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并未交火,民众为何主动向俄军举旗欢迎?

用户69331504


这是因为在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地区生活着大量俄罗斯族人口

公元5~6世纪在由匈奴西迁引发的亚欧民族大迁徙过程中斯拉夫人逐渐分化为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三大分支。其中东斯拉夫人逐渐繁衍出俄罗斯、白罗斯和乌克兰三大支系。在历史上乌克兰民族和俄罗斯民族同根同源,二者的早期历史都起源于公元882年建立的东斯拉夫人国家基辅罗斯。蒙古西征使使乌克兰和俄罗斯两个民族出现了分野:当时基辅罗斯绝大部分领土都被西征的蒙古人占领,只有西南边陲的加利西亚一沃伦公国在波兰等国支持下保持着独立,恰恰正是这个加利西亚一沃伦公国在日后逐渐演变出乌克兰。事实上乌克兰在古罗斯语中的意思是边地,意指乌克兰位于昔日基辅罗斯国家的边陲地区。1480年莫斯科大公国脱离蒙古人的统治并逐渐征服其他罗斯公国,于是以莫斯科大公国为基础合并其他罗斯国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俄罗斯民族。而这时的乌克兰还处于波兰的统治之下,随着俄罗斯的崛起乌克兰就一直处于俄罗斯和波兰的争夺之下。1648年春乌克兰爆发了波格丹·赫米尔尼茨基领导的反波兰起义,1653年沙俄应赫米尔尼茨基之邀以保护和支持乌克兰为名向波兰宣战。1686年沙俄在驱逐波兰人后宣布合并乌克兰。从此乌克兰就开始被俄罗斯统治,但乌克兰人内心深处始终认为自己才是继承了古罗斯民族的正统,而俄罗斯则是高度蒙古化的民族。乌克兰这种民族自尊心使其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纠结状态。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乌克兰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缘区位乌克兰再度陷入纠结的境地:当年被迫在波兰和俄罗斯之间选边站队的乌克兰如今又不得不在俄罗斯和西方的北约、欧盟之间选边站队。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同北约和欧盟的接触是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挤压。要知道乌克兰和波兰、捷克这些东欧国家是不一样的:波兰、捷克虽然是前苏联阵营的国家,但毕竟不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地理位置同俄罗斯也有一定距离;而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对俄罗斯而言可谓就在家门口,更何况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还是乌克兰境内的基辅罗斯,无论从民族情感或是地缘战略上而言:俄罗斯都无法接受乌克兰倒向西方的潜在可能。作为小国的乌克兰处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夹缝之间只能试图通过在二者之间维持平衡以尽可能保证本国的国家利益,然而这种试图两面讨好的心态也注定使自己里外不是人。事实上乌克兰外交立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乌克兰国内的政局:乌克兰东部生活着占乌克兰总人口17%的俄罗斯族。事实上由于历史上乌克兰曾分属波兰和俄罗斯统治的原因导致西乌克兰受西方文明影响较深并生活着大量信奉天主教的波兰等族裔;而东乌克兰则表现出明显的亲俄意识。

早在2013年11月底乌克兰国内的亲俄势力和亲西方势力之间基层爆发过大规模冲突。2014年4月乌克兰东南部地区的俄罗斯族人士举行游行示威,抗议亚努科维奇政权被推翻,随即遭到乌克兰国内亲西方势力的镇压,造成50多名俄罗斯人死亡。这一事件导致了乌克兰东部亲俄居民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冲进当地的兵工厂、武器库夺取武器,甚至连乌克兰军队内部的亲俄士兵也在这时反水,一时间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武装人员,他们占领了当地的政府大楼,宣布成立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和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情况类似的还有克里米亚:俄罗斯族占克里米亚总人口的62.86%,而乌克兰族仅仅只占15.42%。事实上克里米亚人的行动比顿涅茨克人、卢甘斯克人还要早:2014年2月亲西方的新政府上台后以俄罗斯族裔人口居多的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随即在2014年3月16日就自身地位举行全民公投,最终超过96%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2014年3月17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宣布:克里米亚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命名为克里米亚共和国。次日克里米亚宣布加入俄罗斯,俄罗斯总统普京随即批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草案,至此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实际控制下的地区。事实上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俄罗斯族居民根本就不将俄军视为入侵者,而是将其视为解放者。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分两个地区来说吧,毕竟这两个地区我都在过:

一、俄军进入克里米亚时,不要说民众向俄军举旗表示欢迎,就连驻扎在克里米亚半岛的乌克兰海军、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都没有放过一枪,10万乌军中有8万直接加入俄军!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克里米亚的居民中有超过80%是俄罗斯族,而克里米亚的重镇塞瓦斯托波尔更是全城全是俄罗斯公民,因为尽管苏联解体俄乌分家后克里米亚早是乌克兰的,但塞瓦斯托波尔是俄黑海舰队驻地,俄政府用每年1亿美元的代价租下整个塞瓦斯托波尔,所以我走在塞瓦斯托波尔的大街上,看到的全是俄罗斯国旗,街道和商场只有俄语标识,全城的主要行业都跟俄罗斯海军有关,举行的活动也是纪念苏联战争。这里的多数居民也是货真价实的俄罗斯公民,所以,当俄罗斯宣布要收回克里米亚时,90%的居民投了支持票。克里米亚当地百姓也有意见呀,因为尽管赫鲁晓夫早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但乌克兰政客却没把克里米亚居民当回事,不但不愿意将克里米亚居民纳入其行政体系,而且还不愿意发展克里米亚的经济,从而失去了绝大多数的民心。

二、俄军在乌克兰东部并没有直接公开交火,而是让俄军换上民兵服装参战。同样,由于乌克兰东部是俄罗斯民族的传统聚居区。他们从意识上,从文化上,从情感上都非常亲俄罗斯。因此,当俄罗斯情报与间谍机构开始行动起来之后,乌东的“民兵应运而生”,这些民兵中不少有在苏军服役的经历,所以他们对于俄罗斯有天然亲近与回归感,民众也是如此,天然气和粮食、药品全部来自俄罗斯,而乌克兰甚至停发了东部地区的退休金。民心归哪里就很容易知道的。


邱永峥



永远是学者


这是乌克兰的奇耻大辱,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现像,当地民众夹道欢迎入侵者。对于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与乌克兰的政客有着直接的原因,同时也有俄罗斯的提前准备。像克里米亚的独立,加入俄罗斯,有着很多深层次的原因,自然东乌克兰的人民对俄罗斯的亲切感要远大于乌克兰政府,那么对于俄罗斯的到来自然就像欢迎亲人一样!


首先,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随着尤先科的向西靠拢,西乌克兰民众在西方的宣传势头下,逐渐让乌克兰民众对西方的向往极为强烈。但是俄罗斯怎么可能愿意让这样的乌克兰远离自己呢?

自然就通过亲俄势力,让亲俄的亚奴科维奇上台,然而在西方的支持下,民众对亚奴科维奇的政策表达了极大的反感。从而导致民众的街头游行示威。最终2014年2月22日亚奴科维奇宣布下台,最终流亡俄罗斯。



其次,俄罗斯在面对这样的乌克兰政局自然也早都做好了备选方案。首先俄罗斯就要保证克里米亚的绝对控制权。自然俄罗斯的秘密工作已经提前布置,当克里米亚爆发宣布公投独立时,乌克兰部署在克里米亚的8万多部队,却没有什么反应。


当然作为军队是不太容易背叛国家的,然而乌克兰的混乱政局,让军队,尤其是克里米亚的军队,不知道是该听说的。而另一方面,在危机爆发时候,乌克兰政府下达的命令却被俄罗斯的“小绿人”给串改了,自然到达军营的命令肯定不是原始的命令。就这样乌克兰政府逐渐对克里米亚的8万多军人失去了控制的权利。

俄罗斯再进入克里米亚后,这些军人已经随着克里米亚当局对俄罗斯采取不抵抗的政策。而且普京已经宣布愿意留在克里米亚跟随俄罗斯的所有工资一律加3倍,不愿意留下的送出克里米亚。这样自然军队中80%以上都愿意留下,只有不到20%都送出了克里米亚。这样也同样保持了克里米亚的稳定。



其三,整个乌克兰的东部地区多数都是俄罗斯族,大多数人都说俄语,这就给本身的给东乌克兰的独立带来了群众基础。比如整个克里米亚就有58%以上的俄罗斯族,80%的克里米亚人说俄语。这就让克里米亚有更高的亲俄倾向。那么俄罗斯的军人的到来,自然会受得当地百姓的欢迎。


而东乌克兰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哈尔科夫等地区同样是拥有大量的俄罗斯族,基本上这些州都是占50%以上的俄罗斯族,还有一些处于左右摇摆的鞑靼族人。而乌克兰族只是占其中的少数。亲俄势力的再加上活动频繁,整个民众对俄罗斯并没有反感,而且还特别欢迎,这样怎么可能出现抵抗呢?

