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拳架当功夫的大有人在,没有推手练不出太极功夫,那么推手在什么阶段练习比较合适?

禅宗太极


首先要明白功夫的含义。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空。功夫不是特指而是泛指,无论练套路、推手、散打、气功等都出功夫,只是着重点不同罢了。其次,太极拳要练的是什么功夫?由着熟而懂劲,渐介神明,这是一条循序渐进的功夫进阶之路。着熟,一为抻筋拔骨,符合太极拳的间架结构;二为通过单操,明了每个散招的结构要求、攻防含义。懂劲,先要懂结构,形成结构力;再要通过推手,懂得力的转换、制约;最后,理顺意念、气机、结构、转换、力量的通道,形成合劲。渐介神明,一个方向是通过单操、散招、实战,练出本能反应和本能力;一个方向是畅通大小周天,内功登堂入室,练出六通功能。最高功夫,就是两个方向合二为一,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至于太极八法,法即术,各个武术门派都有自己的技术侧重点。类似踢、打、摔、拿,不为一派所独有。


知行合一6786


不请自来,太极有大架和小架,大架就是一般的拳架,推手则是小架!

不练推手算不上练了太极功夫,不仅是练不出,太极推手中含有拿,打,架,又分单推和双推,静推和动推,还有散推!

练太极推手在任何阶段练都合适的,我有幸跟师傅练过,不收钱,就是看中了才教,开始就是两个人在原地单推手,练段时间手“松”了,再练双推,最后边走边推。所谓的松不是一味的松,得柔中带刚,两个人手臂接触,我手松着让人无从着力,但对方一发力,马上我就顺势使力,叫做后发制人。

散推则是习练者互相推,除了不拿指外,尽量施展别的技能,我跟同学的师兄弟散推过,基本都落下风,说是师兄弟,其实有几个是六十多的老人家了。

太极推手练习时,两个人揉来揉去,虽不发猛力,但是一个全身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身作用很大。

现在很多人误解的太极功夫其实是套路,真正的太极推手在两个人贴身推搡,互相揉扯的时候,用处很大,毕竟实际中就算有茅盾也不可能一上来就抡拳,多少总要推搡几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练功夫在乎坚持,跟心态无关!

奉上一图是双推,一手格挡,一手拿肘,制住对方肘部才能制约对方臂膀!


八宝颠


其实推手也只是检验太极功夫的方法之一,只注重推手的练习,并不会练出太极功夫的!现在有很多人就是练了几路拳,会了几下推手,就自以为是高手大师了,其实那只是太极拳的辅助练习而已,至于说什么时候开始练习,那就因人而异了,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但是最好在你开始练习推手之前,要在盘架子的时候身法都正确了以后才开始!推手主要练习的是听劲,练习拳手的反应,检验身法,手法是否正确,检验太极八法的使用,在练习推手时要不丢不顶,身法要中正安舒,太极八法要准确到位,要有平常心,不要每次都要以输赢为目地!太极推手只是检验太极拳是不是练正确了,要想实战不是练了推手就行的!这只是基础而已!




冰雨在胡乱的拍


其实,推手也只是太极拳功夫训练的一个环节。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推手训练,这倒没个定准,一般来说,掌握基本拳架之后开始是比较好的。

推手练什么呢?



推手不在手,在腰胯。

推手切忌不要有把对方放倒或发放出去的意思,而是要借助对方的力,一点点把腰胯走圆活。你要把和你推手的人,当作你的“推手机”,是你的“健身器材”,所以不要有“破坏它”的意思,要真正顺应,爱惜自己的“推手机”,爱惜你的“健身器材”。

不管怎样,不要用手去拉,去别对方,手只是搁在对方手上,所有的运动都要以腰胯的旋转为根本,说白了,推手就是训练腰胯的旋转,以及腿上的蹬劲。拳架也是练这些,二者相辅相成。



至于推手中的听劲,不要刻意去追求,事实上你只要把腰胯真正练活,腿上又能蹬上劲,自然而然就会引进落空,自然而然就会听劲。听劲也不神秘,譬如打篮球,会打的人,能够很轻盈的把对方抛过来的球接住,这就是听劲;不会打的人,球飞过来,一接就给碰出去了,这就是不会听劲。只不过,太极拳接的不是球,而是接的“手”罢了。

武术技法,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关于推手,我讲这么多,供有心人参考,也请方家不吝指教。


