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二、三究竟代表什么?

飞腾之石


除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有一个说法: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宗教源自对生命意识的解读,认为宇宙是一个生命体,所有物质都是有生命的,物质形态是这个意识体对抽象思维所要到达领域(完美)的直接反映。

无极是宇宙所以存在的基本原因,如同一幅画,需要一块白布,然后才可以在布上作画,画面可以有无限形式和色彩表达。无极就是无思维的空意识,是最大的能量体,是一个空间概念。

无极生太极,太极是意识思维的结果,这里简单概括就是完美,它是‘一’,是动机。所谓道生一的读法不准确,应该读作:道是一。道和太极应该是平等的表述,都表达完美的概念。

一生二,和太极生两仪相同。宇宙意识在奇点处凝聚能量,产生电磁波,能量创生物质是通过电磁波为到达完美领域而推动形成的,最初的物质形态是质子(原子核),和对应的性质场(电子)。

最初物质形态一定是氫,这是‘三’的概念,是一个实体,宇宙万物就是由氫的演变而来。


手机用户56948517968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想告诉我们什么?道怎么能够生万物,老子把道生万物的整个过程下了一个结论,叫做“冲气以为和”。

道:即是本体,亦称本源。

一:即为根,也是根本。

二:即是两种性质,亦称两面。

三:即是混同,混同万物。

我从哪里来?我从妈妈的肚子来,妈妈从哪里来?妈妈从妈妈的肚子来。妈妈的妈妈从哪里来?一直追究到妈妈从哪里来。

妈妈就是根,根从哪里来?根从道中来。道就是本源。妈妈就是根,所以中国人常讲落叶归根,百善孝为先,是有它的道理的。

二是两种性质,什么性质?阴阳,男女,上下,前后,天地。

三即是混同,阴阳合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互交换。天地合一,天阳地阴,阴阳相合,互相做用。父精母血,相互混成。

所以“冲气以为和”,冲就是使它虚,虚才能生万物。如果满了就无法产生作用,那就无法生万物。



风生水起道命理


看了一本哲学书说,在宇宙中有很多个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今天刚好看到了这道题,触动了我的灵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一个超高智慧的灵,这个灵就是起了一善念,就是道生一。

因为这一善念才有了天地,就是一生二。

天地有气,就是二生三。

有天有地有气,具备了这三样,就出现了生命,就是三生万物。

佛家的起心动念也许源自于道教的智慧吧。

一善生天地,天地化气生万物。

个人认为,道德经里的一是善,二是天地,三是气。

因此就有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玄学心灵导师春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被很多人演绎得天翻地覆。我的看法是反过来看。那就是世界的万物的最基本构成就是三。因为三生万物,万物是从三的基础上诞生的。请注意这里的词语是生,不是分裂,说明123他是有一个根源,这个思想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一脉相承。这似乎又可以成为众生平等的理论基础。


1到2再到3,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或者就是一个瞬间的过程,我们感受不到的过程。但是老子提出这个观点,就证明我们万物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一二三代表什么?众说纷纭,如果老子活着让他重新说一遍,估计他也说不出来

因为这只是一个概念,一个假设,用数字来描写演化的过程,这样会显得更清晰,如果换成另外一句话叫做混沌生万物,你就会觉得很抽象,而且混沌怎么来的你就不知道,但是用123表示之后,就感觉宇宙的演化都被老子描述出。


我在这里推测老子根本不清楚123代表什么,如果他清楚肯定用文字描述,而不是用数字。所以123他就跟数学里面的方程未知数一模一样。但是是一个缺少了一个条件的等式。因为一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有人把一理解成有,一之前就是无。那么无是什么呢?如果你把无能够确定,那么123就能够解释,否则无解。

我也翻译过道德经十几章发在我的今日头条里号里,对123的解释我以前也回答过,但是随着自己生活或者思考的变化,对123的解释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123到底是什么?可能过一段时间我对他的解释又是不同的。所以我只是一个学习者与大家交流,而不是确定的答案。


知常容


我有空也读读《道德经》,没事的时候也思考“人从何而来,从何而终”的哲学问题。对于题主所问,我的愚见如下,欢迎各位鸿儒批评指正。


无中生有,也就是从零到一的过程。宇宙原本虚无,某刻宇宙奇点爆炸,于是宇宙诞生了。奇点爆炸那一瞬间,宇宙规律产生了,这个宇宙规律就是“道”,道就是“一”!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正反相辅相成,阴阳和衷共济!任何规律都是两年性的,万有引力是宏观的,量子力学是微观的,二者统一于广义相对论。可以理解成广义相对论这个一诞生了万有引力与量子力学这个二。因此“二”代表了阴阳!

阴阳相交,男女婚配,水火相激,冷热相和,此二诞生了三,三者天地人也!天地既生,自然而生万物!万物相互作用,又产生万万之物!万物之灵的人类不断创造发明,又产生了自然万物之外的人工万物!此所谓“三生万物”!



