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领着大衣为何不穿袖子?

ee-超Lz


观察的挺仔细的,无论是在近代的照片还是在很多演绎的电视剧中,很多国民党的将领都是披着一件大衣,而这些大衣恰恰都是有袖子的,但是几乎没有人会正儿八经的用手套在里面穿着,正是因为这样不穿着,反而更加的体现出了那时候的军人的气质,看上去也是威风凛凛,给人一种走路带风的感觉。



很多人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蒋也喜欢这么穿,所以下面的人也就跟着这样穿了,对于蒋介石大家应该也不陌生,这样披着衣服而不穿的操作就是蒋介石发明的,手下也发现这样的方式很不错,不仅帅气还很方便,出门在外的时候可以直接披着挡挡风御御寒,回到室内就可以立刻脱下然后挂上,方便省事。



那么蒋介石又是因为什么而有了这样的一番操作呢?也是因为蒋介石看到了外国友人才学会的,早年的蒋介石虽然没有后来那么大的影响力,但是在此之前也是很厉害的一个角色,所以就有机会去接待外国人,而当时真好有这么一次,那位外国人是一位英国人,他的身上披这一件英式黑色披风,当时的蒋介石也被雷到了,怎么可以这么拉风?




但是蒋介石本人却不好出面去找人定制这样的披风,而当时同行的妻子陈洁正好又感受到了蒋介石对那位外国友人身上的披风的喜爱,于是就默默的托那位英国友人为蒋介石定制了一套,后来蒋介石收到披风之后喜爱的不行,更是珍爱不已,只有在重要的场合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披着,所以这才有了在很多的老照片中蒋介石披着披风的照片。




久而久之,后来的蒋介石称为了国民党的首领,而部下的将领也受到了蒋介石的影响,就慢慢的也开始了这样威风八面的操作,而且当时的蒋介石对于军队要求很高,所以巡视或者参观的时候如果可以看到所在的军队的将领也能和他一样披着披风的话,从第一印象上就是一种重视的态度,所以才会有了后来国军很多将领披着衣服而不穿的事情了。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在观看影视剧时,有心的朋友们总会发现,国民党将领们时常会披着一件军大衣,看起来威风凌凌,气度不凡,构成了那个年代鲜明独特的时尚标签。其实,国民党军官的这种时髦风潮源起于他们的委员长蒋介石的着装喜好。

(蒋介石着大衣)

当年,蒋介石还是国民党黄埔军校的校长,他和第三任妻子陈洁如一起去香港游玩,受到了香港督察的热烈欢迎。当时,督察身上披了一件黑色的披风,看起来气宇轩昂,帅气的着装深深地吸引了蒋介石的注意,席间,他不时将瞥向这件披风。虽然蒋介石咩说什么,但妻子陈洁如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离港之时,她将蒋介石的身形尺寸告知了督察,拜托他帮忙为丈夫定做一件披风。

(蒋介石陈洁如)

后来,蒋介石收到这件披风,简直爱不释手,每每有重要场合,他都会着这件披风出席,看起来精神抖擞、威严有加,甚至跟陈洁如离婚之后,他都一直收藏着这件披风。

古语云,上有所好,下必投之,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看到蒋委员长身着的披风,国民党内部的军官们纷纷效仿,一是投其所好,可以无形中增进自己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为自己晋升创造机会;二是蒋介石这个人对仪表非常重视,穿一身披风,既显得威风、严肃,又不失干练整洁,可以提升自己在蒋介石心中的印象;三是披风的确很帅,而且自带身份象征,追逐时尚潮流是大部分人的本能。

(张灵甫披风:符合经典的传播学现象)

后来,为了与蒋委员长区别身份,加上披风比较单薄,因而为了御寒,同时又保证风度不打折,披军大衣就成了国民党内部军官们的最佳选择。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国民党将领着大衣而不穿袖子。其实,这种时尚潮流很经典,到我们现在都不过时。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军大衣,小的时候见过,真的是特别厚啊。

