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去越南之前,SY老师告诉我越南是最像中国的国家。到哪里一看果然如此,就连墙头上防盗的绿色啤酒瓶子茬都像,只不过我们的三线城市现在都少见了。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胡志明纪念堂几乎是越南游的保留节目,有些朋友没有看到还很可惜。胡志明是我国老一代革命家的老朋友,根据导游级的野史考证说:胡志明原本姓阮,早期革命期间曾藏身中国南方,受到了我们的保护。有一次为了掩护他牺牲了一名叫做胡志明的同志。为了永生不忘救命之恩他改名为胡志明。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据导游说参观纪念堂通常要排队两个多小时,长达1500多米。而那天我们排了三个多小时也没进去,后来得知是一个来自印度的国家访问代表团加了塞。对于中国大妈们来说排队也不寂寞,很快就和小商贩们打成了一片。周围的小贩们手里举着各色大小不一的手包,大的10元一个,小的10元三个,还有尼龙绳的吊床也是10元一个。大妈们有团购的传统,转眼间几乎是人手一个了。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按理说毗邻巴亭广场,应该是首都河内最中心的地段。然而这里的马路一点也不宽,中间只有一条上下行的黄线。据说越南人的心态都非常平和,虽然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交集在一起,几天来从未看到交通事故。甚至连交警都没有看到,更别说什么监控摄像头。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据说进入巴亭广场不准带相机、不准带大于20公分的手包、不准大声喧哗,还有什么不准记不住了。这下我的单反算是歇菜了,只好一个手机走天下。进入巴亭广场前后在军人的维护下自然变成了两队。将近四个小时不喝水就算了,不上厕所显然有点难。等我们逶迤行进到厕所旁边时,那个女的管理人员居然不让大家去只有十米之遥的厕所。——不让进建它干嘛?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胡志明于1969年9月2日病逝后,越南政府在此动工修建了胡志明陵堂。纪念堂建设工作起始于1973年9月2日,1975年8月29日正式落成。陵墓的灵感主要来自莫斯科的列宁墓。并融入了越南建筑的特点,如坡形屋面。所用灰色花岗岩材料,内里有灰色,黑色,红色磨制。门廊上方写有:主席胡志明, 据说这几个字是由越南盛产的红宝石组成,在阳光照耀下会熠熠闪光。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陵堂坐西朝东、庄严古朴。陵前大厅红色花岗石壁上书“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可贵了”的金色大字和胡志明的亲笔签名。胡志明纪念堂两侧的墙壁上立有两句标语:“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万岁”,“胡志明主席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胡志明的遗体保存在中央大厅由中国提供的水晶棺中。幽暗的灯光下水晶玻璃晶莹剔透、如同真空,胡志明遗容如睡、须发可辨。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的巴亭广场相当于我们的天安门广场,实际上连越南人都知道比天安门广场要小许多。据说这里曾经举行过50万人的大集会,或许当年没有这多的建筑,当今看几乎是没有可能。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旁边不远就是胡志明旧居和办公地。据说最早请他入住当年法国总督的办公楼,他感觉太浪费,于是在旁边找了个地方住了下来,一住就是许多年。里面至今还停着他曾乘坐过的一台标致、一台吉姆、一台吉斯。吉斯车是苏联“老大哥”喜欢赠送的顶级车,当年也曾赠送给过毛泽东主席一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越南河内见闻散记


这里虽然说是缅怀前辈的纪念之地,仍然不乏浓重的商业味儿。尤其是那些书法作品看似有模有样,一旦掺杂上越文难免有点不伦不类。一天下来,虽然说有点累,但是中越之间这段 “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历史还是值得回味的。毕竟我们也曾经是那个时代走过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