大秦铁鹰剑士


瞌睡家最近在研究《易经》,我突然悟到一个道理,易经六十四卦是用来描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各个环节的。《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易经卦象解释起来就很形象了。

就是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道生一”,这个“道”可以理解为宇宙之大道,万物之本性。它存在却不能看见,能被人感知却无法描述,“道”是无形无声无相的。在《易经》中“”叫做“太极”,“太极”就是最终极的存在。当这个“太极”运作的时候,表现出的“混元统一”的状态就是“道生一”。这个“混元统一”的状态本身却具有“阴、阳”两种性质,所以又表现出了“阴、阳”两种状态,就是“太极生两仪”,也就是“一生二”,由混元统一变成二元对立,“太极”的“阴、阳”这两种状态相互作用又产生了四种新的状态就是“四象”,故而“两仪生四象”,也就是“二生三”,二元对立产生相互影响,“四象生八卦”就是“四象”的进一步发展变化了,也就是“三生万物了”。

道家学说认为世间万物相辅相成,生生不息,这复杂的世界无非就是三种状态:“我”、“生我者”、“我生者”,这三种状态最初的由来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我是“一”,那么我创造出来的东西就是“二”,我创造出来的东西继续发挥作用生成了这繁华世界就是“三生万物”。而“道”无始无终,无生无灭,是一切之源泉。


麻爪工学院首席瞌睡家


这个问题其实是宇宙虚空最基本的规则,无论是宇宙世界还是万物皆循此规则,即是宇宙与人生的实相。我没实证到"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生命实相之前,是不敢回答此问题的,因为回答的都是文字相,只有自己修行证到"空"境与"无"境,灵体与肉体虚空化,才确实明白这个基本规则。

下面我就用证悟到的话语来描述此问题。

道生一的"一"就是混沌,即宇宙世界未生成之前的时间段。用万物的成住坏空来说,便是"空"的阶段。用人的修行来讲,便是"无"境。这个"无"境,用电影《超体》最后结局形容便是"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确是这样,修行进入"无"境,肉体由地球地火水风这些粗物质向粗细物质转化,即由物质化逐步向"炁"转化,神念里找不到自己肉体,皆是无有边际的虚空。

一生二的"二"就是阴阳,最突出代表是阴阳鱼。混沌运行,便生成阴阳,宇宙有了阴阳,便开始有清气与浊气、天与地、黑与白⋯⋯相当于宇宙世界成住坏空的"成"这个阶段。所以才有一阴一阳谓之道之说。

二生三的"三"则是各种因缘和合的基质,比如地球万物组成的地火水风土、雷电、雨雾、阳光等等元素。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则是地火水风土等各种元素组成,便形成各种有情、无情生命体,如地球上的万物,无论是人类、动物类还是植物类,还是各种桌椅板凳等用具类,皆是各种元素基质组成,皆具有阴阳的属性,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这个过程,是"我从哪里来"过程,而我们修行,却是要倒回去,解决"要到哪里去",即从现在的组成肉体的地水火风修起,倒修回"二"阴阳的状态,再倒回"一"混沌的状态。所以道家才讲"顺则凡,逆则仙"!顺便是人类,倒修回去便是仙!





红尘历劫人


无极生太极,无极代表混沌的宇宙,画一个圈代表无极,加入变数日月生太极,太极分阴阳。就是两仪之象,后来的太极图为什么还有两个点呢?古文字日月中就有两个点。很好理解。无极就是道,道生一,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代表万事万物都有两个对立面组成。合二为一,阴阳结合,调和对立,方能和谐圆满。两仪生四象,由阴阳衍生出四季、万物。三则代表万事万物。

天道不言,后世认为高深的绝学,实则都是存于人们身边的朴素经验,而人们却不自知,无一不是一说出来,哦…大家都懂的道理,让你来总结,你要忙着还按揭、赚奶粉钱,古人也是一样,繁重的劳作让人们集体忘记了自己与自然的感应。而中国经典文化就是帮助人们回归自然,总结做人的经验道理的。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类似于西方的各种定理,我们课本上都学过的阿基米德定律啊,牛顿定律啊,神曲啊,圣经啊,不同的只是,西方的定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去计算发现总结,西方的思维做事靠科学,做人靠宗教。而我们都是是合二为一的,整体的思维。圣人就是科学家,就是宇宙学家,就是哲学家,神学家。我们的智慧更需要意会、悟道、顿悟。我们的做人智慧也融汇在生活中,日常茶饭中。



书卷多情l似故人


品读经书,领悟智慧,不要在数字上去死磕到底。

一个男人,生不了后代; 一个女人,也不能生育; 一男一女,阴阳结合交配,就会生儿子或女儿。具有不确定性的(包括生的是男孩女孩,生多少)等等。依此男女结合,就是人类发展人口变多的规律。

读道德经,首先要找到道德经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种目的是什么?就不会那么难理解了。其次是思维上的同频。要知道这人间最智慧的人,看问题和表达的角度,维度,或许本就非同寻常。

问题的这一小段,阐述的是万物的创造发展过程。提到了了一、二、三这几个数字,并不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或具体数量。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也既宇宙规律。



一阴一阳谓之“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合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说的通俗一点:一道你可以理解为一整体,二阴阳可以理解为相对论的两面性,三可理解为阳阳交换能量产生新的能量。

其实经书所表达真正意义远不止如此。不知道这样用文字表达是能否稍微清晰?

梦泽归零传


一代表宇宙,是万物的根源,一生二,二代表正反两个方面,有好有坏,有白天和黑夜,有阴阳之学说。二生三,三乃天地人之变化,天有不测风云,地有山林和平原,人有七情六欲。

世间万物,皆有定数。太极生阴阳,阴阳变五行,五行演变八卦,而道德经所讲述的又是一种境界。网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