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进入马晓春时代为何哪么短暂?

汉水白石言


马晓春,1964年出生,曾创下中国围棋名人战13连霸纪录,1982年一1992年与聂卫平共同开创了聂马时代,1992年开始,马晓春集名人、新体育杯及棋王于一身,中国围棋开始进入了马晓春时代。1995年马晓春连续获得东洋证券杯,富士通杯两项世界冠军,达到了个人职业围棋的颠峰。1996年一2000年,马晓春共获得六项世界亚军,国内成绩,虽然逐渐失去了等级分第一和众多头衔,但名人头街伋连霸至2001年。总得来说马晓春时代并不是很短暂,虽然95年后,没有获得世界冠军,但外战成绩仍然要好与其它人,等级分第一的常昊,同时期仅获得三个亚军,这一时期,中国围棋被韩国压治的主要是由于以李昌镐为首的四大天王太强,而中方马晓春一人略现势孤力单。假如当时马晓春运气在好些(世界大赛上几个半目负),聂卫平职业生涯再延长些,常昊再成熟些,钝刀钱宇平身体再健康些,或许马晓春能多得几个世界冠军,马晓春时代也一定能多辉煌几年吧。


古巷琴音


如果说马晓春是中国围棋史上绝无仅有的天才算不上过分,他和棋圣聂卫平一起引领了国内围棋的整个80年代,史称“聂马时代”,在聂卫平渐渐趋于平庸后,马晓春独自扛起了中国围棋的大旗,在韩风肆虐的日子里力扛“四大天王”,勇斗日本六大超一流,并且在1995年达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这一年,他一人独取东洋证券杯和富士通杯两项世界大赛冠军,为落满灰色的中国围棋挽回了稍许颜面,应该说这个时候的马晓春被国人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只可惜他的天敌也在这个时期浮出了水面。1992年,不到17岁的韩国神童李昌镐在第三届东洋证券杯五番棋决赛中后来居上,3:2力克林海峰后首次登上世界大赛冠军的宝座,赛后林海峰的评价是:“他太冷静了,已经完全成熟。官子除了小林光一棋圣能与他媲美之外又还有谁呢?”

事实证明了林海峰还是小瞧了李昌镐的实力。相比于小林光一,马晓春能从中日围棋天元战初期的赢一盘都极其困难到后期的强势逆转,他的棋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背后的自信都有了质的提升,比赛中也能经常看到他妙手频发,“妖刀”之名绝无侥幸。

接下来让人意料不到的是,这样的马晓春在李昌镐面前居然不堪一击,11年交锋的记录是一边倒的6:25,其中有多局是官子阶段被半目逆转惜败,两冠后的6个世界亚军中连续4个都是拜他所赐,李昌镐成了马晓春前进道路上名副其实的苦主。


必须提到的是,赛事举办方也为李昌镐的胜利费了不少力气。最典型的莫过于第三届三星杯,当时状态大热的马晓春连下两城,距离登顶仅仅一步之遥,而举办方无故把比赛延期,接下来包括第三届LG杯的决赛,马晓春面对李昌镐是不可思议的6连败。

最后跟马晓春的个性有关。马晓春天赋有余努力不够,相比于韩国棋手的自律,这也几乎是那个年代中国棋手的通病。另外随着常昊领军的七小龙的崛起,马晓春开始逐渐退出世界围棋大赛的舞台。


怪兽小王


马晓春之前,过惕生、陈祖德、聂卫平的时代都是以国内棋战成绩划分的,到了1985年马晓春在国内棋战超越老聂时,中日擂台赛诞生,内战擂台两条线,因此,马晓春时代就变成了聂马时代。

聂马时代不是聂卫平时代,聂马时代的特征是马晓春的综合成绩最好,但擂台赛上却总是拿不出超人的成绩出来。因此,马晓春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气,与老聂就有了一段江湖的恩怨。

通算总成绩,从马晓春1985年全面超越老聂,1995年获得东洋证券杯和富士通杯双料冠军达到个人的顶峰,2000年先后在世界大赛上输给刘昌赫和王立诚,心理难以接受,导致一泻千里。