所以,乌克兰的政治的不稳定,才导致了乌克兰军队都不知道要为谁而战的境地,这对于一个国家是极其危险的。传统的乌克兰语俄罗斯那是兄弟般的情意,然而政局的改变,让军队摇摆不定,但是整体上还是乌克兰军队更加亲俄一点,尤其是东乌克兰方面的军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俄罗斯几乎是不费一枪一弹,就白捡个克里米亚,而且又获得了东乌克兰的那片缓冲地带。而当地民众的欢迎,更让乌克兰政府颜面扫地。

谢谢朋友们的阅读,也谢谢大家的点赞!!!


淡然小司


首先,同宗同源。

从根儿上说,乌克兰才是真正的俄罗斯,当年,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乌克兰首都基辅,元朝时,蒙古西征,攻入基辅,俄罗斯人东迁,才逐渐成为今天的俄罗斯,所以乌克兰人从历史上看才是真正的俄罗斯人,本是同宗同源,一家人,主动向俄罗斯军举旗欢迎,就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克里米亚的战略地位对俄罗斯非常重要。

俄罗斯近年来被西方制裁,除了经济上的,还有军事封锁,俄罗斯北境沿海终年结冰,只有极少部分港口可以用,而领土内面对的温暖港口也只有黑海,克里米亚位于黑海北的中央,如果能控制这里,整个黑海就攥在自己手里了。



俄罗斯入侵克里米亚,是为了俄罗斯全局考虑,乌克兰人并不反感,原本在前苏联时期,克里米亚就是俄罗斯联邦,只是被赫鲁晓夫头脑一热送给了乌克兰,作为牢不可破的友谊象征,但是从人口结构来看,俄罗斯族在乌克兰占据了主导地位,乌克兰一大半都是俄罗斯人,虽不是同一国家,但是内心认同感很强,

正是因为这些历史原因,那些倒向西方的派别反而成为了乌克兰人厌恶的对象。


军事一点通


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东部,民众主动向俄罗斯军队举旗欢迎,必然。首先,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时期有交往。第二,乌克兰分东西两部分。西乌克兰是亲西方,是农业区,想过好日,不劳而获,紧跟西方,代表是尤先科,搞街头政治上位当总统,倒向西方,西方不兑现承诺。他们跟随西方挤压俄罗斯,民众反感。他们生命受威胁。第三,乌克兰东部主要民族与俄罗斯族是同族。乌克兰东部的民族以俄罗斯族为主,有与俄罗斯同民族的感情。第四,讲俄罗斯的俄语。第五,乌克兰东部是军港,工业区,经济比较发达。西乌克兰是农业,向往西方。执政者中立还好一点。倒向西方必然分裂。东部民众必然欢迎俄罗斯的军队。克里米亚政府公投加入俄罗斯。卢甘斯克、顿聂茨克还在打仗。


喇叭与利剑


乌克兰民众的举棋欢迎道出了乌克兰的理想与现实。理想加入北约拥抱西方但是现实国家面临分裂,民族矛盾难以调和,大国夹缝中生存实数不易。


一、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侵入,这其实并非俄罗斯本意,俄罗斯不希望乌克兰彻底倒向北约,出兵造成乌克兰与邻国有领土纠纷,让北约无法审核通过,所以俄罗斯的侵入并未给乌克兰人民带去灾难,相反給予更多的权益和人道主义援助,乌克兰民众当然欢迎。

二、乌克兰国内东西部民族差异比较大,西乌克兰主要为乌克兰族说乌克兰语,亲西方倾向加入欧盟和北约,乌克兰东部俄罗斯族占据主体,说俄语,亲俄罗斯,倾向加入俄罗斯,此次俄罗斯入侵所占地区基本上为东步,民众有民族自豪感,民众当然欢迎,

