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星光大道》沒人看?

A南方服飾廣場下窪店


首先當然是因為沒有畢大爺了,沒了畢大爺的星光大道,還能叫星光大道嗎?我記得在上初中高中的時候還是很喜歡看星光大道的,我記得應該是週六晚上播,要是沒當晚沒啥好節目一般都會看一下。上大學之後就沒怎麼看了,回家過年的時候有時間會看一下年度總決賽,央視綜藝頻道過年七天好像放的就是這個。


後來畢大爺出事了,主持人好像是換成了朱軍,當時就感覺星光大道再也不是原來的星光大道了,一想到是朱軍主持,一副道貌岸然激情飽滿隨時準備哭出來的樣子就再也沒興趣看了,自從換了主持人我就真的再也沒看過了。


當然如果現在星光大道還是畢大爺主持的話,可能也會漸漸變的沒人看,因為競爭太激烈了,各大衛視的選秀節目層出不窮,好像個個看起來都比星光大道高大上,星光大道給人的印象就是土,就是low,現在一提起鳳凰傳奇,哦,從星光大道出來的,什麼意思不言自明。


星光大道也就是我們95後之前的這些人的記憶了,現在問零零後看沒看過星光大道,估計沒幾個人知道這是啥節目,要問畢大爺(名字比較敏感,只能以畢大爺代替了)是誰,估計就更不知道了。


時代科技漫談


文|廖保平

《星光大道》不是沒人看,而是看的人越來越少,如果沒有人看,欄目就得馬上撤下來。那麼,為什麼看《星光大道》的人越來越少呢?我來試著分析原因:

一是老畢走了,基因沒了。一檔節目,最初的基因很重要,就拿《星光大道》來說,其中很重要的基因是有畢福劍,也可以說《星光大道》是為老畢量身定做的,是用老畢的親民風格來溝通大眾藝術,兩者自然天成。

畢姥爺的長相、幽默風趣、插科打諢和大眾、民間藝術高度吻合,讓這檔節目很容易與民間、大眾粘合在一起,創造了很高的收視率。

二是,換的主持人都不像老畢。老畢是這個節目最重要的基因,沒有了老畢,應該換一個跟老畢差不多的主持人,這個主持人仍然要身姿較低的,最好有點泥土氣息,同樣詼諧幽默。

但是很遺憾,央視在挑人上太隨意,讓朱軍和尼格買提來主持,這兩人的形象和風格與老畢差別太大,老畢是低身段的,朱軍和尼格買提就顯得太端著,他倆主持春晚這樣的節目可以,端的姿態與春晚吻合,但主持民間、大眾藝術還是不太搭,泥土地氣息不夠。

用這兩個人主持,完全破壞了《星光大道》的基因,造成一大撥觀眾流失。

三是接活本來就不易。就是說,當一個節目已經很鼎盛,接手的人想要再上臺階是相當之難的。老畢已經將《星光大道》頂到了很高的位置,即便朱軍這麼牛逼的主持人,接手之後,要想再上一層樓,都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基因不對,只能往下掉。

朱軍離開《星光大道》後,央視也沒有找到一個跟原來基因吻合的主持人,這個節目算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如此下去,這檔節目遲早是被撤掉。


廖保平



車子194229416


你調查過了嗎就說沒人看。

現在收視人群本來就是70後、60後甚至50後。我爸媽70年的,仍然天天守著央視一套,《開門大吉》《星光大道》三天兩頭看,什麼大衣哥、草帽姐,認識的草根明星比我都多。一看春晚就指著說這不是《星光大道》出來的誰誰誰嘛,我說我不認識,還說我土……

當然更別說我爺爺奶奶了,央視一套就沒換過臺…和鄰居討論起董卿、朱迅時,儼然一副八卦臉…


反正我也不看電視,我就隨他們看,我有手機就好了(微笑臉)

