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钓用七星漂用活饵作钓鲫鱼,鱼吃口吞钩时,漂相会是怎样的呢

传统钓用七星漂用活饵作钓鲫鱼,鱼吃口吞钩时,漂相会是怎样的呢

作为传统钓法最典型的代表特征之一,七星漂,是很多钓友初次接触垂钓时,就开始使用的一款浮漂,调漂简单,漂目清晰,尤其是近些年七星漂漆面工艺升级,白天晚上都能用,更是深受视力不佳的钓友们喜爱;七星漂可以设7枚一组,6枚一组,也可以4枚一组、3枚一组,随意组合均可,不比强调一定是几枚一组,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组合。而搭配七星漂,作为钓饵的,比较常见的就是蚯蚓、红虫这类活饵。那么使用七星漂,作钓鲫鱼的时候,当鲫鱼在水底吞吃钩上的蚯蚓时,漂相会是怎么样的呢?

传统钓用七星漂用活饵作钓鲫鱼,鱼吃口吞钩时,漂相会是怎样的呢

首先说下七星漂的调漂,以6粒漂豆调漂来说,七星漂调漂,漂豆之间的距离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并没有严格的讲究,固定的间距,读漂比较好理解,但是等自己熟悉了方法之后,就无所谓了,所以大可不必在这个不属于细节的问题上纠缠;因为现在钓友们都比较变通,并不像前几年,传统钓、台钓界限分的那么清楚,现在钓友们使用传统钓法时,也大多会使用八字环,做子线双钩,这是很明显的进步。

传统钓用七星漂用活饵作钓鲫鱼,鱼吃口吞钩时,漂相会是怎样的呢

用七星漂调漂,可以带钩调,也可以不带钩调,调法也有底钓调漂,也有半水调漂,,调整六颗豆之间的距离,间距相等,然后水面上三颗豆,水面下三颗豆,如果水面上第三颗豆是完全平行水面,则说明漂相偏顿,如果第三颗豆,靠近第四颗豆那端稍微扎下去,则说明漂相偏灵。有个说法,叫做漂豆之间的具体视目标鱼的大小而言,我试过几次,感觉没啥区别,因为按照物理学角度,进水后的漂豆,不管在离底什么位置,浮力是一样的,铅坠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水底下的豆撸到什么距离,在水面上其实都什么反应,不信的钓友可以自己在漂桶或者鱼缸里试试。

传统钓用七星漂用活饵作钓鲫鱼,鱼吃口吞钩时,漂相会是怎样的呢

那么调漂说完了,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鱼吃口动作了;当三颗都平躺水面,鲫鱼在底部游曳,吞食时应该是头部朝下,为什么呢,传统钓是底钓为主,正常的情况下应该鱼钩带饵都躺在水底,鲫鱼要吸食钩饵,只能是头部朝下,然后张嘴吸食,反复几次吸、吐之间,水面上的第三颗豆应该是沉、浮反复,确定没危险,彻底吞钩饵时头部会抬起来,此时水面上的漂豆会送出来,当送豆的距离越来越大,此时手腕一提先刺鱼,然后手肘一用劲,鱼自然就被半提出水面。当然还有一种漂相,体型较大的鲫鱼,有可能会吸饵后会没感觉到钩饵挡口,直接会拖着钩饵就走了,此时漂豆会快速的朝着鱼游曳的方向沉没,此时就应该快速提竿,这样才能刺鱼后提鱼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