马晓春在中国围棋独占鳌头15年,时间不短。马晓春的棋艺以飘逸著称,他在第一次与李昌镐对局时挥洒自如,让小石佛完全找不到北。但这局之后,马晓春在李昌镐那里就再找不到便宜,令人徒叹既生瑜何生亮。

马晓春的棋才无人可及,但他栽也栽在了恃才傲物上。趟使马晓更接地气一点儿,抗击打能力能象常昊那样,世上是否有李昌镐,还难说呢😊


追求一句中的


马晓春,江湖人称“马小”或“妖刀”。作为和聂卫平同一时代(虽然年龄差一轮,但和聂是一代棋手)棋手,虽然在如今的年轻棋迷中影响甚小,但他当年的影响力可是仅次于聂的,他是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且还在一年拿到两个。以个人成绩论,他还要强过聂三分,这是客观事实不容否认。

【马晓春的棋】:曾经有日本前辈棋手(貌似藤泽秀行?)评价过外国棋手(仅仅两人),他说,以“棋才”(这是一个有点含糊的用语,可以理解为围棋方面的才华,创造力、想象力之类的东西)论,第一是韩国的曹薰铉;第二就是中国的马晓春———最了解棋手的自然也是棋手,印象中藤泽先生貌似没有和马手谈过,也许是看过马的棋谱之后的评价吧。马的棋其实类似于曹薰铉,飘逸灵动,创意十足,是一种“下得飞起来”的棋风,而且他的各种奇思妙想很多,经常能够有令对手意想不到的招法使出,有评论说马是一位浑身带着“暗器”的棋手。他貌似还写过一本《围棋三十六计》?而他的成长自然是和小林光一的中日天元战“八败”之交不无关系,这八败磨砺了他的棋艺,令他确实上了一个新的档次,再加上在国内棋战和聂卫平不断地下“紧棋”,因此他在1995年能够一飞冲天拿到两个大赛头衔,他应该感谢小林君和聂先生;

【马的心魔】:同聂一样,马之问题也在于环境,1995年拿到两个世界冠军,1996年国内所有头衔战都是他一手把持,堪称武林至尊,于是鲜花和掌声(包括美女和钞票)都滚滚而来了,马是江南才子,飞扬跳脱,并不是那种严守清规戒律的和尚,喜怒哀乐酒色财气各种应酬,普通人的毛病他一样有,不怎么打谱(他说他每次打谱二十分钟足矣),大嘴巴(和某某业内名人有过一场嘴仗,马一句“世界冠军的棋你也看得懂?”),香车美女事件(被棋协领导怒斥为“不争气!”),以上种种令马的棋艺开始停滞不前。而韩国的李昌镐是为他短暂辉煌盖棺定论的人:这其实有点一时瑜亮的感觉,本来马已是很厉害的人物结果来了一个“上帝派来下围棋的人”,他以不变应万变,以慢对快,以简单对复杂,以朴实无华对五彩斑斓,怼得马喘不过气来。而真正摧毁马意志一盘就是1996年3月18日东洋证券杯第三局,马不姓邪,愣是要和号称“官子天下一品”的李较量后半盘,最后不多不少半目惜败———这盘棋可说是基本摧毁了马的战斗意志,此后逢李必败,无论是中盘激战还是官子比拼,无论是较量攻杀、腾挪、治孤等等,都是节节败退,虽有1998—1999年的短暂复苏,但一败于韩国人的盘外招,二败于王立诚的哀兵必胜,马从此销声匿迹,绝迹江湖;

