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肾囊肿·多囊肾,如何诊断治疗

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体检发现肾囊肿的患者会手执B超、CT或者磁共振(MRI)检查报告书追问医生:“肾囊肿是怎么回事?”“我的肾脏有囊肿,需要治疗吗?”其实,患了肾囊肿不必过于紧张,关键要做到正确认识,正确对待。

正确认识肾囊肿·多囊肾,如何诊断治疗

正确认识肾囊肿

肾囊肿是指在肾组织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囊性包块,囊内含液体或半固体碎片的囊肿性疾病。肾囊肿体积不大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如不做常规体检,不易被发现。临床常见的肾囊肿可分为成人型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获得性肾囊肿等。

成人型多囊肾:这是一种家族性显性遗传病,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常见病之一。多囊肾的囊种大小不一,从黄豆大小到鸡蛋大小,囊肿的数量可以随着时间而“生”,当囊肿生长到一定阶段,囊与肾连接的细小通路因组织增生而堵塞,囊肿内液体无法排出囊肿便会逐步增大。增大的囊肿可压迫肾组织,导致肾小管萎缩硬化,肾小球消失,肾功能受损,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正确认识肾囊肿·多囊肾,如何诊断治疗

单纯性肾囊肿:临床上最常见,可见单侧或双侧肾有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腔,由于多数是单侧,故称单纯性肾囊肿。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儿童罕见,40岁以上成人的发生率约50%。单纯性肾囊肿一般变化不大,少部分患者的囊肿大小或数量可轻度增加,也有少数患者的囊肿可略缩小。单纯性的肾囊肿多是良性的。

获得性肾囊肿:主要是因尿毒症或透析治疗后才发生的,与年龄无关,而同血液透析的时间有关。获得性肾囊肿患者透析时间越长,囊肿发生率越高。

单纯性肾囊肿一般发展缓慢,不影响肾功能,当数量较少、体积较小、无其他异常症状出现时,多主张定期检测,密切观察即可,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患者也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重视起来,即便此刻不需要治疗,但要做好防患未然的准备。

正确认识肾囊肿·多囊肾,如何诊断治疗

如果单个肾囊肿在5厘米以上,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症状时,就要剔除囊肿,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

①B超定位穿刺术,创伤小,但复发率高。

②开放去顶减压手术,效果可靠,但创伤大,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费用高。

③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手术,具有微创,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

正确认识肾囊肿·多囊肾,如何诊断治疗

成人型多囊肾多为双侧性多发性囊肿,常有家族史,为先天遗传性疾病。一般在35~45岁时才出现症状,可有腰痛、血尿、蛋白尿、夜尿多、高血压、心衰,可并发尿路感染、结石、梗阻及腹膜后出血,少数有恶变的可能。一般情况下,伴随这些多囊肾症状的出现,病情也多到了临床恶化进展性阶段,因此一经发现,最好能及时、有效进行规范治疗,防止囊肿不断增大,加速肾功能损害。

正确认识肾囊肿·多囊肾,如何诊断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