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马池:诗意的地名却生产食盐,古长城下留下三五九旅打盐的窑洞


1、除了油城美誉,陕西榆林市定边另负盛名的还有它广袤百里的盐湖池。定边有大大小小盐湖池14个,就像一串串珍珠镶嵌在草原和沙漠中,最大且景色最秀丽宜人的要算盐场堡乡的花马池盐湖。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2、据传,明代天顺、正德年间,当地以花马池盐换回了娇健的西夏名马,“花马池”也由此得名。定边县也是陕西唯一的湖盐产地,共有大小盐湖14个,盐田总面积98平方公里。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3、走近花马池盐湖,只见坝田毗连,渠道纵横,池水明澈,波光粼粼。盐场上的堆盐似皑皑白雪,阳光下,泛着银光。最为奇特的是,花马池盐湖池水紫中透红,在蓝天的映照下,格外迷人。清晨和傍晚,是盐湖池最美也最迷人心醉的时刻。在朝霞和晚霞的映照下,湖天一色,盐湖池变幻着五彩缤纷的色彩。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4、从县城出发,沿银定公路西行10余公里便可远远看见在阳光下闪烁的白茫茫一片湖光景色。 从秦汉始至明清,定边的盐业产销旺盛,经久不衰。成为历朝西北戍边军费粮饷支柱。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定边花马池盐湖也为之抒写了它灿烂的篇章。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5、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党中央决定开发定边盐湖。派遣了八路军三五九旅四支队二千余名指战员来花马池盐湖打盐。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6、1940年至1942年间在花马池东北长城残存墙基上挖掘住宿的土窑洞175孔。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7、战士们与当地盐民共同捞盐,新筑盐田801块,增产的池盐不仅供给边区军民食用,也为边区换回急需的大量物质,增加了边区财政收入,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8、战士们与当地盐民共同捞盐,新筑盐田801块,增产的池盐不仅供给边区军民食用,也为边区换回急需的大量物质,增加了边区财政收入,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这段是古长城留下来的遗迹。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9、当年三五九旅打盐的战士们居住的窑洞。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0、站在三五九旅窑洞遗址上的古长城上,可以眺望公路一侧的盐田。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