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五虎上将分别对阵石宝,结果会是怎么样?

用户7595564911136


武力难及超一流的豹子头:林冲十三大战例考

林冲是个很受大众喜欢的人物,原因有四,其一:水浒主角的人物设定,姓名颇有英气;其二: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号;其三:篡改原著的电视剧推波助澜;其四:所谓不败的战绩。

这些理由其实都经不起严格的考证和推敲。前三个理由都不是可靠的武力证明,主角的故事曲折动人,但不代表武力高低;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号其实是听起来不错但未必武力超一流,北宋禁军号称八十万,教头数量很多,仅《水浒》书中提及的有名姓的禁军教头就有很多,不乏王文德、丘岳等武力实难称得上高强的人士;电视剧更是荒唐,和《西游记》电视剧类似,不少改编的情节完全是编导个人好恶的体现。

“马上林冲,步下武松”这种顺口溜纯粹是部分民间人士出于个人喜好附会出来的,形式上合辙押韵,并无什么实据可依。和评《三国演义》武力的“一吕二赵三典韦”之类没什么两样,都是好事者杜撰,但因为上口。加之民间评书人士等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攀扯附会,添油加醋,以讹传讹,口口相传,故而广为散布,流毒甚广。连“武松单臂擒方腊”、“史文恭逃避林冲堵截”、“北地枪王张绣”之类完全篡改原著的民间说法都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原著。加之电视剧也胡乱发挥,以致现在很多“林吹”、“武吹”、“云吹”等等,层出不穷,他们言之凿凿,但尽非以原著为证。

林冲的战力应该以原著为准,以战例为据。没有依据的、电视剧编的什么林家枪法、林冲和鲁智深比武以巧胜力,林冲性格隐忍所以不下杀招之类都是无稽之谈。原著中林冲除了败于琼英,确实可以说没有败绩(鲜血迸流,败于琼英就是败绩,但姑且认为无限接近无败绩吧)。但是仔细分析林冲的战例,可以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林冲在水浒中绝非武力超一流,居于梁山五虎将之列名至实归,但无法同卢俊义、王寅、杜坣、史文恭等超一流高手同列,比之关胜、方杰亦似稍有不如。

战例1:林冲棒打洪教头。洪教头是个有姓无名的民间武师,原著中写他出场只说歪戴帽子挺着胸脯,显然是二三流人物的设定。再看比武时,洪教头心浮气躁之极,被林冲拨草寻蛇之棒术所趁落败。洪教头的本领,显然可以参照未拜王进为师的史进,都是花枪花棒,上不得阵的民间把式而已。此例只能说明林冲有真本领,但未可证高到哪个程度。

战例2:林冲战杨志。原著就是说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又斗十数合被劝开。林冲当时已是纳投名状最后一日,急不可耐,在原著中说林冲交战时“正没好气,睁圆怪眼,倒竖虎须”,可见是全力搏杀杨志,此战足以证明林冲武艺与杨志相若,至少不明显高出一个等级。

战例3:林冲擒一丈青。一丈青的武力非常好考证,熟悉原著的都知道,扈三娘和欧鹏大战,略占上风;紧接着和马麟相斗,都用双刀,棋逢敌手。所以一丈青的本领基本就是马麟的水准。连战两将,又乱战一通,紧追宋江,扈三娘体力必然大耗,此时林冲突然杀出,一丈青仓促应战十合被擒,故而林冲武力高于一丈青无疑,但换了秦明、董平、花荣等人也可做到,并未见奇。

战例4:林冲战祝龙。林冲挺丈八蛇矛与祝龙连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败,这里没有任何拖延用计的必要,因为此时做内应的孙立要在阵前趁机显本事获取信任,所以林冲面对祝龙只有逞威而无示弱的道理,所以此战是有效战例。祝龙水平如何?前文说得明白:“秦明和祝龙斗到十合之上,祝龙如何敌得秦明过”,而祝龙之前刚刚战败了马麟,可见祝龙的实力在马麟和秦明之间。林冲此战三十余合拿不下祝龙,其武力已经足以证明绝非超一流实力,是否高于秦明也很难说。

战例5:林冲刺杀于直。高唐州一战,林冲第一个抢出来对战高廉部下统制官于直,五合刺杀于直,可见什么林冲性格隐忍不轻易下杀手都是无稽之谈,实力高,在阵前就是干脆击杀。

战例6:林冲战呼延灼。原著说得明白“这两个正是对手”,斗了五十合不分胜败。可见林冲与呼延灼武力相若。

战例7:林冲与秦明双战关胜。看过原著的都知道,关胜出场时,秦明先出战,林冲怕秦明得功,马上几乎同时抢出来双战关胜,书中写得明白:“三骑马向征尘影里,转灯般厮杀。”可见林冲上阵全无什么性格“隐忍”之说。单此一战,关胜虽然以一敌二堪堪要输,但足以证明林冲武力不高于关胜,否则加上秦明就应是秒杀关胜。