自己爷爷曾经是国民党的一名军官,后来48年的时候跟随部队起义了,加入了我党干革命,家里还有爷爷以前在国军时候的照片。

那件军大衣真是特别厚实,不过是建国以后发的,我记得以前爷爷偶尔出去会披一下,确实不用套袖子,因为它又长又厚,这样披着足够保暖了。还有一点就是军大衣版型特别规整,袖子就是直挺挺的垂下来,那么厚的衣服如果穿袖子,双臂下垂的时候无所谓,一旦抬个胳膊弯下双肘啥的,袖子肘关节部位就会紧绷,十分难受。而且那衣服在家里肯定是脱下来的,太厚重穿上穿下不方便。

今天看到题目,想起自己爷爷披大衣的情景,以前只觉得披大衣方便,现在这么一想或许还真有可能是以前遗留的习惯呢。现在影视作品里好多国民党将领披大衣,印象最深的就是著名的帅哥将领张灵甫,大衣一披,说不出的英明神武。看看李幼斌老师饰演的张灵甫。


至于为什么那么多国民党将领喜欢披大衣,我觉得主要还是蒋介石起的头。蒋介石出身算不上多么好,但是对于穿衣什么的特别讲究,他的夫人宋美龄是大名媛还留过洋,蒋介石在穿衣打扮上自然不能随便。除了正式的服装之外,蒋介石似乎特别钟爱斗篷,确实,一件斗篷可以让人平添几丝飘逸潇洒之态。而且实际上,张学良也会经常以斗篷形象示人。

既然老大钟爱的东西,下面的人当然要效仿,不过一般的军官将领由于工作职位关系,平日里穿好衣服再加个斗篷肯定不方便,想象一下各个军官都穿斗篷呼来呼去的场景。但是斗篷不穿,军大衣脱去袖子再穿,照样可以穿出斗篷的潇洒飘逸。于是乎,一般军官将领之间也就流行披大衣了。这种景象,其实很正常,今天开会报告什么的,好多人也不再西装革履了,而是特别喜欢穿个夹克,原因不言而喻。


一览众河小


我们在看抗日战争和各种民国的老照片、影视作品时,总会发现很多国民党将领的身上经常披着一件大衣,这些大衣都是有袖子的,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一位将领会将手穿进袖子里面正常的穿,他们将大衣当成了披风,非常潇洒的披在了自己的肩上,看起来威风帅气极了。

为什么国民党的将领不能好好的穿大衣呢?这里面的原因牵涉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对披风斗篷有着异于常人的热爱,所以在上行下效中,从蒋介石开始,整个国民党的部队都开始流行起来了披风、斗篷的潮流。

在蒋介石的影响下,很多的国民党高级军官都披上了威风凛凛的斗篷,因为在冬天斗篷材质单薄并不能御寒,于是在专门的定制下,出现了能代替斗篷的国民党军大衣,在冬天寒冷的时候,国民党的军官们披着这些大衣既能保持自己潇洒的气质,又能抵御严寒,简直可以说的上是两全其美。


蒋介石与陈洁如的故事,以及他对披风斗篷的最初热爱

说起蒋介石对披风斗篷的热爱,我们还得从他还没有登上权力顶峰前说起。

当时的蒋介石还没有和宋美龄结婚,他还只是黄埔军校的校长,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但是在当时整个中国却还不是那最顶峰的那几个人。

有一天他带着他的第三任妻子陈洁如前往了香港游玩参观。


蒋介石当时毕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所以他受到了香港督察的亲自接待,蒋介石带领陈洁如来到了香港督察的家中做客。

这位香港督察是位英国人,蒋介石在看到香港督察身上披着的一件英式黑色披风时,他的眼中放出了异样的光芒,他好像看到了什么珍宝一样,视线一直不能从督察身上的披风挪开。

(罗斯福身上的英式斗篷披风)

