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日本,假如不侵略其他国家,全力进攻美国,会怎么样?

i咖喱给给


照样输的找不着北,日本海军与美国海军作战,从一开始美国海军可以说就让了日本海军一个太平洋舰队,因为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美国在太平洋的排兵布阵,一度十分被动,这也是日本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数不多的蜜月期,日子比任何时候都好过。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但这种“偷”来的幸福显然不可能让日本高兴太久等到美国的罗斯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迅速整装备战,稳扎稳打的时候,日本海军根本不是对手,而且这还是据说罗斯福有意把太平洋舰队舍出去的打法。

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事实是戴笠领导的中国军统特工,在日本海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军事基地之前,中国的特工已经破获了日本通讯往来要炸美国珍珠港军事基地的情报,据说当时包括罗斯福在内的美国高层对此缄默不语,面对可能发生的偷袭也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


既然说是日本不侵略其他国家,完全兵力集中对付美国,其实日本的兵力有没有优势,因为日本路军登陆美国很土的可能性很小,双方在美国很土交战的概率微乎其微,不是瞧不起日本,是日本真的不行,完全没那个实力。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袭击清政府的运兵船,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企图把士兵运到美国的话,那么这些货估计会被当做活靶子,走不到美国就得下海喂鲨鱼了,美国人断然不可能等日本人到了本土才开枪开炮。

太平洋够大,多少想死的日本人装不下,再说了美国有这个能力不是,要不然日本海军司令,出行考察竟然会被美国的飞机准确无误的劫机,完犊子了命殒太平洋,因此,日本正面硬刚打不赢美国,背后捅刀子又抓不住重点,无论如何都没有胜算可言!


历史三日谈


当然美国赢

战前日本的石油大量从美国进口,美国的钢产量是日本的8倍,综合国力美国强.

至于日本为什么还打美国,原因比较复杂:

日本一直有两条侵略路线即"北进"和"南进".

一开始,日本选择"北进"但是,日本在诺门坎和苏军打了一仗,结果被歼50000人,他知道惹不起苏联,且那时,中国战场陷入僵持,日本陆军一时分不出太多的兵力再继续"北进\

寡欲heart


1937年12月7日,日本集结海军主力部队,成功偷袭珍珠港。随后海军陆战队攻克夏威夷群岛。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海军缴获大批物资。紧接着1938年1月,日本太平洋舰队与美国本土舰队决战于西海岸,美国海军主力荡然无存。美国政府紧急对外宣布,西海岸城市皆不设防。很快,日本海军陆战第一师团登陆美国。日本陆军17个甲等师团,7个正随着第二批登陆舰队,6个正在夏威夷群岛集结待命,剩下的4个师团正在国内整训,即将开赴美国本土……

以上都是笔者想像的场景,属于历史虚无。1931年,日本独吞东北三省,不但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资源补给,而且侵略世界的心越发的膨胀。即便如此,美国也不是日本的下一个侵略对象。日本的对外扩张早有了自己设想,占领朝鲜,吞下中国,余图世界。日本在不侵略它国的前提下,攻打美国就是属于自寻死路。

日本是个岛国,国内资源是相当匮乏的,就算某种资源丰富,他们也不舍得轻易的开发使用。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特别重视海军的建设,海军可是个吞金售,对于石油的需求量非常庞大。然而日本缺乏石油资源,只能依赖进口,其中百分之九十来自于美国。美国卡着日本的脖子,日本不敢轻易进攻美国。换句话说,美国不是日军侵略世界的首要阻碍,两者能不开战就不会开战。

如果日本抛开一切,全力进攻美国。先不说其它的,日本海军的石油燃料哪里来呢?那个时候,中东地区产油量并不大。假设日本拥有了丰富的物资资源,那么它的海军打的美国海军吗?美国也不缺乏将才,指挥海军作战也是得心应手。即便日本全歼美国海军主力,那么拿什么攻陷美国本土呢?

从日本到美国,中间隔着一个太平洋,后勤负担太重了。日本登陆美国本土的几十个师团,每天消耗的物资就是巨大的数字。美国也不傻,它也可以快速武装起几百万军队。似乎说远了,日本要想全力进攻美国,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资源。为了得到了丰富的资源,日本又不得不侵略其他国家。事实上这是一个死局,日本无法做到全力攻击美国。


兵说


假如二战中日本全力进攻美国,美国会被日本人打下来,然后日本成为了蓝星王者,所有人类都沦为日本人的奴隶,不好意思,以上一切都是意淫,而且也是日本人做的称霸地球的鬼梦。在吐槽君看来,日本人如果一开始就全力进攻美国,不仅会被美国人吊起来打,而且还会死的更快!