战例8:林冲大战曾魁。书中明言:林冲抢出去斗曾魁,斗了二十余合不分胜败。曾家五虎中武力比较出色的是长子曾涂和小儿子曾升,而曾魁、曾密等等实力一般,曾密这样水平的遇上朱仝就被一刀刺死。可见此战无助于提升对林冲的武力评价。

战例9:林冲刺杀马万里。马万里数合后气力不加被林冲刺死。但值得指出的是,两赢童贯时,朝廷出战的都是地方上的都监级别,比之后来高俅统率的十节度在实力上要整体落后一筹,和洳州都监马万里一起来的像什么邓州都监王义、唐州都监韩天麟等等都是被索超、董平秒杀的货,带队前来的御前大将毕胜连雷横都拿不下。所以杀死马万里,只能证明林冲是一流的武力,超一流的实力不能证明。

战例10:林冲大战王焕。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当时年事已高,宋江都说年纪高大了,不堪为国出力。林冲也是急不可耐挺枪出阵,结果七八十合还是不分胜败,各归本阵。王焕既然年纪高大了,少说也在五旬之上,此战是堂堂正正的比武对敌,结果林冲以壮年战之不能取胜,大折风头。

战例11:林冲刺杀宝密圣。书中言道,林冲抢先出阵斗宝密圣,三十余合不分胜败,林冲要得头功,拼力大吼一声,借暴雷吼刺杀宝密圣。那么宝密圣什么水准?看看与他同级别的天山勇可知,天山勇不到二十合就死于徐宁枪下,可见一流水准都没到,不过二流角色而已。

战例12:林冲大战山士奇,原著写得明白:“二骑相交,四条臂膊纵横,八只马蹄缭乱,斗经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林冲暗暗喝彩”。而山士奇后来十合斗不过酆泰,死于酆泰之手。那么以此而论,林冲无论如何也高不过酆泰去,而酆泰又是被卞祥秒杀,自己去推想吧,无论怎么推想,林冲绝非超一流高手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战例13:林冲加入围攻王寅。王寅当时是夺路逃跑,先是点杀了李云、石勇,接着被孙立、黄信、邹渊、邹润围攻,奋勇力战,全无惧怯,这时林冲赶到,原著写得明白:“这个又是个会厮杀的”,一个又字点明了林冲与孙立、黄信等同属有武力的战将。结果林冲以五名围攻者之一的身份一同上前乱戳杀死王寅,反证了王寅超一流高手的地位。

林冲的十三个战例(当然还有少数战例未列出,但也都是对阵一般的角色)充分证明了林冲在武力上并未臻超一流境界。


自己133126


在《水浒传》中很多人都会忽视一个人。他就是方腊座下四大元帅之一,福州人氏,被称为“南离大将军”的石宝。据说此人手使一口“劈风宝刀”和一粒流星锤,先后击杀梁山里索超、邓飞、燕顺、鲍旭、马麟五员大将,击败小温侯吕方,甚至关胜也与石宝打过几场。石宝成了水浒梁山众英雄的噩梦。可惜最后石宝兵困乌龙岭,石宝因怕被俘受辱,于是用劈风宝刀自刎身亡。

石宝这个角色在后人评价是水浒中最凶猛、最厉害的人物之一。在后世不少戏剧、文学、影视作品中都可见到他的身影。


话说有人会好奇地幻想:如果梁山五虎上将分别对阵石宝,那结果会是怎么样呢?我认为水浒五虎上将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个个都不是白给的。石宝曾与大刀关胜斗过几次,虽说未分胜负,但据关胜判断,他认为石宝刀法不在自己之下。也就是说石宝与五虎将的实力其本上是在一条水平线上。


这样分析结局就不言而喻了。一、石宝被水浒五虎上将车轮战,估计比拼到第三场之后有很大机率被立斩马下。二、石宝与水浒五虎上将分别厮杀,即使不战死沙场,最后的结果也是活活累死在马上。三、以上两种情况都不存在的话,厮杀到最后趁石宝力竭,水浒众将士一拥而上,生擒活拿或者乱刀剁于马下。


为什么恒实你会有这样的判断呢?我且说说我的理由:一、五虎上将与石宝的武功基本上是在伯仲之间。一对一的对阵石宝估计不会太吃亏,甚至会使一些阴招取胜。但是五虎上将车轮大战石宝,石宝一是没有机会使阴招,二是没有时间去恢复体力。故此我才推论的前两个结局。

第三个结局有人说水浒英雄们怎么会使这样无赖的手段呢?请大家注意,“兵者诡也”。再说当时方腊的角色是反贼,而梁山众人是平叛王师,而且在平叛的过程中,不时出现有童贯一伙的身影。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用江湖道义来自我捆绑、自我约束。平叛是最大的目的,为了达成目标,取悦皇上,无论使出什么手段都是很正常的。故此我才推论出第三个结论。