当时蒋介石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他的异样却被他的妻子陈洁如感受到了。

所以在离开香港前,她瞒着蒋介石偷偷把蒋介石的穿衣尺码告诉了香港督察,请求香港督察为蒋介石制定了一件披风。

在回到内地后,蒋介石继续投入了他的事业中,而在不久后一件从香港邮递而来的礼物却让蒋介石激跃不已。

在陈洁如的日记中记载,蒋介石拿到披风时简直像极了一个拿到了自己最心爱礼物的孩子,蒋介石穿上这件披风后,他非常高兴的在房间中穿行来去,步子迈得非常大,神气威风极了,整个人的感觉都开始变了。

当时蒋介石的脸上难掩喜色,他对妻子的知心非常感动。

他声称自己将来会一直穿着这件披风,而当自己披着这件披风的时候,就相当于陈洁如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自己会将这件斗篷当成爱的信物,时刻凝聚着对陈洁如的爱意。

后来蒋介石因为要借助宋美龄的政治与经济潜力,不得不接受了宋美龄的要求,和他的三位妻子包括陈洁如离婚了。

虽然蒋介石已经和陈洁如离婚,但在他往后的人生岁月中,他都一直披着这件陈洁如送给他的披风。


虽然在后来他的身份已经贵为一国之首,就算定制出千百条披风也不是问题,但是作为爱情见证的这件披风却是最独特的一条,一直陪伴在蒋介石的身边。

虽然在上面大多数涉及到了蒋介石对他前妻的感情,但是我们从其中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蒋介石对披风的热爱程度,在蒋介石的心中对披风有着我们所无法想象的痴迷热爱。

蒋介石对斗篷的热爱在手下部队中所带来的风尚潮流

当手下人看到蒋介石出入各种场合、身着军装的时候总会披着一件黑色斗篷时,他们怀揣着对蒋介石的敬意以及崇拜很快就想到了效仿,所以各种各样的披风斗逢以及斗篷式的大衣就渐渐出现在了国民党各大高级将领身上。


蒋介石是一个对军姿仪容非常看重的人,他参观自己手下的军队时,虽不能完全要求帅气,但却一定要干净整齐。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在参观陈明仁手下部队时,正因为这样的问题,跟陈明仁生起了气来。

当时陈明仁因为消息的不对等,并没有及时的参见蒋介石,这件事情首先就在蒋介石的心中埋下了不满的种子。

最后他看到了陈明仁手下部队的衣服破破烂烂、脏乱之极,所以在召见陈明仁的时候,拿这件事情责备起了陈明仁,最后二人发生了冲突,蒋介石就将陈明仁的官职给撤了。

从这方面来说,军队的穿着对蒋介石有着很重大的意义,而如果蒋介石在参观军队的时候,看到接见自己的将领都披着威风凛凛的斗篷或者大衣时,那他必然就会首先在感官上对这支军队感到满意,第一时间给这支军队打下良好的印象分,而将领们得到蒋介石的满意自然就会开心无比,以至于对未来的晋升都有着一定的好处。


所以说国民党的将领穿大衣不穿袖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模仿了披风斗篷的形制,我觉得这些斗篷并不仅仅只是符合了蒋介石自己个人的审美观,这些大衣、斗篷即便放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来看,都仍然非常美观威风,从这方面来看,蒋介石与希特勒是有些类似的,他们都极力的追求着军装的美观,在纳粹军队拥有了世界上最帅气军装的同时,蒋介石的军队在军装美观的道路上同样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孤客生


孙中山是萝莉控,其实蒋介石也是!1918年把妹达人蒋介石31岁时,吃着锅里的毛福梅,看着碗里的才12岁的陈洁如(1906.8.26-1971.1.21)。为了取到陈洁如,老蒋可是绞尽脑汁,说尽了情话,立尽了誓言,保证与毛福梅、姚冶诚离婚,甚至还是国家的名义的来求爱。如果拒绝,那她就是不爱国,这老蒋太“坏”了。

