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学生,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是在手机上,如何看待这种方式?

思恋追随风去了远方


我的孩子也是一年级,每天老师布置作业也都是发到家长的手机上。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是不赞成的。我更希望老师直接把作业布置给孩子听,否则孩子放学回来写作业,就一定要父母在身边陪着。


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很多孩子还不具备记录作业的能力。一年级老师有效上课的时间有限(很多时候是在管纪律),如果让全班同学都记录好作业的话,其实还是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考虑到这些因素,还是可以理解的。

一般来说,当孩子写字和学习习惯都培养得差不多的时候,学校老师是会要求孩子有专门的作业记录本的。每天孩子都会把各科的作业记录到作业记录本上,回家就可以自己按照记录完成作业了。

当然,老师发作业到家长手机,还有另外一个想法是希望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同时也掌握老师当天的授课内容以及要孩子达到什么标准。

这个会给家长带来一定的压迫感,因为有些家长很忙,可能很晚才回到家,没办法及时给孩子看到作业。


但是凡事没有完全的对错,我个人觉得,手机接收到老师发来的孩子学习的信息,是一件好事。一年级家长可能会有点累。但是到了高年级,孩子自己也会记录作业了,那么手机上面的作业信息,其实更多的就是为了让家长掌握孩子学习情况。


也许有部分家长朋友会觉得,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学生不是一样学习下来了吗?这个其实不需要比,就好像以前没有汽车,没有手机大家也一样可以活得很好,但是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时代。


手机终究还是一个好的工具,就看如何来使用它。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很明显,老师布置一年级学生的作业就是给家长看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学的什么内容,一个是学生能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作业。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教育现象,就是家长进入了班级微信群以后,学校的所有通知,都一步到位地在这个微信群里完成了,我的一个同事,天天在手机里接收孩子的作业,还有考试成绩,班级的活动要准备的相关物品、用品等等。是老师怕孩子传达不明白吗?还是想直接和家长沟通,我想都不是吧,教师让家长监督孩子写作业,是因为真有些家长是甩手掌柜的,对于孩子什么都不管,认为孩子的学习就是学校的事儿。孩子学习不好,就是老师的责任,这是从老师角度这么想的。

做为家长又是怎么想的呢?先说一年级学生的作业,比如听写作业完成以后,还要家长签字,证明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的,错误的地方还要改正过来,家长有话说了,如果孩子在学校学习新知识的,写作业,错误的地方,全都靠家长改正过来,那么,交到老师那里就全都是正确的,教师又怎么对自己学生的学习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他们是真的在学校学会了,还是让家长“改正”学会的,教师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又如何体现呢?作业全靠家长批阅,还要老师干什么?

我想无论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初一、高一的学生,学习不应该完全是家长监督下才能自觉地完成,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又体现在哪里?作业到底是给家长留的,还是给学生留的?我也曾看到过一些课外机构陪读的家长们,二、三个小时地从头跟到尾,帮着孩子记作业,帮着孩子辅导功课,整个就是一个文舞全才的好爸爸、好妈妈形象,才一年级就这样,学生累没有办法,连带着爸爸、妈妈也这样是不是太累了?欢迎大家互动留言!


我是月亮姐姐Nancy,码字很辛苦,感谢友友们的关注、评论和点赞!(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月亮姐姐Nancy


我想说,如何看待不重要,如何应对才是最重要的。

现代通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也的确非常方便。

想当年,没有智能手机,我儿子上小学时,家长要订制“校讯通”,就是手机短信。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不会写字,老师没法儿让孩子记作业,只能通过手机短信告诉家长,家长再告诉孩子。

现在,微信的应用,“校讯通”已经成了过去时,老师只要在微信群里,通知家长即可,不用像我们当年还要另交钱。

但是问题也来了,有的家长直接把手机给孩子,让孩子看作业。

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制力不强的孩子,常常借看作业之名,玩会儿游戏、上会儿网,大半天过去了,作业却没写多少。

智慧的家长却是这样做的:

按照手机通知,找到相应的学科,比如,找到孩子的数学书,告诉他,老师要求做15页的第二、三、四题,让孩子勾记下来。

避免手机落到孩子手中,让孩子能专心作业,不受手机影响。

这也就是我说的,如何应对老师把家庭作业传到手机上才是最重要的。

你是怎么做的呢?



欢迎关注、留言、转发!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我是从98年以来一直在初级中学任职的教育管理人,见识了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媒体工具的使用改变了学习生活的单调、枯燥,增强了学习的乐趣,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拓宽了学生和教师的知识面,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撇开对眼镜的保护不讲,写、读、画都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通过手机作业这种方式,老师忽略了写的重要意义,培养出来的孩子今后是否还能握笔写字?这也就像用计算机代替心算口算一样,到商店里去买一包盐,都要带着一个计算器过去。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否在今后的社会中生存下去?


