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切都來得及,這3個老移民都在美國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作者簡介:沁心,在中國生活了23年,又在美國工作生活了16年,然後當起了十年海龜。有中美兩國的大學教育背景,目前在外企當高管,常年中美兩地跑。有兩個生在美國的女兒,當過中國的小留學生,目前在美國讀大學。希望通過一支筆,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和美國。

原來一切都來得及,這3個老移民都在美國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筆者在美國生活了很多年,經常和移民們溝通,瞭解他們為什麼選擇移民美國。為了幫助大家瞭解真實的美國生活,筆者將這些移民們的經歷一一介紹給大家。

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移民潮就沒有停止過,而且越來越熱,越來越年輕化。

移民的目的有很多種,此文將講述的三個家庭,移民都是一個原因:為了圓自己的夢。文章根據他們的口述經筆者記錄寫成,為了敘述方便,以下都用第一人稱。

Larry:我想住別墅

原來一切都來得及,這3個老移民都在美國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我是Larry,原本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30多歲已經做到了副主編的位置。我太太是一家外企的人事經理。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大概有40多萬一年,在北京這個城市也算不錯了。

遺憾的是,我們始終是“望房興嘆”一族。

我們還有個孩子,他每月的開銷早就超過了房租。我們的積蓄在房價上漲面前實在是微不足道,結果就是錯過了一年又一年。好不容易熬到了可以有積蓄加上借些錢能夠付首付的時候,只能買一個70平米的二手房,作為父母沒有什麼能力幫助的小家庭來說,這在北京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可是,我們的孩子總是不開心,他從小就喜歡別墅。每次出去玩,一路過別墅區,他就要停下來看很久,甚至哪裡都不去,就想逛別墅。我們實在是無法滿足孩子的願望。

而且我的父母很想來和我們同住,但是地方小,根本住不下。每次他們來看孫子,送他們走的時候,我心裡都充滿了內疚。我是獨子,父母一生的希望都在我身上,臨老了我卻不能為父母盡孝。我太太很想生老二(我們兩個都是獨生子女),生了老二也沒地方住。

我也想過離開北京,找個消費便宜的地方,但是工作呢?老人呢?非常不現實。我們目前的工作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離開了北京,不敢保證我們可以找到同等職位的工作。何況戶口的限制,到了外地也未必有資格買房子。

有個朋友和我介紹了北美的生活情況,正好加拿大的一個華語電視臺需要一個有經驗的來自大陸的中文采編,我們辦成了技術移民,去了加拿大。拿到了加拿大綠卡後,我們又到了美國工作(加拿大身份可以在美國工作),後在美國申請到了綠卡。

在美國,我任職一家中學的中文老師,我太太在GE公司任培訓教師,專門培養送往亞洲高管的文化和社會習俗培訓。我們的收入一年有大概近7萬美金,不包括福利和年終獎。

在我們所在的辛城,我們買了一棟花園別墅,上下3層,有近400平米,兩車位的車庫,還有大草坪,草坪後面還有一個小樹林。

我兒子開心的不行。每天一下了課,就邀同學一起在草坪玩耍。我太太又生了第二個孩子,我們在草坪上給她安了一個鞦韆架。我還把父母接來同住,他們飯後可以沿著小區的湖塘散步,看鄰居釣魚,欣賞美麗的花草。

移民美國,終於圓了我們的別墅夢。

Teddy:我想當公務員

原來一切都來得及,這3個老移民都在美國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我是Teddy,從小就羨慕國家公務員,尤其是稅務機關的公務員。倒不是羨慕公務員的輕鬆和穩定,我在國企當會計,我的工作也非常安穩輕鬆。我就是喜歡那種感覺,制服穿在身上,走到哪裡都自帶光彩。

我大學畢業後試著去考過公務員,但是沒有被錄取。嘗試過幾次後,年齡過了,不得不放棄年輕時候的夢。我在一次大學同學聚會的時候,見到了從美國回來探親的同學A,和我們談起來在美國當公務員的經歷,羨慕之餘,我動了移民的心思。

經過中介的幫助,我終於如願以償了,是以太太名義移民的。我太太是搞醫學研究工作的,在國際級醫學刊物發表了不少有分量的學術文章,自身又有博士學位,很順利的就找到了一家醫院做研究工作,我們全家辦了二類技術移民去了美國。

到了美國以後,我重新深造,學了MBA,畢業後直接申請去了所在市的國家稅務局,成為了一名美國稅務公務員。當我每天提著公文包進入聯邦大廈的時候,總有種青春煥發的興奮,終於體會到了那種自帶光彩的感覺。

Mandy:我想當醫生

原來一切都來得及,這3個老移民都在美國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我是Mandy,從小就特別喜歡白衣天使,總是夢想有朝一日,可以穿上白大褂,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

我出生在一個小城市,那裡的教學資源落後,基本上中學畢業後就是上中轉或者大專,個別優秀的也就是考上二本。我考上的是師範大專,後來做了一位中學的英文老師。

我所在的區後來被建設成為了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來了不少外企,其中有一個是美國的公司。我們學校和那個公司合作,派遣會英文的老師去那裡教外籍員工學習漢語。就這樣,我認識了我現在的先生,從美國派來的美籍華人工程師。

不久後我們就結婚了,先生是美國公民,我直接婚姻移民去了美國。因為有一定英文基礎,我到了美國很快就適應了當地環境,內心開始躁動不安起來。美國人很注重養生,那裡的醫生都非常受人尊重,是個高尚的職業。我和先生說,我想進醫學院學習,圓我學生時代的夢。

先生非常贊同我的決定。當時我們有房子有孩子,經濟能力不夠好。我就向聯邦政府貸款,進入了醫學院。那時我已經40歲了,但是在班上還不算是年齡最大的,原來在美國,只要你想做,什麼時候都不晚。

因為年齡偏大,英文又不是母語,剛開始我學習非常吃力,常常每天就睡3-4個小時,好幾次我都想放棄。我的父母特地從國內趕過來幫助我料理家務,一方面照顧孩子,一方面鼓勵我堅持下去。

我的先生也非常理解和支持我,在我全家的鼓勵下,終於在5年後,我醫學院畢業了,之後經過住院醫師實習,我成為了一名內科醫生。

當我穿上白大褂,在我的診所外面掛上我的名牌時,我真想高歌一曲。在大洋彼岸,我學生時代的夢已成真了。

誰年輕時候沒有夢想?很多人都經歷過夢想無法實現的遺憾。但是,老天不負苦心人,也許換個地方,你的夢想就可以成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