當然,老畢在就完美了……我爺爺奶奶還常唸叨來著。



娛樂路透社


與其說節目少了老畢,不如說觀眾多了智商


實際上,選秀類節目的出現與衰亡,都是表演程度與貼近生活的此消彼長。演的太假了,就不貼近生活,太貼近生活,就會顯得索然無味。


任何電視綜藝節目都是有周期的,再好的節目也只能迎合一段時間內,部分人群的喜好。因此兩個原因會使一檔優秀的綜藝節目走向死亡。


1.觀眾群體興趣的消失

2.製作團隊核心的走失


至於前者,把握觀眾群體心態很難,因此《星光大道》的曾經風光與火爆就顯得彌足珍貴,當然拋開選秀背景不談,早期星光大道的選手,質樸的

性格與驚人的風采,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隨著,《星光大道》的模式被大量搬用,不同類型的選秀綜藝大行其道。漸漸,接地氣不在是觀眾喜歡的焦點,大眾視野迴歸明星雲集,顏值鮮肉的綜藝節目。自然在這個階段,畢老師的黯然離場也是關鍵因素之一。或許應了鴨蛋在小品《不差錢》中說的那句話,《星光大道》如今真的成了《溜光大道》。


與其說歷史的必然,不如說是人性使然。少了一點味道,也就沒了大部分的感受。畢福劍就是《星光大道》的誘人味道。

說說選秀與比賽,說說智商與情商

幾乎綜藝節目都會有比賽機制,是輕鬆的明星圈內賽,還是以出名為目的的選秀賽,其實不重要。觀眾們都不傻,或者說傻子少一些吧。


比來比去,選手和評委也都是為了名和利,誰也不會上綜藝節目宣傳“世界和平”,發表“學術理念”,或者真的為表演、歌唱行業添磚加瓦,因此綜藝節目應該把“內定”的,“劇本”化的思路橋段儘量藏的深一點,要嘛引發觀眾智商的爆表,要嘛引發觀眾情商的共鳴。不要像《演員的誕生》般情商情感不足,智商智力低下,經不住推敲的下場與排名,打的還是自己臉。


談談搞笑與藝術,說說生活與舞臺

現今中國娛樂圈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太搞笑,結果就是腮幫子都笑僵了,不想笑了。

隨後出現了一個“下限”效應。

觀眾不尊重演員,演員不尊重觀眾,演員互相不尊重已成了明面上的事。

這些撕逼在自媒體圈是素材,在老百姓眼裡是談資,在圈內人則是無奈。

或許連無奈都沒有的時候,藝術就沒了,這也是最近20年中國藝術家稀缺的原因。

如今的老藝術家漸漸在減少,他們更多消失於人們的視野,不知生活狀態如何,但他們依舊享受著生活,回憶表演的魅力,所謂德藝雙馨吧。

現在的演員更多的迷戀舞臺,生活如在演戲,演技停滯不前,或許多年後,享受的是舞臺風光,卻被迫下了舞臺,這是所謂的歲月滄桑吧、


夢想綜媒


曾經喜歡星光大道的一個普通觀眾,說說自己觀點。

1、主持人更換是星光大道節目觀眾越來越少一個原因,星光大道節目從開始一直都是畢姥爺主持,在那段時間裡,他的主持風格已深深印在老百姓到心裡去了,自從春晚他和趙本山老師、小瀋陽、鴨蛋演的小品《不差錢》小瀋陽稱他畢姥爺,對他的稱呼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2、近幾年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農村不斷向城鎮發展,大部分老年人也都喜歡年輕化,快手,火山,抖音的出現,在加上電視節目有的還是老生常談,才導致部分電視節目觀眾的流失。




開心微視



星光大道這個欄目實際上是很受觀眾喜歡的一檔節目,也是老畢一手打造出來的一檔欄目。這是個百姓的舞臺,也是個造″星"的舞臺,造就了不少的草根歌手明人,這些人在觀眾眼裡看基本都是在老畢手上推出來的,因為哪時候的星光大道人們很期待,每次出一名冠軍或月冠軍或年冠軍都能知道。可至後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沒有冠軍這回事了,基本上沒人關注這欄目了。但是以前成名的這些人雖然人們都知道,可也有好多人已經很不受觀眾喜歡了,一方面是素質問題,二方面是能力問題,還有就是身份造假和道德方面等原因,總之,就是已經很不受觀眾怠見了。星光大道是百姓舞臺確實也不假,但是這些選手都不真,基本上都造假。大部分都是依農民身份上臺,其實看身份也是,是生在農村的"農民",他根本就不知道農民在幹些啥,他們就是打著農民的幌子想一夜成名的"北漂"。



