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仿古也會仿接刀痕,怎麼辨別接刀痕的真假?

玩之道


看工痕是鑑藏古玉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大多數朋友在鑑藏古玉時都會察看工痕,對跳刀痕尤其比較關注,事實上跳刀痕這個環節可以排除很多的相對低端仿品,但有一些中高端的仿品不僅會仿跳刀痕,還會對玉表進行噴砂處理,所以只看跳刀痕是不夠的。

一是相對低端的仿古玉跳刀痕形狀就不對

上圖這張圖片是比較典型的機器工痕,從形狀上就可以看出來,根本就沒有跳刀痕,那種一拱一拱的形狀是明顯的機器工痕。

關於這一點對比一下以下幾張類似的真品古玉相關部位就可以看出來了。

以上為幾張真古玉圖片

二是中端仿古玉跳刀痕的形狀仿得有點像

上圖這張照片有跳刀痕,但是對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老工磨削效率沒有機器工高,砣子轉較長時間才能磨出一點淺淺的痕跡,而這一件東西給人感覺就好像是砣刀在割木材一樣,隨便一刀就割得挺深。

關於這一點,對比一下以下幾張真品古玉跳刀痕能夠看出還是有所區別

以上為幾張真古玉圖片,真古玉跳刀痕的特點是比較細密,每一刀都不會切割特別深。

再來看兩張中端仿古玉跳刀痕。

上圖為兩張仿古玉的跳刀痕,如果我們與前面那兩張仿古玉的跳刀痕聯繫起來看,在形狀上還是沒有逃出機器工跳刀痕的框框

三是迷惑性比較強的仿古玉跳刀痕與真古玉跳刀痕的關鍵性區別

上圖是一張仿古玉的跳刀痕,仿得挺像,要害是刀痕裡面發乾,光澤也發暗,明顯不是老工,老工因為磨削效率低,細槽裡面實際上是邊雕琢連拋光,更加細膩光亮

上圖是一張仿古玉的跳刀痕,也存在刀痕裡面發乾、光澤發暗的現象,同時還可以看到線槽邊沿崩口比較多,左側工痕也可以看出雕刻急於求成的感覺,根源是仿古時間成本的問題

上圖是一張仿古玉的跳刀痕,要害也是刀痕裡面發乾,光澤也發暗

再看看真古玉跳刀痕裡面老化痕跡是怎樣的

以上是一組真古玉跳刀痕,從中可以看出幾個特點:一是工痕之中的砂磨感覺與玉表基本一致;二是陰線槽內的光感、包漿與玉表基本一致,有的明顯有一層老化的皮殼,就像煮牛奶時牛奶上有一層皮一樣的感覺;三是精品玉器跳刀痕走刀比較細緻。

現在那些算得上高仿的玉器,通常是機器雕刻、手工修磨,有的做噴砂處理,所以看這些仿古玉器的跳刀痕,一是看形狀,是不是有一拱一拱的感覺,如果是那就基本為機器工無疑,而這一點通常仿古難以迴避,因為仿古需要控制時間成本,如果純老工去仿古那得賣多少錢才有利潤呢?二是看刀痕的觀感,是不是與玉表包漿、砂感基本一致。仿古玉表面拋光水平不會差了,蚌埠、邳州等地拋光的活一些老人和女人就可以做,但是刀痕裡面,特別是一些細陰線槽裡面的拋光更費時間、費力氣,很難拋得和玉表一樣,而真古玉陰線槽拋光其實在刻劃時就差不多好了。


戰漢古玉



首先看看這件玉龍古玉器的刀法、功力。然後才會認識怎樣的刀法、功力是古代的,怎樣的是現代的。此圖為戰國龍形璜局部,刀法因琢刻而成,再加打磨,因此刀法乾淨柔和。邊緣凸起的線也是如此。自然,鬆柔,作者用刀琢時的精心,隨處可見。


這是龍形璜頭部,琢工刀法非常清晰。也是十分嚴謹。古玉刀法如畫的筆法。好作品都可見刀法之中的作者功力。何況古代玉料來之非常不易,故格外珍惜。當然不會隨便用刀。這些古玉鑑賞中的常識,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鑑定古玉是否為仿品。
這是宋代玉帶片作品,刀法也是柔和自然。這種以陀、琢為主的刀法,需要很好的耐心慢慢進行,不可有一點急燥。這也是現代工藝難以作到的。只要懂了古玉刀法與作者功力在玉器上的的效果,也就自然可以分辨,古玉刀法的真偽。(自藏)。


乾德堂1


判斷古玉……我是綜合判斷……從來不單看任何一個特徵……

主要從文化形制、材質、加工工藝、痕跡與沁色多方面綜合判斷(因為我是一個喜愛遠古文化的理工科出身,而且本身專業就交叉過兩個……所以,我的知識面確實比較開一點,使我有條件進行整體綜合判斷)……

就實戰來說,按照我自己摸索出的這種綜合方法,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超過99.99%)的所謂古玉……我都可以找到明顯的漏洞……

所以我一直認為……綜合研究才能真正解決判斷的問題……

當然,多看真品對比特徵研究積累也很重要


手機用戶60669424220


古玉有煮蠟工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