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和俄罗斯为什么忽然“闹”起来了?

30岁的老叔叔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前苏联解体后,俄乌关系也不立即就成为了今天这个样子。

自 1654 年乌克兰并入俄罗斯以来,两国之间开始了三百多年分分合合的恩怨史。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与俄罗斯主权平等的两个独立国家。

乌克兰最大的错误就是迫于国际压力和所谓的经济技术问题销毁了包括核武器、战略轰炸机在内的战略武器,自废武功。而美国为乌克兰销毁三千枚左右的核弹付出了多少代价呢?5000万美元,仅此而已。

乌克兰地处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肯定会成为美欧和俄罗斯力量角逐的关键点。离开强力的武力,把国家安全寄希望于它国,真是痴心妄想。



无论是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还是天然气价格问题,其实质都是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深层矛盾冲突和较量的体现。

于 1997 签署,1999 年生效,并于 2008 年延长了 10 年的《乌俄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是俄乌两国关系的基础性文件,也是两国间一系列双边协定的基础。条约中明确了两国关系具有战略性,并规定两国承认苏联时期划定的领土边界,并相互尊重领土完整。条约中包含 41 个条款,其中 " 合作 " 一词出现了 35 次。该条约印证了苏联解体初期两国间政治、经济、能源、科技、教育、文化全方位的合作。

虽然2014 年克里米亚入俄后,两国关系急转直下,跌至冰点。但《乌俄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都是一份双方公认的有法律意义的国际文件。可以以此为依据,就克里米亚问题与俄罗斯展开外交谈判。

但乌方认为该条约 " 已不合时宜 ",俄罗斯已然是 " 侵略者 ",因而将不再延长该条约。真是再愚蠢不过的做法,俄罗斯都不宣布放弃此条约,乌克兰却先行宣布放弃了,那意思是克里米亚问题画上句号了?

在明年即将总统选举的背景下,波罗申科不看看自己国内是否有与俄罗斯全面为敌的民心基础,东部三州已经因为现乌克兰的反俄立场形同独立,一再推出政策以表达 " 反俄 " 决心,强化 " 反俄 " 立场,以获得西方支持。

乌克兰这种冒着国家分裂、被肢解的巨大的风险,一心一意寻求山姆集团庇护的做法,真是自寻死路!谁会在意手中的棋子的死活呢?


史可见证


哪里是忽然闹起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两个国家历来友好,凡事都互相配合,遇事都互相协商解决,是不可能忽然瞬间就关系恶化的,以致剑拔弩张,硝烟四起,甚至已经到了战争的边缘。

长久以来,准确说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自从2014年被迫下台流亡以来,新上任的领导人就执行着一条与亚努科维奇明显不同的治国路线和政策,可以说,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很激进。政策上几乎完全倒向西方的怀抱,与邻居俄罗斯的关系逐渐疏远并且因为很多问题而恶化。

其中显著激化两国关系的事件,当属克里米亚重新加入俄联邦无疑。这一重大事件使得两国的关系瞬间冷若冰霜,几乎再无和好缓和余地。


亚努科维奇下台的2014年,同一时间,2014年3月16日,原属于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就自身地位举行全民公投。对公投全部选票的统计结果表明,全克里米亚半岛超过96%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2014年3月17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决定,克里米亚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命名为克里米亚共和国。当天,有100个席位的克里米亚议会有85位议员参加表决,决定获全票通过。克里米亚议会还向俄罗斯联邦提出建议,以新的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

克里米亚亲俄亲乌民众集会发生冲突

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18日,普京批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草案并与克里米亚共和国领导人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

对此,乌克兰当时总理阿尔谢尼·亚采纽克表示,乌方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承认“所谓的克里米亚全民公投”。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电话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不承认克里米亚地区的公投结果。奥巴马还警告称,美国政府准备就克里米亚危机对俄罗斯进行制裁。

2016年7月28日,俄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将南部联邦管区和克里米亚联邦区合并改组为新的南部联邦区。

2018年5月16日,横跨刻赤海峡、连接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塔曼半岛和克里米亚共和国刻赤市的克里米亚大桥公路部分正式通车。

