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被欺负,要教他还手吗?

孩在闹我在笑


你要看是什么样的孩子。

如果男孩子,我会教他保护自己。一个男孩子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以后如何保护自己的爱人家人?

如果是女孩子,一,我会教她自我保护,二我会去保护她,她需要保护,天经地义。

昨天,我家唯一的小公主回来,被奶奶训了一顿。我说怎么了?我妈妈她奶奶说,我去接她,等了好半天也没出来,吓得我到处找,还以为丢了呢。后来问同学才知道没写完作业在教室里写作业呢。这孩子怎么没记性呢?

我家的女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悄悄的哭。我问,怎么了,宝宝。为什么其他同学都写完作业你没写完呢?她说:有同学欺侮我,不让我写,给我闹。我问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她说是男孩子。我家女孩子上五年级,年龄要比其他同学小一点。不自夸的讲,我家女孩子长得很出众。

“他为什么欺侮你?和其他同学闹吗?”

“他就是欺侮我,我写作业的时候和我闹,我说他也不听,我告诉老师老师说他也不听……”边说边哭。一副无助的样子。

“宝宝,如果他再欺侮你,你告诉姑姑,姑姑去找他去。不要害怕,不行我去找老师,找校长,不能让我家宝宝受欺侮!”我表现很生气的说。

小姑娘竟然欣喜的看着我,一副有底气的样子。恰好这时,她的哥哥,我十三岁的儿子回家。我看着她哥哥说:他要是再欺侮你,你告诉他我让我哥来找你!

小丫头看了哥哥一眼,看了我一眼,不再哭。不一会,竟然很高兴的帮着收拾桌子,拿吃饭的碗筷。

而她的奶奶也在吃饭的时候给她夹菜。因为我对她奶奶我妈妈说,孩子在外面受了欺侮,要给他足够的后盾,不要再训她了,训没了她的自信心,更让人欺侮了。

在外面受了欺侮,该不该还回去,我觉得:该。不管是什么情况,父母或者长辈不要武断的去训自己的孩子“找事”或者“无能”。而是应该先站在他这一边,告诉他他不孤独,即便是他错了,也要让他自己去认识错误,而不是主观直入的去训他或者无原则的保护他。


北纬37度女性


朋友的女儿,跟我女儿差不多大,都只有5岁,两家关系都不错,所以经常走动,朋友家的孩子也经常来我们家玩,我们夫妻俩也特别喜欢这个小女孩儿。


有一次两个小女孩儿,一起看电视,朋友的女儿坐在了我们沙发的靠背上面,我女儿也学着坐了上去,朋友的女儿就把我女儿一把推了下去,脸磕在了茶几棱上,孩子疼的哇哇直哭。当时我非常生气,但是处于礼貌,我没发火儿,只是哄自己女儿。


还有一次,朋友带着她女儿,跟我们一家出去玩,本来很开心,临近回家的时候,朋友女儿坐在了副驾的座位上,我女儿也凑了上去,结果朋友女儿一脚把我女儿踢下了车,当时我忍无可忍,我一把把朋友的女儿拽出了车,教女儿跟她打架。最后不欢而散了,至今,我都不觉得自己做的过分。

从那以后的日子,我就教孩子,若遭到欺负,就一定要毫不畏惧地还击。


12楼下梨花


我儿子小班中班时经常被比他小的欺负,有时他会还手,但邻居家的小孩就找我告状,碍于是别人家的小孩,我也只能说自己儿子,还有个是亲戚家的中午都在我那比他大1岁半,晚上放学了他家人才来接,也经常吵架,有时偷偷的用指甲掐我我儿子,我说我儿子的时候他也在那吼我儿子,由于她大人不在我那我也只能让我儿子让让她,后来在学校里我儿子脸上经常有抓痕,还有铅笔划的很深的印子,我问他,他不说。后来我反思了自己,第二学期我给我亲戚说我小的再学走路了,我忙不过来,叫他们自接送,同学打我儿子我就告诉他打回去,除了眼睛和胯下,其他地方不怕,现在已经大班了虽然比以前好多了,别人丢他的书笔抢他东西他晓得反抗了,但是还是有点胆小怕事,别人打也不敢打别人,只是说他是坏娃娃。看完我的经历你应该自己心中有数了吧!


