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抬棺人在你们当地的社会地位怎么样?

一点三农


农村抬棺人在您们当地的社会地位怎么样?

这是一个比较忧伤的话题,毕竟中国人是很是很忌讳说生死的,但是没有办法,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我们这里没有专门的抬棺人,如果家庭有亲人去世,基本都是由村里年轻力壮或者关系比较亲近的叔伯们来抬棺!


记得2013年母亲病逝,出殡之前抬棺人数就已经定好了,都是村里的年轻力壮的叔伯们,跟父亲同辈,关系也比较亲近!出殡那天我们姐弟要走在抬棺队伍之前,三步一小跪,十步一大拜!但是棺材很重,叔伯们抬不了多远气就喘不上来,中途棺材又不能落地,老人的说法,棺材在哪里落地,就要在哪里安葬的,所以抬棺队伍中会携带两张木凳,抬不动了,棺材就架在木凳上面休息,之后再继续抬,抬到墓穴处,再做法事!


对于抬棺的叔伯们,我特别感激,我感觉那就是亲情,是他们一步一步把母亲抬到了她的安息处,我了觉得一个人生前无论多么好强,最起码得礼节,亲情关系还是要要的,在人过世后还需要他们为自己扶灵或者抬棺,才算有”脸面”的离开这个世界!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农资讯分享,可以关注下我,谢谢!


水果不甜不要钱


在我们这抬棺人!是受尊敬的人!

特别是抬棺头的人!家里人要封礼跪拜的!

棺头重!刚抬出堂屋门只有前面两个抬棺人最受累!不出力要被压扒了的!

我见过前面两个抬棺人脸憋的通红!因为要憋一口气不能泄气抬出门口!

后面的人被门挡着出不来!前面棺头只有他俩抬!你想吧有多重吧

棺材要一口气抬到地!一路上不能沾地!说沾地不吉利!老辈子人的说法!无从考究!村里男人则是需要帮忙抬棺材的,

这里需要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当然有有年龄大的,不过都是帮忙的,

老人们都说,生前给人抬,死后就是为了有人抬自己,在农村就是这个道理。








豫舞扶扬


我是民工札记南八,我在农村生活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间经历过无数件丧事。

在我小时候,那时候记得村里组织了个“会”,就是家里有老人的都参与,类似于现在的公益组织,算是村里的公益组织。如果谁家的老人去世了,由会长带领入会的人参见。会里有会计、大总、还有专门抬棺的精壮劳力。不管谁家老人去世,不管什么理由,随会的人必须去。那时候如果随会的人,一般都是由会里精装劳力抬棺。

稍后村民都富裕一些,这个会就结束了。这以后抬棺,基本上都是由村里的年轻人上场。一般都是找身强力壮的平辈人或者下一辈人抬棺。现在外出打工的多,村里都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如果本村的年轻人不够,那就只有去找外村的人一起去抬棺。

至于抬棺人的社会地位,我们那一带对这个没有要求,即使成为抬棺人,不是抬棺人,反正和社会地位无关。如果你经常帮村人抬棺,出力比较大村里人都会很尊敬你,有个比较好的名声。不过也有人说,人都会去世,现在帮人抬棺,将来人会帮他们抬棺,类似推背图,因果循环。


不过,这两年,空心村特别严重,两个村也凑不够年轻人抬棺的比比皆是。村里现在一般不抬棺了,直接由起重机架起棺材吊到棺架上,年轻人只需要把棺材扶稳落在棺架上就可以了。然后由拖拉机把棺材拉到坟地去。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村里的抬棺人会消失。


民工札记


抬棺人是没有实质的社会地位这一说的

但是他们在农村人心目中的地位却是非常高的!

