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里,福贵所有的亲人都走了,后半生又很凄惨,那么他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俊姐姐爱生活


活着是对生命的起码尊重。

活着最伟大的意义,就在于活着。

除了活着之外的所有意义,都是因为活着,才有意义。比如富贵,权势,成就。

这是自然界赋予生命的最基本的意义。所有的生物的活着,都基于这个意义。食草动物整天被食肉动物追着,仍然坚持不懈地活着,让状大着它们的种类。食肉动物相互之间的整天也在杀戮,其种族仍然活着。

都是基于这一生命的意义。

福贵也是一样。


教育瞎想


人生最痛苦的究竟是什么?

《活着》让人读到眼泪涟涟。

富贵可谓集人生之大悲者也:人生起起伏伏,家道一路败落,但这都不是最惨的。

最惨的,是亲人一个个离开自己:儿子给县长夫人献血却被抽光了血,女儿难产而死,妻子在失去儿女的打击下很快也离世,女婿干活出了事故惨死,小外孙吃豆子撑死了……

生活如此残酷,将哪怕一点点温情都从富贵的身边夺去。

到最后,只有一头老牛和他为伴。

这部小说痛苦始终占据着主旋律,满篇都是苦水。

人生最痛苦的是什么呢?

是富贵经历的这些吗?

似乎是,又似乎不是。

其实,当你读完了这篇小说,擦干了眼泪,还是该唱K唱K,该刷抖音刷抖音,你并不会觉得痛苦。

因为,那些痛苦发生在了别人(富贵)身上,而不是在我们自己身上。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认为自己不应该承受痛苦!

但现实,往往会给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谁都无法逃避痛苦!

当然,像小说里富贵那样的经历是极少见的。余华几乎把所有人的痛苦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他怎么看待这一切呢?

他最后说: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么些年.……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的平平常常,……”

佛说:诸行无常,诸漏皆苦

人的一生,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头百姓,都各有各的苦。

有身体的苦,有环境的苦,有遭遇的苦,有心灵的苦……

如何面对这一切呢?

有人悲观,有人乐观,其实,不论怎样,人只有短短一辈子。

如果把从宇宙诞生到现在的138亿年压缩成一年,人类的诞生只是新年钟声敲响前的14秒。

人类所有的荣耀、战争、文化、制度建立都在这短暂的14秒内。

从浩瀚的宇宙来看,人类的这点小小的悲喜又算得了什么呢?

为什么非要去寻找活着的意义呢?

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饮水君


我来回答。

对很多人而言,活着是不能思考其意义的,一思考,就得死。我大舅,打了一辈子光棍,放了一辈子羊,年轻时候还好一点,吃百家饭,有酒有肉的,比较滋润。五十以后,诸病缠身,尤其是腰腿疼最为明显,放羊也不利索了,也没人请他吃肉喝酒了,跟我三舅住在一起,生存状态可想而知。

有一天,他的隔壁吵架,眼看要打起来,我大舅是个热心人,上前劝架,没想到被吵架双方联合起来詈骂,我三舅妈出来,也骂他多管闲事,好像还推攘了几下,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晚上我大舅就上吊了,据邻居说,半夜还听到了他的哭声。

享年六十三岁。

后来我读了余华的《活着》,深有感触。福贵之所以一直活着,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想过活着的意义。就如我大舅从来没想过活着的意义一样。忽然有一天,他们开悟了,洞彻了,开始思考人生了,那么他们也就不想活着了。


唐风宋月


有个警察朋友,见多悲欢离合,说了一个他经历的故事。那时候他在乡镇派出所上班,辖区村里面一个男人报警说孩子丢了,出警到现场,男人四十多岁,普通农民,说带着儿子干农活,一转眼儿子不见了,儿子是弱智,十一岁,没上学。警察朋友仔细搜了一圈,发现农田旁边的河里飘着一只白球鞋,正好被河里树枝挂住才没淌走,男人说是他儿子的,朋友判断应该是溺水。随后调来打捞人员用滚钩在附近水域捞人,又把情况通报下游派出所。警察朋友到男人家里看了看,一个捡来的弱智老婆,一个卧床的老母亲,家徒四壁。一周后,男人儿子尸体在下游被发现,男人大哭着就要往河里跳,被警察朋友拼命拽住,男人接着坐在地上哭,一直哭到嗓子嘶哑哭不出来。没多久,男人弱智老婆和老母亲相继去世,男人孤零零的住在偏僻的瓦房里。年底派出所组织慰问贫困户,警察朋友带着几百块钱和米 油到男人家,男人呆呆的坐在家里,形容枯槁。警察朋友说一想起这个男人,就觉得有父母妻子孩子一家人、有牵挂的人、有人牵挂就够了,其他都是身外之物,只求将死之时,子女亲人围在身边送别。