一个国家打仗比拼的是什么?当然是工业实力,换在二战时期,那就是钢产量、石油产量!在1940年,美国钢产量6076万吨,日本只有685万吨,整整十倍的差距。再看石油,这个差距就更大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当时只有库页岛产一点点油田,其他都依赖进口,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前,东搜西刮总共也就储备了500万吨,最多够一年之用。而美国在1939年的石油产量达到了1.7亿吨,几乎占整个世界的一半,为什么美国一停止出口日本石油,日本就发动偷袭?就是因为没有石油,日本就成了废物!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具体的军事武器产量,整个二战美国生产飞机262524架,日本62036架,相差4倍。美国生产坦克近10万辆,日本生产不到7千辆,而且大部分都是只能欺负欺负游击队的豆丁坦克,相差10倍以上。美国生产火炮257390门日本13350门,相差近20倍。美国生产卡车238万辆,日本16万辆,相差10倍以上。看完这个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人不装备冲锋枪了,因为穷,冲锋枪消耗子弹太快,他们生产跟不上!所以只能教育士兵:三八大盖是世界上最好的枪,你们一定要确保一枪打死一个美国佬哦!


(二战美国轰炸机生产线)

(二战日本砸锅卖铁)

再来看看在太平洋战场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航母,在1941-1945年四年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131艘、几乎每十天就有一艘新航母下水,而当时的日本倾尽全力也总共才造了17艘航母,所以珍珠港事件中美国人虽然损失了太平洋舰队的主力,然并卵,不到半年时间就造出来一只新舰队,难怪山本五十六说:对美国开战最大的可能也就是体面的失败!最后输得裤头子都没了!



这个仗怎么打?靠日本人的万岁冲锋?有一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没有意义,这句话在冲绳岛战役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日本人充分利用地形排兵布阵,各种坑道工事错综复杂,火力配置合理到位,然并卵!美国人不需要什么战术,就是用炸药填平你,地面用重炮,海上用大口径舰炮,天上有飞机丢重磅炸弹,直到把你工事炸平,把人炸残炸死了再冲上去一块一块的占领!所以日本人在二战中如果一开始就全力进攻美国,不仅会死,而且死的更惨,最多不过两年,日本人连美国西海岸都看不到,就会被美国佬用炸弹填平东京湾!


军史吐槽君


1100万美国大兵可不是摆设,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更不是闹着玩的。

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1944年美国的钢铁产量为日本的13倍,船舶制造能力为日本的16倍,小型武器的生产能力为日本的20倍。不要忘了,1944年的时候,日本的工业产能还没有遭到美国的毁灭级破坏,当年算是日本工业生产能力最强大的时期,但是仍然和美国有天地之差。

强大的武器修复能力

更不要说美军的武器修复能力更是强于日本几十条街,比如在中途岛战役中,日本少计算了美军的航母数量,这是因为在此前的珊瑚海海战中日本击重创了美军航母约克城号,日军认为这艘航母维修需要3个多月,所以不会出现在中途岛海战中,这是日军根据己方航母维修速度做出的判断。没有想到,经过68小时的维修后约克城号就可以投入战场,是日军维修速度的十几倍,这是日本人是无法想象的。

(正在航行的约克城号航母)

美军的作战能力也强于日军

一直有一种看法,认为美军依靠强大的物资生产能力击垮的日军,这是不准确的,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确实是击败日军的一方面,但这不是全部。美军的作战能力也强于日军。

关键的中途岛战役,日军实力强于美军,但损失却远超美军。在战役中美军损失了300多人,日军损失了3000多人。

(中途岛战役美军以弱胜强)

远超日本的人力资源

日本完全没有想到美军的扩张成速度是那么的变态。1940年之前,美军只有20多万正规军和20多万国民警卫队,两者相加不过五十几万人,当时日军已经动员了241万人,远超美军数量。

可是,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军迅速扩军,兵力多达1000多万,实现了对日军的反超。到1943年,战场上美军对日军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实现了碾压。

还有就是,日军本来就在全力攻击美军

由于美日之间隔着一个宽阔的太平洋,日军必须通过海战夺取制海权之后才能使用陆军做接下来的战役准备,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时日本其实就是在与美军全力作战,但是他们所收获到的却是惨重的失败。


所以可见,美国方面不仅在人力方面具有优势,在武器生产修复方面更是甩日本18条街。最关键的是,美国军队的作战能力远超日军。三者相加,日本是无论如何也不是美军的对手!