1912年的信。你爱国吗?如果爱国,就不会只想自己,就不会吝啬给予一位国家的革命者些许的快乐。若继续拒绝同我谈话或减免,你将严重影响这位革命者高昂的士气和精神。(我将我的心,置于你的裙边之下。1920年

1921年12月5日,34岁的蒋介石终于娶了15岁的陈洁如,媒人是张静江。1923年冬,在广州的老蒋和陈洁如邀请桂军总司令刘震寰去香港玩玩。为什么老蒋请去玩啊?因为刘震寰为孙中山驱逐了陈炯明。老蒋此行就是跟刘震寰套近乎。他们住在了蒋介石的朋友富商李时敏家中。李时敏的父亲李博曾赞助孙文革命,说起来都是朋友。

我们是人情社会,有朋友好办事。李时敏跟香港督察布瑞南是好友。他招呼一声,在边防安检上大开绿灯——免检。由此,蒋介石认识了布瑞南。而布瑞南身着黑色斗篷大衣,喜欢看美女的老蒋,这时看着黑色斗篷入迷。17岁的陈洁如要给老蒋一个惊喜。



回到广州不久,陈洁如拿出了同款斗篷,当做礼物送给了蒋介石。他竟然孩子般的兴奋,陈洁如更是开心,因为自己的付出让“真命天子”喜出望外。为什么蒋介石钟情于欧美斗篷呢?可不只是斗篷很酷很帅那么简单。这得从1922年说起。



1922年12月,蒋介石首次邂逅了宋美龄。从见面的第一眼,他就爱上了她。老蒋在酝酿一盘大棋,他爱宋美龄原因有三:首先是孙中山(为权),其次是宋嘉树(为钱),最后是宋美龄(相貌)。其实在相貌上宋美龄和陈洁如不分上下。大概是他们初见,宋美龄穿的是斗篷吧。



蒋介石为了宋美龄真是跟毛福梅、姚冶诚离婚,而让陈洁如赴美“充电”。陈洁如在蒋介石的毒誓下,半信半疑半喜半忧的离开。这就为蒋介石全身心追求宋美龄提供了便利。蒋介石本来很传统还有点侠士(帮派)味道。为了事业和爱情,他对宋美龄的条件一一答应。甚至为此信了基督教,穿斗篷在福垊看来也是讨好宋美龄。



其实说是无袖,袖口还是有的。这跟我国传统的披风很大不同。明清的披风就是褙子(背子),这是有袖的披风。福垊喜欢传统,特别喜欢将军系的披风,看着超级帅。比这个斗篷好看多了。斗篷和披风的区别看下图。



为什么国民党喜欢无袖的斗篷?除了斗篷方便、酷帅最大的原因还是跟风。穿蒋介石一样的衣服,会博得蒋介石的好感。而且对下还有一种自己是“蒋介石”的错觉和渴望。正是这种原因,才使国民党的斗篷风靡一时。


福垊


国民党将领所穿并不是大衣,而是黄棕色斜纹呢斗篷,这是当时国民党德式师高级军官特别装备的军装。1935年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将军作为蒋介石的第四任军事顾问来到中国,帮助蒋介石训练整编了20个师,被称为德式师,这20个师算的上近代中国最现代化的陆军了。

德式师的武器装备全部按照德国的最新装备配置,军服等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设计。其中军官配发呢军装和呢大衣,而高级军官还特配斗篷以此凸显身份。而这种斗篷是蒋介石的最爱,在北伐期间蒋介石就时常身着外黑里红斗篷检阅军队、巡视战场。蒋介石之所以喜欢斗篷,一来是因为在战场上可以避风挡雨,二来是能展现出军人的威武干练的精神,所以大力在军中推广。这种斗篷其实在作战中并不实用,军官只是在非战时(如阅兵、参会等情况)才会穿着,以彰显身份。