上庠


我们将推手分为定步,活步推手。定步是脚下不准动,活步就是随便动,总得来说推手只是博技的基本功,在推手当中练习粘连随,听劲,借力打力,在往下练还有接手散打。这个才是完整的太极拳。目前基本上到这个推手地步就停止了,会打的老师傅以经不多了。所以很多练太极的不经打就是这样,也使不出来太极拳,你看看那些太极散打视频。根本就没练到那个层面怎么去跟人家打,人家天天打,你都没练过,你看雷雷视频连退步都没练过。自以为练了点推手很厉害。太极拳基本上可以说失传了。本人基本上都还知道整套完整的太极拳,从基本功到搏击都练过,后面两样不精,你们恐怕是都没见过,更别说怎么去练。而且现在的人心急浮躁,我师公9岁练基本功到14岁才开始练套路,而且在他那个动乱的年代,打架比武家常便饭,到我师傅这年代6几年学拳,基本功足足练了一年才学套路,再到我这代02年6月份开始学的基本功到了03年初开始学套路,再到我下面这些师弟一两个月吧,那差别是不是很大,我师傅在70年代练常去跟人家比武,说好听点就是切磋,到我们这一代就没跟外家拳正试比过,切磋也是三两次。你怎么会能打。老人家也差不多80岁了,走了一个就少一个。


太极推拿主治颈肩腰腿疼


感谢条友:冰雨在胡乱的拍邀请。

太极拳只练拳架不练推手出不了功夫?

其实笔者对这个问题有些想说的。

首先推手是检验太极拳是否上身的一个方法。就和如何考验一个厨师的水平,让厨师表现刀工似的。切的细如发丝,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这位师傅有水平。但是不能很肯定的说,这位大厨炒的菜就好吃。

另外推手也是太极拳界一个变形的比武形式。两个练太极拳的见了面想试试对方功夫。咋办,真动手打?不成,危险。那就互相推推手吧。摸摸劲。看看谁的功夫高。既安全又不伤面子。

慢慢的推手就代替了太极拳里的散手打法广为流传。甚至现在的要领练法就是为了迎合推手的。不丢不顶,粘黏连随。那么请问外家功夫打出鞭稍劲,我们练太极拳的如何不丢不顶,又如何粘黏对手?

太极推手练听劲。对付一些拙力,笨力,努劲还是可以的,会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对方大力一来,我方引化对方劲力归于丹田,从此转化,手上可以再带上技巧运用杠杆或者其他,可以发人,拿人。

但是遇到那种力根发达于稍节,劲上身如同过电一般的劲力。这种听劲就没有用了。要想听出这种劲。练个几百年还有可能。哈哈哈哈。

陈家老拳有太极长拳一百零八路,炮锤五路,太极四套架子,短打套路两套和散手技法。现在大面上就剩下一路太极套子和二路炮锤……

就杨氏太极拳,根据杨班侯所传有:大架、中架、小架、快架、提腿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四隅捶、散手、一时短打及丹田功。现在又有多少练的呢?

都一头扎进推手里了。至于练拳架出不出功夫,笔者还是认为太极拳的一些功夫确实出在架子里。

可能是笔者无知。希望得方家指正。

就这样吧。

祝身安体泰福寿安康。


紫云观涛


练功夫和能实用还是两码事!用拳架来练功夫先不教打法这是大部分传统武术老师都在做的事!古时候是为考查人品!现在也为了弟子能多练点基础!因为一旦学会使用,弟子就会把重点放在使用上!

所以!真正说起来拳架套路推手可以并重!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直接学习推手!


讲武堂胡春泉


太极拳出功夫是一个系统,拳架,推手是必须的,更上一层楼是单独练缠丝,顺逆缠丝。这里介绍是陈氏缠丝方法,手分左右各一,打开手掌分开手指,掌心空,虎口圆,尾指起领劲带动其余指递个跟着向尾指方向转动为顺缠;母指起领劲带动其余手指递个跟着母指方向转动为逆缠。脚同样也叫顺逆缠。转单独转每天转出数量或次数千多,一年时间功夫有惊人进步。这是练功秘诀。


梁錦成


实际都是外能外力的介入,动作是一个灵敏度也是一个机制的作用,实际发挥的就是内涵的内在,太极和推手的功夫都是同等关联,都在一种时间内的同步发挥爆发力,产生了一些威力的作用。超越时间就是速度,速度的超越就是时间的观念,同步思想的进行取胜是客观的,超前的意识跟本质的关系都是前往进行才能真正的效果,这就是介入外能外力和内能的作用,两者共同进入同步才能达到有效的效果,这就是外能外力作用于内能的符合条件允许的一种规律。谢谢!


AAAET


这个问题本身四个字可以形容“乱七八糟”。

太极有瞎毛功夫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