还有就是,假如日本不侵略别的国家,资源贫瘠的这个小岛国将会缺少制造武器的钢铁,缺少军舰飞机所使用的燃油。

那么,日本既不能制造强大的海军舰队也没有能力出海远征,更不要说与万里之外的美军作战了。

而美国国内各种资源储量丰富,生产能力强大。比如在二战期间,美孚石油公司生产了全球石油的2/3强。


历史风暴


假如说二战的时候日本全力去进攻美国,获胜的几率几乎为零。先不说双方的实力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退一万步说,美国什么都不干,都能把日本的经济给活活拖死。当然也有军事专家认为如果日本人能够成功的登陆美国,是有胜利的希望的,因为他们当时单兵素质的确是要强于美国,可是实际上从综合方面来看,日本完全没有取胜的希望。

首先来看,两个国家并不是打一场仗就结束了,肯定是要长期作战的,如果说长期作战,那么日本是百分之百输的,日本在当时也是一个强国,可是日本这个国家资源非常的匮乏,他们如果只全力进攻美国,他们的资源都无法支撑战争机器继续运转,众所周知,日本后来偷袭珍珠港也是因为资源问题。

日本的钢铁和石油等资源都要从美国去进口,后来随着战事越来越明朗,美国停止向日本运送这些资源,日本迫不得已发动珍珠港事件。如果说日本没有这些资源,他没办法发动战争,更别提长期作战,而这些对于美国来说都是优势。


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七倍,美国的人均生产力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在当时迅速的发展军工业,他们的资源全都是在中国抢的以及从美国进口,所以才能够持续发展,如果只是全力进攻美国一个国家的话,唯一获胜的可能就是迅速结束战斗。

很明显日本是无法迅速消灭美国的,日本是绝对无法战胜美国的。日本人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去攻打美国,后来的珍珠港事件只不过是狗急跳墙而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没戏,在绝对实力面前,什么操作都是白搭。

一、资源获取量被碾压

1940年,美国钢铁年产量6000多万吨,而日本则是不到700万吨,十倍的差距;1940年美国石油产量15亿桶,约2.1亿吨,而日本产量221万桶,进口3710万桶;更不用提到了二战中后期,美国对日本进行的海上石油绞杀战,导致日本石油进口数量锐减,后期憋疯了,连松根石油这种玩意儿都搞出来了。

二、工业实力被碾压

一旦战争阀门被打开,美国爆发出的工业潜力是极其可怕的。以航母为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续建造了140余艘航母,而日本大大小小拢共就25艘,其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建造和改建了15艘,十倍的差距;飞机方面,二战期间美国制造了26万架飞机,日本总共6万余架;坦克方面差距更大,日本各种中型轻型加在一起只有5000台左右,而美国光谢尔曼就造了近5万台,不管是产量还是作战能力都属于绝对碾压。

三、作战能力被碾压

二战期间,美日差距最小的恐怕就是总人口了,只相差了一倍不到,但是,依靠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社会基础,美国的作战能力远远凌驾于日本之上。以太平洋战争海空战为例,初期日本海军航空兵依靠零式取得了短暂优势,但等对面弄出地狱猫、恶妇等各种重甲耐操的新机型后,外加各种中大口径防空炮+VT引信,很快就被花式吊打。后期补充的各种菜鸟飞行员除了耗费宝贵的战略资源外,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正面对抗的能力。

而反过来,满载昭和男儿希望、全身上下插满防空炮的大和号,从生到死取得的战果几乎为零,最后一战即便是日本自己的统计,也只击落了三架飞机。

更不用说美军黑科技一样的损管能力。

你说这仗怎么打?

===========分割线===================

其实前面说这么多都是废话。

如果不侵略别的国家,就日本那点可怜的资源,你把石油运输线一卡,他就得跪地叫爸爸了。


深蓝防务


如果二战时期日本不侵略中国,也不刚苏联,连菲律宾什么都不动,盯着美国往死里打的话,那么,二战时期也就没有亚洲战场了...