湖南衡阳初中物理教育


老师才不想发作业呢,老师还嫌发作业麻烦呢!!!可不发行吗???班里总有那么几个作业抄不完的,他们不是没时间抄,而是不想抄。我们班的孩子上一年级时,每天的家庭作业早晨语数课一上完就布置在黑板上了,一直到下午放学还有人没有抄完。怎么办?那就只有请家长进校门,在教室里等着孩子抄完(不让家长抄),然后再回家。治了不到2周就都知道不抄家庭作业不行了,学乖了,都在放学前抄完了。后来一直到二年级每天都发作业给家长,目的是让家长对照孩子作业抄对了没有,有没有漏抄现象。三年级以后就不发,可个别家长还要求发,于是发作业的任务交给班里的孩子们,每个人轮流发作业,把自己抄的作业拍成照片发在群里。四年级是彻底不发了,孩子们的作业也都完成了,关键是他不完成不行,我每天都查,查完了还跟家长反馈呢,他不抄全了是不行的。最后老师真的不愿意发作业,麻烦...


多多妈


作为一名老师,我是不赞同的。

可能因为我教的是高中生。

不赞同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学生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家长是客体。平时的作业我认为应该是学生自己先做,然后学生自己自查一遍,不懂的再问家长,最后家长再检查或是交由老师检查。家长不要从学生开始做作业就一直陪在身边一起做。这样陪着是家长做作业还是学生?

2、现在大家都重视教育,全民参与。这很好,但有些过了,重视了教育却忽略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通过微信等方式来让孩子被动接受个人认为都不妥。

3、家长、老师都一天到晚用手机完成作业完成其它任务等。大人们是知道在用手机做有用的事情,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只知道老师和家长们都在玩手机,而不是用手机。怎么言传身教?

所以,个人认为老师在微信群里发作业,家长们上传完成作业视频等都不会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可能适得其反。


好好娣


如只是针对对于一年级学生,把作业发到家长手机上,并无不当。但只是发到家长手机上,不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这个做法有所不妥。怎么就不能在课堂上布置,让学生养成记作业的习惯,也把作业发到到家长手机上,让家长督导学生完成作业,岂不是更好的做法?毕竟针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习惯及学习还是需要家长予以教育。现在手机上有很多关于给学生布置作业的APP,如XX小打卡之类的,让家长用将孩子学习情况录音录像上传,也有让孩子在App上学拼音、做数学题等,随着科学的进步,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这应该是时代的进步。但学习方式的改变,不能弱化或忽视老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育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因为这是改变一个人的工程,所谓的人工智能并不能取代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教育的有效性,因为教育涉及到了人与人情感交流、即时互动、思想碰撞、智慧生成的复杂过程。抓好课堂,依然是现在及将来必须要做的事。课堂教学是有技巧的,有经验、有技巧、潜心教学的老师,对于一年级的课堂也是把控得很好的,并不意味这一年级的课堂既是管纪律,一年级的课堂更考验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把控等能力,一年级教师的难处不在于知识深度,而是如何才能讲得生动、吸引学生,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说实话,这些并不是教师的学历高低能决定,博士生都未必能比一个中专生能教好一年级的学生。扯远了。


忍不住吼两句


一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具体有哪几项都在手机上,从如果老师也能同时布置给孩子们,孩子们也手工记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核对一下是否有遗漏,我认为是可行的,毕竟是省时省力。

二是如果老师布置的具体作业,都需要孩子们在手机上完成,我认为这有点过了。一方面一年级的孩子,还是应该有一定的书面作业的,比如这拼音,写字,组词,不真正提笔体会不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另一方面,如果语文数学英语各科作业都要在手机上完成,其实孩子盯着屏幕的时间是非常长的,对一年级的孩子视力发育是非常不利的,不建议。我孩子所在的学校的做法是,大部分作业都是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一周有两次英语作业是布置在手机APP上,因为毕竟有跟读等,还是手机方便。


浓爱淡写


我就奇了怪了,二三十年前,一年级的学生是怎么样自己记录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回家做完的呢?现在什么都是老师在群里通知家长,孩子锻炼什么了?做个作业都得家长提醒、检查,交到老师手里的都是对的,有用么?老师教家长,家长回炉再去高考一次?我认为就算孩子的作业自己记错了、记少了,慢慢的他在错误中会越来越进步,自理能力越来越强,这才是你学校该做的事!而不是一天到晚叫家长来保证作业质量!


断魂之轫


孩子年龄小记不住,也记录不了,发手机上让家长了解监督完成也是可以的。发在微信群里我觉得挺好,但是有的学校不用群,而是使用收费的校讯通,每月收10元信息费,一年120元,既增加了家长负担,又不能互动,只能被动接收信息,有时作业布置错误百出,又无法沟通,真是害人!应该属于违规收费,但是家长又敢怒不敢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