他们是对农村人情世故的承载

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老一辈的却记忆犹新

在农村死者为大,一定要入土为安,因此职业的抬棺人在过去的农村是非常重要的。

在抬棺的途中,棺材是不能掉的,所以说抬棺人在抬棺的过程中是不能休息的。

一副棺材需要八个人抬,所以说抬棺人有人叫八大金刚,有的人叫八仙

经过“一、二”吆喝之后,抬棺人起棺,抬棺的过程中,八个人的步伐也要一致,要掌握平衡,每个人都要小心翼翼。

抬棺人都是实在人,抬棺的时候不会耍滑,在抬棺前,去世家人都会给抬棺人一盒烟,一瓶酒,10元钱。这些都是对抬棺人表达的一份意思,也没人会在乎这的多少,有些地方的风俗认为能当抬棺人是件荣耀的事,分文不会取。


麦子小二哥


尽管说抬棺人现在也成了一种再现的职业,但是在当地农村来说,抬棺的人还是受人尊敬的,他们的地位对于逝者家属来说就是“长辈人”。


“抬棺人”早在晚清、民国时就是一个是特别的职业,当时被称为“杠夫”。他们是专门负责出殡抬棺材的人。眼下农村由于青壮年人外出打工的多,有些本来就居住人口少的村子遇到丧事,这抬棺出殡人手不够。这样其他村子里会有人蹿成一伙,前来抬棺出殡。不过他们可是要收费的,一般是按事论价,一个事收千元左右。

抬棺的人农村尊称为“八仙”或叫“八大金刚”。不用说就是身板子结实,有力气的大汉。抬棺人还有要求和忌讳,不能是直系亲属,不能是与死者八字相冲的,不能是未婚,更不能是女性,抬棺人还不得重姓氏。如此说来,符合条件的抬棺人可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更重要的是选抬棺材头的。



村里请抬棺人很有讲究,在事先和沟通后,由鼓乐随行,孝子亲自登门逐个跪请;起棺时,也是孝子们跪着,哀乐奏起。然后孝子走在前面带路,并每行一短路程,孝子们要回过头来向逝者跪拜,同时也是在向抬棺人致谢,意即辛苦了。这个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抬棺人再累也不能城“重”,更不能半道让棺材着地。下葬后,村里人和孝子们可以先走,但抬棺人却要最后离开坟地。

逝者入土为安了,要将抬棺人请到酒席之上,由东家及至亲一一敬酒表示谢意,同时再穷的人家也用盘子端上烟、酒八份礼品呈上。烟两盒或整条,酒至少要一瓶。如果是抬棺职业者,当面把酬金交给“挑头”的。


为生活而提神


在农村当抬棺人是不会说到社会地位的,当然如果有地位高的人能够来帮助抬棺还是很风光的,只是这种情况是极小见的。一得村里有这种人,二则他有空闲能来参加葬礼,最后就是他本人肯帮忙。

虽然这样有地位的人不常见,但在农村讲究的是“生前给人抬,死后为了有人抬自己”,那么,在农村能够被请来当抬棺的人都还是很受人尊敬的!特别是抬棺首的几人,不仅得有力气,还得老成和稳健,也会受到主人的特别照顾与叮咛!而其他抬棺的,在亡者出葬之时,也都会得到主人家及其他邻居的尊重与照顾。

在农村抬棺出葬讲究的是一帆风顺,在中途基本是不会歇息的,特别是棺材落地那可是最大的犯忌。当然如果是距离太远,中途也有进行适当歇息的,但歇息时一定得在棺材下面放置两条板凳,还得举行适当的祭祀活动以告慰死者之灵。

最后就是抬棺人选的确定,虽然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但抬棺的人选首先是不能选女士;第二是不能从死者的直系亲属中选择;最后,一些地方没有结婚的人也不能进入抬棺人之列,一是怕对没有结婚的人不利,再就是没有结婚的人阳气大重会对死者造成压制,影响死者的灵魂上天,只是,这种风俗在小草家乡是没有的,因小草在年轻时就经常抬过棺。


抬棺之人受到尊重的原因还有最后一个因素,那就是棺材的下葬入土,这都是抬棺之人的义务,其他送葬的人在棺材上完山之后可以自行离去,但抬棺之人却不行,得进行最后的安葬活动。可见抬棺的人虽不说社会地位会如何,但受到人们特别的尊重是肯定的,不然也不可能被选择当抬棺之人!