三、相比较乌克兰纷争的国内斗争和矛盾俄罗斯强大的国家力量和稳定的国内环境让很多乌克兰民众心驰向往,渴望自己也属于其中。民众当然举棋欢迎。

四、乌克兰东部区域经济结构与俄罗斯紧密相连,重工业为主,经济相互依存度很高,在当前动荡的乌克兰,民众生活水平相对下降,俄罗斯的保护下,经济与俄罗斯可以互通有无,能够给民众带来福音,民众当然欢迎。


谈天论地迷


乌克兰战争始于克里米亚危机,虽说克里米亚曾经属于俄罗斯但是苏联时被赠送给了乌克兰,俄罗斯肯定不服气,在强人普京的领导下,神秘的小绿人悄悄出现在克里米亚街头,转眼间整个半岛就又被俄罗斯不费力的拿到了,而乌克兰守军不是跑了就是投降了,半岛上居民对此不仅没有发生反抗。反而来到街头欢迎俄罗斯军队的到来。

这是因为乌克兰管理时期无所作为,克里米亚居民生活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当俄罗斯承诺改善居民生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后,居民自然乐见其成。而且岛上居民大部分是俄罗斯族的,与俄罗斯本就是同个种族,从克里米亚自治公投可见其对俄罗斯的向心力。

乌克兰东部战争也是如此,乌克兰独立后东部地区经济萧条,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其自然对基辅没有好感。当俄罗斯花重金投入当地民生后当地武装和普通群众都愿意接受俄罗斯军队保护,这也是因为东部大量俄罗斯族民众占当地人口的绝对优势。

(当地居民并未感到有什么不一样)

在乌克兰版图上,俄罗斯人占据优势的地区都有很强的向心力,回归俄罗斯是他们最支持的选择了,因此当俄罗斯军队开进克里米亚之时并未遭到任何抵抗,反而受到当地人的夹道欢迎。


利刃巨透社


这个问题有些意思,一个国家被入侵,民众为何还举旗欢迎?原因很简单:这些民众并没有把俄罗斯当做敌人,在他们眼中,俄罗斯军人不仅是朋友,更是亲人。与此相反的是,倒向西方的乌克兰政权却成了他们眼中的敌人。

俄罗斯夺取克里米亚,并没有向外界猜测的那样:俄罗斯与乌克兰大打出手。说是俄罗斯未费一枪一弹就夺取了克里米亚,也不为过。克里米亚民众更是举旗夹道欢迎,最后克里米亚举行了公投,加入了俄罗斯。这大出西方预料,打了西方一个措手不及,等反应过来后,一切都已经晚了。或者说是“西方干脆就没想动手,俄乌兄弟相残才是西方想要达到的目的——不断消耗俄罗斯,拖跨俄罗斯”更准确。



乌克兰内部一分为二:亲西方的西部地区,亲俄罗斯的东部地区。俄罗斯军队进入的地区都是亲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包括: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这些地区大多数民众都属于俄罗斯族人,以俄罗斯语为母语。在尤先科没上台之前,乌克兰一直走的是中间路线:既不倒向俄罗斯,更不倒向西方阵营。尤先科通过街头游行登上了总统宝座,一心投入西方怀抱,直接导致了国内的对立。乌克兰的分裂,尤先科及后面的几位“亲西方”总统,“功不可没”。


蓝色地区为乌克兰东部地区
,亲俄;黄色地区为西部地区,亲西方

乌克兰这些亲俄民众,对俄罗斯军队举旗欢迎,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对乌克兰现状不满,希望俄罗斯能够带来改变。乌克兰自宣布加入北约开始,俄罗斯对其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对其施压;北约允诺的“好处”迟迟看不到,导致乌克兰经济下滑,百姓更是收入难以保证,很多人干脆跑到俄罗斯、波兰、欧洲等地。根据乌克兰前总理尼古拉•阿扎罗夫的话说,2014年后,有1000万人离开了乌克兰,加上之前的,大概每4个乌克兰人,就有一个人在外国工作、生活。这些人很愿意背井离乡吗?还不全是因为生活所迫。

