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越多战斗力越强?美国大兵深信不疑,退役后双膝直接报废

大家在玩CS、使命召唤、吃鸡这类射击游戏时最怕什么呢,对手人太多?枪法太准?护甲太厚?No!No!No!最让人肝颤的其实是换弹匣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有木有,更怕的是咱家子弹都快打完了,敌人却还乌央乌央的一大波。每当小兵兵因弹药中断或弹药不足嗝屁之际,总是特别盼望着自己的背包能装他喵的100个弹匣、弹鼓、弹链,神挡杀神魔挡杀魔,那画面想想都多巴胺井喷啊有木有!既然随身弹药数量能让俺这样的菜鸟枪手战斗力暴增。那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士兵携带数量逆天的子弹,也能像游戏一样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了呢?

其实理论上确实如此,携带弹药越多战斗力越强,毕竟充足的弹药可以更持久的战斗。但物极必反,超过一定限度弹药带的越多反而可能死的越快。毕竟现实中的步兵,并不是我们玩游戏那样带个防弹衣几个弹匣就能肆意出去浪里个浪了,真正步兵的装备还是很复杂的。

弹药越多战斗力越强?美国大兵深信不疑,退役后双膝直接报废

我们以装备精良的美军为例,其单兵装备分三部分。即防弹衣与模块化携行具、作战包和背囊。其负重也会根据情况不同而发生变化。比如在随时交战的环境中,采用的战斗负重约为28.6千克,在平时行军状态下负重约为45.8千克,而在复杂地形缺乏补给的情况下负重将会达到59.8千克。

其中基础装备除了步枪,一般单兵需要携带五个弹匣。据说在阿富汗的部队被要求携带10个以上的弹匣,每个弹夹容量30发,还有四发榴弹和两枚高爆手雷,微光夜视仪,军用手电,带GPS定位器的手持电话。除了这些作战装备,还有其他诸如军粮的生存保障物资,加起来重量少说50公斤。这其中“增重”的最大原因,还在于防护装备的重量提升,目前美军的防弹背心已达到13公斤左右。如今的美军负重与90年代相比增加了一倍。

可士兵的负重毕竟是有限的,这简直把美国大兵当驴子使唤,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像兰博一样挂满弹药还能保持高速机动。因此美军也开发了提升士兵负重能力的机械外骨骼,和类似于今年珠海航展,湖南兵器展出的机器大狗这类伴随式后勤机器人。不过目前技术离成熟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远未到大规模应用的时候。

弹药越多战斗力越强?美国大兵深信不疑,退役后双膝直接报废

可能有人会质疑小兵兵,美军大部分的装备可以依靠悍马和直升机运载嘛,又不用开11路远途奔袭,背的重点又咋了?但实际上现代战场作战环境极为复杂,少不了靠双腿来“奔袭”的犄角旮旯,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城市地区或阿富汗山区这样,后勤载具无法到达的地形。在这些地方轻装的武装分子,不需要与美军正面决战,只需要“走位、走位”撒丫子跑,就能让负重过百斤的美军吃不消,那夕阳下奔跑的可是大兵逝去的老腰啊。

要知道长期背负一个萌妹砸重量的装备遛弯,年龄一大得个过劳损伤实属平常。根据美国陆军的数据,仅2003年到2009年,美国陆军由于负重造成肌肉和骨骼伤损而退役的士兵增加了10倍。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离的负伤人员中,有三分之一就是负重伤害造成的,是作战负伤数字的2倍。每年治疗这些疾病的开支超过5亿美元。携带大量的弹药看似很有好处,但实际会对士兵的机动性造成影响。额外的弹药还可能成为压死“扬基”的最后一根稻草,少壮太努力,老大赖病床,太不划算。

根据作战需求保持最佳弹药量才是王道。这事儿不仅适用于步兵,在众多武器领域同样存在着最优备弹量。就像如今各国海军神盾舰对比中,垂直发射单元数量已经成为不少人衡量战力的关键。今年055大驱C位出道的时候,大猪蹄子们在欢呼之余也耿耿于怀:为什么不是128个垂直发射单元,连宇宙第一大国都比不过,还怎么征服星辰大海呢?其实对于这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海军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别说增加垂发数量,甚至都不会把垂发装置全部装满,而是只带一部分的导弹以防万一。

弹药越多战斗力越强?美国大兵深信不疑,退役后双膝直接报废

导弹本身是一种异常娇贵的武器,由于涉及大量精密复杂的结构、检测维修难度大而且成本高昂。只要搭载在军舰上,导弹的寿命就将会急剧的缩短。因为军舰航行时强烈的晃动和高腐蚀的环境,导弹中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等核心结构会出现累计损伤。特别是部分药柱、以及固体燃料和衬层之间的粘合出现破坏、剥落,这将导致导弹的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发射时引发爆炸。在作战时,垂发的数量也并不能决定发射的快慢,军舰的雷达设备制导才是关键。如果一味地堆积垂发单元挤占制导设备的空间,反而会影响军舰的整体战斗力。

对于空军也同样如此,除了歼20这种内置弹舱的五代机会将弹舱满挂,一般战斗机不会满载作战的。比如美军F15在使用复合挂架后可以一次性携带12枚AIM120中程空空导弹。可美军空优作战时,挂载采用4枚中程导弹加2枚格斗导弹的配置,最多再挂2枚作战时可抛弃的大型副油箱,绝对不会采用满挂状态。满挂状态是航展时,对外发布宣传需要,才临时配置的。通俗地讲,都是装逼行为。真正作战时战斗机满挂,会增加飞行阻力影响飞机机动性,既飞不远、也飞不高,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回到携带弹药量这个问题本身,其实弹药携带量的多寡只是战斗力的一方面。抗战时期八路军装备很差大家都知道,经常会出现人比枪多的困境,平均每人能够分配到的弹药只有个位数。因此当时八路军打仗单兵配发五发子弹是常态,打完三发就要发起冲锋。也因为这样,日伪军称八路军是“三枪八路”。

对八路军和敌后抗日武装而言,主要的弹药来源,仍然是依靠缴获。一些老兵讲,我们舍不得用缴获而来的子弹,因为上面都是我们牺牲战友的鲜血。不可否认武器装备是否优良、弹药是否充足,都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但起决定因素的还是战士本身。毕竟如果换成某土豪军队,弹药带的再多,恐怕也只能干运输队长的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