108好汗


我家宝宝在学前班的时候有一个小男生老喜欢招惹她,每次都惹的我家宝宝很生气,她说告诉了老师,老师批评那个小男孩也不管用。有天回来我看见脸上有一道红印,女儿说是那个小男生抓的,我马上拿手机拍下来私信发给老师了,请老师解释一下并且关注,老师也挺积极反馈的。随后我加了那孩子母亲的微信,沟通了这件事。对方家长也挺客气先道了歉,说回去问下孩子是怎么回事,并且说她家儿子刚剪了指甲应该不会挠这么厉害,我说我们先跟孩子和老师再分别落实一下情况吧。第二天男孩母亲微信我正式道歉了,说回去问了孩子承认确实是他挠的。从那以后那孩子再也没惹过我家宝宝。我觉得还是要看家长的态度,如果你维护孩子的立场和态度非常坚决,无论是老师还是对方家长都会有所忌惮,知道放任下去他们也会承担责任和成本的。如果你不坚持或者觉得太较真不好意思,那老师或者对方家长可能也就乐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枫红枫红


孩子被同学欺负,作为家长我们很担心。

一类是教孩子打回去,另一类是给孩子讲道理,不让孩子打回去。

作为家长,孩子需要自己的社交能力。

发生这样的事情,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打回去?万一打不过咋办呢?在挨一顿?

发生矛盾,第一我们先警告。如果动手了,我们再打不过对方的时候,让孩子先选择逃跑或者向老师反映情况。父母也多和孩子沟通。父母也应该多和孩子老师去沟通。 (这种行为只适合幼儿或者小学)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容忍对方一次、两次的欺负我们的孩子。但是如果是经常欺负的话,我们作为父母也要进行反抗。 可以向对方孩子父母进行谈话,如果对方还是不管不顾,不讲理。那我们可以适当的训斥。但切记不能动手!


小衔育儿


说一下我家女儿的真实经历吧

我姑娘今年九月份上的小学,因为种种原因吧,她是第二批入学的,也就是她分到班级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已经上了好几天课了,所以刚去就让她坐到了班级的最后面,她前面是一个比她长得高壮的小男生。在上学十天左右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她就哭了,说不想去上学了,我问她原因,她说前桌的同学总欺负她、骂人、还威胁她要打她。我说那你告诉老师了吗,她说没有,不敢跟老师说。我就问她小男孩的名字,然后说你勇敢点跟老师说一下,看看老师怎么说,或者你跟那个同学说一下,他要是在欺负你,你就要告诉老师和家长了,她说我试试吧,然后就走了。她走之后我就在班级群里单独加了那个男同学的家长微信,然后把情况跟他家长心平气和说了一下,男同学家长比较明事理,跟我道歉,然后说会在晚上跟孩子说这个事情。晚上回来我就问我姑娘你和老师和那个男同学说没说啊,她说没敢和老师说,和同学说了在欺负我就要找家长了,他还是骂我了,我说那明天看看结果再说。第二天放学孩子特别高兴,我说你今天怎么这么开心,她说那个同学跟我道歉了,还说要和我成为好朋友。她到现在也不知道我找那位同学的家长,一直以为是自己沟通的结果,现在有什么事都是自己先跟人家说,解决不了了再来找我,你可以试试这个办法,既不打击孩子积极性,又不会有暴力的倾向。