【马的最后贡献】:都看到如今中国围棋的盛世,都看到俞斌的经营有方,但其实奠基者是马,马创造了一套国家队的运作机制,才有如今的辉煌。

马晓春,中国围棋曾经的一代天骄,短暂的辉煌,毁于大环境也毁于自身放浪形骸的性格。


冷眼观世1976


今年距离马晓春两夺世界冠军已经有23年了,现在曾经的观众老了,马晓春也老了。当年其貌不扬的马晓春成名让人感觉,大智慧的人必须要其貌不扬。

马晓春穿上西装打上领带,也让人觉得有些滑稽,他是不是要演喜剧的。当时马晓春的成功,是中国棋手的翻身仗,此前我们一直被韩国旗手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想到的是,马晓春居然是“昙花一现”。关于马晓春为何成为昙花?很多人有这样的观点,马晓春的性格问题,他不愿意和人交流,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当自己的棋力到了一定高度后,就没有办法再提高。其实,马晓春的“昙花一现”是他夺得两个世界冠军之后,再也没有拿到世界冠军,他在国内棋手的等级分国内第一一直到2002年。从1995到2002年,马晓春是国内第一时间保持了7年,这也是可以的。此后,马晓春还担任了中国围棋队教练组的组长,重点培养年轻棋手。


球哄哄


中国围棋长期以来都有一种认知,那就是马晓春天才横溢,行棋天马行空,绰号“妖刀”绝非浪的虚名。本人围棋水准不高,充其量棋迷而已,对于马晓春天才度不敢妄作断言。但是棋迷的眼里也许会给你带出另一番天地。


聂卫平中日围棋擂台赛肆虐日本棋手的前三届比赛,其实马晓春也有着不错的发挥,但是由于聂卫平那个时代战绩实在骄人,不夸张的说中国棋手其实都是他的陪衬。从1984年这一阶段到首届应氏杯决赛阶段,堪称聂卫平巅峰期。而到了1989年首届应氏杯决赛1952年出生的聂卫平已经37岁了,虽然日本六超在这个年龄照样生龙活虎,但考虑到聂卫平身体状况,实则他已经走下坡路了。

另一边呢,马晓春是在1992年才逐渐确立自己国内棋坛新一哥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直到1994年聂卫平仍有一战之力,甚至一度与马晓春携手杀进东洋证劵杯决赛,直到马晓春捧起东洋证劵杯继而斩获富士通杯,马晓春时代才堪堪宣告来临。此时1964年出生的马晓春已经到了而立之年。这段成长经历中,先后经历了聂卫平、赵治勋以及小林光一等苦手的蹂躏,最终破茧成蝶一飞冲天。但是与日本六超或者聂卫平们不同,马晓春的登顶给人感觉是一个字——等!对,媳妇熬成婆,不是赶超了巅峰的强者,而是自然规律之下,众多英雄时代落幕,他适逢其会接替而已。才华横溢,一招一式充满灵气,这些都是马晓春优点,对战强敌也是韧性十足,但是聂卫平确实走下坡路,他这个老二扶正了。中国第一个与第二个围棋世界冠军的获得者,马晓春是创造了历史,但是比之聂卫平当年他的影响力差远了,而唯一能证明他能力的就是开创一个时代。

聂卫平是天才,日本六超也是天才,南朝鲜曹薰铉还是天才,到了马晓春依然是天才。天才何其多,谁也不服谁,这时候17岁的李昌镐棋坛横空出世,用一个个世界冠军的记录重新定义围棋天才,包括年龄,包括与马晓春截然相反的棋风棋路。但由此说李昌镐就完完全全就是压制马晓春克星,那也不尽然,实则马晓春自身的心理出现了真正的变化。


从过去挑战者到君临天下的王者之一,突然遭遇乳臭未干的李昌镐挑战,马晓春初始是信心满满的。中国围棋曾经流传着这样的话,马晓春训练中与刻苦二字绝缘,其中既有他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性格有关,更有创意与灵感不是召之即来有关。何况灵光乍现更是可遇不可求,那种奇思妙想所成后的幸福感唯有当事人才能体会。而马晓春对于自身有着无比强大的自信,这种自信与自尊生死相依不容任何人质疑。李昌镐呢?与马晓春相反,这位官子冠绝天下算路惊人,但这杀手锏绝不单单是依靠灵光乍现为之,那是无数青春岁月伴随死活题打磨出来,心无旁骛数十年如一日,仅凭此一点就不是普通人可以为之。棋风截然不同,性格迥异,棋力相当,那么决定胜负的因素无外乎心理与际遇。