从上所知,自从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以来,俄罗斯一直在精心经营这一战略要地,而两国因为这一问题,从来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加之乌克兰东部的几个州,分离主义严重,几番交火,双方损失惨重,俄罗斯和乌克兰其实已经在某些地区陷入常年的战争和争夺中,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都闹得不可开交,双方都互相指责,事关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也很难指望对方让步妥协吧。

不久前发生的亚速海这一紧张事件,完全是延续着原来两国僵化紧张的关系,一点都不奇怪,没有亚速海,也会有其他地方发生摩擦碰撞,因为毕竟两国的边境线非常漫长,有些地区,比如亚速海,一旦封锁就可能成为对方的内海,此次俄罗斯强势扣人扣船,目的就是给乌克兰及有关国家一个信号,任何不经允许就擅自闯入该地区的行动,后果可想而知,从长远来说也为了在未来的谈判中赢得先机,获得必要的筹码。

而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不断地制造一些问题,赢得北约,美国的信任和理解以及援助。在北约东扩问题上,乌克兰因为着地理上的优势很得一些大国的青睐,相反,俄罗斯极力反对,可以说是如鲠在喉,不得不发了。


一论语


简单地说就是利益。

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太重要了,这里不仅仅是巨大的粮食和矿藏基地,还为俄罗斯的侧翼提供了巨大的保护。在西方有这样的说法,如果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是一个帝国而仅仅是个普通国家。

前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就一直想加入欧盟,这对俄罗斯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此前国际油价一路走高,俄罗斯经济形式不错,普金就想恢复苏联荣光,结果对乌克兰采取了强硬手段,就出现了现在的局面





军侣一姐


真的是“忽然”闹起来的吗,哈哈,我看未必哦。

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的民族主体,都是东斯拉夫人。最早在9到10世纪,东斯拉夫主体的、信仰东正教的基辅罗斯就已经出现在了东欧。这也是今日俄乌两国民族认同和宗教信仰共同的源头。直到13世纪蒙古入侵,基辅罗斯才彻底覆灭。随后,它分裂成为了许多小公国:诺夫哥罗德、莫斯科大公国、加利西亚沃林公国、还有蒙古人的金帐汗国等等。其中莫斯科公国和加利西亚公国,就分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前身。甚至乌克兰与白俄地区还有个小名叫“小俄罗斯”。

按理说,同文同种,信仰相同,俄乌两国应该世代友好乃至慢慢融合啊,怎么就闹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这说到底,还是“融合”两字惹的祸啊!

话说,这加利西亚公国没有活多久,很快就被波兰和立陶宛吞并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乌克兰民族的哥萨克们很快就闹了起来,甚至组成了一个叫波罗茨克的哥萨克国家(乌克兰前身)。但是这个小国哪里顶得住大玻璃(指波兰-立陶宛联邦)于是只好去求助老兄弟莫斯科啦。1654年,《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签订,乌克兰地区臣服于沙皇,但是保留其作为独立国家的权利。到这里,都是好事,可坏就坏在沙皇的融合念头太心急了。这位阿列克谢沙皇根本不想支持波罗茨克哥萨克,只想吞并小俄罗斯地区。他甚至连称号都改好了,从“全俄沙皇”改成了“大小俄罗斯沙皇”。很快,双方闹掰。波罗茨克又撕毁条约,投奔了波兰立陶宛。结果,大玻璃和俄罗斯就在乌克兰地区展开了大战,东边归了俄罗斯,西边归了大玻璃。——这也是今天乌克兰内部分离主义的源头,东边工业区亲俄,西边农业区亲欧——直到波兰衰败,俄罗斯彻底控制乌克兰地区。

这宿怨哪里是忽然,根本久已有之!