俄罗斯国内的生活一直都是很多乌克兰人向往的,在俄罗斯总共有近1000万乌克兰人(很多已经是生活多年,成为了俄罗斯公民,近两、三年就有约300万乌克兰人搬到了俄罗斯)。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等地带来了投资、提高民众的工资待遇等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是这些地方的乌克兰民众梦寐以求的,当然欢迎。

二、乌克兰东部地区以俄罗斯族人为主,这些人有很强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对于乌克兰政府倒向西方,极为不满。

如今,能够重新回到莫斯科管辖范围内,很是高兴。乌东部地区的经济与俄罗斯紧密相连,对俄罗斯的依存度高,动荡的乌克兰使得这些地区的民众收入不稳、生活水平下降。

乌克兰政府不重视这些地区,缺乏对这些地区的投资,更谈不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薪资待遇等,这就更加使东部地区的民众反对乌克兰政府——加入北约对乌东部没什么好处。再加上俄罗斯带来的宣传攻势、福利待遇、优惠政策等等,东部地区重投俄罗斯也就不奇怪了。如果得到俄罗斯的保护,东部地区至少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稳定的工作,这是普通百姓的诉求。


第三,在俄罗斯军队进入这些地区之前,这些地区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乌克兰政府的管控,控制这些地区的都是亲俄势力。这些势力最希望的就是加入俄罗斯,对于俄罗斯军队夹道欢迎,也是理所应当的。

在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俄罗斯后,东部地区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洲也传出脱离政府、宣布独立、公投入俄的声音。一个地方公投入俄也就罢了,整个东部地区纷纷效仿,即使是俄罗斯暗中捣鬼,也需要百姓支持。这只能说明是乌克兰政府无能,怪不得俄罗斯的“贪心”,更怪不得西方的阴谋。
看看东、西部地区在语言上的差异

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置百姓生死而不闻,全无大局意识,更无战略考量,轻信谗言,不计后果。这就是尤先科,一个从街头游行登上总统宝座的政客,乌克兰历史上的罪人,乌克兰分裂的“功臣”,乌克兰民主的笑话。没有他,百姓又怎会欢迎俄军的到来?


儒道之主


俄罗斯进入乌克兰,俄罗斯军队受到乌克兰人的欢迎的确不假。但是有一个情况,就是欢迎俄罗斯的基本上是乌克兰的俄罗斯族。

由于历史等众多原因,无论在克里米亚,还是在乌克兰东部地区,都是以俄罗斯族为主体的区域,这片区域脱乌入俄的倾向一直比较明显。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该地的人欢迎俄罗斯也是自然的了。但是这个不能代表乌克兰全国国民对于俄罗斯的态度。

乌克兰东部地区和克里米亚一样,历史上都曾经是俄罗斯的土地,两地原本就有大量的俄罗斯人。还有另一方面,俄罗斯一直以来有一个很歹毒的策略,就是移民。但凡俄罗斯曾经统治过的地方,都会迁移大量的俄罗斯人过去,苏联的时候也同样如此。

因此,可以看到,俄罗斯人实际上遍布亚欧大陆。不要说欧洲部分,哪怕是俄罗斯历史上吞并的远东地区,现在也有大量的俄罗斯人。而这一方面,苏联曾经的加盟共和国更甚,曾经的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了俄罗斯以外,其他国家哪一个没有俄罗斯人?最典型的如哈萨克斯坦,曾经迁入的俄罗斯人差一点在哈沙克斯坦占据主体民族的位置。如果不是苏联解体,很多加盟共和国的第一大族群应该都已经是俄罗斯人了吧。

乌克兰同样是这个样子,尽管乌克兰东部地区原本就有很多俄罗斯人的活动,但是在苏联时代,苏联将俄罗斯人迁移到乌克兰的举动一直没有停止。

所以,当乌克兰出现危机的时候,乌克兰东部包括克里米亚在内,肯定是支持俄罗斯的,他们更宁愿回到统一的俄罗斯,当然,顺便再带走乌克兰的国土。

现在,俄罗斯在要挟乌克兰方面,也正是基于俄罗斯拥有着掌控乌克兰国内众多俄罗斯人的能力,所以俄罗斯在乌东问题上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如果乌克兰最终执意要和俄罗斯对着干,那么在俄罗斯的操纵下,乌东脱离乌克兰就非常有可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