李昌镐的师傅曹薰铉是个天才,这不得不承认。李昌镐就是在曹薰铉蹂躏下成长,细论曹薰铉与马晓春的棋风有相似之处,都是诡异变幻潜藏飞刀,甚至曹薰铉那种对胜负的执着会在关键时刻衍变出变种的杀招翻盘,足以令对手痛不欲生。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李昌镐没有变态狂暴,反而少年老成,只此一点马晓春的得意技就只剩下棋盘上当时的爆破力,后续心理恐慌几乎没有。所以初始对阵,虽然互有胜负,但李昌镐借此进一步了解了马晓春飘逸棋风,显然做到了心中有数。反观马晓春,赢棋路数依旧,对手招法看似平淡无奇,胜负悬念却贯穿始末难寻空暇,昏招?官子?棋风相克?状态不佳?答案太多,疑问太多,惊奇太多!当官子逆转出现一次,又一次,再一次之时,李昌镐的官子功夫已经成为恐怖的大杀器。这是一种媲美马晓春棋才的自信,这是一种棋士的最高谋略的比拼——不战而屈人之兵!


马晓春的固然才华惊艳,面对厚势为依托绝不冒进的李昌镐,很难取得胜势充其量只能算得上优势,即使偶尔成竹在胸掌控大局,却因为杀机太甚漏算增多,被对手生拉活扯扳回劣势,又朝着官子阶段大踏步前进。与其说马晓春被李昌镐克死,实则不如说李昌镐战略上高出马晓春不止一筹,而得意技只开花不结果,反被KO无疑使得马晓春心底最骄傲的东西变成了最大的痛……


有人或许会问此前马晓春屡战屡败小林光一,都能苦寻对策卧薪尝胆突破瓶颈,遇到李昌镐为什么不能卷土重来?即使李昌镐时代过去多年,试问能否找出这样一位十年如一日的棋道苦行僧?即使后辈李世石算得上刻苦二字,但生活中也远远不是只有围棋。更关键的是李昌镐生于1975年,与马晓春争霸之时棋道远未达到日后境界,至此马晓春从巅峰跌落,再难回复。

综上所述马晓春凭什么翻盘?拿什么翻盘呢?如果没有记错,日本六超在棋士生涯末年不约而同都有有着大赛中“夕阳斜照”奇迹之举,马晓春经此一劫之后,虽然也曾两度杀入世界大赛决赛,可不复当年羽扇纶巾成竹在胸之态。富士通被刘昌赫击败,本土作战春兰杯先胜后败不敌王立诚,至此以后妖刀世界围棋大赛决赛再无影踪。1995首夺东洋证劵杯,2000春兰杯亚军收场。五年时间马晓春盛极而衰不得不令人感叹世事无常。诡异的妖刀如羚羊挂角般划出的印痕,勾勒出围棋世界中唯有才情才能展现的喜与悲;平淡木讷演绎围棋新天地的王者李昌镐像雾像雨又像风,马晓春是陪衬?两种棋风,两位棋士陪衬的永远是成绩,不灭的是棋道之巅永远前进的棋士!

也许若干年后黑白野史一页记载:立冲飞断轻灵飘逸一子笼四方,独辟蹊径三十六计天马行空;托压扳曲春花秋实双目耀八面,返璞归真铢积寸累佛性禅心。也许,这次的答案带了太多太多对围棋的感情,但那个时代我会永远记得,无论聂卫平与马晓春,小林光一武宫正树或者是曹薰铉师徒,谢谢你们伴我走进黑白的世界


老成都好吃嘴


聂卫平,时势造英雄罢了。不客气地说,聂的战绩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吸氧。聂的回忆中也说过,他本来是不用吸氧的,吸氧源于之前的医生建议,所以后期聂下棋就不吸氧了。至于马小,秀行先生曾经说过,曹薰铉第一(虽然我也很讨厌这个哼小曲扔臭袜的家伙),林海峰次之,马小再次之。哪个谁说得好,马小不是天才,只不过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罢了。


