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為何能在宋代書壇脫穎而出?

付遵毅


黃庭堅是“宋四家”中唯一以狂草馳名於宋代書壇的領軍人物,並能存繼唐宋大草的唯一人物。其代表作有《諸上座貼》《廉頗藺相如傳》《花氣詩貼》《李白憶舊遊詩》等,為宋代狂草書的典型代表作品。黃堅庭的草書經歷了四個階段,他自述:“餘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年蘇才築,子美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懷素,高閒墨跡,乃窺草書之妙”還說:“紹聖甲戌,在黃龍山,忽得草書三昧。”他的草書經歷了由法到意,從有法到無法,從有意到無意的過程,才悟出草書三昧。

應當毫不誇張的說,黃庭堅的狂草作品同他的其他書作相比,要高出好幾個層次,這也說明了習書雖然四體都應深入,但總有個重點的道理。黃庭堅的草書點畫能盤旋迴顧,遒勁健逸,這是與他的執筆分不開的。在筆法上他是,高提筆,合腕隨己左右。其用筆以中鋒為主,有時加入側鋒,下筆輕逸而不浮滑,畫線質圓轉靈動,以各鐘不同的曲線構成節奏跌宕,連綿不斷,韌性十足的感人的藝術效果。在運筆的過程中,由於提按微妙,輕重反差不甚強烈,則全由用墨的濃淡枯溼來體現草勢的韻律和對比。

由於結體的誇張而鮮明,在疏處是無比空靈蕭散,在密處是團聚緊結,造成極大的反差,而且松處令其更散,緊處使他更密。對於主筆是匠心獨具地拉長和擴大,而筆畫次要的則緊收,或密集或弱化。其牽絲不僅作為連接,也作為一種筆畫,有機的自然地入其結構之中。

他的草書作品通篇氣勢宏大,開張寬博,以手卷為主。在整行的構成中,中軸線總是處於一種擺動式的運動,沒有絕對的中直,動感極強。

總之,黃庭堅的大草不僅講法度,而且熱烈奔放和奇崛變幻的結構,章法的表現,突破了點畫線條的本身,使點畫線條的結構決定著其風格特徵的形成。黃庭堅的草書有力的證明,王羲之草書和張旭,懷素的草書已成為當時影響草書發展的兩大要素而結合於一體。


茗鈺心


心意落在“局部字形”卻遺忘了“整體空間”……心落空處者“大書家”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