小方方方14


在年幼的孩子群体活动中,小打小闹的碰碰撞撞,相互之间的戏耍追打,胆小老实的孩子可能受到的冲击率高一些。但在孩子们无瑕的心里还没有欺负和被欺负的摡念。他们只有打和被打的感觉,哭与不哭的情节。三分钟不到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又玩到一堆了。像这种情况,孩子们只要没有严重的伤痕,大人们就不要紧张兮兮追究到底。更不要小题大作的一定要教孩子打回来。

在大孩子群体中就存在目的性的打架闹事了。孩子们有了输赢和强弱之别。如何不让孩子受欺负是父母最纠结的问题。"孩子经常被欺负,要教他还手吗?一般情况下与家长老师协商,和平解决才是上策。一味的教孩子还手会恶化矛盾,留下后患 。





心如莲花173349538


孩子经常被欺负,有时家长很着急,本身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打人。现在被打了,那么要还手吗?

首先,即使孩子还手能打败对方,对方当时认输,并承诺不再欺负你。那么事情能这么简单解决当然很好,但是孩子也会养成了用武力解决事情的习惯,搞不定,打一架。另外,对方也会对被打的事情耿耿于怀,如果找到更厉害的朋友,可能会再一起挑战你。事情会变得更复杂,影响学些。

其次,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用武力,如果老师参与进来,批评了对方。若后续不能跟进处理,对方孩子受了批评,不会心甘情愿接受,会把怨气一股脑再返还给你,会再次受到欺负,并且威胁不能告诉老师。最好的是家长能协助孩子处理,去找对方孩子谈一下,并让对方知道,家长已了解情况,暂时并没有告诉老师,希望他不要再欺负同学。


心盏阳光




学会自我保护

人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的,这难免会出现磨擦和冲突。而人类群体,有强有弱,有恶有善,复杂之极。

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影响,就会慢慢的变化。有的小孩子胆小怯懦,有的却胆大凌厉,那么胆小的势必成为受欺负的对象。人善被人欺嘛!



这类胆小的孩子,会是经常被欺负的对象,而作为家长,就要教会孩子怎么保护自己。我会让他打回去,一来吓唬对方,免受更多的伤害,二来也能增加孩子的胆量和自信心。我觉得一味地忍让只有让孩子更胆小,更加受欺负。

正当防卫这个词不仅仅用于成人,小孩子也同样适用,受到欺负了,就要还回去,这个是在自我保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认为有什么错。

学会适应

孩子们不仅受欺负不能退缩,还要学会适应这样的环境。毕竟适应能力强,才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其中,而不至格格不入,受到不公正对待。

等将来走上社会也是一样,努力尽快适应新环境,适应与各色人等相处,才能不被排斥,不受挤兑,不被欺负。


青花欣悦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打回去或者忍了这么简单的~而且每个年龄段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一样的~

如果是比较小的孩子幼儿园左右,这个时候孩子正是建立物权意识的阶段,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总会想占为己有,难免会和其他小朋友产生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正确引导教育孩子,而被打的孩子通常也会有自己的问题,比如不自信~家长要问清楚孩子被打的缘由和经过,首先不要教育孩子暴力解决问题,可以先和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通过家长的良性沟通去引导孩子们自己解决两人之间的矛盾,引导孩子去道歉和原谅~

小学的孩子也可以这样引导!

再大一点,初中高中的孩子家长就更不提倡暴力,这个时候孩子的性格基本成型,如果是内敛的孩子你如果责备他为什么不打回去为什么会被人欺负反而会让孩子更不自信~还是弄清楚原因帮孩子分析引导孩子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之家长不要把本应该自己考虑的教育问题都推给孩子,问题出现了只有一句“让孩子打回去”这种最省事的方法是不行的~对孩子来说不容易,咱们大人说的信誓旦旦,但孩子也是有朋友圈子的~而这个圈子往往不是像成人的世界真的打回去就能解决问题的!

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关系到他们的三观认知和成长~

希望对您有用~

关于“打人的孩子”我们也有一期小漫画!欢迎观看~

看有趣有用育儿小漫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