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你好哇,李银河。”这句问候的话感动过无数人。王小波在五线谱上给李银河写的情书,后来收录在《爱你就像爱生命》这本书中。

“五线谱是偶然得来的,你也是偶然得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原来爱一个人,可以做到这样极致的浪漫。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突发心脏病逝世,一个人在地板上蜷曲着死去。他的妻子李银河远在英国做学者访问,一年前两人在机场拥抱分别,从此阴阳两隔。极致浪漫的美好爱情,在时间的流逝里被永远封存于记忆之中。

“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二十多年前,王小波对李银河这样说。

王小波逝世二十一年后,李银河在纪念王小波的文章里这样写道:

“你的生命给我的启示是:人的生命的质量并不能用寿命来衡量。你的生命短暂得像流星,但是就在它存在的那一瞬间,发出了耀眼的光辉,在茫茫夜空划出一道美丽的曲线。”

王小波是中国近代作家中的异己分子,更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遗憾的是,年仅45岁的他英年早逝,他如流星一般短暂的生命留给了李银河美好的爱情和永恒的记忆;他留给世人的,则是十卷深邃而又厚重的《王小波全集》。

王小波有趣的灵魂,都浓缩在他留下的十卷文集里,都倾注在他笔下创造出的那个叫“王二”的人物身上。关于王二充满黑色冷幽默的故事,则是从“黄金时代”开始。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每一个男人都会爱上《黄金时代》这本书。因为每一个男人,都期待有一场浪漫彻底的爱情。也许在爱情到来之前,我们压根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样子,可是我们对爱情的期待,如同身上躁动不安的荷尔蒙那样爆发出来。

王二命中注定要遇见陈清扬,这样的遇见在他的生命里不可或缺。

但是并非每一个女人都会爱上《黄金时代》这本书。因为对于每一个像陈清扬那样美丽明艳的女人,王二都是可有可无的。王二可不算不得“浪漫骑士”,他凶恶的表象之下藏匿的不是一种可爱,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男性荷尔蒙的象征。

《黄金时代》这本书以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叙事背景,和以此作为背景的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是,这本书里面没有控诉和血泪,而是充满了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和浪漫情调。

王二是一个从北京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的知青。他二十一岁,在环境恶劣的云南乡下忍受饥饿,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所有的知青一样,面对无法逃脱的命运,他的心里压抑着愤怒和孤独。

“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在庸俗的生活里王二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无聊和虚无之中,直到陈清扬的出现,让他的青春得以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陈清扬是随队下乡的医生,她和王二并不熟。可是有一天,她去找王二,要和他讨论自己是不是“破鞋”的问题。

只因为陈清扬长得漂亮,而丈夫又进了监狱,在群众眼中她就成了“破鞋”。在陈清扬看来,那些认为她是破鞋的人都是敌人,只有王二不认为她是破鞋,因此王二不是敌人,可以交个朋友。

如何证明陈清扬不是破鞋?这让王二犯了难。群众说你是破鞋你就是破鞋,毫无道理可讲。王二提议,如果不想吃了亏,不如真去偷个汉。

因为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陈清扬接受了王二的提议。二十一岁生日那天,王二引诱陈了清扬。王二编了一个“伟大友谊”的荒唐理由,陈清扬大为感动地接受了。

爱上一位姑娘,可以借口和她发展伟大友谊。虽然“伟大友谊”不过是是王二的信口胡诌,但是陈清扬相信了,如同相信爱情一般一丝不苟。

陈清扬说,她始终没有搞明白那个伟大友谊是真的呢,还是王二临时编出来骗她。但是那些话就像咒语一样让她着迷,哪怕为此丧失一切,也不懊悔。

以“伟大友谊”的名义,在月白风清的后山上和陈清扬的一夜云雨之情,王二跨过了那个坎,成长为一个男人。可是第二天,他就因为打了一个农妇的儿子被那个农妇抽冷子打伤了腰晕了过去。

陈清扬披头散发眼皮红肿地跑了来,劈头第一句话就说:你别怕,要是你瘫了,我照顾你一辈子。

这等于明目张胆地承认了“破鞋”的行径,反而从此之后,再没有人叫陈清扬是“破鞋”。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王二和军代表不对付,处处受到刁难和打压,一怒之下他打算收拾东西逃往山里,一走了之。当陈清扬知道王二的计划后,毫不犹豫地答应收拾东西跟他一起走。陈清扬对此的解释是,如果那种事她不加入,那么伟大友谊岂不是喂了狗。

伟大友谊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爱情。爱情怎么能喂了狗呢?

王二对伟大友谊的真假解释是,就如世上一切东西一样,你信它是真的,它就真下去;你疑它是假的,它就是假的。如果不道破说明,爱情也就真假难辨。

王二没有说过爱陈清扬,陈清扬也没有说过爱王二。但是后来陈清扬坦承,她差一点就爱上了。在这之前,他们只是通过肉体的片刻欢悦表达彼此的眷恋和疼惜。

王二没有学会爱人,这几乎是每一个年轻男人灰白的青春里最惨淡的败笔。因为在情感上从未经历过的空白,安慰和爱恋的表现被揉捏成情爱过程中的横冲直撞,一点儿也不温柔。似水柔情,与黄金时代之间隔着十年的距离。可是黄金时代,却如此让人难以忘怀。

王二和陈清扬收拾东西逃进山里,在山里开荒种地,在那个革命狂热压倒一切的时代,他们两人就是事不关己的神仙眷侣。非法同居是绝对被禁止的行为,他们不是夫妻,所以影响恶劣。

特殊年代里,没有合法化的爱情等同于罪孽。王二和陈清扬在回到生产大队后,因为革命需要而被关起来写交代材料,出斗争差。王二的笔下,没有对此流露出一点不满的情绪。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伟大友谊导致的不良后果。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二十年之后,王二再次见到陈清扬,重温了他们的伟大友谊。

陈清扬说,她一辈子只交了王二一个朋友。这一切都是因为在河边的小屋里他们谈到的伟大友谊。

王二说,那是他一生的黄金时代。无论黄金时代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少了陈清扬的加入,黄金时代一定黯然失色。陈清扬说,那也是她的黄金时代。虽然被人称做破鞋,但是她清白无辜。为了伟大友谊的名义着了王二的道,就算是罪孽,她也不知罪在何处。

陈清扬无可避免地爱上了王二,但是王二是个混蛋。

王二和陈清扬没有去奢求爱情背后现实的婚姻,他们就像两条被命运的风浪席卷到岸上的鱼。上山下乡运动结束后,他们各自回到城里,各自回到原本的生活。二十年后偶然重逢,为他们的爱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孟子曰:食色,性也。在荒诞的社会背景下,越是被压抑的,越是被渴望,譬如爱情。当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恋爱,反而失去了那种为了爱情可以豁出一切的炽烈和勇气。面对爱情,要么牢牢地抓住,要么坚决地放手。

我们固然没有陈清扬那样的坦然无畏,也缺乏王二那样的洒脱不羁。与其在不堪的现实里相濡以沫,将极致浪漫的爱情消磨成婚姻背后的一地鸡毛,不如在即将分别的黄金时代,从此相忘于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