当时德式师的军服分为三种:春秋季畏黄绿色驼绒夹衣,夏季为草绿色卡其布衫裤,冬季为棉军服。样式仍然是中山装式。士兵穿黑面胶底鞋,普通军官长裤穿黑皮鞋,只有高级军官才会配发高筒皮靴。


老照片


国民党将领着大衣不穿袖子,主要原因有:

1.方便,军大衣过于厚重,将领军务繁忙,一会儿开会,一会儿视察阵地......频繁的穿梭于室内室外,这样的话,来回穿脱大衣就会很不方便,所幸只好披着了

2.显示身份,既然是将领,那就不同于一般的士兵,大衣披着穿比套进去穿更有气场,也更能体现出将领的威严。而且将领后面一般都跟着秘书的,披上大衣和拿下大衣基本上不用自己动手,放在今天说,这就叫“范儿”

其实不光将领,放到今天,披着大衣也会显得很有气场,因为我本身就是从事西装大衣等正装定制的,所以找一张正装披大衣的图你看看是不是很有“范儿”

有气场吧

3.效仿作用,蒋介石就是十分喜欢这么穿,不过他那就不是大衣了,而应该称作披风或是大氅。传闻蒋介石在香港时,被督查布瑞南先生身披一件全身无袖深色呢质大氅所吸引,蒋介石显然是被这件别具风味的大氅给迷住了。随后,他悄然向陈洁如提了两次,夸赞这种大氅别致、神气,披在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和风度。而后就是我们在电视上常见的披着黑色呢质披风的蒋介石形象了。领导这样穿,那下属们将领们自然要效仿,虽然军大衣代替披风,但是披着穿的将领范儿还是有的。


CotteYolan


看着蛮舒服的



变色龙是认真的


因为又防寒又帅啊。与其说将领们不穿袖子,不如说他们一直将大衣当做披风而已。而国民党将领对斗篷或者披风的热爱,完全出自于对蒋介石的效仿。这种感觉就像当时的纳粹纷纷学习希特勒剃一小撮卫生胡一样。

其实可以想象一下,在军列之中一个将领的身影如何凸显出来,能够让士兵们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嗯,这个人不一样。靠颜值和气场是比较难的,主要还是靠着装。穿着披风给人一种走路带风的感觉,蒋介石第一次在香港看到香港警局的督察布瑞南身穿的毛呢披风时就十分神往,多看了两眼。他还在当时还是他老婆的陈洁如面前多次提到这件深色呢质大氅,说它足够神气、别致。

丈夫的小心思怎么会逃过陈洁如的眼,在和蒋介石离开香港的时候,她偷偷去找了招待他们的好友李时敏,请他找香港的裁缝师傅给蒋介石也做一件一样的。李时敏爽快答应,陈洁如也将此时默默藏在心中,没有告诉蒋介石。

当蒋介石正在广州准备着去俄罗斯的考察行动之时,这件披风恰巧邮寄到了蒋介石在广州所住的旅馆之中。这是一件相当考究的披风,不仅仅面料奢侈,领子上还镶嵌这金丝绒边。后来陈洁如回忆那天蒋介石看到披风时的样子,说蒋介石十分开心,穿着它走来走去还在镜子前照了好久,像一个孩子一般。

陈洁如如是写着:蒋介石此前从未因为一件衣服高兴成这样,他并不关注衣服的质地或者裁剪,他只是看中这件披风的与众不同,在穿上这件披风之后,蒋介石脸上露出了无法言状的喜悦。