僀魛護衛


马晓春当然是个围棋天才,1995年他连续在东洋证券杯和富士通杯赛中夺冠,这也是当年决出的仅有两个世界围棋冠军。

但马晓春的两个世界冠军都是从前辈棋手那里夺得的,东洋证券杯决赛3比1胜聂卫平九段,富士通杯决赛1比0胜小林光一九段,两位前辈均大他12岁,相差一代人。因此,马晓春战胜他们夺冠,为时代更迭的必然过程。

同时,也不能不说的是,当时韩国第一高手李昌镐在这两项赛事中均被老牌超一流棋手淘汰出局,东洋证券杯他不敌聂卫平九段,富士通杯败给小林光一九段,都没有与马晓春正面交过手。

1996年,李昌镐与马晓春交手的机会来了。巧的是,东洋证券杯和富士通杯决赛都在他们两人之间展开,马晓春分别以1比3和0比1落败,让出了两个世界冠军。其中东洋证券杯第三局是两人比拼功力的经典之局,通盘都在比内功,场面显得沉闷,马晓春有意在李昌镐最擅长的领域与他较量一番,从结果来看,这种策略颇不明智,李昌镐以他无敌的官子功夫取胜,以此击垮了马晓春的信心。

棋界自此进入李昌镐时代,如果马晓春是那种愈挫愈奋型的棋手,像李昌镐的师父曹薰铉那样,即使拼到白了头也不服输,或许还能与李昌镐相争数年,但马晓春属于那种靠天吃饭的棋手,不屑于也不愿意花苦功夫,这也注定了他的自信耗尽之时,才华也跟着快速走到终点。


天涯棋人




这是我的围棋,当年我攒“钢蹦儿”买的,我唯一的一付围棋。(参考物价:一根冰棍儿5分钱,存一次自行车2分钱,街上的大碗儿茶2分钱。不过,我攒第一枚钢蹦儿也不是冲着围棋去的,从小学开始攒,攒到初中才花出去啊!)

当时我上初中,平时都是和同学下围棋。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看“中日围棋擂台赛”直播的,这个比赛就是打擂台,有点像现在的游戏中过关一样…比赛中一个过不去就换下一个接着过,往往是中方前面的人都失利了,最后出场的聂卫平上台后,常常是连下数城战胜日方最后一名棋手,使中方获胜,因此聂卫平被称为“聂旋风”。

但是,我印象中聂卫平没拿过世界冠军。国人第一个拿冠军的好像就是马晓春了。我记得马晓春拿冠军回国的时候,聂卫平还到机场接机。

后来,才知道那个时期我国的围棋水平是比不上日韩的。

最后想说的一件事情是看刘小光的比赛,那次刘小光输了,输的主要原因是非要和对方较真儿,让对方在棋牌某一个地方让步低头。过去N年,有一次看天元围棋刘小光讲解自己的一盘棋,开讲前他说自己在日本因为是光头,所以比赛前一天晚上,在街上被当成黑社会抓了起来,第二天快比赛了才放出来!

我恍然大悟…

我还喜欢听“万年老二”的俞斌讲解,还有王汝男讲解。

那时候比赛现场,两张桌子,一个是选手比赛用的,另一个是裁判用的,中间一个裁判,裁判两边各一个计谱的小孩,记谱的小孩中常常有一个面孔——古力…

后记:这么多年过去了,别人的水平都见涨,我始终保持自己的水平维持在“点三三”的状态,哈哈!


永l喜欢兵器和摄影


马晓春的确是围棋天才,著书有《围棋与三十六计》,与赵治勋《不败的战术》比肩,从后来执掌围棋教头来看,确实培养不少围棋人才,直至今天与韩国不落下风功臣也。感觉他的着法飘逸自成一脉,总的说来灵活多变,但生不逢时遇见大李,尔后又被小李狂虐,可能于年龄悠关。但他的棋谱值得观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围棋人,不足之处缺乏赵治勋对围棋的执着,看得出赵前辈输棋后抓耳挠腮,或干脆痛哭一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