要知道日本德国就是美国扶持出来,挑战远东地区旧有势力范围的,所以对日本大量出售诸如废钢,石油等战略物资,大量支援德国工业。


要知道,日本是一个没有石油的国家,只有库页岛那一丁点的原油产量 而美国1939年的石油产量高达1.7亿吨

在1940年,美国钢产量6076万吨,日本只有685万吨,

至于军工制造业,美国更是全方位碾压日本。美国航母杂七杂八造了150多艘日本航母,撑死了才做了二十来艘。坦克呵呵,战斗机更呵呵。

并且日本的军工技术一直都不怎么地,而日本如果想对美国开战的话,他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石油供给,是不可能的。


然后亚洲地区有几个产油的地方,无非就是东南亚。别说那个冰天雪地的库页岛,只要日本打算进攻东南亚,那么他就不可阻挡和英国以及荷兰交恶。

所以说其实日本的开局就注定了。但很难长久,对于日本而言,它唯一可行的战略那就是逐步蚕食,步步逼近。

非常幸运,日本愚蠢的去偷袭珍珠港,不然也许我们今天说的话是日语。

点个关注呗。

话说有人觉得沦陷会更好的,参考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

这一百年,列强还是那几个俄罗斯法国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

唯一的例外就是咱们国家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这个问题是我见过最傻的问题……

我实在是很难想象,二战中日本不进攻别的国家的话,为啥要进攻美国?

这就好像说,你是一个劫匪,你放着村里手无寸铁的土财主们不抢,非要去抢武警大队。

日本人的“大陆政策”,从几百年前的丰臣秀吉时期就定下来了——先占领朝鲜,再占领东北,最后占领中国。

但日本人从来不能按照步骤来走。

因为日军中有“下克上”的传统,基层日军从来都不是很听话。无论是918事变还是七七事变,日本高层其实都是不知情的,完全由一些中级军官们擅自行动。日本本来没有鲸吞中国的计划,他们打算步步蚕食,而两次意外的事变迫使日本提前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本土,面积狭小,资源极其匮乏。日本之所以不断地扩张,就是为了充实他的战争机器。

通过占领朝鲜,日本获得了大量的朝鲜劳动力。

通过占领东三省,日本想打开了一个金矿一样,得到了粮食、木材、黄金、煤炭等等,东三省让日本真正开始了侵略之路。

所以说张学良绝对是民族罪人,将来必将遗臭万年。因为没有东三省,日本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侵略。

东北现在的“老工业区”地位,是日本人打下来的。

(位于长春的伪满洲国银行,现在是央行长春分行。建筑极其坚固,本来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在战争中当做碉堡)

为了充实自己的战争机器,小日本真是把东三省当做日本本土来建设。

日本人大量开发了东北的山林矿产,1943年,东三省公路里程6万公里,而1949年除东北外全国的公路才2万公里。沈阳、长春等城市被日本人建设成了成片的工业区,联通了国际电报。长春还普及了抽水马桶和电线主干线入地。什么概念呢?日本东京当时都没这待遇。

到1945年,伪满洲国煤产量占全亚洲的49.4%,生铁产量占全亚洲的87.7%,钢材产量占全亚洲的93%,发电量占全亚洲的93.3%,硫酸产量占全亚洲的69%,苏打灰产量占全亚洲的60%,水泥产量占全亚洲的66%,机械工业产量占全亚洲的95%。

在1945年,日本有很多人劝天皇从日本跑到东三省来做长久抵抗。

占领了东北的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全面侵华之后,日本人的资源迅速进入枯竭状态。

中国虽然弱,但是中国太大。日本从上海开始进攻,进攻了上千里才打到武汉,打下了武汉的日本的各项战争资源都捉襟见肘。

日本人陷入了战争泥潭,他们惊讶的发现,在中国大陆的侵略区,无法转换成资源。跟东北不同,抗战开始之后,由于敌后战场的激烈抵抗,日本在中国大陆无法获得粮食、矿藏等重要物资,反倒开始面对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

日本必须获得资源,才能继续侵略中国。

日本人有一个特色是——他们为了掩盖一个矛盾,不惜引发另一个更大的矛盾!

为了获得橡胶,他们就敢进攻东南亚。跟荷兰、法国开战。

为了切断滇缅公路,他们就进攻缅甸,跟英国开战。

为了获得石油……怎么办呢?