小之草


农村人死后,一定要带棺下葬,入土为安,丧葬事宜可能各地不同,我说一下我们这边的风俗和禁忌。

首选抬棺人在农村是很受尊敬的,在农村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抬棺人,必须有声誉的人才能当:还有就是亲戚不能当,同宗不能当,没结婚的不能当,媳妇有身孕的不能当,其次还要孝子登门跪请。

抬棺上路也是有讲究的,抬棺时绝对不能说重,越说会越重,重的是逝者心有牵挂,轻者,则是心无所恋

这都是听村里老人说的一些抬棺的风俗。






农村飞子


在农村,我们那里现在也是用人把棺材抬入坟地,因为大家觉得用车拉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我们老家的农村抬棺材没有太多讲究,一般就是身体好点,然后身高匀称一下就就可以了,因为棺材在抬入的过程中,不能随便着地,所以一定要选择身体好的男性抬棺材,另外就是身高要匀称,毕竟层次不均话,抬棺材的人会特别的辛苦。总的来说,在我们那里的农村,抬棺材的人是不怎么讲究社会地位的,一般都是同村30-40岁左右的男性,身体好点就可以了。

但是在香港好像就是不太一样,能去给逝者抬棺材的人,都是逝者的好友而且有一定地位的,我记得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郑裕彤去世后,就是李嘉诚等人给他们扶灵柩(其实可以象征的理解为抬棺材)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所以很多时候,每个地方的习俗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作者;牛博士,田管家农技问答专家,今日头条鲜农场签约作家。


鲜农场


抬棺材,在我们这叫举重!都是孝子跪求来的,平时在村里都是壮劳力,没有成家或体力不支,身单力薄的都是不能用的。

从棺屋到田地有很远一段距离,加之棺木很重,特别是24的,有红松,白松,北木,特别是北木几乎有2吨重。有的找16人,有的找24人。

特别是从棺屋到出大门是不能停的,农村很忌讳这件事。如果停下,预示死者后人以后生活不顺。如果平时孝子人缘不好,此时会长跪不起,举重之人才会让棺木顺利出门。

一般情况,跪求举重,都是平时关系不错的,在忙都得到场帮忙的!如果关系不好,可能会找借口给推脱了,那么以后见面不好说话了,孝子太没面子!

以前都是人抬,现在都是机械化。用拖车和升降机了,很省事的!

至于举重的身份,高低都有,就看死者和孝子的人缘了!


JIAGUANGXI


农村抬棺人当地的社会地位就我们家乡而言要分两三个时间段才能说得清楚。随着时代的变迁,集体合作化农业社时期,下放责任田解革开放初期至现在在家的劳动力紧缺时期,这三个不同时间段抬棺人的身份不同,所体现的社会地位较之有根本上的区别。

农业社合作化时期,我们现在所称呼的乡镇叫人民公社,村称呼为生产大队,村民小组称呼为生产小队,一般都以生产小队为作业单位,也就是一个生产小队一百多人在一起同工同酬地劳作分粮食,那个时期是不讲究宗族礼义和排场的,对抬棺人的要求也很随便。如果生产小队过逝了老人,抬棺人只要是生产队能劳动的壮劳力,不分姓氏辈分,大家在丧家一起吃两顿饭,挖一个坑,埋掉死者就算了事,整个过程也就两三天时间。

下放责任田后,农民开始渐渐走向富裕道路,民间风俗族规族谱也在不断的恢复,家属对逝者的葬礼也就要求不同,一般逝者要选日子安葬,停丧好几天,对抬棺人的要求也很挑剔。一是年轻小伙子不能抬老父老母的棺,二是不是同姓氏的家族晚辈或年龄小的同辈不能抬棺。抬棺人的待遇也是特别的讲究,孝家亲戚要给抬棺人跪拜躬礼,发放理想的红包,特别另行招待丰盛的宴席,民间只有娶媳妇陪娘家上客才有此殊荣,而且还有过之而不及。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和劳动力外去务工的不断深入和增加,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也就出现紧缺状态,虽说丧家的丧葬排场和对抬棺人的待遇越来越讲究,标准也越来越高,但空有余而力不足,无奈只好东拼西凑,各处招揽民间体能劳力凑数,当然各种礼遇还是很讲究的。不过好像成了商业化的雇佣制,也很难说明白抬棺人的地位。

民间把抬棺人称为“八大金钢‘’,对抬棺人的要求和标准是很高的,它要求有足够的体能来保证抬棺时棺材不会落地,以勉犯忌,造成孝家不吉利。因此,所承担的责任和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