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Pin小号


广义上的孩子的生长发育,除了身高(长)体重以及头围胸围外,还有孩子的大动作以及精细动作发育,口腔牙齿的问题。

狭义上的生长发育指的就是孩子的身高(长)和体重。

孩子的身高(长)体重也是家长对孩子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经常有妈妈在后台问我:菁妈,我的孩子为什么没有隔壁家的孩子长得高呀?

菁妈一般就会咨询双方父母的情况,然后我就会问他,你觉得姚明的女儿跟潘长江的女儿相比谁的女儿更有可能更高呢?家长立马明白我的意思了。

我说身长70%和遗传有关系,孩子的身高和父母的身高相关性是最大的。

除了身长,孩子有肥瘦,孩子牙齿长得早还是晚,孩子的头发多还是少,孩子走路早还是说话早这些都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除去占大头的遗传,还是30%和营养,环境,运动,睡觉等有关系,所以身高不太高的家长也不用气馁,还是30%的地方可以改变。

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可以改变的范围变得更好,家长需要从以下五点来做。

1、均衡的营养

均衡指的是不多也不少。一岁之前的孩子以奶为主,一天保证800毫升的奶量就可以保证孩子的基本营养需求。

1-3岁的孩子奶和食物都需要,一天的奶量在400-600毫升之间,而孩子的食物建议单独制作,不和大人的一起吃。

可以参照平衡膳食宝塔(网上查婴儿平衡膳食宝塔,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就可以找到相当年龄的食物量的需求)

2、充足的睡眠

有些做生意的家长没有带孩子,自己做生意到几点就几点带孩子回家睡觉,二三岁的孩子每天12点都不睡觉。一般这些孩子我们都发现长得很一般。

生长激素是一个夜生活的拥戴者,晚上分泌的激素是白天的四倍,所以晚上睡得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多么的重要。

3、适合的运动

我们的肌肉越使用越发达,我们的骨骼也要经常运动来锻炼才越长越长。从孩子出生后自己想办法把头抬稳就是一种运动。这后的翻身,坐,站,走都是一种运动。

而等孩子会走时运动的范围更广了,家长可以每天带孩子进行二到三个小时的户外运动。

4、减少疾病

给孩子打预防针,注意护理,防止孩子生病。因为孩子一旦生病事个生长发育就停止了,虽然生病好了孩子会慢慢追回来,但是如果经常生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是有不良影响的。

5、防止意外伤害

孩子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儿童意外伤害时有发生,有些意外伤害对儿童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有防范意识。

孩子是我们优秀基因的传承,想要自己的优秀的基因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就要注意上面的五点,均衡营养,充足睡眠,适合运动,减少疾病,防止意外。


菁妈育儿


据2009年在上海进行的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显示,上海地区6-18岁儿童少年矮小症的患病率为3.77%,可见矮小症是目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重要疾病之一。

那如何判定孩子是否矮小或生长缓慢?

临床上用标准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民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就可诊断为矮小症。

当然,还可通过身高生长曲线来判断,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以下,就可诊断为矮小症。

或可按公式:年龄×7+70(厘米)计算,若孩子身高低于此计算结果10厘米可判断为矮小。

需要强调的是,带孩子到医院接受必要的检查,让专科医生根据详细的资料和化验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引起儿童矮小的原因,最后确定治疗方案。

之前也提到过很多,导致孩子矮小的原因有很多,但不一定孩子长得矮就是真的矮小,就需要吃药。那这些到底要怎么区分呢?


一般来说,孩子真正的矮小都是病理性原因引起的

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也可以说是侏儒症。

这类孩子智力正常,出生身高正常,2-3岁生长减慢,学龄期年增长不足5厘米,如果不通过治疗,很多孩子长大后可能都长着娃娃脸,声音也是小孩声音。而且这类孩子骨龄延迟,外生殖器发育也小。

还有先天性甲状腺素激素缺乏症,也叫“呆小症”,

新生儿期一般为三超:过期产、巨大儿、生理性黄疸延迟;三少:少吃、少哭、少动;五低:体温低、哭声低、血压低、反应低、肌张力低。

儿童期就会出现:

如头大,皮肤干燥,发稀少,浮肿,眼距宽,舌体宽而厚、常伸出口外,淡漠;身材矮小,发育迟缓,智能低下,呆滞、反应迟钝,心律慢或心脏大,腹胀、便秘等。

真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开始身高增长加速、身材较高、最终可因骨龄提前闭合导致成年后身材矮小。

还有染色体疾病,比如特纳综合征;骨骼系统疾病,如软骨发育不全、先天性成骨不全、大骨节病等;小于胎龄儿,也可以说是宫内发育迟缓;特发性矮小;体制性生长发育延迟等等,

以上都属于病理性引起的矮小。

还有一些孩子身材也矮小,生长发育缓慢,医生一检查,生长激素都很正常,像这类的孩子一般都是暂时性矮小,是可以调节生活习性改变过来的。

因为一些孩子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比如过度抑郁、焦虑等可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生长缓慢。

还有生长发育阶段,孩子睡眠差,也会引起孩子暂时性长不高。因为生长激素是在深睡眠后合成和释放的,若睡眠不足可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高增长。

还有营养不良、偏食这些也会引起孩子身高矮小,平常饮食不规律,没有营养,喜欢吃垃圾食品,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合成、释放,抑制身高生长。

所以家长平常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身高,要杜绝这种暂时性矮小。

一般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相应的身高平均值,比如刚出身约为50厘米,第一年平均长20-25厘米,1-3岁,每年长8-10厘米,3岁后,每年5-7厘米,青春期时,男孩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可长15-25厘米;

而且每年的春季3-6个月之间是孩子生长最快的时候。

在这个时间段,孩子营养要跟上,睡眠要充足,户外运动必不可少,多带孩子出去玩玩,晒晒太阳,帮助钙的转化,比给孩子天天补钙要强。

总之,如果孩子身高出现问题,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看是暂时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育儿娱教


宝宝长个,和禾苗长高是一样道理。种禾苗需要施肥、浇水与阳光。

孩子长高需要食物、睡眠、睡眠与运动。

1⃣️,先说食物

它是能量的来源。也是构建孩子血肉之躯的原材料。需要我有主食,也需要肉蛋奶,它们在饮食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长期不好好吃饭,或者饮食少肉蛋奶的孩子,会影响长高。3岁以后的孩子容易缺钙,3岁后仍应该日常饮奶。

2⃣️,睡眠

成人怎么吃都不会长高,孩子却会。因为孩子体内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夜间熟睡时分泌的尤其多。所以,孩子是在熟睡时长个子的。如果长期晚睡,睡眠不足也影响身高。

3⃣️,运动

运动时刺激生长激素分泌,有利于成骨细胞合成,增强骨密度。尤其是弹跳类运动。

4⃣️,阳光

阳光刺激皮肤,促进体内自动合成vd,vd可促进钙沉积到骨骼里。如果缺vd,影响骨骼钙化,容易出现佝偻症,同时影响身高。

对于日照差、常见见不到太阳的地区或季节。可以适当给孩子补充vd


张仁凤营养师


1:遗传

2:营养

3:睡眠

4:其他


基地童装


遗传,营养,作息,环境气候,锻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