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大潮来袭,快递从业人该怎么办?

裁员大潮来袭,快递从业人该怎么办?

每一个快递从业者,都该停一停脚步,去思考属于自己的路。

今天,最强寒潮席卷大江南北,多地气温都在默默刷新着入冬以来的最低值。

相对于这寒冷的天气,前些天(12月5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虽然暖心,但同时也让人心里泛起另一种别样的滋味。意见提出,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国务院亲自发文严守就业红线。众多网友哀嚎:难道失业大潮要来了吗?明年该怎么办?悲观的情绪不胫而走。

临近年底,趁着各大快递企业回顾总结2018年成绩单的时候,每一个从业者也该停一停脚步去思考属于自己的路。

对于快递行业而言,2018是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年头。快捷停网,全峰濒死挣扎,天地华宇卖身上汽安吉,云鸟被“资金链问题”传闻缠身,各大上市快递企业也在捂紧口袋,忙着深挖护城河,巩固自己的城池…

曾几何时,伴随着电商经济的繁荣,快递物流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快递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火遍大南江北,在大家的眼里干快递是一个非常有“钱途”的行业,这吸引着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有识之士们投身快递江湖。

但现在,草莽林立的过往已成往事,受同质化竞争、价格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电商市场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快递物流行业里的“造富”光环也在逐渐消失,一批快递企业甚至从我们身边淡去,直至退出历史舞台。

伴随着这些让人唏嘘的现实,行业内“裁员”消息也被不断被曝出,让2018年的冬天,寒意更深了。

裁员大潮来袭,快递从业人该怎么办?

在快递行业里,企业对“裁员”这样的字眼儿同样讳莫如深。大多数公司一般都会将其称为“这只是正常的人员流动和常规的末位优化”。然而回首过往,在用人方面,行业里普遍存在的一些怪现象,下面这些经历相信多数快递人都有所体会——

1、除了“皇亲国戚”之外,很多快递公司内部普遍喜欢“外来的和尚”,总觉得他们“好念经”,与此相比,对内部员工培养方面却很少下功夫,提供的晋升机会也不多,最终导致很多专业技术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被埋没。

2、基于“草莽”起步的过往,快递公司里评级和晋升等上升渠道,往往把工作年限作为评价标准,也视作对公司是否忠诚的衡量尺码。对能力如何、人品怎样往往只是走个过场,这就造成很多没什么能力但呆在公司时间长的人不断升职,把控着一个个要害部门。小白兔不但“晋升”成老白兔,还盘起了兔子窝,这样的情况早已司空见惯。

3、出于对同乡之间的信任,在共同打下“江山”后,快递公司里家族化管理现象盛行。难以避免的导致公司企业文化里带有浓浓的江湖气息,派别、山头林立,关系错综复杂,迫使很多有识之士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如何“站队”上。一些职业经理人被重金聘任,但当他们想要一展抱负的时候,却不给予相应的空间,最终导致其无所作为,直至一走了之。

由此看来,在物流快递行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开始加大优化员工的力度,这对公司整体而言当然是好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提升企业效能,给优化人才结构带来新的契机。二是促进企业内部人才流动和创新,当然,这需要更加公正、公平的机制作保障。三是末位淘汰制实施后,行业人才流动或将频繁,也有利于内部员工提升工作积极性。

谈到就业问题时,我们通常还会有这样一种感受:一方面是求职者找工作难,企业招人难。另一方面,就像钱钟书的《围城》中“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行业内的人认为,快递这行钱难挣、活难干;在外人来看,快递这匹“经济黑马”正策马奔腾,钱途无量。

快递行业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后,在用人方面也自成方圆,无论是进、出还是正身在城中的人,都需要跟上这座围城扩张的速度。

那么,作为快递人的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跟上这种速度?

学会坚持

在各行各业,都有所谓的红利期。就目前而言,在各快递企业利润摊薄而严控成本的新形势下,降低人工成本也是当务之急。但我们快递人也不必过于焦虑,认真分析自己的所长,认真审视自己的履历,不要随意改行,也不要轻言放弃。不论公司如何不好,但总有人能赚钱,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怎么想、怎么做。

勤于学习

此前,快递行业还是一个低门槛行业,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开始应用,快递正变得越来越专业。每一个快递人不仅需要要懂快递,还要懂市场,了解行业最新科技,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变化,成为一名复合人才,才能应对得了快递行业未来发展需要。

善借趋势

我们常说,选择大于努力。个人无论怎么努力,都抵挡不住趋势,那些懂得借势的人,往往都是越来越强。物流行业很大,细分市场也很多,在每个领域的成功者大有人在。只要敢想敢干,调整思路,找对路子,可以去做同城,可以做即时配,也可以围绕快递上下游发力…避开夕阳产业,把握发展关键问题,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无论是大环境不景气,还是个别企业自身经营出现了某些危机。经历这场用人“寒潮” ,当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能上岸,谁一直在裸泳。

只是,依附在这些企业的快递同仁,你是否想过,如果有一天你的名字出现在裁员名单上,你的抗风能力能有几级?如果离开了现在的公司,你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

天气越来越冷,你准备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