打美国咯!

与现在不同,现在一说起石油,大家都想到中东的阿拉伯人。可是二战的时候波斯湾的石油还没被发现,美国才是世界最大产油国(现在也是,只不过不是第一大出口国)。

美国一直卖石油给日本,直到侵华战争后,美国人不卖了。

不卖就不卖,日本人咬咬牙,等打下中国再说。

可是中国实在打不下来,这边石油储备马上告罄,那边美国在东南亚虎视眈眈(驻菲律宾美军),日本人是既买不到石油也挖不出。

所以打美国。

日本本土几乎是完全不产石油的,加上东北、台湾、东南亚等殖民地,往海了算,最好的年景,能产出七百万吨石油。而日本为了维护战争机器,需要至少九百万吨石油。

美国的石油产量,是每年两亿两千万吨。

所以你明白日本人为啥跟美国人拼命了吧?

日本希望通过珍珠港突袭,让美国能够打消参与战争的打算,停止援助中国。如果能取消石油禁运,那就再好不过了。

珍珠港之前,日本把家底都算上,满打满算有五百万吨石油,只能支撑半年的使用。小日本孤注一掷,准备拼了。

拼了以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喽~

美国人不仅没有退出战争,反而开动战争机器,碾压了日本。

单纯对比日本美国的数据没什么意义,简单说一下是——美军的飞机产量是日本的十倍,坦克几乎是一百倍(日本不怎么造坦克),钢铁产量是五倍,煤炭是七倍,汽车是八十倍。石油产量是三十倍,发电量是七倍,商船差距是二十倍,军舰差距也在五倍以上。

二者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硫磺岛战役中,日军驻军两万七千人,美军七万人。

日军一共拥有五十万发子弹,平均到每个美国人头上七发。

美国人准备了三亿发子弹,平均到每个日本人头上一万多发。

日军连饭团都吃不上了,一块饭团掰成三块吃,早中晚各一块。

美国人最不爱吃的是午餐肉,美军认为午餐肉里都是汽油味,运来的午餐肉直接扔掉。

这仗日本人能打赢才有鬼!
(硫磺岛战役图片)

日本如果不进攻中国,就不需要扩招战争机器。

如果不发动侵略战争,就不会有石油禁运。

没有石油禁运,就不会打美国。

当然了,如果日本人一定要脑袋进水打美国的话~

把刚才我列的数据,减去一个零,就是日本本土能生产的物资数量,以这个生产力去进攻美国,应该就是这个感觉——


小约翰


二战时期日本,如果不侵略其他国家,全力进攻美国,结果会怎样?

如果在二战的过程中,日本没有对其他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将自己的全部兵力,都用来对付美国的话,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日本肯定会失败,并且还是惨败,为何这样说呢?要知道真正的大型战争,比拼的就是交战双方的国家实力,各种相关的战备资源、国民工业实力,在这些方面,日本想要与美国相比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根据相关的二战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在1940年的时候,美国拥有的钢铁总量是日本的十倍,除此之外,在石油方面日本仅仅是靠着库页岛的供给,这显然是不够用的,而美国当时的石油储存量高达1.7亿吨,战备资源如此明显的差距,不用说交战,单单是资源方面,一旦开战,美国拼消耗也足以耗死日本。

这也是为何在二战的过程中,美国断绝了对日本各种资源的出口之后,日本会狗急跳墙,选择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妄图拿下太平洋的海洋霸权,进而能够方便自己对战备资源的掠夺,并且在武器装备方面,日本更是没法与美国相比,因为钢铁等资源的严重匮乏,日军士兵使用的是“三八式步枪”,美军则是没有后顾之忧,清一色的自动冲锋枪。

即便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损失了部分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但是以当时美国的国民工业生产力,用不了半年,将会重新组建一支新的舰队,要知道当时日本与苏联之间,爆发过诺门坎战役,一战日本为此损失了五万多人,知道了苏联不是自己能够欺负的,日本才选择了孤注一掷、偷袭美国。

即便是二战过程中,日本动用全部的兵力,进攻美国,不侵略其他国家,结果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即便日本信仰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又能怎样,美军的子弹一样轻松打穿,就像网友说的那样,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日本玩任何花里胡哨的操作都没有用,一样会被美国按在地上摩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