到了苏联创立,乌克兰作为粮仓,那仇怨就更大了,这些历史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懂了:斯大林大量出口粮食造成的乌克兰大饥荒;还有当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你说,这关系能好吗?克里米亚地区作为俄罗斯的出海口,一向是俄乌关系的导火索,这次俄罗斯一手导演了克里米亚公投“脱乌”,再加上这个一向亲美的波罗申科推波助澜想跟美爹邀宠,这次的冲突,可以说是一点也不忽然了。

(图:基辅罗斯、乌克兰大饥荒纪念)


第七年蝉



塘坳美如画


俄罗斯和乌克兰现在的关系闹得非常僵,以至于让人们无法想象这是曾经合并了数百年之久的两个邻国。确实在历史上俄罗斯和乌克兰合并的时间非常长,即使在苏联解体之后,双方也一度保持很好的关系,但是现在两国已经反目,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西方国家操纵的影响之外,也有两家各自的利益问题掺杂在里面。

另外由于科赤海峡的军事冲突的发生,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张,乌克兰在没有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援之后,自己开始举行军演,试射导弹,忙的不亦乐乎。而俄罗斯面对美国及西方的压力,增兵俄乌边境,部署导弹战机,大秀肌肉。警告其它国家,战斗民族不是好惹的。




11月日,乌克兰又宣布,不久将派军舰继续通过科赤海峡,以阻止俄罗斯全面控制亚速海。

这是因为美国及北约现在不仅口头支持乌克兰,而且有所行动了,所以乌克兰“胆”也肥了,腰杆子也硬起来了, 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和保护会让俄罗斯变得更加冲动,也会对乌克兰更加敌视。和邻国保持敌对甚至是战争的状态,这对于一个国际的内政、外交和经济都会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这就是乌克兰在作,不作就不会死。真的把北极熊惹急了,一个巴掌拍下去,够乌克兰缓几年的!



风雨兼程170983658


首先,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不是突然闹起来的,由于两国历史积怨常常纷争不断。不过发生在11月25日的俄罗斯武力扣留乌克兰舰船事件,标志着俄乌冲突升级了。

据俄媒体公布的证据,俄罗斯边防局发现了乌克兰舰船并要求检查时,乌方没有理会并进行了机动,俄方在随后的处置中使用了武力将其扣留。俄罗斯在扣押的船只上发现了武器和情报人员,并据乌克兰舰船人员的口供,他们是故意的!


俄罗斯一直认为乌克兰在挑衅!而乌克兰却一直没有公布这次事件的原因。

所以,只能解读为乌克兰在发泄不满,故意制造热点。

因为在乌克兰看来,克里米亚事件让自己被耍的感觉。一方面,美国为首的北约没有做到承诺的保持乌克兰领土完整,只是在经济上制裁俄罗斯,并没有替乌克兰讨“公道”。另一方面俄罗斯也没有履行“俄乌友好条约”的支持双方领土完整。

(这次飞越刻赤海峡的OC-135侦察机)

刻赤海峡冲突后,美国象征性的派遣舰机来做做“航行自由”的样子,北约对乌克兰的“出兵请求”置之不理。

后续的乌克兰肯定还会做出继续闹的姿态。因为他想入北约,北约也想努力的拉拢他打压俄罗斯;乌克兰往北约的道路上每走一步,俄罗斯都会做出相应的报复。

俄方还指责波罗申科是在为明年的大选故意制造紧张气氛,以获得民意的支持度。

不管以何种方式,乌克兰还会继续制造“热点”,传达乌克兰的“诉求”。


LL弯弯


其实他们一直都在闹,只不过这回闹的比较大一些,自从波罗申科当选总统之后,他们就注定会闹了,波罗申科的主张一直是把乌克兰往美国和北约靠拢的,那就是走向俄罗斯的对立面,那俄罗斯能干吗?收复克里米亚,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在加上现在乌克兰大选就要临近,波罗申科为了能连任,也得向俄罗斯放出强硬的态度来,这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那就会越闹越大了。


来自火星的观察员


在叙利亚局势对美严重不利的时候,乌克兰在美国挑唆下,制造事端,妄图开辟第二个冲突地区,使俄罗斯首尾难顾。

美国正在开辟第三个冲突地区科索沃,围堵俄罗斯。估计欧盟会反对。


周生世界观


最主要问题就是利益问题。乌克兰和俄罗斯针对赤海峡的争分是地区政治影响和利益争纷问题。

1.赤海峡是俄罗斯进出黑海的唯一海上通到,也是相对安全的内海港,俄罗斯绝不会轻易放弃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影响,只要有军事力量存在才能保证他的经济利益。

2.赤海峡争分是乌克兰利用地区紧张来扩大其国际话语权,争取北约援助的政治筹码,所以乌克兰有意制造但又不希望其紧张形式扩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