所以看了活着,就好好珍惜生活吧,福贵在教我们浪子回头,在教我们要如蟑螂一样坚强活着


筱宇3290


余华的《活着》我看了两遍,因为是我姐推荐的,第一遍怕没有理解多,再看一遍。作为我还是不喜欢富贵的这种“活着”。富贵的“活着”让我想到一个人——是我娘亲乡下一个远房亲戚,我们都叫他“挖老山”舅舅(我也不知道为何这样叫),我们家经常接济他。他家特别穷,父母早亡,他有两个弟弟(更小的那个智力发育不好)。是他含辛茹苦把两个弟弟养大并给他们成家,他自己一辈子“光棍”无儿无女。大弟弟成家后就独立过自己的生活;小弟弟智力不好、又穷,所以娶回家的媳妇就智力更低下。他们的孩子大冬天都没有鞋穿,光着屁股到处跑。当“挖老山”舅舅年老了做不动活时,他的大弟弟也不多照看他,小弟弟一家“傻”,除了穷还是穷。他就是一直为了“活着”而“活着”直到最后死去。这种为“活着”而“活着”的人,在穷苦人家中多。他们都够勤奋,都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如果人多了像“富贵”类型活着的人,能推进人类的进步吗?“好死不如赖活”这句话我赞成一半。我还是更喜欢美国作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写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不管怎样,我觉得去思考“活着”的意义是我追求的。


凌寒独自开


真的不明白《活着》要表达什么,如果非要说出点什么的话,姑且就说富贵一直到小说的最后还活着吧!但真的不能理出富贵活着的意义!

年轻时,富二代,地主家有的是余粮,吃喝嫖赌无所不为,风云变幻,也是祖上阴德,土改前,把地和房产输给了龙二,龙二赢了他的财产也赢去了他的厄运。

富贵的爹因富贵败光家产,气走心,血上头,蹲在村头的厕所再没起来。

富贵改头换面,真正扛起一家之主的责任,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贵人福大命也大,愣是活了下来。这期间母亲撒手人寰,闺女因病致残。

富贵回到家,分得土地,好好干,还怕吃不饱饭?偏偏赶上天灾人祸,就是吃不上饭。苦挨挨,终于熬过去了!家珍身体又把病来患,一日不如一日,准备棺材板。又有庸医蛮干,抽干了友庆的血,富贵家里霜瓦片!

好日子算得见,家珍见好,凤霞嫁勤汉,幸福日子天天见。好景不常在,凤霞遇难产,留下苦根没娘管。二喜又当爹有当娘,苦根虽苦不孤单。老天再添不平事,二喜意外也追妻亡。

苦根跟随富贵生活,爷孙也算一家人。富贵总把苦根带在身边,偶一日,苦根闹饿,富贵煮豆给他吃,富贵下地干活,留苦根一个人在家吃豆,撑死了!

最后,只有富贵和一头老牛!

这就是活着,从头至尾一直压的喘不过气来!一根重担一根重担的往上压,一直到最后,这些都在心头,卸不掉!意义在哪?出路在哪?唯有富贵一人知道!


zxd68531433


富贵啊富贵,谁富谁贵?看过电视剧版的富贵,感觉富贵是个乐观的人 ,那么苦的日子,竟然可以乐观的活着。尤其是他儿子献血抽死了,他怕家人知道偷偷的把孩子埋了,一夜之间白了头发,还瞒着家人,直到他老婆问他,实在瞒不住了才说出来。这一段看的我眼泪直流,这样好的一个孩子就那么意外的走了,谁都受不了,但富贵却很平静的接受了,我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这个电视剧是我上初中时看的,感觉那个编辑很有水平,演员也有演技,十几年过去了,虽然暴露年龄,但是看了真的震撼人心,强烈推荐。找找图片。就是他年轻时扮演的富贵。演技派,真的真的演的好,不是现在的小鲜肉可以比的,那些邪魅狂娟的油腻微笑,想想就是一身鸡皮疙瘩。这个电视剧看了,没有视觉享受却有心理震荡,会有很多反思,感觉现在活在天堂。



皇后娘娘330


看过电影《活着》,这部电影给我很大的震撼,一个人的命运竟然能如此的跌宕起伏,最后又是那样的凄惨!故事中所有的亲人都先一步离开了主人公福贵,他依然活着。我认为他活着的意义,还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这部小说,我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来说明:

1.人生苦短。

纵观人的一生,是既痛苦又短暂。来到世上从啼哭那一声开始,也就是痛苦的开始。匆匆几十载,光阴荏苒,经历着各种酸甜苦辣,悲喜交加的人生,任谁也逃不脱那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和求不得。

2.人生无常。

人生无常,世事无常。在这部小说中,体现的是淋漓尽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福贵从一个富家少爷沦落到身无分文的破落户,一家人合合美美的生活到最后孤单一人,不正好说明了世事无常,人的一生都是一个变数。

3.人的本性还是“贪生”

整部小说,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是人的天性,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佛音处处慈悲心


如果你有一个问题找不到答案,那一定是你问错了问题。


曾经我就很纳闷为什么日本的自杀率那么高,

后来偶然看到一部日本纪录片——《网吧难民》。

具体内容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看看,

里面介绍的人,

有离异妈妈带着两个十几岁的女儿,大女儿在便利店打工,小女儿24小时待在网吧单间,姐妹俩每天只吃一顿饭,就是姐姐下班从便利店买的一代吐司面包。姐姐白天饿了就喝店里免费的饮料充饥。

有年轻小伙,努力工作想转成正式工,但是一直无法实现,在日本正式工代表着终生制,高工资高福利同样也高压力,临时工则只能拿最基础的糊口的薪资。

还有一个大叔,本来是正式工,但是难以承受那种压力,不仅是每天加班到后半夜的压力,还有来自职场人际关系的压力,不善处理的他自己辞职,年纪太大又不好找工作,也沦落成网吧难民。

如果你以为这部纪录片只是在讲日本某些社会底层的人生活艰辛的话,那就错了。

如果讲艰辛,我相信中国很多贫困地区比他们更艰辛。

这片子的主旨讲的是——绝望。

完全看不到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的可能。

上面讲的三个人都发自内心的想改变自己的现状,也努力认真的工作着,但是却完全看不到改变的可能。

绝望指的并不是一个很大的伤害,而是一个非常确定无法改变的未来。

当你不管多么努力都很确定改变不了生活,自己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窄窄的网吧中,

你会不会绝望,你想不想自杀?

所以日本自杀率那么高,并不是真的有多辛苦,怎么说也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原因是“绝望”,即使努力也看不到改变的可能。

这一点我们中国人是很难体会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快速发展进步的时代,一个人只要肯努力肯奋斗,就一定不会很差,就一定能感受到希望。

日本的这个时代是在二战后,现在已经失去。

“阶层固化”这个词是一个我们现在无法体会,但将来会导致一大部分人绝望甚至自杀的罪归祸首。

跑偏了,说回电影《活着》。

了解下余华创作《活着》的背景就会明白,“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等,作者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后来,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受歌曲影响创作了《活着》‘’

I’m coming, I’m coming, for my head is bending low:

I hear those gentle voices calling.

我来了,我来了,我已年老背又弯,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


这句歌词表达的是,老黑奴的亲人孩子都已经死去,但他坚信他们已经上了天堂,现在我已经老了,快死了,但我不是死亡,我是要去与我的家人团聚了。


这叫什么——希望。

有了希望,即使面对死亡也很坦然,何况生活的艰辛。


所以,《活着》中的福贵为什么活着——因为他有希望。

被抓了壮丁后坚持一定要回家见妻儿是一种很明显表达期望的方式,

而留着皮影不也是一种希望吗,等战争过去了,我还要靠这个养家糊口呢。

如果你留意,会发现整部电影里都有各种对“希望”的隐晦表达。

看完《活着》原著,你也会明白支撑福贵活着的唯一理由就是希望,

只不过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罢了。

教你一个小技巧,

一部电影,尤其是有如此深度的电影,

结尾一定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主旨。

那《活着》的结尾是什么呢?

家珍:“小鸡很快就长大了。”馒头:“长大以后呢?”福贵:“长大以后……鸡长大以后就变成鹅,鹅长大以后就变成羊,羊长大了就变成牛。”馒头:“牛以后呢?”家珍:“牛以后馒头就长大了。”馒头:“我要骑在牛背上。”福贵最后说,“馒头长大以后就不骑牛了,坐火车,坐飞机,那时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皇家流浪汉TT


小说看了不止五遍,有个场景很形象,富贵外面嫖完回家,他老婆给他做一桌菜,每个菜最下面都是一块肥猪肉.的.......余华的文笔真没的说,真实的不能再真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