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我們常用的生石灰有什麼作用?如何科學使用?

水產養殖我們常用的生石灰有什麼作用?如何科學使用?

漁中愉-水產養殖

【常見問題】生石 灰是公認的水產養殖最佳消毒藥物,但很多養殖戶在使用時,不能科學使用。

例如不用塊狀、不是現配現用、不注意配伍禁忌、不根據水質天氣情況使用等,結果大大降低了生石灰的使用效果,甚至起到了反作用。

【原因解析】生石灰遇水呈鹼性,使水的pH值迅速上升到11以上,所以能殺死野雜魚類、敵害生物及- -些病原體。

同時還能增加水中肥度,有利於浮游生物繁殖。但是不正確的應用會使生石灰減弱效力,有的還導致水體渾濁。

【解決方案】使用時要用沒經水化的塊狀石灰,為保證其使用效果,潑灑生石灰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1)注意池塘對象 一般精養魚池, 魚類攝食生長旺盛,經常潑酒生石灰效果較好,新挖魚池因無底淤,緩衝能力弱,有機物不足,不宜施用生石灰。

否則會使有限的有機物加劇分解,肥力進一步下降,更難培肥水質。對於水體PH值較低的池塘,要潑酒生石灰加以調節;

水體pH值較高,鈣離子過量的池塘則不宜再施用生石灰,否則會使水中有效磷濃度降低造成水體缺磷,影響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長。

(2)注意使用劑量 用於改良水質或預防魚病時,生石灰的用量為每畝水面每米水深13~15千克,治療魚病時用量為15~20千克。

但對於鯽魚出血病的治療,每畝水面每米水深要用25~30千克,因為用量少了反而會激活毒素加重病情。

用藥後要觀察魚的反應,以防劑量太大水質突變造成死魚。另外,對於淤泥較厚、水色較濃的池塘,要增加10%~20%的用量;

對於水色較淡、浮游植物較少的瘦水,每畝水面每米水深用量只能在10千克以下。

(3)注意潑灑時間 生石灰應現配現用, 以防沉澱減效。全池潑灑以晴天下午3點之後為宜。因為中午水溫不穩定,中午水溫過高,水溫升高會使藥性增加。

夏季水溫在30C以上時,對於池深不足1米的小塘,全池潑酒生石灰要慎重,若遇天氣突變,很容易造成池水劇變面死魚。

同樣,悶熱雷陣雨天氣不宜全池潑酒生石灰,否則會造成翌日凌晨缺氧泛池現象的發生。

另外,河蟹、蝦類脫殼之前應適量潑灑生石灰,這樣可增加水中的鈣離子,提高水體的鹼度,有利於蟹蝦的脫殼生長。

(4)注意配伍禁忌 生石灰是鹼性藥物 ,不宜與酸性的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劑同時使用,否則會產生拮抗作用而降低藥效。

生石灰不能與敵百蟲同時使用,因為敵百蟲遇鹼水解生成敵敵畏而增大毒性。

生石灰不能與化肥或與銨態氮肥同時使用,在pH值較高的情況下,總氨中非離子氨的比例增加,容易引起魚類的氨中毒。

生石灰若與磷肥同時使用,活性磷在pH值較高的含鈣水中,很容易生成難溶羥基磷灰石,使磷肥起不到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