虽然在真实历史上,石宝此人究竟存不存在还是一个谜,但是《水浒传》中描述的石宝不仅有惊人的武力,而且有勇有谋,让人佩服。最后兵困乌龙岭,见岭下关胜、童贯手下王禀纷纷率兵攻上乌龙岭。石宝见已无退路,害怕被俘受辱,于是就伸刀自刎,血溅乌龙岭。石宝的最后一战,更被后世评论者拿来与项羽不肯渡乌江相提并论。



恒实说


作为石宝吹,逻辑文史姨选择不请自来~

作为击杀梁山头领最多的南军上将,石宝的实力是普遍得到读者认可的,从间接方面来考虑,石宝有幸能和关胜对垒,也足以证明他在南军的地位(和关胜交手大多都是地方一级上将)。但石宝的发挥又极其不稳定,单论武力他并非是南军最强,要论武将的综合素质我想石宝排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了吧。

石宝初战关胜便赢得了关将军的好评,一句“石宝刀法不在关胜之下”既是惊叹,又是很高层次的认可。但结合当时的剧情,单凭此句我们并不能直接说明石宝就稳强于关胜,就好像在许褚打马超前曹操也说过“马超之勇不减吕布”的话,并不能说马超比吕布厉害吧。

那么不怂关胜的石宝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污点,就是五十回合才上风吕方,我们可以拿关胜二十回合诈败单廷圭的表现来比较,发现关胜的表现明显比石宝要好一些(更何况当时关胜是为了擒单廷圭未必用全力),也就是说想让石宝抹掉这个黑点只能拿吕方后期进步神速来解释,否则就很尴尬了。而五十回合之上吕方已经命悬一线,郭盛上阵夹攻石宝,二人依然无法占到石宝便宜。

所以单论武力关胜强于石宝无误。

杭州二十四将最强的是邓元觉,即便在乌龙岭穷途末路时宋江要诱敌也不得不派秦明这种级别的人与之对垒,我们可以认为秦明的实力不弱于邓元觉,而书中明确表示邓元觉的实力高于石宝,考虑到林冲、呼延灼和秦明的实力在伯仲之间,因此他们的武力也基本高于石宝。

至于董平嘛,小伙子的冲劲不错,但战绩远不如其他四人那么出彩,一般认为他的实力也比那四人弱一丢丢,但论冲阵能力和体力董平无疑是五虎间最强的,我想面对这样的风流双枪将,强如石宝也未必能稳胜吧。

所以说如果梁山有“六虎将”,石宝排个第六不成问题。

说完了主观因素,再谈谈客观方面。我们发现石宝虽然击杀了不少梁山头领,但鲜有几位是凭借纯武力压制的,比如杀郝思文和徐宁用的是“半空城计”。

杀张顺是因为城上早有防备。

杀鲍旭是城内埋伏,当然在战马被李逵砍死后石宝结结实实的秀了一下自己的走位和灵敏。

杀索超是利用了索超急躁的性格。

杀二解是居高临下的埋伏。

杀马麟是白钦助攻。

除了邓飞和燕顺这两个小彪将,其余人头拿的都很“文艺范”,所以石宝的优势就在于无论是单兵作战还是团队作战他都不会无脑的和敌军硬拼,而是用最合适的方式最容易的拿到人头。那么这样一来,在单挑不一定能拼过五虎的状态下,石宝用他的计策能击杀哪个五虎呢?

答案就是秦明。

秦明的武艺没得黑,但性格方面实在是令人诟病,祝家庄大战栾廷玉,在战胜的情况下还要去追她,导致自己中陷阱被擒。而同比石宝杀索超的全过程,秦明会不会也犯同样的错误呢?

所以,我最担心急躁的霹雳火中了石宝的流星锤啊~~~


石宝的实力下限强八骠,上限中虎。


逻辑文史游


五虎上将分别对战石宝:关胜100回合后险胜,林冲120回合险胜,呼延灼120回合后听天由命,董平80回合败,秦明50回合败


读史说事


牛头不对马嘴。


手机用户52190474281


梁山厉害角色,卢俊义,林冲,关胜,鲁智深,武松,方腊手下厉害角色,王寅,石宝,邓圆觉,方杰,


Tim7077


林冲稍占上风,呼,董持平,秦占下风。因石宝跟鲁智深打平,林,呼,董,秦都跟鲁交过手,所以拿鲁作参照。关也就算平手。


123李长贤


分别是,董平,林冲,秦明,呼延灼,鲁智深,如果齐上或许和石宝能打个平手,要是玩车轮战或许能剩!累都累死了石宝了!


三十八军万岁军


车轮战,石宝当然就是个死,累也累死了!


郑叁


较难评论。应该都在伯仲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