蒋介石来到了俄罗斯,还频繁给陈洁如写信,附上的照片都是身穿披风的潇洒模样。后来在很多的重要场合,蒋介石都会披着这身披风。但是这身见证这陈洁如悉心和爱意的披风,却始终没有保住他们的婚姻。陈洁如被一身贵族光环的宋小姐取而代之,成为了这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可笑陈洁如离开了蒋介石,但是蒋介石对披风的热爱却依旧专一。后来他又有了一件标志性的黑色披风,是他的侍从室专门委托南京的军服店制作的。蒋介石对自己的装容要求颇高,对于他手下的将领也是要求严格。渐渐的,国民党的将领也有了身披披风的习惯,后来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军装之中也配备了整齐的黄棕色斗篷。


木剑温不胜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国民党的将领们身披着大衣,威风凛凛,那样子帅呆了。可是大衣明明有袖子,他们却不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仿效蒋介石

蒋介石给我们的印象是,经常身着军装,披着一件无袖的黑色披风,手柱着一根拐杖。据说,他这件披风是第三位夫人陈洁如送给他的。

1923年,蒋介石受朋友李时敏的邀约,带着陈洁如到香港旅游,他无意间看到,督察布瑞南先生身上披着一件无袖深色呢质大氅,蒋介石马上被这件别具风味的大氅给迷住了。

随后,他私下向陈洁如提了两次,称赞这种大氅别致、神气,披在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和风度。

于是,细心的陈洁如悄悄地恳请李时敏先生,让香港的裁缝给蒋介石做一件,与布瑞南督察同样的大氅。

后来,蒋介石收到大氅后,兴奋异常,对知心的妻子非常感激,声称自己将来会一直穿着这件披风,因为这相当于陈洁如陪伴在自己的身边,这件斗篷是他俩的爱情信物。

可惜的是,蒋介石最终还是和陈洁如离婚了,但是这件见证爱情的大氅,蒋介石却时常披在身上。

蒋介石披着斗篷的帅气形象,很快就在部队中引领了时尚潮流。一些精明的军官便仿效了起来。

原来,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名片效应”,说的是如果自己与对方有相同的爱好,相同的价值观,就会使对方感觉到很亲切,从而很快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显得更加亲近。

人都有从众心理,军官们为了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提拔,于是有样学样,全都跟风披上了披风斗篷或斗篷大衣。

二、显示地位

古代的大将上战场都披着战袍,骑着骏马驰骋疆场的样子很是威风。

每个人心里面多少都有一点英雄情结,军官们披着大衣,就仿佛自己是英雄,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顿时觉得信心百倍,指挥作战更加得心应手。

而且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国民党军队的军官基本上都有这么一个习惯,从室外进入室内后,自己的警卫或秘书都会主动站在军官的背后,军官双肩一耸,身后的人手一接,把大衣整理好,找个地方挂起来。

有人服侍的感觉真棒!既显示了自己的地位和领导风范,也让手下的人对自己更加敬畏。所以说,将领们都喜欢披着大衣。

三、方便穿脱

披着大衣既可以防尘、防风,还能增加颜值,为自己装扮加分,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穿脱自如。

作为高级军官,随时需要考虑被暗杀,要躲避,要随时投入战斗中,穿着大衣笨重,反应迟缓,披着的话随时可以甩开袖子的束缚,掏枪自卫或者逃避。

四、统一军容

蒋介石对军队的仪容仪表要求很高,极力追求军装的统一和美观,希望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因此,他对服装不整洁的军队会产生很大的偏见。如:1941年,蒋介石在西山发现陈明仁的部队衣着破烂,军容不整,认为有损中央军的威严,便将陈明仁叫来训了一通,还将他降职处理。

后来蒋介石发现在自己的影响下,很多高级军官都披上了威风凛凛的斗篷,但是斗篷材质单薄,在冬天并不能御寒。

于是下令专门定制了能代替斗篷的国民党军大衣,在寒冷的季节,军官们披着这些军大衣既能保持自己潇洒的风度,又能抵御严寒,重要的是能够统一军容,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由此可见,身披大衣好好多多,既美观又实用,又满足心理需求,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