間也有相生相剋的說法,很多珠寶不可以在一起戴,否則不僅傷害珠寶,同時也會傷害到自己。就比如下面這些:

鑽石和翡翠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大家都知道鑽石的硬度為10,是所有珠寶玉石飾品中硬度最高的一種,不過受“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寓意影響,鑽石作為愛情的象徵,幾乎是沒一個不可缺少的飾品。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除了鑽石以外,翡翠也是如此尤其在我們中國,歷史悠久的玉文化深刻地影響著每一位中國人,讓大家對翡翠玉石之類有一種獨特的情感。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但鑽石的硬度遠高於翡翠,如果兩者放在一起佩戴,翡翠很容易擦花,破損,有時候雖然肉眼觀察不到,但翡翠的內部結構已經遭到鑽石破壞。翡翠一旦出現損壞,就起不到幫助人驅邪避災的作用,這樣說來,真不值得。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不過有一種方法可以完美展現鑽的張揚與翡翠的溫潤,那就是鑲嵌。設計師們利用精美的鑲嵌,將翡翠和鑽石圓滿地鑲嵌在同一款飾品中,是優雅女性的必備之物。

銀飾和石榴石

彩色寶石近年來在中國逐漸流行,其中石榴石因為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恢復體力等功效被稱為“女人石”,光聽名字就知道他是有多麼的受歡迎,算得上每個女人必備的珠寶飾品。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但是傳統的飾品銀飾還是無法捨棄。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用使用銀器的習慣,因為銀器中含有多種有利於身體的元素。再有就是人們相信佩戴銀飾除了美觀以外,銀飾可以吸收身體的毒素,幫助主人驅邪避災。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雖然兩者都是對女人極好的飾品,但如果長期將石榴石手串和銀鐲戴在一起,會相互把從人體中吸收的負能量傳給對方,使對方變得失去本來的顏色,這樣不論是對飾品而言,還是對佩戴者,都是非常不利的。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所以,石榴石與銀飾最好是分開佩戴,或者可以選擇帶有銀珠子的石榴石手串,這樣把石榴石與銀珠子串成一串,兩者就可以齊心協力保護佩戴者。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另外,石榴石和銀飾都會不斷吸收佩戴者身體中的負能量,所以要定期對其進行清洗和保養,確保可以持續保護佩戴者。

黃金和鉑金

比起彩寶,黃金和鉑金似乎是更為常見的飾品:鉑金有氣質;黃金可佩帶可保值,表面上看起來兩者屬於一個類型,實際上它們是相剋的,不能混在一起佩戴。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因為黃金質地比較軟而鉑金硬度較高,如果將兩者混在一起佩戴會導致黃金變形,尤其是設計精巧的黃金飾品,一旦變形就基本不能恢復原來的樣子,所以儘量不要把兩者放在一起佩戴。

寶石手鍊和琥珀蜜蠟

說到琥珀蜜蠟,很多人都聽說過也有很多人都喜歡,只是會把琥珀蜜蠟與其他珠寶玉石飾品同時佩戴,這樣做其實很容易損壞琥珀蜜蠟。琥珀蜜蠟是寶石中最輕的,並且硬度非常低,甚至可以用指甲直接刻劃。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所以,平常我們在佩戴時,一定需要注意避開鑽石、紅藍寶石等硬度高的,和一些比較尖銳的飾品等。綜合來看,相比一些寶石手鍊,圓潤的玉鐲、或者是圓潤的金鐲等,更合適和琥珀蜜蠟一起佩戴。

珠寶間的相生相剋,戴在一起忌諱太多了,當心“毀石”又害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