城裡農民10068


而現在時代在變化,人們的觀看視頻的方式也是並不僅僅侷限於電視而已,手機、ipad、電腦也不僅僅拘泥於單單的一種形式,而近些年本來就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各類的綜藝節目勝不勝數,流量小生也是一個接一個,《星光大道》雖然有這央視作為支撐,但是還是依然的難以抵禦時代的洪流。

而主持人畢福劍的出走,更是讓這檔節目可以說走向了陌路,《星光大道》是帶著屬性的一檔節目,就像《快樂大本營》似得,如果少了何老師,大家也是不會習慣。

而這些種種的因素,才導致了《星光大道》變成了這樣的樣子。

不知道,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對於這件事情都怎麼看待呢?


深度娛


口述:張大媽👧

記錄:朕😇

以前,俺也看過,如今,不看了。為啥?因為“星光大道”已經成了“溜光大道”了呀。梁宏達溜了,師勝傑溜了,畢福劍也溜了,俺也只好溜之大吉哦!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唱歌跳舞啥滴,早就不稀罕了。俺早前看“大道”,主要是圍觀“梁師畢”,沒聽懂?哎呀!就是梁宏達撕畢福劍嘛。

先說老梁,在那麼肥的身材上,硬是長一雙雞賊的小眼睛,而且看起來一點也不彆扭,不服不行哦。另外,人家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啥都能整到一塊,兩片薄嘴唇又是那樣的刻薄,不服不行哦!

師勝傑嘛,也是奇葩。頭髮都全白了,還愛耍貧嘴,有時侯沒大沒小、不男不女那樣兒,效果挺好!

再說畢福劍。這人,你說他帥?談不上。你說他有才,好像也沒多少。沒事總愛在一張破紙上畫幾筆,俺還真瞧不上。不過,俺覺著,他聲音相當不錯,聽起來,好有味道。(聲音有味道?)這個不說,關鍵是畢福劍能“賤”,看他被梁宏達“撕”成一片一片時的那個“賤”樣,蠻招人喜歡。




莫安排


不知道大家在閉目養神的時候有沒有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代,有沒有回憶起曾經那個能給自己,能給家人帶來快樂的《星光大道》……如果你能知道《星光大道》是幹什麼的,不好意思,無意間暴露了你的年齡。很多人就問了,那個時候的《星光大道》要比現在的跑男還要過好幾倍的。為什麼在最近幾年逐漸的銷聲匿跡了呢?當我看到有網友問我這個問題時候我也是深思了一下,確實如此。

我先給大家建一個邏輯:《星光大道》是一個選修性質的綜藝節目。所以說,首先它作為一個選秀性質的節目,它的立足點其實是有一些人不合當今社會發展的。為什麼,因為這個節目的立足點本身就是“老百姓自娛自樂”的宗旨。 它是一個突出大眾參與性,娛樂性,更是力求全國各地,為各行各業的各種階層的人提供一個放聲歌唱,展現自我的平臺。

那麼,這樣來說的話,如今社會下這樣的平臺少嗎?一點都不少。就那最火的“抖音”來說,是不是完全符合這一性質呢?它能夠賦予用戶的美好體驗完遠遠超過曾經的《星光大道》。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今的信息化時代要比那個時候強大的多,我們知道《星光大道》是在2004年成立的,那個時候的人的瞭解信息只能通過電視,所以大家也不容易看到自己範圍之外的東西,電視上有什麼自己才能看到點什麼。在那個時候《星光大道》正是藉助了電視這個載具。所以它能火,能捧紅很多人,能讓很多人上春晚的舞臺。如今來說這個節目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能夠代替他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通過上面我們還可以折射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的那些小鮮肉的片酬為什麼那麼高?原因也很簡單,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小鮮肉是自帶流量的,他們能夠帶來高流量,自然能夠帶來高收益。然而《星光大道》就不同了,在這裡比較的話,《星光大道》只是在城鄉結合部的那種扶貧組織(只是比如),它的立足點才是為了幫人打造流量,所以就已經輸了一大截了。

所以,《星光大道》銷聲匿跡的原因就是如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